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文学术社
人文学术社
学术传播 × 知识共享
大学历史系选读书目
一、史学理论(10种)
(1)爱德华•卡尔《历史是什么?》,商务印书馆
作者以“什么是历史”这个问题为核心,阐述了当代历史学的性质。他以犀利、激进的论证,说明历史学家和历史学家的事实、社会与个人、历史中的因果关系、作为进步的历史等内容。提出了后来争论激烈的历史是什么的命题,是部有价值的史学理论著作。着力解决的一个总的问题实际上是自19世纪到20世纪50年代史学理论的转向,这个转向的核心内容是由认为历史是客观的、进化的(对未来充满乐观)、特殊的(精英的、以西方为中心的)向历史是相对客观、并不总是进步和趋向普遍、全球的认识变化。当然,促成这一变化的动力主要是来自于这百余年中世界格局的变化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很大程度上,卡尔此书是对这一理论转向的一次总结,而他的观点总体而言也是较为折衷与平实的,欲达到经验主义与理想主义二者间的平衡。但从后见之明来看,由于卡尔的个别观点是根据当时的实际做出并予以坚持的,而不久之后新的一轮史学理论转向便伴随着世界格局的进一步变化而汹涌袭来了。因此,个别论述也就易于被实际所证否,但这丝毫不妨碍卡尔作为一位伟大且睿智的历史思考者受到后世的重视。
(2)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他关于西方历史哲学的代表作。全书共分五编。一、希腊罗马的历史编纂学。二、基督教的影响。三、科学历史学的滥觞。四、科学历史学。五、后论。本书为开创和发展分析、批判的历史哲学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对前人“人性的科学”的批判是柯林武德历史哲学的起点。在《历史的观念》的导论部分,柯林武德开明宗义,提出了他的基本哲学观“哲学是反思的”。进行历史思考不仅要思考某种客体,而且要思考这一思维自身对客体的思考。因而当人在认识其他事物时,也必须认识他自己,没有关于他自己的某种知识,他关于其他事物的只是仅仅是半知识,这种知识是不完备的。其次、这种自我认识不是关于人身体的,也不是包含感知、感觉和情绪的心灵知识,柯林武德只把这种关于自我的知识的范围限定在关于“人的认识能力、他的思想或理解能力或理性的知识”柯林武德提出“研究心灵的正确道路则是要靠历史学的方法(中译本《历史的观念》p238)”,并在此前提下逐步推进,最终提出“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这一论断。
(3)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与实际》,商务印书馆
克罗齐的历史观,深受黑格尔的影响,但又杂以康德以及奥地利的马赫和法国柏格森的观点,带有折衷主义的特色。情操不是生活,不是思想,当这种生活在被思想所支配以前获得表达和表现时,我们得到的是诗歌,不是历史。这种属于道德而不属于历史的道德功效已经深入人心,已致人们怀有残存的偏见,要在教学领域中使历史(还有诗歌)具有道德的功用。……但是,我们用“历史”这个词时既指作为思想的历史,相反,又指作为诗歌、语文学或道德意志的历史,那末,显而易见,“历史”就不会在一种形式之下而会在所有这些形式之下参与教育过程。但就历史本身而论,它只会在一种形式之下参与教育的过程,那不是纯然抽象的道德教育的形式,而是思想的教育或发展形式。
(4)海登•怀特《元史学》,译林出版社
被誉为二十世纪下半叶最重要的历史哲学著作,也是当代西方历史哲学研究中语言学转向的标志。作者运用形式主义方法建构起结构主义文本分析理论,同时又注重贯彻历史主义思想,并以反讽式的比喻策略对十九世纪八位有代表性的史学思想家逐一分析,向读者展示了他们进行历史著述时所采用的主导性比喻方式及与之相伴随的语言规则,从而确证历史作品普遍存在的诗学本质。
(5)乔伊斯•阿普尔比等《历史的真相》,中央编译出版社
这部著作可以说是一部关于美国史学发展历程的反思。它不是像我们司空见惯的那种罗列史学家和史学流派的教科书式的史学史,而是把史学史、历史哲学和社会文化思潮、社会变迁结合起来。因此,在这部不太厚的书中,包含着美国史学史、美国(乃至西方)的社会文化思潮史和美国社会政治史的众多侧面,还包含着历史哲学的思考。探讨了很重要的历史研究转向问题,转向本身是一种质疑和反思的过程,三位作者强调了人文社科对科技“由爱传恨”的关系变化。启蒙开启了以科学理性为标杆的绝对主义史学,人类通过描述一个客观、线性而单一的历史实现现代性,但也造就了一个处于霸权地位的西方。二战后社会史的扩张冲击了元史学,而将社会因素引入科技史研究则使史学与科学间的联盟决裂,后现代主义则顺手将史学牵到了语言学范畴。但作者显然反对这一自毁型的新联盟,认为虽然单一模式早行不通但史学仍需要重拾科学这一西方文化主脉。
(6)何兆武编《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商务印书馆
近现代西方有关历史理论和史学理论的选集。这里的历史理论和史学理论,其涵义大致相当于当今西方通常所谓的“思辨的历史哲学”和“分析的历史哲学”以及我国传统意义上的“史论”。历史学说到底只不过是实际事件的清晰知识,它一方面发现和检验可获得的证据,另一方面依据对造成事件起主要作用的人和当时环境的理解把这些证据编写成叙事文。我们把前者称之为历史学原始资料的批判性研究,而后者则被称作历史学的实际写作。
(7)张文杰编《历史的话语》,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选编了汤因比、狄克罗、克罗齐、罗素、科林伍德、波普尔、活尔什、伯林等24位历史哲学家和思想家有关历史哲学史学的28篇文章,反映了20世纪西方历史哲学发展的主要面貌,是一本具有一定思相深度的历史哲学译文集。
(8)田汝康、金重远编《现代西方史学流派文选》,上海人民出版社
西方史学流派名目繁多,著作浩如烟海,虽然我们尽了最大的努力,但也职能择其有代表性者加以介绍,决不图全,事实上也无法图全。有的史学家还够不上称为流派,而只是以某个领域或某种观点的代表闻名,我们也作了一些介绍,这对更多地了解西方史学思想可能有所裨益。国外的各种史学流派都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要明确区分它们有时显得非常困难,所以为方便起见,编者将它们按国别排列,大体上又有个时间顺序,这样看上去倒可能清楚些。
(9)刘北成、陈新编《史学理论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史学理论研究论文的精选,分为“历史是什么”“史学理论”和“历史理论”、“历史分支概论”四部分,涵盖了历史学的基本性质和特征、史学研究的新思路、历史专门领域的拓展等诸多主题。选文以国外学者的论著为主,写作时间上起19世纪,下讫新世纪之初,新译文章超过半数,力图为读者提供一个内容相对完整、知识较为新鲜的选本。
(10)陈新编《当代西方历史哲学读本(1967-2002)》,复旦大学出版社
《当代西方历史哲学读本》选取了德、美、英等诸国著名历史哲学家十七篇重要作品,除柯林武德的一篇作为全书主题导引而年代较早以外,其他均发表于1967至2002年。《当代西方历史哲学读本》按照编者理解的当代西方历史哲学思想发展脉络加以编排,分成六个专题,基本涵盖了三十六年里西方历史哲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与热点主题。
西方史学史(3种)
(1)张广智主著《西方史学史》(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系统阐述起自古希腊迄至现当代的西方史学,纵贯西方古典的、中世纪的、近代的和现当代史学的发展历程。古典部分,阐述古代希腊罗马史学及其对后世的深刻影响;中世纪部分,阐述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以前的史学,并对其作出历史评价;近代部分,阐述西方各国史学的发展演变,涉及各种史学流派与思潮;现当代部分,阐述20世纪的西方史学,主要是西方新史学的发展进程及其在当代的新趋势。《西方史学史(第3版)》留意考察西方各个时期的史家、史著、史学思潮和流派等,以揭示西方史学的新陈代谢,突出史学思想的发展变化。
(2)张广智、张广勇《史学:文化中的文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史学:文化中的文化》书名所示,它显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西方史学史。史学史,就其学科性质而言,属于学术史的范畴,它应该如何写作,似无定规。周谷城先生在说及世界文化史写作的困难时这样说道:“范围这样无定,体例这样不齐,只是由于世界文化从来就是不断发展的。到今天更是日新月异,不易把范围体例固定下来。不过,不把范围体例固定下来,反而使学者、专家易于着笔或易于发挥各个的独创性。
(3)伊格尔斯著、何兆武译《20世纪的历史学》,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在本书中考察了关于历史和历史学性质的思想的深刻变化,以及自 19世纪职业历史学出现以来作为其基础的基本原则的发展,描述了二战以后新的社会科学学科如何改变历史学,特别是近二十年来后现代主义思想对历史学的巨大挑战,并得出结论:当代的历史学正从经典的、宏观的形式走向微观史、文化史和日常生活史。本书是新版,增加了题为“21世纪初的回顾 ”的后记,考察了从后现代主义向新的社会科学方法的进展,特别注意文化因素和全球化问题。本书已被译成十种文字在多个国家出版。
中国古代史(19种)
(1)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
這是一部中國通史,因用大學教科書體例寫成,不得不力求簡要,僅舉大納,刪其瑣節。內容於學術思想,政治制度,社會風氣,國際形勢,兼有顧及,惟但求其通為一體,明其治亂盛衰之所由,聞其一貫相承之為統,以指陳吾國家民族生命精神之所寄。至其人物之詳,事業之備,則待教者讀者之自加參考,自為引伸。本書主旨則在發明其相互影響,及先後之演變發展,以作國人如何應付現時代之種種事變作根據之借鑒。
(2)张荫麟《中国史纲》,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国史纲》是张荫麟的一部力著,也是他短暂一生留下的唯一著作.著名史学家王家范教授认为此书“文笔流畅粹美,运思遣事之情深意远,举重若轻,在通史著作中当时称绝,后也罕见”。《中国史纲》简体横排,以适应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加上后记,对作者其人及其书予以简要介绍,有助于现代读者加深理解。加上少量的历史图片,图文并茂,使读者知人论世、知世论人。选目精当、装帧得体、印刷精美,既是文史爱好者了解民国学术文化的一条重要渠道,也是值得书友珍藏的珍品。
(3)翦伯赞《中国史纲要》,人民出版社
《中国史纲要》是北京大学长期以来中国古代史教学和科学研究的结晶,凝结了几代人的心血。全书坚持从历史出发,用历史事实说明问题,把论述建立在坚实的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全书结构严谨,内容连贯,前后贯通,叙事完备,重奌突出,语言凝练,史实考辩严谨.自1962年出版以来,四十年来历久不衰,此次出版为修订本。
