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手便是皈依

文摘   生活   2024-07-22 07:01   广东  

1118/1200

本文约 1200 
预计阅读时间
6 分钟

  文字 | 黄排    

编辑  | 陈以乔

有一次,我去香港考试,随行的东西不能带进考场,朋友在门外等我顺便帮忙看东西。

后来我提前交卷出来,发现朋友不在,但我所有东西都在他那儿,包括手机,没办法联系上,于是只好干等。

一分钟,十分钟,二十分钟……

这段等待的空白时间里,我对手上没有一样东西可以看、百无聊赖的状态很不习惯。

后来只好在附近一个宣传架上随意拿了几份无关的《课程介绍》来“研究”。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类似这样的“难熬”时刻。

我想,从修行的角度来看,这其实是心的习性使然。

古人有个词语很形象:心猿意马。我们的心就像猿猴一样,上蹿下跳,没办法长时间定在一个地方,也没办法长时间不定在一个地方。

在上一期的冥想随记(详见《冥想随记36丨真正快乐的人生)里,我提到为什么冥想难以坚持。

在我看来,可能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不习惯长时间什么都不做(不定在一个地方)。

我们习惯了把所有时间填满,要不就刷手机,看电视,聊天,或者随便抓本书或别的东西看,反正就是没办法十分钟,半小时什么都不做,就只是纯粹地数呼吸(定在一个地方)。

我们习惯了进取,效率,时不我待,只争朝夕。

放在整个人生里也是,我们好像没办法接受有一段时间什么都不做,就只是待着,不创造任何事情和价值,并视之为颓废,躺平,无所事事,不务正业。

我们的心会不安,而这个不安,恰恰说明我们无法自在——自己存在——不需要条件,不需要标签,不需要成就,生下来活下去、本自具足的那种自然存在。

关于这个话题,我还想多说一点,关于修行,关于控制。

最近看到一位书友的观点,让我有一种被击中的感觉。

他说,当我们讲“修行者”这个词的时候,要意识到修行者指的是那个在控制的人,意识到这一点很重要。

修行者是那个在努力的人——那个操纵者,那个在用力的人。

在大部分修行形式中,修行者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头脑一直在找事情去做,找事情去掌握——头脑喜欢有事情可做。

它喜欢有事情可以去掌握,因为那样它就可以始终处在控制的位置。

但是从觉醒的角度,从悟到本性来看修行,我们必须超越那个修行者,超越那个控制者,超越那个操纵者。

修行的最初一刻,就是一个放下控制和随顺万物的邀请。

值得我们警惕的是,很多人口口声声说修行,不过是另一种执着,滋长傲慢的自我,或成为逃避人生的理由,并未真正明白修行究竟为何物。

当我们真正学会放手,以臣服的姿态,把自己完完全全交去,让生命之流自然展开时,恰恰才是修行的入門。

最后,跟大家分享一首我非常喜欢的诗,来自诗人扎西拉姆•多多:

《放手便是皈依》
把心全部交给空性

任它相似相续也好

幻起幻灭也好

把生命完全交给因果

任它缘聚缘散也好

且枯且荣也好

把愿望统统归于菩提

任它劫长劫短也好

是轮回是涅盘也好

总之

交出去

把一切你攥得紧紧的

你看得牢牢的

你执得死死的

都交出去

做个赤裸的孩子

在莲花的柔瓣中

盘坐也好

躺卧也好

沉默也好

微笑也好

慈悲也好

智慧也好

写于广州


END -
印记
— 第1118期 —

影评精选
一切都是相对的
认识你的「心」
陪伴和见证生命的转变
做「随波逐流」的高手
坚持冥想100天,我收获了丰富的平静


欢迎添加个人微信
期待更多分享与交流

彭莫山一束光
用心照见生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