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驱动设计仿真:Altair打开工业软件解题新思路

科技   2024-11-04 19:33   北京  

AI赋能工业软件,一个新的时代格局正在加速重塑。




作者丨刘欢

工业软件被称之为现代制造业之魂。

从工业软件未来发展方向上看,三大趋势已经愈发明显:底层数据平台集成化、开源化和标准化;服务提供走向云端化、非标化;技术创新更加自动化、智能化。

以云计算、物联网、AI为代表的新技术正深刻影响工业软件发展,加速释放工业领域数字化和智能化的产品需求。

在一场主题为“The Science of Possibility”的技术大会上,让我们看到了仿真、人工智能(AI)与高性能计算(HPC)等技术的融合为企业创造出的无限可能。

会议间隙,亿欧网专访了Altair澳汰尔全球首席市场营销官Amy Messano、Altair大中华区及东盟区总经理刘源博士。

以下是访谈正文:

亿欧网Altair深耕设计仿真、高性能计算(HPC)和数据分析三大领域,从战略层面分析,这个“三角关系”是如何相互影响的?

Amy首先我们分别看下这三个不同领域的概念。

仿真软件:是一种通过模拟现实世界中的系统或过程来进行分析、设计、测试或训练的计算机程序。近年来,仿真软件在建模与仿真技术、求解器算法、与新兴技术融合、与虚拟现实结合、可视化、应用拓展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

高性能计算(High-Performance Computing):是指使用超级计算机或者计算机集群来处理极其复杂的计算问题的一种计算方式。通过并行处理、大规模存储和高速网络,将计算资源集中在一起,显著提高处理速度和效率。这种资源整合使得HPC能够处理常规计算无法解决的复杂问题。

工业数据分析平台:是一种集成了数据挖掘、分析和可视化等功能的技术系统,专门为工业领域设计,用于从工业设备和过程中收集的大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这些平台通常利用先进的数据分析技术,如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和统计分析,来帮助企业和组织优化操作、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预警风险并增强竞争力。

举个例子来说明这个“三角关系”是如何相互影响。

在没有仿真软件之前,设计汽车是一件耗时、耗力、耗金钱的事情。而且,为了完成设计,测试工程师不得不通过真实碰撞实验去完成项目的最终验证。

如果你是在设计火箭、飞船,那这个困难是不是更大?成本更高?

此时,仿真软件的作用和价值就不言而喻。通过仿真软件,可以提高产品研发效率、优化设计流程、降低研发成本等。

但是仿真软件在运行过程中,仿真求解器需要大量的计算能力才能顺畅运行,这时就是高性能计算平台发挥实力的时候。

Altair的第三个核心业务是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平台。通过数据分析比对,我们可以更快的优化设计、高频测试、不断改进等等,通过数据来驱动业务更好的运营。

值得自豪的是,Altair是全球唯一一家集合仿真技术、高性能计算(HPC)和数据分析与AI软件和云解决方案的科技公司。我们的三大业务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

Altair澳汰尔全球首席市场营销官Amy Messano

亿欧网相比传统仿真,AI对设计仿真带来哪些变化?
Amy:工程制造的未来,一定是人工智能驱动。AI对于Altair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存在。
作为人工智能力量的开拓者,Altair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使用了AI嵌入式设计和仿真工具。事实上,使用嵌入式人工智能的仿真软件比传统仿真软件性能快1000倍。具体来看,AI对仿真设计带来的变化主要有:
1、简化仿真流程:AI驱动的工作流程简化了CAE,加速了产品开发。
2、释放预测性能:几何深度学习在极短的时间内可以提供可靠的物理预测。
3、数据分析洞察:熟练管理CAD、CAE和测试数据,把握趋势和洞察结果。
4、直面任何挑战:通过先进的系统模拟方法,使得有限的数据也可实现精确预测。
5、无感AI调用:低代码工作流程和按需HPC简化了人工智能集成。
6、协同创新管理:统一的环境使所有利益相关者能够利用AI并最大限度地提高投入产出比。
在AI方面,我们也非常关注生成式AI的发展。GPT可以为工程师提供便捷的部署方案;机器学习已经在帮助我们减少错误,提高数据分析和决策的准确性。举例来看,EDA(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产生大量非常适合机器学习的数据,设计人员使用机器学习来提高EDA性能。随着EDA任务的日益复杂,以及对具有数百个内核和大量内存需求的定制CPU和GPU的需求,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正在以更少的时间和资源消耗替代传统方法,Altair正在尝试大模型算法来改进IC设计工具,这意味着他们可以使用更高层次的推理,更快地提供更好的结果。
亿欧网您认为Altair成长路上,做对了哪些关键决策?
Amy目前,Altair已为全球超过16,000家企业提供服务。正如我们前面所讨论的,今天所有企业的成功都依赖于对技术创新的拥抱。
除了技术创新,我认为Altair的成功还归功于其战略投资和收购。自成立以来,Altair已收购56家公司。通过资本运作,Altair迅速积累了行业经验,获得了行业知识,并迅速建立了生态系统。
如今,Altair深度参与航空航天、汽车、电子、消费品、能源、金融、建筑和工程等关键行业。我还认为,我们的成功源于商业模式的创新。与行业内的常规做法不同,Altair创新性地推出了一种基于单位的软件许可模型,称为Altair Units。通过Altair Units,用户可以在需要时全面访问我们的软件工具,随时决定何时、何地以及如何使用不同的工具,而无需担心是否符合访问资格。Units为用户提供了在任何地方运行软件的灵活性,选择所需软件工具的自由,以及最大化使用和最小化成本的无与伦比的价值。
Altair拥有三大主要业务线:一站式设计与仿真平台Altair HyperWorks、高性能计算与云平台Altair HPCWorks,以及端到端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平台Altair RapidMiner。这三者共同提供超过160款Altair及合作伙伴产品,并持续增加。任何企业客户只需购买Altair Units,即可访问所需的仿真工具、高性能计算工具或数据分析与AI建模工具,而无需额外费用。这不仅增强了内部协作,还帮助企业实现了真正的成本降低和效率提升。
亿欧网Altair作为一家国际化公司,您认为中国和海外市场存在哪些异同点?以工业制造为例,如果看待AI在国内外的发展差异?