(4)《剑桥中国史》中译各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5)方豪《中西交通史(上、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本书是迄今为止第一部最为完整的中西交通史著作。该书共分四大篇章,详尽地论述了史前至近代包括南洋区域在内的中西交往史迹及历史过程,阐明民族、宗教、文化、交通、政治和贸易等诸般关系,尤以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
(6)周予同主编、朱维铮修订《中国历史文选(上、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它是中国高等学校文科历史专业的课程之一,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各种典型的历史作品,培养学生阅读并运用一般文言文史料的能力,也向学生介绍一点有关中国史料学和中国史学发展概况的常识。本书分为上下二册,供课堂讲授和课外自学之用。本册是上册,选录篇目涉及:甲骨文和金文、书、诗、左传、国语、世本、战国策、楚辞、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魏书、世说新语等。
(7)白寿彝《中国通史》(多卷本),人民出版社1989年以后各年版
20世纪中国历史学的压轴之作,体例很有创新,全书共分甲、乙、丙、丁四编。其中甲编序说,介绍史料、史籍、考古材料及研究状况等;乙编综述,类似通史著作,又似传统纪传体中的本纪,按历史顺序叙述一代大事;丙编典志,这部分是专史,类似纪传体中的志,叙述各种制度,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礼俗等;丁班传记,这部分在全书中的篇幅很大,每朝代两卷,传记占去一卷。这部书吸收了传统史书中的这一优点,克服了一般通史有事无人的缺陷,令人耳目一新,其序说部分内容非常扎实。它非常详细地介绍了某段研究的史料,其中既包括文献的,也包括考古的;既有当时人写的,也有后人写的,无不作出评论。又用很多篇幅论述研究状况,把读者直接带到了这段历史研究的前沿,让读者了解当前的研究状况是这部通史的一大特色。
(8)王仲荦《隋唐五代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全书对隋唐五代时期我国封建社会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对外交流、民族交融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盛况作了详尽的阐述,并以较多篇幅叙述了隋唐时代空前繁荣的文化思想和文学艺术。全书体例严整、资料丰富,是断代史研究的经典之作,也是专业工作者和历史爱好者的必备之书。
(9)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据唯物史观研究分析魏晋南北朝这一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在重视总结历史治乱兴衰经验的同时,对经济、文化、少数民族、中外交流方面等进行了详细深入的论述,全书体例严谨,资料丰富,是魏晋南北断代史研究的经典之作,自初版以来。多年作为高等院校文科教材,影响深远,同时也是广大专业工作者和历史爱好者的必备之书。此次据上海人民出版社版收入本著作集。
(10)韩国磐《魏晋南北朝史纲》,人民出版社
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的影响。其突出表现则是玄学的兴起、佛教的输入、道教的勃兴及波斯、希腊文化的羼入。在从魏至隋的三百六十余年间,以及在三十余个大小王朝交替兴灭过程中,上述诸多新的文化因素互相影响,交相渗透的结果,使这一时期儒学的发展及孔子的形象和历史地位等问题也趋于复杂化。汉魏之际,曹操崛起于北方,其所遵循的思想和采取的政治措施皆为名法之治而重道德名节,从而影响了整个时代。在思想理论上,体现道法结合的刑名之学曾一度占据主导地位。魏晋之际,道法的结合逐渐趋于破裂,以道家思想为骨架的玄学思潮开始扬弃魏晋早期的名法思想,转而批评儒法之士。这样,魏初在道法结合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玄学进一步得到强化。西晋后期,玄学思潮同极端发展,至此,玄学所主张的放达,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行为上,都对封建政权构成破坏瓦解的作用,故引起玄学内部及儒家学者的不满,从而掀起对道家和玄学的批判思潮。东晋时期,佛教的流行,特别是般若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借助于道家、玄学的思想、语言及方法,故出现玄佛合流的趋向。因此,这一时期的儒家学者,除继续批判道家、玄学外,又以儒家的入世主义和人文传统批评佛教。他们站在维护儒家名教的立场上,分别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伦理等方面清算佛教的影响,力图恢复儒学的正统地位,但都缺乏足够的理论系统和创造性。
(11)韩国磐《隋唐五代史纲》,人民出版社
(12)韩儒林《元朝史》
一部简明的元朝断代史,在开设元史课时编写的一本二十万字讲义基础上,由集体讨论、分头执笔完成的。具体有十一章内容,包括蒙古国家的建立、蒙古国的统治、元朝的建立、元代的社会经济、元朝社会矛盾的发展、元代的边疆各族等方面。
(13)周宝珠、陈振《简明宋史》
是建国三十六年来我国出版的第一本宋朝断代史。全书共分十八章,对宋代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对外经济文化交流诸方面作了全面的叙述,并在不少问题上,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南宋部分占三分之一的篇幅;书中附有插图。
(14)蔡美标《中国通史》第五册
(15)孟森《明清史讲义》,中华书局1981
(16)戴逸主编《简明清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7)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
各册约十万字左右,并附有民族分布图、大事年表和图片。正文部分逐一的论述了各族的族源、族称、发展变迁、社会经济形态、文化艺术、宗教信抑、风俗习惯以及各个时期对统一祖国的贡献等等。
(18)吴于廑等《世界史.古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19)魏晋南北朝隋唐正史外国传的东亚国家部分
中国近现代史(2种)
(1)虞和平编《中国现代化历程》(三册),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本书包含了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力图纵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各个发展阶段和不同道路,阐明对外开放的必要性,揭示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中国现代化的畸形状态和难以获得真正成功的一般规律;论证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的资本主义现代化转向经典社会主义现代化,又从经典社会主义现代化转向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性。
(2)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上下册),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第一,就是注意将中国置于世界的发展中去考虑,50年代来,无论是中国内地,还是港澳、台的经济发展,都受到国际环境蝗很大影响。舍此,很难对中国各个时期的政策制订、制度变革和经济发展作出客观、全面、公正的评价。第二,将这50年看作中国努力实现现代化的一个发展过程,从这个角度出发,注意考察资源,人口、生产力水平以及政治制度、国际环境对经济发展和制度变迁的制药作用。第三,注意经济运行机制的演变。中国现代化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政府调整和完善其在经济运行中作用的过程。中国在长期历史中形成的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和经验,作为一种遗产和资源,必然也会被反映到现代化过程中,这就是“政府主导型”的经济模式。而这种政府主导型的经济运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环境的改善,必然让位于市场主导型的经济运行。第四,注意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的大国,由地地理、历史等因素,特别是近代以来帝国主义的侵略,加剧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不仅制药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导致经济制试的多样性和优势互补,成为50年代来以及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中国经济的重要特点之一。
历史文献学(8种)
(1)郑鹤声、郑鹤春《中国文献学概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作为开山之作,本书总括了古典文献学的研究对象、范围、内容,初步奠定了研究体系。由于写在国难之秋,这部书具有一定的世界性眼光,在中西文化交汇、斗争的背景下,对中国古典文献的价值和文献学研究的意义和此后的走向,都作了很深刻的思考。对中国自古以来的文献学研究方法,如第三章审订,通过“孔子删订”、“刘氏校理”、“乾隆审校”讲述了中国古代文献典校整理的概况,以及校勘学的源流。第五章翻译是本书尤其有特色的一章,第六章编纂,通过《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四部丛刊〉的编纂介绍,总结了我国古典文献编纂学的主要成就和得失。第七章刻印,主要是涉及到版本学,刻印源流等知识。
(2)周予同主编、朱维铮修订《中国历史文选(上、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3)陈正宏、梁颖编《古籍印本鉴定概说》,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
本书是国内第一本专门介绍古籍印本鉴定的普及性入门读物。书各篇,比以往同类著作更全面地包容了古籍版本的各种基础知识和鉴定技能。如有关汉文佛经和域外汉籍的版本鉴定,是其他书中很少谈及或语焉不详的;而清刻本、书版的断修补拼等,则尚未见他书中有如本书谈得这样深入具体。
