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荣华|新篁公社业余美术创作小组史回忆(三)

文摘   2024-11-11 00:02   浙江  

新篁公社业余美术创作小组史回忆(三)

作者:汪荣华

 


四十多年前的事了,方方面面的原因,有如一团乱麻、过往云烟。好得我还保存了较多材料,在鸳鸯湖诗社高贤秘书长的一再鼓励下,我艰难地一点点回忆并拼凑新篁公社的业余文物保护工作事儿。先说我一日工作下乡,在某大队办公室见到大队书记等几位围着方桌上一把长铁锈刀等东西无言,问候交谈之后同意我趁休假回禾之机捎给嘉兴县博物展览馆(以下简称县博),不料此事为本文埋下了卧笔!

新篁公社业余文物保护小组与新篁公社业余美术创作小组几乎同时并行开展、两小组确切创始时间均难以查证,我都是应邀担任这两个小组的组长,除了公社领导外一个归嘉兴文化馆领导、一个归县博领导。

从我担任业余文保通讯员后收到县博的1972年12月第1期【文物通讯】到1978年7月中调回嘉兴这段时间内业余文保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甚至调回嘉兴工作以后,我还在关注实践文物保护,简单说来有:

1.新篁公社党委有关领导、文化站、通讯员们都见缝插针、不管大队小队大会小会、个人,只要有机会,都会反复大力宣传党的文物保护政策。我们曾在公社的大会上、农村遗址里举办过本公社出土文物展览,一次县博提供了好些文保宣传图片和本村出土的文物在梅园遗址举办展览宣传,我还因邀几次到新篁五七学校(当时的初中)上文物保护课,新篁公社保护文物工作做得较为出色。

2.我们从保护文物工作的实践中,发现发展培养业余文保通讯员,据1978年2月【文物通讯】我文保小组规划中:已有10位通讯员的基础上,计划再发展3—5位。最优秀的通讯员有:陶章荣、徐永堂、汪关甫、梅正龙、孙天荣、吴海中等,陶章荣赤脚医生,红卫大队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一发现并上交文物者,梅正龙、孙天荣两位上交较多勤丰大队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重要文物,徐永堂邮电所的、汪关甫红卫兽医、吴海中庄史农民,他们一不为名、二不为利,全心全意地为新篁公社的文物保护工作服务、都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我们紧紧依靠公社党委、文化站,依靠农民群众,关心农田水利动土情况,特别关注新篁砖瓦厂挖土,哪里有一点“文物”消息,我们都会尽快地赶赴现场,有空会自然地去遗址看看、下乡工作时也多长个心眼。我们依靠大家,先后发现了红卫、勤丰两个新石器时代遗址。县博大多数工作人员经常下来,开会指导、现场察看,参与活动。一次我发现梅园遗址田头被开沟,沟旁印文陶片等一片狼藉,我十分心疼,可惜我没有先进行采集而是去打电话报告县博,县博随后派考古专家陆耀华老师等来篁进行抢救性发掘,只可惜遗址遭受损坏严重,陆耀华老师作了发掘报告,没有听说有重大文物发现。禇国瑜馆长、胡烨、沈昌桂、陈秋霞、盛允武、何学龄、张佩英、陆耀华等专家老师简直都是我家的座上宾,话说县博大多数工作人员经常来篁,那时甚至嘉兴地区文化局丁仲康同志与浙江省博物馆海宁考古队专家牟永抗研究员也一起来过我们新篁的梅园遗址调查研究、召开座谈会、并作重要指示讲话。嘉兴县革命委员会、省文管会还曾把国家文保内部文件直接邮寄给我,我知道这是对我们文保工作的肯定与信任,也给我们的文保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鼓舞和鞭策,我觉得我们的责任更重大了!

