“原本凹凸不平的巷道变成了水泥路,烂坑塘变成了小公园,还建起了文化墙,大家住得更舒心了。”在旧貌换新颜的栾城区故意村,居民们对生活环境的改善赞不绝口。
中交路建承建的栾城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涵盖24个村庄的人居环境整治建设工作,主要包括新建小广场、坑塘,以及对街道、巷道、人行道进行整治提升。对于改善当地基础设施、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以及夯实乡村振兴基础均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刚进场时,团队就发现故意村的废旧坑塘垃圾堆积如山、水体污染严重,不仅影响村民的日常生活质量,还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了污染。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环节。如何解决这个困扰村里的“老大难”问题,成为项目团队首要考虑的事项。
为此,项目负责人肖弘光带领项目团队经过多次实地勘测后,决定采用“内疏外补”的方式进行改造。故意村坑塘面积约为1.12万平方米,深度为5米。项目团队首先清除坑塘范围内的垃圾、淤泥,然后对坑底进行碎石换填。同时,针对分区村庄污水处置问题,采取分类施治、疏堵结合的方法,配套建设雨污水管网,打通排水“毛细血管”。此外,在坑塘周围增设隔离栅,外侧围种柳树,坑塘中栽植黄菖蒲等水陆两栖植物并建设植物隔离带,利用菌藻的共同作用处理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恢复坑塘防洪排涝、生态调节的功能。
除了基本的环境整治工作,项目团队还别出心裁地做起了“加法”。“我们利用坑塘东北角空地建设了休闲小广场,增设了小型儿童游乐器材、健身器材及种植池,废旧坑塘变成了可观、可憩的‘景观塘’。”项目党支部书记陈尔良介绍道。
人居环境整治既要“塑型”,更要“铸魂”。在实现生产、生态、生活多维度融合的同时,需要充分挖掘村庄历史文化等关键要素。“故意村党支部是栾城区历史上第一个成立的党组织,有着浓厚的红色文化底蕴。我们建设过程中,一定要着重凸显文化特色,串联起故意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陈尔良说道。
为将红色文化有机融入民居改造和设施建设中,项目团队充分结合故意村红色美丽村庄创建活动方案开展工作。陈尔良多次带领团队深入故意村走访调研。与村里的老党员、老人亲切交谈,仔细查阅村里留存的档案资料,并实地考察村里的每一处角落,包括古建筑、老街巷,寻找红色文化的历史印记。项目团队在原有道路硬化方案的基础上,对村史馆院区进行修缮,同时结合故意村文化特色重新对街道上的路灯、标志牌、墙体展开优化设计。
“我的爷爷1941年在战斗中牺牲,父亲在得知爷爷的消息后,毅然参加到革命事业中……”烈士子孙郭新建在村史馆中讲述着自己祖辈父辈的抗战英勇事迹。
乡韵悠悠,村风融融。如今,故意村里里外外焕然一新。“一遍遍英雄事迹的讲述,一句句对新生活的感慨,咱们村变成了宜居宜业的幸福家园。”看着眼前“大变身”的故意村,陈尔良充满感慨地说。
来源
交通建设报
中交路建
欢迎转载 注明出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