(4)邹振环《晚清西方地理学在中国》,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5)邹振环《西方传教士与晚清西史东渐》,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该书探讨了“米怜与《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中的史学篇章”、“慕维廉的《大英国志》与晚清国人对英国历史的认识”、“林乐知与最早的 年表体史书《四裔编年表》”、“谢卫楼的《万国通鉴》与晚清史书体例的演变”、“李提摩太与《泰西新史揽要》”等专题。阐明了1900年前西方传教士历史译著在晚清西史东渐中的地位和意义:比如,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建立起横向比较的历史意识;传达了具有强烈时代性的新观念——进化史观;所传入的“民史”内容给中国史学以极大的冲击;在编纂形式上引进了分期法和章节表述的新体例;带来多种历史学的异质因素,促使中国史家形成了自省意识和建立起国际史学交流的新视野等。为了弥补内容和范围的局限及其专题讨论的不足,该书还完成了“晚清(1822——1900)历史译著提要”和“晚清历史译著分类统计表”。
(6)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按照历史时期中国地理环境各要素变化的过程、特点及其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变化之间相互关系及其规律性,可分为三大部分进行简述:一、自然环境的变迁;二、历代疆域和政区的变迁;三、历代社会经济环境的变迁。概述了中国各历史时期各要素变化的过程、特点及其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变化之见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
(7)黄苇等《方志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
(8)巴兆祥《方志学新论》,学林出版社2004
书中所论不求体系完整,面面俱到,而将重点放在方志学基本理论、方志史、方志目录学、续志编写四大方面。所研究的问题不落俗套,较为新颖,如《一统志》与方志的关系、乡土志体式与创新、伪满方志、台湾方志演变、方志目录学的构建、流散日本的方志研究等,都是本书首次提出探究的论题。每个章节不是平面叙述,而是当作学术论文来写,都有深度和品位。有关续修新方志的论述,既有继承,又有创新,可供当前修志工作参考。
专门史(38种)
(1)周予同《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增订本)》,上海人民出版社
(2)朱维铮《音调未定的传统》,辽宁教育出版社
分为“述史”“记诤”“通论”“分论”“另说”五部分,全书是朱先生对“现状信而犹疑,将信犹疑的心态体现”。其中“述史”“记诤”,是对自居得天命的君主,对自许知天命的智者,通过比照他们的环境,学养和言行的复杂关系,试图从中揭示晚清历史的部分真相。“通论”和“分论”则是对中国传统的反思和解读,旨在廓清传统,认识传统。“另说”则解答了当下沸沸扬扬的“大师”为何?谁可堪称中国文化的大师?尤其对海内外热衷表彰的大师,去伪存真。
(3)朱维铮《求索真文明》,上海古籍出版社
(4)朱维铮《走出中世纪(增订本)》,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为蜚声中外的一流学者,朱维铮教授以其扎实深厚的学术功底、敏锐多元的探索视野和妙语连珠的流畅文字,在从历史本身说明历史理念的基础上,通过系统连贯的发掘探讨和发人深省的研究思辨,对中国及中国传统文化如何走出中世纪的过程,作出了独到地阐述,从而充分显示其不仅把握中国历史昨天、前天的学术修养,更体现其关怀人类社会今天、明天的人文精神。
(5)朱维铮《走出中世纪二集》,复旦大学出版社
第一部分,两篇是未刊的随想与短论的缀合;第二部分,十一篇,主要讨论晚清至民国的思想学说史,有两篇首次全文发表;第三部分,四篇,内容均属中外文化交往的历史问题;第四部分,包括十二篇杂文,或可作谈资。本书为广大学界及社会关注、好评的《走出中世纪(增订本)》的续篇。作者仍以其宽广的学术视野、敏锐的学术思考、深厚的学术功力、不懈的学术追求,继续对中国“走出中世纪”及相关问题,进行了更加全面广泛、深入细察的研究探讨,从而将其近年以来的最新研究心得和一系列相关成果,再次集中展示。
(6)葛兆光《禅宗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
本书是从中国文化史的角度来研究禅宗的。禅宗作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种思想现象,它对中华民族(尤其是文人士大夫)以心理性格、思维方式、基本观念的影响,势必是研究的主题。本书便是围绕着心理性格,人生哲学与生活情趣,审美情趣与艺术思维这几方面展开讨论的。
(7)葛兆光《道教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
(8)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两卷本,复旦大学出版社
全书以个人的观察角度与理解视野,对中国知识、思想与信仰的历史进行历史的研究与描述。该书不仅关心古代中国精英与经典思想的发展,而且分析这些思想得以形成与确立的知识来源和终极依据,也描述产生这些思想的土壤的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的历史,以及中国思想世界的最终确立和逐渐瓦解的过程。作者改变了过去作为教科书的思想史以人为中心的章节模式,引徵丰富的古代文献,也参考现代中外研究成果,清理与叙述从上古以来到十九世纪的中国人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及其连续性历史,目的是希望理解和说明今天中国的思想传统是如何从古代到现代被逐渐建构起来的。
(9)葛兆光《中国思想史课堂讲录》,北京三联
(10)侯外庐等《中国思想通史》(共四卷),人民出版社1980
这部中国思想通史是综合了哲学思想、逻辑思想和社会思想在一起编著的,全书共分五卷。第一、二、三、五卷是就解放前写的中国思想通史和中国近代思想学说史的一部分增订修改而成;第四卷是一九五九年才编写的。第一卷属于古代,上自殷代,下至战国;第二、三卷属于中世纪的前期,上自汉代,下至南北朝;第四卷属于中世纪的后期,上自隋、唐、下至明末;第五卷属于封建解体过程中的一段,即自十七世纪以至清中叶十九世纪的四十年代,本书的出版对中国民族丰富的遗产做出了科学的总结。
(11)任继愈主编《中国道教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对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隋唐道教、宋元道教、明清时期的道教、明清民间宗教与道教作出了全面、系统地分析和阐述。道教研究室的学者和专家,对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宋元道、明清时期等时代中产生留存下来的几千卷道教典籍的内容、时代、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在道教全集《道藏》的基础之上,集体撰写出这本《中国道教史》,介绍中国道教的产生、传播、发展、衰落过程,向读者提供中国道教发展的整体印象。
(12)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三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1993
佛教传入中国近两千年,对我国思想、文化、艺术、社会生活、政治经济都曾有过不小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前,虽有人写过中国佛教史,只是以日本人的著作为蓝本。本书是我国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是中国第一部佛教通史。第一卷讲佛教的传入和东汉、三国时期的佛教。第二卷介绍了包括西晋、十六国、东晋的汉族及北方其他各族的佛教。第一章介绍西晋佛教;第二章介绍十六国佛教,以后赵、前秦、后秦为主;第三章介绍东晋佛教。本卷重点介绍了般若学说,佛图澄、释道安等人的活动、思想,并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第三卷对我国南北朝时期170年间的中国佛教发展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和清晰而概括的叙述。作者力图用一般社会历史去说明光怪陆离的宗教历史,特别突出了佛教思想史和佛教哲学的内容,对这一时期重大的佛教事件、佛教典籍、佛教人物、佛教艺术等方面叙述颇详。
(13)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两卷),中华书局1983
本书深入系统的分析了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印度佛教传入的历史,根据大量史料、经过认真详实的考证,总结出佛教思想传入中国的思想演变。该书特别注意阐述外来印度佛教文化与本土文化在中国从依附于中土文化,而由于文化之不同而发生矛盾和融合,逐渐为中国文化所吸收,以至于成为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的历史过程。此书规模之恢宏,结构之谨严,材料之丰富,考证之精确,问题提出之深刻,剖析解释之周密,实在可为中外学者们的楷模,是地地道道的一部经典著作。
(14)方豪《中西交通史》(两册),岳麓书社重印本1992
该书共分四大篇章,详尽地论述了史前至近代包括南洋区域在内的中西交往史迹及历史过程,阐明民族、宗教、文化、交通、政治和贸易等诸般关系,尤以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为主。全书内容丰富,取材广泛,考证缜密,论断精详,为研究中西交通史必参之书,堪称集中西交通史研究之大成的名著。时间跨度从史前一直写到清代,地域空间包容中亚、西亚、欧洲、北非、南洋,内容上不仅叙及政治、宗教、贸易、邮驿、航海等,对文化学术领域中的天文历数、机械工程、军器兵制、生物医学、地理舆图、音乐图画、语言文字及建筑、哲学等等的中西交流亦广为涉及。
(15)郭湛波《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山东人民出版社重印本1997
任何转型与重建的时代都必然是思想文化汹涌澎湃、异彩纷呈的时代。从戊戌变法到五四运动乃至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社会,经历着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民族危机和剧烈的社会动荡。郭湛波先生的《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给我们展现的就是那个社会思潮的波澜壮阔、群星璀璨的文化狂飙时代。全书共分八篇,分别叙述了近五十年中国思想的演变、思想论战、新思想之介绍以及国故整理与批评等内容,其中关于50年思想的演变可以说是全书中最重要、最精彩的部分。作者从社会经济组织的变动决定思想变更出发,把其演变分为三个阶段,为我们勾勒出近50年中国思想演变的基本行程。