3.新篁公社在几年时间里上交了一定数量的多种文物,不过相当一部分是遗址里出土或采集来的残器与陶片,我这里还收藏着一份“三年来征集、采集”(包括可复原、残)的上交文物清单共148件,包括张家园的张庭济时期的石碑20块,听说现在妥善收藏在揽秀园中瞻仰展出,此事后话先说)。

4.1974年11月,县博来信指示我:“省文化厅定于本月9日在杭州召开文物工作会议,贯彻国务院(74)78号文件、切实做好文物保护工作,本月底我县将召开文保通讯员会议,贯彻省会议精神,总结交流经验,研究今冬明春任务,届时请你介绍有关文物保护方面的经验,希望你作好准备。”

11月9日,我与同是县博优秀业余文保通讯员的双桥公社老师、我鸳鸯湖诗社前社长钱筑人一起,去浙江省博物馆参加了会议,面临众多领导、省博专家,竟按排我发言,我激动地介绍了我们新篁公社的业余文保工作,心潮澎湃,会议学习了文件、听取了有关领导讲话指示、一些优秀文保工作者的先进经验,深深激励了我,省博物馆著名考古瓷器专家朱伯谦先生,就是在那次会议期间认识的,回来后,我更加努力地作好文物保护工作了。

5.由于我在业余文物保护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1977年12月29日,县博禇国瑜馆长签发介绍信,介绍我去那时的我国考古重大发现之7000年前的宁波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发掘现场参观学习,我受到在那里参加考古的嘉兴县博的陆耀华、河姆渡其他考古家王明达等人员的真诚欢迎,其中还有我们新篁公社的两位考古培训学员——业余文保通讯员梅正龙与吴海中,他们带我参观学习并合影留念,远方有家乡的文保同志来,不亦乐乎!那参观的考古现场真叫伟大!说来话长,我也只能点到为止。

6.县博禇国瑜馆长一次问我:新篁还有没有石碑?我回新篁后就关注起石碑这件事来了。一次我因工作关系进入张庭济后人的家——“张家园”中,惊喜地看到“张家园”园里有一个很小的天井,但见假山小池,石碑散落,靠近一看,竟是雕刻精美的隶书花卉等石碑(张庭济(1768——1848年,清嘉兴人嘉庆解元),印象大小不一,便连忙向县博禇国瑜馆长作了电话回报。这批石碑共十多块,由县博与公社党委周文浩、文化站同志联系张庭济后人协商处理的,听说县博征收后妥善精藏展出于嘉兴南湖风景区的揽秀园中,玻璃框封,供大家瞻仰参观。

张庭济后人的爱国、保护文物的高尚品格值得大家学习与赞扬。

7.我手头还有一份【三年来征集采集】统计上交文物148件的清单,又在我集订【文物通讯】目录中写有“三年以来的文保工作总结 (不见了?)”一句话,说明我写过此文与统计过。在本【文物通讯】1977年我们的文保工作计划(每年文保工作计划都是公社文化站制订的)中有这样一句话:“一年来我们征集上送文物86件”,那么,这三年里上交148件是不成问题的,可以从【文物通讯】各文大量报导中看出(也难免因工作辛苦、家务繁忙忘记写报导或遗漏的,如金星大队被挖古墓中还出土朝珠一串,一并收交就是不见于各报导中)。所以我对于张廷济石碑20块这个数字问题一直很纠结,【文物通讯】报导十多块,这缺少的几块到底是我听消息有误、还是三年里另有石碑发现我不知道的或写报导时的笔者毛估估而已?列入本点,意在说明新篁公社的文保工作高潮时的情况。

8.我作为县博的一位光荣的业余文保通讯员,更应带头践行党的文物保护政策。1974年县博第1期【文物通讯】中“1973年送交和保护国家文物单位中“矮脚青瓷瓶一个(注:后被称为‘明豆青釉石榴瓷瓶’,此瓶说来话长,话说我在当文保员前,还不知出土文物归国家所有的国法。一日我工作下乡,在某农民家河边乱砖头里捡到此只瓶,原来是他怨脏不吉利丢掉的,事后我诚心买了点小礼物送与,再后来,禇馆长来我家问询我担当文保员时,便坚定上交此瓶,”和1976年4月15日上交的另一只民国天蓝釉敞囗细颈瓷瓶(“囗沿少缺、瓶身有约寸长细裂痕”,此瓶也有一个故事,我在某大队医务室看到此瓶爱不释手,某赤脚医生慷慨地送给我了,我也慷慨地上交给了国家)。不久前我的家人看到在嘉兴博物馆内“捐献文物馆”门前走廊里的大型液晶显示屏上,这两只瓷瓶与我的名字一起等在不断滚动播出,一只错写我名为汪永华,后我曾带身份证去要求更正为汪荣华)。我得知以后,激动地回忆起那段经历,前往瞻仰、如同见到久违了的亲人,心情难以平静!

