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古镇狂欢节

文摘   文学   2024-07-01 06:40   福建  


      Bahduer是安卡拉H大学国际关系专业的博士,已经掌握了英语和日语两门外语,仍孜孜不倦又雄心勃勃学起了汉语,三十好几,仍钻石王老五一个。这也好,周日独来独往因此成全了我的Beypazari之行。


       Beypazari是土耳其的一个小镇,一个建于19世纪中叶的奥斯曼帝国古镇,本想将其音译成“卑帕扎里”,但又举棋不定,因为土语的发音有时与英语不很一样,于是只好维持原装。此镇距离首都安卡拉大约有近百公里,也许正是这样的距离使它偏安一隅,大量奥斯曼风格的民居群遗存完好如初。


这个古镇每年初夏有一个自己的节日,Bahduer要带我去转转,机会难得又求之不得,于是一起喊上安卡拉大学的两位中国老师一起去,他们在土耳其教了两年书都还没有捞上这等好事。至于这个节日叫什么来着,Bahduer本人也说不清楚。

     我们的轿车高速西去,沿途发现车辆越来越多,行驶一个多小时后,路边开始初显节日的气氛,一蓬蓬的鲜花被高高地悬吊在路边的电线杆上,而拉绳横挂的星月国旗越来越密集,当星月漫天飘,鲜花满地开的时候,土国民族乐器的击打声如喧哗的激流如蜿蜒的奔泉冲开热浪向我们扑来。


开始塞车了,四面八方都有宾客赶来这里欢聚,不过很快就有人把我们的车疏导到镇上的小学校园里,我们也就很随即汇入欢快的人流。棕色的门窗和雪白的屋墙构成风格鲜亮的民居,一幢幢从山腰一直如诗如画铺到你的跟前,然后退向两边形成街道,


更重要的是一种极为眼熟的阔叶老树遍布房前屋后,它就是桑树,那养眼的浓绿一抹抹柔和并衬托了其他所有的装点:旗红、窗棕、墙白、以及妇女的头巾和挂毯的多姿多彩……


       民族歌舞和器乐的表演固然吸引观众,但更多的人都急于变成喜悦的水珠汇入镇街欢快的人流,整个小镇人挤人仿佛水泄不通,但人人不慌不忙,相互礼让,见缝插针,你来我往,安然无恙。街心摊位连着摊位连绵不绝,尽管生意好极了,但摊主让不断地招呼路人尝鲜:那一筐筐的杏子、桃子,一篮篮的樱桃、枇杷,还有一袋袋去皮的胡萝卜正被鲜榨成汁,浓纯的果色汇成了水彩的河流,整个古老的小镇似乎就浸泡在瓜果菜蔬那湿漉漉水灵灵脆生生之中而越发鲜美悦目,令人心旷神怡!


      土耳其真是一个喜欢甜食的民族,说不出名字的地方甜点干果堆得琳琅满目,甜蜜的山头连绵起伏:农家的龙须糖、棒棒糖绝对和我们中国的不一样,各种软糯的方糖中潜藏着形形色色的果仁,而各种干果和硬壳果更是目不暇接。我们一路看着尝着嘴角流蜜,还不亦乐乎连连拍照留影,弄得照相机活似陷入“蜜饯门”而粘粘糊糊……


      这干果的山哟鲜果的河,镇上的居民人人甜滋滋的,无不洋溢着初夏的喜悦,充盈着收获的满足,也彰显着乡土的骄傲。琳琅满目的果品中,我以为最有古镇特色的首推桑葚,那一簸箕一簸箕的桑葚也许几十分钟之前还趴在树上逍遥,小镇古民居的房前屋后一株株叶冠蓬松的桑树斜生横长,绿枝茂密,碧叶遮阳,桑绿构成了古镇自然的基色,一端端老屋棕色的屋檐像刚刚打开的粽子,而包裹这粽子的肯定就是桑叶了,这千张万张鲜灵的桑叶在阳光下绿闪闪的,好一个丰盈的桑绿王国,似曾相识,哦,想起来了,小时候养蚕,附近的桑树都被摘秃了,我心急蚕宝宝挨饿,结果晚上梦里的桑园就是如此的绿绫罗迎风飘荡。


       清真寺雪白的宣示塔下,席席绿绫罗般的桑树越发绿得抢眼,绿得养眼,绿得招风。古镇上的老桑树老枝不老,越老叶越茂,结的桑葚也越密集,一尾尾桑葚柞蚕般爬满细嫩的枝桠,好生可爱,那桑葚的果色很不起眼的淡黄淡青的,我抓一把大嚼,满口清甜,去暑又开胃,一点不青涩!土耳其民族对桑树可谓情有独钟了,他们不但鲜吃桑葚,还将其制成干果,煮成果酱等。更绝的是他们还亲自食用桑叶,在土国民间重要的美食“多尔马西Dolmasi”里,桑叶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桑叶的叶片与咸米饭裹成拇指大的枕头,蒸煮后一节节安置盘中,而Beypazari的“多尔马西”自然是首屈一指,成为店家的招牌菜。


       沿着老桑树摇曳的枝影,我们走进一座三层的土木民居,这里被僻成了民居博物馆,买了门票,套上鞋套,踏着哑哑有声的木楼梯和颜色斑驳的地毯,一层又一层地感受着百年前土耳其农家大户的油灯岁月。老楼斜着的身子也像一株百年老桑,接受Beypazari阳光的洗礼和月光的浸润,以及客去客来的探访目光。而充满活力老镇其实不也是一片老当益壮的桑林,人流正蚕虫一样密集津津有味地咀嚼着它百年不变的绿色,那古老又新清的绿桑风情。


     博物馆对过有一家露天的餐馆就开在老桑树下,一株送爽,硕果满枝,在这样浓浓的叶影里用餐,连烤肉也披上绿色的纱衣,于是心想,节后,人流消隐,车流离去,摊位撤走,唯有株株衷情的老桑树郁郁葱葱仍一味拥宠着老镇的老街,全身心地依偎着老镇的老屋,新叶年年,绿风荡漾……




厦门郑启五
自己创作的散文随笔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