(16)梁启超著、朱维铮校注《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收入《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与《清代学术概论》)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它将近三百年的学术变化,数以十计的学科概貌,上百种学术专著,几百位儒士学者,纵横论列,条分缕析。全书内容脉络清晰,文笔雄浑流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还提出并贯彻了“学术史”的四条规范,即:叙一个时代的学术,须把那时代重要各学派全数网罗,不可以爱憎为去取;叙某家学说,须将其特点提挈出来,令读者有很明晰的观念;要忠实传写各家真相,勿以主观上下其手;要把各人的时代和他一生经历大概叙述,看出那人的全人格。《清代学术概论》:梁启超先生将清代学术从时代思潮的角度划分为四个时期,并对每个时期作了简要而中肯的评介,精辟分析了各个时期及其代表人物的成就与不足。
(17)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两卷),中华书局1984
(18)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两册),东方出版中心1996
本书可说传授最广,解放前各种中国文化史无不滥觞于此,可算是中国文化史的开山之作。全书引用资料自六经、诸子、二十五史、历代各家著述、国外汉学家论著,以至近代报纸杂志、统计报道,无不详为选辑,共得六百余种之多。本书阐述了中国文化政教源流,以增强我民族自尊心,抉择中国文化的特点,以勖勉青年学习继承和发扬我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
(19)阴法鲁等主编《中国古代文化史》(两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本书的内容侧重以下各方面:(一)在中国古代的民族方面,介绍了各主要民族的形成过程、分布地区、社会生活、历史贡献以及迁徙流动等情况。(二)在古代人的日常生活方面,介绍了农业生产、纺织工艺、建筑艺术和交通工具等。(三)在古代典籍和思想方面,介绍了汉字的起源和演变、书籍制度和历史上有广泛影响的儒学。(四)在古代制度方面,介绍了婚姻制度、家族制度、丧葬制度、官制、选举及科举制度、礼仪制度、货币制度等。(五)在古代器物方面,介绍了礼器、兵器和日用器物等。(六)在古代礼俗方面,介绍了礼仪制度、宗教、民间神道、民间禁忌、民间节日等。(七)在古代地理学方面,介绍了地理学的发展状况,历代行政区划沿革。(八)在古代艺术方面,介绍了陶瓷、髹漆、绘画、书法、音乐、建筑等。(九)在古代科学技术方面,介绍了科学技术的重要成就、天文历法及度量衡制度等。本书采用专题的形式,分门别类地讲述中国古代典章制度、文化艺术、科技创造、工艺成就、衣食住行、日用器具诸方面内容,主要目的是传授历史文化知识,增进读者对先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了解。本书的专题包括了中国哲学史、文学史、通史所不能容纳或语焉不详的内容。
(20)张枏、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北京三联书店1960
(21)蔡尚思主编《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1-5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
(22)张静庐编《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近代一编起自1862年清廷创设京师同文馆,迄于1918年“五四”运动前夕,搜集的都是新兴出版事业的重要资料。全编分作五:一为官办翻译事务,二为图书期刊,三为教科用书,四为印刷技术,五为出版法令。近代二编起自1896年“维新变法”前夜,迄于1918年,仍属旧民主主义性质的文化范畴,故亦可视为一编的“补编”。编辑仍循前例,全编分为四卷:一为官办编译事务,二为一般图书期刊,三为印刷装订技术,四有关出版法令。书中所收法,包括清宣统二年(1910)颁布的著作权律和民国四年(1915)颁布的著作权法。现代甲编起自1919年“五四”运动,迄于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结束,已进入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文化时期。编辑仍循前例,全编亦分四卷:一为“五四”运动后有进步性、表性刊物之发刊词,重要社团之宣言章程,以及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主要刊物发刊词,革命出版机构史实与出版物目录等;二为清末至1929年初东西洋文学作品中译本编目;三为国际间著作出版权交涉事件;四为古籍整理出版情况及书林掌故。现代乙编起自1927年“八一”后,迄于1937年“七七”事变前夕,即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编辑仍循前例,全编亦分四卷:一为革命出版物目录,文化团体的宣言、左联时期文化界动态的记述等;二为一般图书的著录和出版概况;三为古籍整理出版情况;四为国民党政府有关出版的法令。取材范围偏重在国民党统区,革命根据地和“国统区”的地下出版物,因资料搜集困难,故选录不多。现代丙编起自1937年,迄于1949年前夕,包括抗日战争和第二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编辑仍循前例,全编亦分四卷:一为文化出版工作者对国民党反动派抗争的史料,以及被查禁的书刊等;二为解放区、沦陷区文化出版工作的建设和成就;三为记述各种印刷、装订技术的改进和革新;四为国民党政府有关出版的法令。取材范围仍以曾经过整理,直接与编译、出版、印刷有关联者为主,大多是“国统区”的资料。补编起自19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迄于1949年,系补充近代一编、二编及现代甲编、乙编、丙编中未及采录的一些资料。编辑体例,一仍近代、现代各编旧贯。全编分作上下二卷:近代部分为上卷,现代部分为下卷。取材范围,因本编属补遗性质,故所收颇多第一手资料,或以补前所未及,或仅供各编文字之注释,虽零星短篇,足珍贵。
现代丁编起自1919年,迄于1949年前夕,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丁编是现代甲编、乙编、丙编的补遗,因此编辑体例与诸编有所不同,不再用时期划分,只就资料性质,以类相从。全编亦分作上下二卷,仍以年代编次,以便查考。
(23)柯文著、林同奇译《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中华书局1989
(24)沟口雄三、索介然等译《中国前近代思想的演变》,中华书局1997
本书由《中国前近代思想的演变》和《所谓东林派人士的思想》两部分构成,书中以李贽、戴震等人及东林派人士为重点,对明清之际中国思想界的变化与发展作了比较深入的解剖。本书的意图就在于从不得不屈折转变为自由。对欧洲既不是抵抗也不是追随。既然接受了“近代”这个概念,那么索性使它扎根于亚洲。如果要在本来和欧洲异体的亚洲看透“近代”,那就只有上溯到亚洲的前近代,并在其中找到渊源。也就是说,以亚洲固有的概念重新构成“近代”。
(25)列文森著、郑大华等译《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在饱含思辨的流畅叙述中,作者从哲学思想、官僚制度、政治文化、社会心理和理想人格等层面,生动分析了儒家文化的精神特质以及儒家社会与政治的本质特征,重点论述了儒家文化在中国走向现代化过程中的角色与命运,洞见迭出。在书中,作者提出了一系列深刻的命题,如传统与现代、历史与价值、保守与激进、东方与西方、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等,在《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之后的众多甚至是任何一部中国近代思想史的研究著作中,都可见到对这些问题或明或暗的回应。
(26)艾尔曼著、赵刚译《从理学到朴学》,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旨在从清代社会经济的背景考察江南学术共同体的演变过程。本书还着重讨论了明清时期大运河沿岸的文化中心城市苏州、杭州、扬州、常州,力图透过政区和地方史的视角展示考据学的崛起。作者指出,18世纪晚期的中国历史,实际上是17世纪以来政治、学术变革的延续及其发展的极致,其影响甚至播及19世纪乃至20世纪。18世纪的历史是17世纪满族入关到19世纪西方入侵的漫长历史进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因而不应被孤立出来,搁置一边。
(27)史华兹著、叶凤美译《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
作者以其独特的角度和方法,使人们重新认识了作为一位迷人的西方思想评论家的严复。作者指出,严复站在未经历近代化变革的中国传统文化立场上,一下子就发现并抓住了欧洲著作中阐述的“集体的能力”这一主题,并在欧洲思想中至少发现了两方面的秘密,即充分发挥人们全部能力和将其导向为集体目的服务的“公心”。作者揭示严复思想的秘密及其得失的思路,对于我们深入研究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机制和渠道,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28)张灏著、崔志海等译《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
一反“西方的冲击”这一研究模式存在的偏颇,强调了中国文化传统在面临外部冲击时所具有的活力。作者通过对1890-1907年过渡时代梁启超思想的研究,详细考察了中西思想在很多领域内的相互影响,勾画出它们在梁启超思想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指出梁启超塑造的一代新民,与现代中国之间的联系,要比五四“新青年”更具有代表性。
(29)谢立中等《二十世纪西方现代化理论文选》,上海三联书店2002
(30)金重远《20世纪的世界——百年历史回溯》,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31)程美东《中国现代化思想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中国现代化思想史》以现代化为视角,系统、全面地梳理了1840—1949年这一百多年间中国先进的社会思潮的发展线索,详细地分析了这些社会思潮发展的历史成因和社会价值。《中国现代化思想史》不仅从政治思潮、富国之道、强兵理想、教育观念、精神家园、思维视野等六个方面详细地介绍了中国现代化思想史的基本内容、发展脉络,而且还对现代化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认真的研究,提出了自己对于现代化的独特理解。综观全书,资料翔实,观点鲜明,见解深刻,是一部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教材。