其实我还捐献过革命文物——“淮海战役及解放南京上海纪念邮票10张”、以及自己查看遗址采集来的文物残器片等。实话实说,我自己买来的,只要现在的市博物馆认为是真的愿意收藏的,我都乐意捐献给国家,其实我在多年前已经拿去过四只革命文物——小铜器被拒,貌似真品诚劝我不要再买。

9.大概2009年前后的不知哪一天,我的老朋友前鸳鸯湖诗社社长钱筑人老师给我捎来了一本 (1958—2008)【嘉兴博物馆50周年】的精装书,放在高贤秘书长处待我领取。这书中47页照片1中左为我、中为汪关甫、右为徐永堂;照片2中为汪关甫、下右为我;48页照片7左为禇国瑜馆长、中前为我、右为钱筑人在市文保会上,你看,我和前社长钱筑人老师、禇国瑜馆长又同框啦!汪关甫和我都是新篁公社业余文物保护小组与业余美术创作小组的双重组员,徐永堂是我的同事,都是我赏心发展的业余文保通讯员。成绩是大家的,入编也是对我们曾经作出的平凡工作的最高奖赏。

10.我在新篁工作期间担任业余文保通讯员八年左右,为新篁公社的业余文保工作作出了一点微薄的贡献,受到新篁公社革委会、

新篁五七学校(初中)、嘉兴县博、

嘉兴市文化局的赞扬鼓励,现在我摘录嘉兴县博给我的奖状上的一句话,来作为我的八年业余文物保护工作的小结:

“汪荣华同志在新篁——工作时,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做好文物保护工作,是一名优秀的文保通讯员,曾多次在全县文物会议上作经验介绍,受到省、地、县有关部门的赞扬,并多次积极捐献送交文物给国家,为博物馆提供了不少资料。特此表扬,以资鼓励。”

前面我说到过,自收到县博的1972年12月第1期【文物通讯】到1982年10月为止的【文物通讯】和文物学习资料,我按时编写目录装订成四大册,我搬家四次历时四十余年,视作珍宝收藏至今,否则这段新篁公社的业余文物保护工作的事儿已几近湮灭矣!

我还要对咱们高贤秘书长的一再鼓励我撰写本文、与当时在县博工作的考古书画家陆耀华老师的审阅与宝贵意见,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说明:我展示的与各位领导、专家、文保员等的合影或野外文保照片,均由嘉兴县博胡烨、陆耀华两位老师前后所摄,特别致谢!

 

 

一组图片资料:

这是最盛时的某三年内的文保成果交接记录

照片下有字:嘉兴县文保通讯员会议留影 地址:嘉兴县博物展览馆 1974年 第二排右5作者汪荣华

在嘉兴勤俭路老博物馆参加文物保护工作会议后的合影,中排右二为作者汪荣华,同排左2梅正龙、左5汪关甫,前排左5钱筑人、左6禇国瑜博物馆长。

左起汪荣华、禇国瑜馆长、新篁公社第一任文化站长柏建中

左起汪荣华、新篁镇商业会计篆刻爱好者顾文庆、新篁公社第一任文化站长柏建中

左起汪荣华、博物馆何学龄老师。

前排左起柏建中、新篁服装厂某厂长、汪荣华、新篁公社革委会王欣,后排左起何学龄、顾文庆、馆长褚国瑜。

右起梅正龙、河姆渡考古家王明达、汪荣华、嘉兴博物馆考古家陆耀华在河姆渡古人类遗址考古现场合影。

左起吴海中、梅正龙、汪荣华

汪荣华在河姆渡古人类遗址考古现场留影。

前中汪荣华、左上柏建中、汪关甫,后中陶章荣、周文浩等通讯员。工作之余,公社、文化站领导带领业余文保通讯员到红卫大队作文保普查工作。


虎斋
说说从古至今嘉兴的那些人和那些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