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魏志慧,C刊编辑部主任/博士/副研究员。现为上海开放大学《开放教育研究》编辑部主任,上海开放大学发展研究部副研究员,上海终身教育研究会成人继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研究方向为在线教育、信息时代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终身教育、教育实证研究与学术论文写作。2004年至今已发表近60余篇中英文学术论文,并曾作为主要参与者参与《中国远程教育学者文丛》《中外终身学习研究文丛》《世界远程教育经典文丛》的策划、翻译和编辑工作。
前面讲了很多有关研究问题、文献综述的内容,我们再举几个例子帮助大家理解。
一、范文1:一步步推导研究问题非常关键
结合上图,我们来看。这是首都师范大学王陆教授的研究案例,他做了好多年关于新技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的研究。
题目是《大数据赋能循证课例研究中的知识治理》,这里有好多概念,有的老师可能理解起来稍微有点困难。“大数据”大家比较了解。“循证课例研究”,“课例研究”就是研究课,中小学有很多研究课,大学也有。他加了个“循证”,“循证”基于“证据”,跟我们所讲的“实证研究”类似。“知识治理”又是一个概念,也就是“知识很多,我们怎么更好地去治理它”。我们来看,王陆教授是怎么一步一步地推导出他的观点的。
他在前言即第一段部分说,“课例研究始于……”,这就是简单的历史发展介绍。“它被认为能够促进我们老师的教学改进和专业发展”,这是课例研究的优点。“‘课例研究’是……”,此处,我省略了一部分内容,大家可以自己去看这篇文章。“有研究者指出,课例研究具有提高教师系统知识建构水平等积极作用”,通过这段话,大家基本理解了它的简单的历史发展,以及它有什么优点。
第二段,“进入21世纪后,具有中国特色的课题研究……逐步兴起”。这就到我们国家了。第二句马上就转折了,“在课例研究本土化过程中,存在较为严重的形式化现象”。这段话在讲,课例研究存在一些问题。第三段,“综上所述,课例研究明显缺乏指向原理、规律、技艺能力等方面的知识生产”。这里概述了第二段的问题。第四段,“尽管课例研究存在着诸多问题,本研究就聚焦在大数据赋能循证课例研究中的组织变革及知识贡献提升两个焦点问题”。这样,我们就知道了他的研究问题就是“通过改变组织结构和提供大数据赋能的知识治理机制,提升组织的知识生产效能”。尽管有了“课例研究”,但它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说,知识生产高度不够,原理性的、规律性的或者是技艺能力方面的知识生产水平低,要更好地提高知识生产效能。王教授用到了“课堂观察法”和“行动研究法”。
我们的研究是怎么一步一步推导出来的,这非常关键,很多老师可能更多地注重“我怎么做的”“我的效果怎么样”,但没有把“研究问题是怎么一步一步地得出来的”解释清楚。其实,它非常重要,它能帮助编辑和外审专家判断研究价值的重要信息。
二、范文2:拆解文章并反复学习、随用随取
结合上图,我们再看。这个案例相对好理解,是北京大学陈向明教授的一个研究。师范生要参加教育实习,这是一种制度安排。老师这个职业实践性很强,不光要学很多教育理论,还要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这对师范生来说是一个考验,他需要几年时间来成为一个成熟的老师。但是,“实习效果是令人忧虑的”“研究发现,师范生在学习教学过程中的指导老师,对他的实习来说是很重要的”。
第三段,“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可以分为两类:一类认为,实习生和指导教师是合作伙伴关系,而另一类更加关注他们之间存在着的不平等地位和权力关系”。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一个师范大学的学生到了学校,他和指导老师是什么样的关系?
第四段,“指导教师的介入模式会对实习生的教学知识和能力产生不同的影响”。此外,“他们之间的师徒互动关系对实习生的教师身份获得也有影响”。他这个研究是持社会文化主义立场的,认为“互动在社会构成和个体建构中发挥关键作用”。
我们看PPT的右面,他先初步地呈现研究问题,研究问题最后就落在“我是不是可以研究这些问题”,也即,“实习生和指导教师形成了怎样的互动模式”。尤其是,国外已经有很多研究了,“到底形成了哪些类型的互动模式”。第二个是“不同的互动模式是怎么影响实习生的知识转化和身份获得的”。“知识转化”和“身份获得”都是术语,“知识转化”的意思是“怎么把理论知识转化成为实践知识”。还有“形成有利于实习生成长的师徒互动模式的条件是什么”,他提出三个问题。
如果大家对师生互动这方面的论文感兴趣,可以反复看这篇文章,我觉得很耐看。有些文章你会觉得很耐看,有些看过就不想再看了,我们要找一些高质量的文章反复地看,这会让我们有所提升。像这篇文章,我隔一段时间就会再看一下。比如说,我写小论文,我写到“研究结论”部分了,我就会看看它怎么写的;我写到“文献综述”写不下去了,我就会再看,分析它的每一段是怎么写的、每一段内部有几段、每一段内部怎么写、每一句怎么写。我觉得有很大的效果,先模仿,写起来就会越来越顺。然后思考:怎么把它的知识进行迁移。
三、范文3:研究生活中的有趣现象
以上图为例,我再简单地举一个例子。这是我们《开放教育研究》今年发表的一篇文章,是有关“双减”的。我们知道,山东的中小学生学习压力也是蛮大的。其实,国家这几年“双减”,就是因为过重的学习负担会有负面作用,减负政策是政府基于社会对教育问题的强烈反响作出了积极回应。尽管我们颁布了不少减负政策,但是,学生的负担好像始终是“越减越重”。这个问题确实存在,上海也存在家长给孩子报很多课外辅导班的情况。现在一个家庭都有一两个孩子,家长希望给孩子更好的教育,但效果可能并不一定好。这篇文章帮助我们认清,“减负”的本质到底是什么,谁是责任主体,主要任务是什么。所以,它就围绕着这个话题进行论述。你看,他这篇论文也是一段一段地、不断地做分析,我觉得挺有意思。
四、分类整理文献,积累“问题”和“方法”
以上三个研究,作者都看了大量文献。有人说“师生关系是合作伙伴关系”,有人说“是一种权威性的关系”,大家都是从文献中得来的。我们有很多的文献支撑,不同的文献关注不同的研究问题。它得到了什么结论,用了什么方法,对我们自己有什么启发,这些,我们自己在写作的过程中,可以做一下归类或者梳理。我们必须边看边进行归类、整理,因为,我们的大脑其实是记不住这么多东西的。我们最开始看文献,可能是看一些大概的信息。
在这里,我列了一张表,引导大家关注核心问题。表格中的项目包括:这篇文章关注了哪些核心研究问题,得到了什么结论,用了什么方法,我们有什么启发。慢慢地,你会越积越多,就会得出自己关注什么研究问题,要采用什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