(34)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全书除绪论、小结外,另分19章。纵向看,作者上溯明末清初西学在中国的传播情况,及其对晚清社会的影响;接着将晚清西学东渐分为1811-1842,1843-1860,1860-1900,1900- 1911四个历史阶段,以1811年马礼逊在广州出版第一本中文西书定为晚清西学东渐的序幕,论述了鸦片战争以前西学在南洋及广州等地传播情况及特点,鸦片战争以后至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前西学传播的内容和影响,第五至十六章以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为主、第十七、十八章讲述20世纪初年西学传播情况,着重介绍了通过日本转口输入的西学内容与影响。横向看,作者以西学传播涉及到的传播主体(中外译员、学校教习、报刊编辑)、传播机构(译书机构、新式学校)、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传播过程、受传对象、受众反应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翔实的史料,结合清晰的数据分析图表对各阶段西学传播的机构、人物,西学书刊的数量、内容、传播特点等既作了宏观囊括又作了细致分析,包括新式学校以及教会学校与西学传播的关系,重点谈及同文馆、广方言馆和格致书院;报刊与西学传播的关系,介绍了《万国公报》和《格致汇编》两个典型刊物;出版机构与西学传播关系,重点分析了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与广学会的情况;传教士与西学的传播,分别介绍了傅兰雅、李提摩太和林乐知三个代表人物。
(35)熊月之《上海通史》第1卷导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36)唐振常《上海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37)张仲礼主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学术著作,资料扎实,逻辑严密,有许多创新的观点,对于近代上海城市演变过程、发展规律与历史关节点、租界影响等方面,都作了探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本书比较完整、全面地讨论了上海城市,贯串整个近代,囊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既见树木,又见森林,较好地把握了微观与宏观、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38)《上海通史》第一卷总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断代史(24种)
(1)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三联书店1955
共收论文13篇,其中大部分是50年代以前所作。所收论文,包括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生产关系、阶级结构、土地和赋税制度、兵制、门阀政治、民族问题、宗教及文化等问题。这些问题既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大问题,同时又是这一时期的疑难课题。
(2)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三联书店1978
共收作者20世纪50年代中期撰写的8篇论文,对魏晋至唐代之经济及阶级关系、工匠身份的变化、南朝寒人的兴起、拓跋族的汉化过程、科举制的萌芽诸问题详加论证和阐发,获得一系列重要结论。
(3)韩国磐《隋唐五代史纲》,人民出版社1977
(4)《魏晋南北朝史纲》,人民出版社1985
(5)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三联书店2004
列举史实,证述遵在东晋初年,团结江东境内诸政治社会力量,共同抵御北方盛强胡族之侵略。本书包含了礼仪、职官、刑律、音乐、兵制、财政等与隋唐制度及其建置相关的内容,涵盖了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民族学、社会学、考古学、文化史、语言文字学等与中古史相关的诸多领域,显示了陈寅恪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中西文化的关系、种族与文化的界定、胡化汉化的实质等问题的高标卓识。《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本不是为西域史立论,然通观各篇,与西域史研究有关的考索和证述却比比皆是,无处不在。
(6)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书中,以现代历史学家独有的眼光,重新审视了门阀政治的产生、兴盛与衰败的全过程,并提出了严格的门阀政治仅存于东晋一朝的新观点。全书以东晋几大门阀士族的兴衰为叙述基本,从中窥探门阀政治的内在模式与变化规律。这几大士族包括琅琊王氏、颍川庾氏、谯郡桓氏、陈郡谢氏与太原王氏。除了门阀士族,本书也大篇幅论述了京口重镇的经营与流民帅问题。
(7)韩昇《隋文帝传》,人民出版社1998
本书全面而系统地叙述了隋文帝建立隋王朝、统一全国的历程,详尽分析了他的各项治国方针和成效,并在这个基础上对他的历史作用做了深入探讨。
(8)宫崎市定著、韩昇等译《九品官人法研究》,中华书局2008
试图打破成见,纠偏补漏,完整、准确地摹绘九品官人法“本来的历史”,揭示作为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的强大支柱和教育最强有力的”指挥棒”的选士制度探索、尝试。选择最终走上“科举”(“考试”)道路的过程,从而深化九品官人法乃至整个选士制度的研究,并为当前的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供历史借鉴。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士制度。它与"继汉开唐"的魏晋南北朝一样,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的、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九晶官人法的研究还相当薄弱,一些基本的、重要的史实尚未得到合理的阐释。
(9)魏晋南北朝隋唐时代的正史,中华书局标点本
(10)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第7卷(“中古时期·五代辽宋夏金时期”)上、下(分卷主编:陈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1)韩儒林主编《元朝史》上、下,人民出版社修订版2008
一部简明的元朝断代史,在开设元史课时编写的一本二十万字讲义基础上,由集体讨论、分头执笔完成的。具体有十一章内容,包括蒙古国家的建立、蒙古国的统治、元朝的建立、元代的社会经济、元朝社会矛盾的发展、元代的边疆各族等方面。
(12)周予同主编、朱维铮修订《中国历史文选(上、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13)钱存训著、郑如斯编订《中国纸和印刷文化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本书为一综合性的著述,注重纸和印刷在中国和世界文化史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范围包括历史上的每一个时代,上自二者最早出现,下迄19世纪末期,即手工业时代结束为止。全书分十章:首章绪论为全书的提要;纸和印刷(包括制墨和装订)各占三章;传播和影响也占三章,其中最后一章以纸和印刷对中国和世界文明的功能和影响作为结论。
(14)方豪《中西交通史(上、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迄今为止第一部最为完整的中西交通史著作。该书共分四大篇章,详尽地论述了史前至近代包括南洋区域在内的中西交往史迹及历史过程,阐明民族、宗教、文化、交通、政治和贸易等诸般关系,尤以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为主。
(15)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晚清时期,中国学术的演变发展,很大程度上已成为西学传播史、渗透史、影响史。无论是广义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还是具体的学科门类,不论是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地质、生物、医学,还是文学、史学、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不研究西学影响,都难以理清源流,看出特色。更为重要的是,声光化电、自由民主与坚船利炮俱来,西学影响不限于学术的领域,而是与政治、经济、社会密不可分,与文化交流、融合和民族情感联系在一起。本书独辟蹊径,对晚清西学传播全过程进行了分析,对了解世界、求强求富、救亡图存、民主革命、科学启蒙这五大主题逐一进行梳理讨论。
(16)邹振环《西方传教士与晚清西史东渐》,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晚清以来西学东渐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现已成为学界的关注点,而本书致力于对以往研究相对薄弱的“西史东渐”进行历史的寻绎和价值的重估,也因之凸显其原创性。全书力图在资料上有新的开掘和突破,来论证作者关于:晚清西方史学译著的传播对中国史学产生过多方面的巨大影响,使晚清史学界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的论点。
(17)剑桥中国史系列•明代中国史
《剑桥明代史(1368-1644年)(套装上下卷)》由国外研究明代历史的专家执笔,吸取了、日本和西方的研究成果,也对一些问题进行了创造性的探索。上卷主要论述明代的政治史,结合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进行分析。下卷则对明代的制度、国际关系,以及社会和经济史、思想和宗教史进行详细的论述。
(18)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八—十分册
(19)孟森《明清史讲义》,中华书局1981
