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叶尔羌河》导演手记 | 壮美山河背后:我们在历史和思想的绿洲上跋涉

文化   2024-10-11 15:00   上海  


导演手记
文 | 张艳芬




提到南疆,大家首先想到的总是壮美的自然风光,而要讲好南疆的故事,在带着摄像机行万里路之外,也要带着思考读万卷书。



从张骞“凿空西域”,到光耀千秋的丝绸之路的开辟;


从西域都护府的设立,到班超驻守盘橐城的历史传奇;


从玄奘、马可波罗,到伯希和、斯文·赫定;


从拜火教、佛教、伊斯兰教的多宗教演变,到汉族、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维吾尔族的多民族聚居……


要准确厘清南疆的历史源流,讲清楚这些传奇故事又不失新意,不费力“扒书”一番是不行的。


记得纪录片《叶尔羌河》项目刚启动,总导演就把厚厚的一摞书摆在我们的面前。从古籍,到现代出版物,从地理、历史、文学类,到各种人物传记等,在资料堆里整理思路是导演的必修课。



所有历史故事都要有细节、有出处


《史记·大宛列传》、《汉书·西域传》、《后汉书·班超传》、《后汉书·西域传》、《大唐西域记》……数不清的日夜,我们在古籍堆里找故事、查细节,力求还原最真实的历史;拍摄上也不能马虎,在上海图书馆的古籍室里,《大宛列传》要明万历四年凌稚隆刻本,《班超传》要明崇祯十六年毛氏汲古阁刻本,《大唐西域记》要清宣统常州天宁寺刻本等等。


摄制组在上海图书馆拍摄



为了找到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首次提出“丝绸之路”的原文出处,导演组在徐家汇藏书楼里,对着1877年版的《中国——亲身旅行和研究成果》(德文版)一书,逐字查找;为了找到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对于喀什的描述,我们带着翻译机,在1938年版的《马可波罗寰宇记》(拉丁文版)中仔细对照。


这些在片中只有短短几秒的镜头,背后却有着导演组不为人知的付出。


导演组在徐家汇藏书楼



跳出传统思维,挖掘新故事


以往,提到新疆地区的历史,伯希和、斯文·赫定这些外国“探险家”总是避不开的“主角”,他们在我国境内盗取大量国宝文物,留给国人的只有扼腕叹息。这次,能不能找一位中国人做主角?带着这个思考,我们大量翻阅资料,终于,被誉为“中国新疆考古第一人”的黄文弼进入视野。那个年代的中国知识分子团体为了维护国家主权与外国人正面交锋的燃情故事也随之徐徐展开。


1926年冬,为了阻止瑞典人斯文·赫定在中国西北的单独科考计划,以北京大学为核心的中国学术团体协会提出,必须由中瑞双方共同组建考察团。这是那个年代中国在科学探险领域,第一次和外国人平起平坐,争取来的一次公平的协作。黄文弼作为“中瑞西北科学考查团”的成员,参与了这次新疆考察。


既有鲜为人知的考古故事,又饱含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可如何把黄文弼的故事融入纪录片的整体框架?我们仔细阅读了黄文弼的《蒙新考察日记》、《塔里木盆地考古记》等著作,一个细节吸引了我们:1929年9月4号到6号,黄文弼带领的考察小队在托库孜萨来遗址进行了发掘,这和我们原本要讲述的佛教遗址故事可以进行完美的结合。从1906年伯希和在这里的盗掘,到23年后中国学者黄文弼的保护性发掘,中国考古人在自己的土地上,终于发出强有力的声音。


读书笔记


《西北科学考查团》影像


在历史故事的画面呈现上,我们也动足了脑筋。我们找到了一段摄制于1928年的“西北科学考查团”的珍贵历史影像,并通过AI技术对画质进行修复;也找到了伯希和等西方“探险家”盗掘的珍贵文物照片,并运用全息投影的形式呈现在观众眼前;加上黄文弼日记、手绘考察图,以及结合情景再现等手段,让这段大家并不熟悉的故事在纪录片中呈现出来。



借助专业力量,为纪录片保驾护航


对于这样一部历史性与思想性兼备的纪录片而言,要做到解说词的精确表述,镜头的精准呈现,我们还需要借助更专业的力量。我们邀请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馆长于志勇作为学术顾问,为纪录片内容保驾护航。


除此之外,我们也前往北京、西安、敦煌、开封等地采访相关领域的学者,借助他们的力量完成史实的讲述。


导演在莫尔寺遗址


如果说极致的美景是南疆光鲜的外衣,那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就是它丰富的内涵。我们用脚力行走十几万公里,拍遍了南疆的壮美山河、文物遗迹;我们也用脑力“扒书”上千万字,还原历史细节、讲述动人故事。


这就是我想说的关于“内外兼修”的《叶尔羌河》的幕后故事。



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
刘丽婷工作室

纪实人文频道
纪实人文频道将在中国第一家纪录片专业频道的优良基础上,继续深耕人文历史、经典艺术、社会现实等纪实类内容,聚焦“影响力与创新性、艺术与人文、深度与思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