Altair大中华区及东盟区总经理刘源博士

刘源:先讲共性的部分。事实上,从全球范围来看,中、美引领着人工智能的最前沿。从大的应用场景和应用流程上来看的话,大家的路径其实很相似。比如,AI都会被率先应用于营销、客服、推荐、客户洞察等方向。

再来看差异的部分。在很多国家和地区,企业的数字化能力很弱,在我们看来他们进行数字化改造和升级也会更彻底。这些企业像一张白纸,没有任何历史负担。Altair的产品和服务,从一开始就可以很好的帮助到企业完成从0到1的发展。
在中国市场,客户更加关注即时的效果和能力的提升。例如,在某个项目中,客户不仅期望看到显性的量化指标的改善,还希望服务商能够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经验有效传递和留存。
相较之下,在国外市场,客户通常将服务商视为高效的“工具”。在许多美国和德国的工厂中,基础设施相对先进,软件往往作为“工具”被嵌入到全栈解决方案中,从而使用户体验更加流畅、无感且丝滑。这种区别反映了不同市场对服务商角色和价值的不同理解与期待。
需要强调的是,中国是全球范围内工业门类最为齐全,且制造业市场最为丰富的区域。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国家在该领域的投入也会越来越高。非常明显的一点是,Altair中国这几年业绩正迅猛增长,就是最好的证明。
Amy从美国飞了十多个小时,没有休息就来到我们会场,也正是Altair对中国市场足够重视,足够关注的体现。
亿欧网未来Altair在中国还有哪些爆发性增长机遇?
刘源Altair虽然是一家外资公司,但我们一直致力于中国本土的持续深耕。我们的团队深刻了解中国国情,时刻关注中国产业的发展和变化。我们相信,任何一个国家或企业,想要变得强大,就越要开放,越要走出去。
在市场化的竞争中,Altair坚信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未来依然有很多潜在机会存在。以商业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等来看,这里的市场足够大。
目前,市场上火热的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器等创新领域获得非常多的资本加持,作为前瞻性的布局,Altair对这些领域时刻保持着关注。
亿欧网:Altair怎么看中国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Altair在中国的战略打法有哪些规划和思考?
刘源当前中国市场里,很多做工业软件的主要聚焦在企业管理、生产管理、设备控制等领域。而Altair从成立至今,一直专注于仿真设计、高性能计算、数据分析领域。
追溯Altair历史,我们最早是从咨询服务起家。所以,对于Altair来讲,做工业软件,要懂软件,更要懂工业。可以这么说,Altair的团队是工业领域最懂仿真的,仿真里面最懂IT的,IT里面最懂硬件/终端的。到了今天,所有人又都必须具备AI的思想和理念,Altair团队也不例外。
从业务上,Altair又是市场上唯一一家同时具备仿真设计、高性能计算和数据分析业务的企业。因此,我们在中国其实走的是差异化竞争路线。
Amy过去几个季度,我们看到中国市场的业绩增长非常让人满意。今天我们在中国举办这样的盛会,足以表明中国是非常重要的市场。我们中国区团队成长非常快,与之对应的中国区的客户也在快速增长。
这一切,我认为与Altair专注的领域,独特的定位,灵活的商业模式,优秀的团队缺一不可。我们在中国当前有5个办公室,每一个客户对我们的评价都非常出色。在这里我也想重点感谢下Altair大中华区的所有成员,你们是一个伟大的团队。
阅读

END

亿欧网
科技与产业创新服务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