全书以时间为线索,运用大量史料,对明清史的重要史实和制度演变进行了全面考察,对历任统治者统治期间内部和内外部的各种利益争斗予以了特别关注,对朝代兴衰的原因也予以了深入剖析。
(20)南炳文、汤纲《明史》(上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明史(套装上下册)》较为系统地论述分析了明代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关系、中外关系的发展状况和明代的阶级状况。明朝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历史时期,社会生产力、社会经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突破了以往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由此而引起生产关系方面产生了微妙的变化。作者认为这种变化的出现,是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标志,而这一变化在当时社会和生产部门中都有较为明显的表现。
(22)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华书局1986
书中共叙五十一个学术人物的思想,指出汉学家对不天下治乱之用心所在。该书引证广博,考证精深,与梁启超的同名著作各领风骚,并行于世,奠定了清代学术史研究的基本格局。
(23)樊树志《晚明史(1573—1644年)》,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本书论述的晚明史,起于万历元年(1573年),迄于崇祯十七年(1644年)。本书观察晚明史的一个别开生面的视角,在于晚明与世界的联系。16世纪下半叶至17世纪中叶的晚明时期,正处在新航路发现之后的“全球化”起步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国在全球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除了邻近国家传统的朝贡贸易之外,遥远的欧洲国家如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国以及它们在亚洲与美洲的殖民地,都卷入了与中国的远程贸易,而且都毫无例外地处在贸易逆差之中,占世界产量三分之一甚至更多的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另一方面,地理大发现后的“全球化”进程也表现在文化上,其主要标志就是以耶稣会为代表的教会向世界包括中国派出传教士,在传教布道的同时传播文艺复兴以来欧洲的科学与文化。晚明时期进入中国的耶稣会士,通过澳门这个中西交流的窗口,对中国的知识界产生了影响。本书演绎晚明史的主要特色,在于充分表现了叙事史学的结构与魅力。晚明中国在经济、文化上融入世界之际,一个固步自封的王朝不仅不可能把握机遇,反而是加剧了自身内在矛盾,特别是朝廷上下都忙于政治派系之争,从万历到崇祯的几十年中几乎没有不争之时。书中以翔实的史料、细致的笔触,再现晚明王朝在内忧与外患的双重压力之下走向灭亡的全过程,并揭示其深刻的教训。作者在广泛吸收学术界研究成果的基础,对于晚明时期“倭寇”、“市镇”、“新政”、“党争”等一系列问题上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24)何炳棣《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1936—1953》,三联书店2000
中国明清以来6个世纪人口的发展一直是从事历史学、经济学、人口学的学者及思考中国人口与历史、中央地方政权体制运作、人口与土地诸问题的读者关注的重要问题。何炳棣先生关于上述问题的精彩论术无疑使本书成为海外汉学研究的经典之作。在何氏之前,从未有一位学者通过追溯人口术语的制度内涵的演变来见解分析已有的人口数据,并对移民、地区经济开发。农作物改善、赋税制度、土地使用权、自然灾害对人口发展的影响做出透彻细致的分析。该书在学术研究上里程碑式的意义是毋庸置疑的,而其中对人口及其相关问题的理解和见解仍可启发当代人对中国发展的思考。
中国古代专门史(2种)
(1)王钟翰主编《中国民族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本书是我国目前达到一个新水平的大型(157万字)通史体民族史专著,是研究中国民族史的权威之作,将中国民族史划分为七个时期,全面、系统、深入地介绍了中华各民族的起源、发展演变、融合影响的复杂历史以及各民族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特点,阐述了它们在民族发展史上的作用和贡献。该书包括从传说中的史前时代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所有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民族的活动,以民族为单位,打破了传统的以汉族为中心,按历代封建王朝体系分期的旧体例,创立了一种崭新的按中国各民族形成、发展、兴旺、衰落、消失的自然历史过程划分阶段的自成一格体系。本书视野宏阔,史料翔实,史论结合,内容丰赡。
(2)ThomasBarfield,The Perilous Froutier:Nomadic Empires and China, Oxford: BasilBlackwell,1989
美国人类学家托马斯·巴菲尔德在《危险的边疆:游牧帝国与中国》一书中,从独特的视角出发,将历史主体性给了游牧者,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游牧民族“内部、外部边界战略”模式,游牧民族根据自身发展情况,从外部边界战略转向内部边界战略,再复归外部边界战略,形成一个战略周期。不管游牧民族选择实施内部还是外部边界战略,都有其自身和中原王朝两方面的原因,为我们重新认识北部边疆提供了新的视角。
中国近现代专门史(53种)
(1)费正清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上、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5)王国斌《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作为一部富于创意和挑战的探索性著作,本书在广泛汲取和甄选中西史学最新成果的基础上,从经济变化、国家形成和社会抗争三方面入手,通过比较中国与西欧之长时段历史的异同,否定了长期盛行的各种西方中心主义研究框架,也展现了中西社会、经济、政治史的总体脉络和各自特点。
(6)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本书着重研究20世纪初期的中国,探讨了民族国家、民族主义与线性进化史之间的密切关系。本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共两章,论述民族作为启蒙历史主体的理论问题;第二部分包括五个倚重文本的个案研究,是杜赞奇撰写复线历史的一系列尝试的成果,目的是要在民族进化历史的范畴和框架笼罩的阴影下闪烁出一星亮光。
(7)罗志田《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主体内容是从“二十一条”到北伐,各文都多少触及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一些面相,又都与民国政治相关,多从广义的文化视角考察包括战争和外交在内的政治行为,以及其他与民族主义相关的思想、社会现象。近代百多年间,中国多呈乱象。各类思潮和思想论争此起彼伏,如乱花迷眼。然其背后,又有或隐或显的一条潜流贯穿其间,不绝如缕。这一乱世中的潜流便是民族主义。
(8)冯筱才《在商言商:政治变局中的江浙商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作者从商人自身的角度入手,对商人在清末民初历次政治变局中的表现进行了分析。商人们之所以会出现诸如罢市,抵货之类的举动,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受到外力的影响与胁迫。作者在书中还着重强调了两点,个人认为也是很值得注意的。其一,上海,作为当时中国政治中心之一,其强大的“政治场”对于商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之下,商人的种种表现到底在多大程度上表现了其自身的想法,是值得商榷的。其二,谁是“真正的商人”?冯筱才认为,不能因为某人从事了商业活动就简单的将其归入商人的队伍。因为在清末民初这样的一个社会大环境中有相当多人物实际上是兼及各个行业,对于这样的人物一定要慎重分析,认清其最本质的身份到底是什么?此外,作者还提到一点即所谓的商会领袖其言行表现到底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代表当时多数的商人的意愿与想法,这个问题也是需要认真思考,不可简单的下定论。
(9)李飞等主编《中国金融通史》(第一、二、三、六卷),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2003
(10)戴建兵《白银与近代中国经济1890-1935中国金融史专刊(第一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第一章“白银核心型的货币体系”,是讲近代中国货币制度本身,更确切地说,是讲白银在近代中国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并且归纳中国近代币制的特点。第二章谈白银与近代金融体系的关系,其基本观点是:货币制度的变迁不仅促进了新的金融体系的确立,而且也常常淘汰旧有的传统的金融机构;进而具体讨论了外商银行与白银、白银与钱庄、国内银行与白银之间的关系,以及由白银核心型货币体系派生的银市、金市和汇市。第三章谈白银与近代中国宏观经济的变迁,指出了中国货币的不统一、城市货币的充分和乡村货币的匮乏、金融体系的财政化和复杂性,直接影响着中国的经济,并且分别剖析了银价下跌和银价上涨的案例。第四章谈不同发展道路下货币制度选择的路径,重点谈的是政府与银行业发展的关系、政府与货币制度确立的关系,认为这是旧中国政府影响经济发展道路的重要手段。全文的结论部分有两个观点值得注意:近代中国政府财政的刚性往往打破政府对货币制度建设及符合国际货币进程的努力;法币改革终结了近代以来中国对于世界币制的追随,并且完成了政府对经济宏观管理的自主。
(11)张徐乐《上海私营金融业研究(1949-1952)-中国金融史专刊(第二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这部书稿是关于解放初期上海私营金融业的整体性研究成果,而1949年5月下旬上海解放之际共有200余家行庄公司,即便到1952年底统一的公私合营银行成立前夕,也还有五个集团共60余家机构。要有有限的篇幅中特别是各章中都逐一记述每一家机构个体的经历,既无可能,也无必要。但是,尽可能地选择代表性金融机构的典型事实,却是应当做到的。目前书稿中有的章中的(如业务经营)主要是整体的统计和概述,尚缺少对个案的必要展开和分析。另外,完整意义的上海金融史包含着行庄公司等经营机构、同业组织、金融市场和金融业人士等多个部分,目前的书稿已经涵盖了上述各个部分,可以说业已确立起建国后上海私营金融业研究的较完整的体系。应当看到,除了私营金融业之外,这部书稿所述及的新中国国家银行、公私合营银行等重要对象,以及诸如金融接管等重要的事件,都值得进行专门的研究。
