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脅,長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風瘧,冬善病痹厥。——《黃帝內經•素問•金匱真言論篇第四》
大家好,我是中医彭鑫博士,今天我们继续讲解《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我们先看原文:“故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
这段话非常简短,说的道理跟前文也是呼应的。因为我们上次讲过“春气者病在头,夏气者病在脏,秋气者病在肩背,冬气者病在四肢。”再上一次的文章讲的是“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等等,这些内容都是像呼应的,都是春、夏、秋、冬四季对应身体气的变化。(请关注微信:pengxinboshi)气有升、降、浮、沉。春天对应的是升,所以气在头部、颈项,对应的五脏是肝脏。春天主生气。春生夏长,夏天主长气,就是横向舒展这样一个概念,病在心。夏气者病在藏,俞在胸胁。秋天病在肺,俞在肩背,这都是对应的。秋天开始收,五行属金,对应的就是肺,所以说病在肩背。
到了冬天,“病在肾,俞在腰股”,“冬气者病在四肢”,这都是我们曾经讲过的。肾对应的是收藏的“藏”,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也叫升降沉浮。春天是升,秋天是降,夏天是浮,冬天是沉,这就是气的变化。《黄帝内经》自始至终,讲的全是气的变化。(请关注微信:pengxinboshi)人体得病主要还是气不顺、气不畅,气逆、气郁这些问题,所以中医自始至终都围绕一个问题来展开,就是调气。有人说有调血、调精、补精、调神等等,但血是在谁的统领下来运行的呢?在气的统领下。所以气为血帅——气是血的统帅。
广义上的气实际上包含血,狭义的气和血是分开的。广义的气的概念统摄了全身的升、降、浮、沉,生、长、化、收、藏的气机,在这里就不单论血、精、神了,统一归到气上来。因为古人有时候讲气的概念是大概念,有的时候讲的是小概念。在这里讲的就是大概念,就是气的升、降、浮、沉,这种能量的运行的规律是不一样的。春天容易得的病和夏天、秋天、冬天都不一样。冬天容易得的病,夏天不容易得;夏天容易得的病,冬天不容易得。不同季节容易得不同的病,这件事是谁说了算呢,是自己说了算吗?不是。
假如大脑能指挥的话,那就不是天人相应了。要是能指挥,可以说:到了春天就不得头部的病,就不病鼽衄,而是病关节疼、全身怕冷。大脑指挥不了身体,大脑是我们的意识,对身体的指挥度比较局限,我们大脑对身体的指挥限于我们肌肉这个层面,指挥骨骼肌,大部分的骨骼肌都受我们大脑的支配。我们想快点呼吸或者呼吸慢点,我们都能支配,因为通过肌肉我们可以实现。可不可以用大脑指挥心跳呢?指挥不了。(请关注微信:pengxinboshi)可不可以用大脑指挥血液流动呢?也指挥不了。可不可以用大脑指挥肠胃的蠕动呢?更指挥不了。大脑甚至都指挥不了这些最细微的东西,这些最细微的东西是什么呢?像体液、淋巴液、血液的流动,都指挥不了。甚至是有些肌肉,我们都用大脑指挥不了。比如内脏的平滑肌,像心脏的肌肉就指挥不了。比如让心脏跳的快点,心脏的肌肉根本就不听大脑的话。
古人早就观察到这些情况,古人把它叫做气机,也叫做气立。实际上古人用气来形容身体自然而然的运行变化的规律,是用我们的意识——古人把意识叫后天,用后天意识是指挥不了的。属于我们每个人生下来本身就具备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叫先天,这个能力还包括人体的自愈能力。自己得了病之后,自己会恢复的这种能力,也不是我们大脑能支配的。(请关注微信:pengxinboshi)这种能力大脑参与度越低,大脑越放松,这种自愈能力就越强。中国古人就发现这样一个特点,其实大脑的这种意识的参与很容易干扰到身体的自然而然的恢复成长或者是自我协调这种能力。其实就是高级神经中枢的兴奋度要是太高的话,会抑制低级神经中枢。高级和低级是神经学里边区分,就是后天的意识越强,它就会越妨碍先天。
《黄帝内经》和《道德经》都提倡一件事,提倡我们后天——也就是大脑的这种兴奋程度要降低,叫做恬淡虚无,脑子别想那么多事,要放松,要休息。《道德经》叫做“致虚极,守静笃”。提倡休息安静,心里要清净,没有那么多欲望和妄想。当这些东西消失之后,“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真气就是身体自然而然的力量,就是先天的力量就会顺从协调。
我以前专门讲过,真气顺从协调了,身体的自我协调能力顺从,就会“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就没有疾病,身体就会健康,它是这样一个规律。(请关注微信:pengxinboshi)所以无论是《道德经》还是《黄帝内经》,中国的关于养生的身体与大自然相应的这样学问的书籍,都提倡我们人的大脑意识要放松,要清净才能更加接近自然。自然是什么状态呢?自然就是健康的状态,就是协调的状态,就是没有病的状态,这是自始至终贯彻的一件事。
好了,今天的讲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的收听,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本篇是:心地越清净,身体越健康|《黄帝内经》精华篇系列058(原一百零八)(更多精彩内容请看下方“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药物、药方、针灸以及其他各种治疗和养生方法,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切勿自行应用。如因不当使用所产生的问题,概不负责。
版权声明:本文作者彭鑫,本文为原创文章,如需转载或引用请给编辑留言,并标明出处。禁做商用。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保留相关法律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