(12)叶世昌等《中国古近代金融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本书概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以前中国数千年货币金融制度演变的历史,从货币、信用和金融机构等方面阐明其发展变化的全过程,是一部篇幅适中的中国古近代金融史著作。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为古代篇,从金融的起源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时止。下编为近代篇,从鸦片战争后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时止。另加结束语,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体系的建立,使对于中国古近金融史的阐述更具有完整性。
(13)吴景平主编《上海金融业与国民政府关系研究(1927-1937)》,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依据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上海档案馆所藏有关银行档案考察了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至1937年七七事变与八一三事变爆发这10年间上海金融业发展的历史。本书的研究结果表明,上海之所以能成为全国金融中心,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及其战略决策起了决定性作用。
(14)吴景平、马长林主编《上海金融的现代化与国际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15)吴景平主编《上海金融中心地位的变迁〈中国金融史集刊第一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16)吴景平主编《近代上海金融组织研究〈中国金融史集刊第二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本辑是《中国金融史集刊》的第二辑,各主要栏目的文稿,大体围绕“近代上海金融组织研究”确定。“专题研究”收入的各篇文章,涉及的金融组织既包括经营存储、贷放、汇兑等基本金融业务的银行钱庄,也包括银行公会、钱业公会、证券业公会等金融业同业组织。
(17)吴景平、李克渊主编《现代化与国际化进程中的中国金融法制建设》,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本文集是主题为“现代化与国际化进程中的中国金融法制建设” 研讨会的发言稿汇编。这次会议由上海金融法制研究会、复旦大学中国金融史研究中心、上海市立法研究所共同主办,于2007年8月30—31日在复旦大学召开。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禹鹏出席了会议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借鉴中国的历史和学习国外的经验,对于防范与控制金融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上海市金融党委副书记、上海金融法制研究会副会长周平先生在致辞中强调,应注重完善金融法制建设、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从而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复旦大学校长助理、博士生导师桑玉成教授充分肯定围绕会议主题加强学术界、金融界和主管部门之间的交流合作,这不仅有助于有关学科专业的建设上新的台阶,而且对于政府及其他相关部门的政策制定,都将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18)石源华《中华民国外交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从构思和结构上方面突破了以往书稿多从政治史或革命史的角度,注重民国时期中国所处国际背景及其变化、列强在华势力的此消彼长、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以及中国外交主要交涉对手和内容的变换等四大要素,将中华民国史分为五个时期,比较清晰地勾画出中华民国外交史发展演变的脉络。
(19)王建朗《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程》,江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以修废不平等条约为主线,将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斗争的全过程展示在读者面前。作者认为,修订不平等条约是一个前赴后继的连续过程,从民国时期的北京政府,到南京政府,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都为此做出了各自不同的贡献。北京政府的修约运动、南京政府的革命外交、抗战时期实现废约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清除不平等条约,形成了中国废约史上的一波波高潮。对此,作者给予了实事求是的评价,提出了独到的观点。
(20)金光耀主编《顾维钧与中国外交》,上海古籍出版社
(21)金光耀主编《北洋时期的中国外交》,复旦大学出版社
这本集子中的26篇论文反映了与会学者对北洋时期中国外交的最新思考。将北洋时期的中国外交置于整个近代中国外交的历史进程中进行考察,揭示北洋外交的本来面目,并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是本次会议论文的一大特点。例如,有学者考察了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决策,肯定北京政府所起的积极作用。也有学者讨论中国与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关系,强调了北京政府推进国际化、提升中国国际地位的努力。本次会议论文的另一特点是,没有将北洋时期的中国外交仅仅局限在政府及对外交涉的层面上,而是拓宽视角,在更宽广的领域里讨论外交及与其相关的一些问题。国民外交、舆论与外交的关系、国内派系政治与外交的互动,这些都是以往研究较少的课题。
(22)陈锋等主编《中国经济史纲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中国经济史纲要》按照若干专题对中国经济史上的重要问题进行前后贯通的论述,以求“通古今之变”。在专题设置和内容安排上,力求体现出新意,十个专题中至少有六个是以前的经济史著作或教材中论述较少或基本上没有涉及的,如人口、社会组织与阶级结构,赋役与财政,社会生活与社会保障,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与环境变迁,自然灾害与传统中国社会,中国传统经济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各专题相对独立而又互为印证,共同勾勒出一幅中国古代经济史的恢弘长卷。
(23)严中平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1840—1894)》,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本书从农业、手工业、重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等各个行业,剖析了帝国主义的入侵对中国经济全面和深刻的影响,进而分析了资本主义近代企业与封建势力的联系与矛盾、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产生与发展。全书引用了大量的资料和历史数据,是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真实写照。该书在研究面上有新开拓,观点上有新突破。例如,关于近代中国国际收支的研究、关于近代手工业结构与功能的分析、关于市场结构和清末民初金融业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关系等,均较前人的研究有较大突破。
(24)汪敬虞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根据半殖民地的时代环境和半封建的历史条件,本书以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不发展为全书的中心线索,从历史条件和时代大环境上考察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发展演变过程。该书的最大特点是,在从总体上把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演变过程视为一种生产方式历史发展过程的同时,提出以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不发展作为研究中国近代经济史的中心线索。这种中心线索的提法有其内在的逻辑联系,即中国资本主义的时代环境和历史条件对它的发展和不发展有着合乎逻辑的历史规定性。
(25)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85—1993年
它的最重要价值就在于以大量的真实史料,分阶段地阐析和揭示了中国资本主义发生、发展的真实历程;向世人昭示了中国资本主义发生、发展的特殊性,以及其特殊性如何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曲折、复杂、特殊和必然性特点;对于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和教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6)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二、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0、1993
(27)吴承明《经济史·历史观与方法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本文是对经济史学理论的研究。全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谈历史观,回溯经济史学史,介绍西方的历史哲学,比较中西方的历史观,探究理性发展的道路,对理性主义作了反思。第二部分着重探讨经济史方法论问题,其中包括实证主义与相关问题、经济学理论与经济史研究、结构主义和整体史观、经济计量学方法、新制度学派经济史理论,并阐发了经济发展、制度变迁和社会与文化思想变迁的关系。
(28)乔志强主编《中国近代社会史》,人民出版社1992、台湾南天书局1998年
由导论和正文两部书组成。导论由乔先生主笔,科学地阐述了社会史研究的对象、方法、意义及其内在结构,解开了阻滞社会史研究向纵深发展的症结。导论确定了全书的价值目标和意义,正文则进一步强化了其价值功用。纵观正文,有两个显著特点:1.史料丰富,论述系统。作者从正史、野史、实录、文集、笔记、日记、小说、报刊等搜集史料,并进行爬梳、剔抉,坚持论从史书,以事实说服人。视角新颖,迭呈灼见。这是该书的一大特色。它不仅体现在新课题的开辟上,而且在旧课题上也有翻新,如对人口这一古老的课题,作者依据人口再生产模式理论,提出近代中国人口仍处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的原始再生产模式中,并由此分析了过剩人口存在的流动、潜在和停滞三种形式,以及生产和土地状况与人口的过剩、分布和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
(29)行龙主编《近代山西社会研究——走向田野与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这部论集是以近代山西社会的水灾、水案,集体化和晋商等专题为中心的区域社会史研究,注重在田野调查中搜集史料、解读史料,展现出历史学对地方社会变迁的理性关怀。对于近代以来山西社会历经剧变所产生的深刻变化,本书从多个侧面做出了细致的观察和解析。
(30)[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1986
本书揭示了清初至本世纪40年代,随着农业商业化的持续发展,华北农村内部日益分化为经营式农场主、自耕农、佃雇农等阶层分明的社会。但是由于人—地关系的不断紧张以及地主阶层一心想通过科举考试和经商进入城市上流社会,导致了经营式农场无法扩张为西方式的大农场;另一方面,由于贫农必须依靠租种土地和外出帮工才能维持全家基本生存,贫农只是经历了半无产化的过程,在劳动人口过剩的前提下,只要边际劳动报酬在零以上,小农就会在土地上提供比正常劳动量高的多的劳动,于是内卷化的经营方式在华北小农中广泛采用。
(31)[美]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1992年
讲述在1350至1950年长达6个世纪的蓬勃的商品化和城市发展过程中,以及在1950至1980年的30年集体化和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中国先进地区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农业长期徘徊在糊口的水平。只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质的发展才真正在长江三角洲农村出现,并使农民的收入相当程度地超过了维持生存的水平。本书旨在探讨长江三角洲农民糊口农业长期延续的过程和原因,及其变化的过程和原因。将着重分析农民的生活状况,而不是整个经济的毛收入或全部人口的人均收入。重点在于一个特定地域和社会阶层的发展与不发展,及其对中国历史总体、以及对农民社会和经济的各派学术理论的意义。
(32)[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
对1900-1942年的华北乡村作了详细的个案研究。作者力图打通历史学与社会学的间隔,从“大众文化”的角度,提出了“权力的文化网络”等新概念,且详细论证了国家权力是如何通过种种渠道(诸如商业团体、经纪人、庙会组织、宗教、神话及象征性资源等)来深入社会底层的。
(33)[美]施坚雅(G.William Skinner)《中国农村的市场与社会结构》(中译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此书是近几十年来少有的关于中国农村市场形态、功能、结构及变迁等理论层面的研究著作,它对丰富完善关于中国农村市场结构做出了重要贡献。该书是施坚雅教授根据其原先在四川调查的成果以及从事研究工作十多年的积累而成。全书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中国传统农村市场的静态分析,揭示了中国传统市场的三种形式和集期安排的规则,并对市场作为空间和经济的体系以及市场作为社会和文化的体系进行了描述和理论上的概括。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则分别对建国前后中国农村市场的传统变迁和现代变革(1949--1964年)动态的描述和初步分析。在这本书中,施坚雅提出了市场层级理论、农村集市集期排列规律理论、基层市场社区理论(也称基层市场共同体理论)等,较为系统地提出了对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的看法,构建了“中国集市体系理论”。
(34)[美]施坚雅(G.William Skinner)《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中译本),中华书局2001
该书围绕中华帝国晚期(施氏所谓的帝国晚期指的是中国的明清时期,至1895年为止)城市的三个方面来论述。第一编“历史上的城市”,论述城市的建立与扩展,以及影响其形式与发展的诸种因素。 第二编“空间的城市”,着重城市在各自的腹地和区域中扎根的过程,论述城市与城市以及城市与乡村间的关系。第三编“作为社会体系的城市”,论述城市内部的社会结构。
(35)[美]罗威廉(WilliamT. Rowe)《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商业和社会(1796-1889)》(中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本书以坚实的资料和严密的论证,对中国城市与资本主义发展研究进行研究,并着重再现了中国近代史;同时作者证明了马克斯·韦伯所谓中国“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城市共同体”的论断,是对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极大误解。
(36)唐振常主编《上海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37)熊月之主编《上海通史》(晚清社会、民国社会、当代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全书分为15卷,其中(导论)一卷,综合讨论上海自然环境、不同时期上海历史演变脉络、上海城市特点、区县特色,介绍中外学术界对上海史的研究动态,探讨带全局性的一些问题,包括租界及其影响、上海文化与江南文化的关系、海派文化、上海人形成与认同。导论带有导读性质。《附录》一卷,包括大事要览、职官表、建置沿革表、旧新路名对照表和重要道路历史概要。古代一卷,叙述开埠以前上海地区的历史,尽可能地包括各个时期上海地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诸方面的情况,以期与后面几卷贯通。晚清(1842一1911年)、民国(1912一1949年)、当代(1949一1997年)三个时期是本书重点部分,各分四卷,分别从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四个方面进行叙述。政治卷一般按时间叙述;经济、社会、文化各卷,在考虑时间的前提下,再适当分类。经济包括商业、工业、金融、交通诸方面,社会包括人口、职业、社会组织等。文化包括文学、艺术、教育、出版、宗教诸方面。各个时期并列的四卷,互为背景,互相交叉。
(38)杨念群《中层理论—东西方思想会通下的中国社会史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
书里,杨念群教授认为,没有出色的理论背景观照,仅靠量化的史料收集和堆砌是无法指导人们认识复杂的历史真相的。在这个背景下,他提出了“中层理论”的建构设想,认为如何摆脱仅仅关注国家上层历史的单向思路,赋予社会史资源以应有的地位和价值,也就是一个最基本的走进“中层”的问题。旨在呼吁运用一些属于“中层”的概念,对中国本土的历史经验加以解释。
(39)[法]安克强(ChristianHenriot)《上海妓女——19-20世纪中国的卖淫与性》,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这是一本有关中国妓女史和性学史的研究专著。本书作者以非凡的理论勇气和扎实的学识水平,搜罗了大量的中、西文报刊、档案资料和著述,对近代上海的卖淫和妓女现象作了全面系统的探讨。他从剖析高级妓女的活动空间和生存状况入手,对近代上海的卖淫市场、卖淫场所及由此产生的性经济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再现了旧上海妓女风光而悲惨的卖笑人生以及这种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生活背后的种种罪恶勾当。最后,本书还对历届上海政府管制妓女的失败及当时民间团体对妓女的救助作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
(40)[法]安克强《1927-1937年的上海——市政权、地方性和现代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本书从两方面取得突破:一是从上海城市现代化的角度,考察了上海市政府30年代在城市发展、教育和公共卫生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二是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角度,详细研究了上海市政府与国民党上海市政部、上海资产阶级的关系。
(41)[美]魏菲德《上海警察,1927-1937》,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本书系统地研究和描述l927年至l937年上海特别警政及其与多种政治力量对抗与合作的历史,其中重点分析了国民党如何在这十年中依靠警察力量将上海转变成一个国民党表现自身的舞台;澄清了国民党政权其他方面的问题。包括中央的党国体制与民国地方势力问的关系,秘密组织和犯罪集团在腐蚀国家政治机构中的作用,警察力量和民间势力在都市中的平衡,在军事入侵和占领的巨大压力下上海政治组织的演变;并在“新市政秩序的局限”中对上海公安局最终失败的原因作了深入的剖析。作者魏斐德完全摆脱了孤立地就警察论警察的模式,而将上海警政的变迁与整个城市治安环境的变迁乃A20世纪中国的政治变迁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考察,缜密地分析论证了国民政府上海公安局的成立、作用及其演。体现出一个史学大家的大史识和大视野。可以说,这是一部上海警察研究的的开创性著作,也是一部有关城市社会控制的范式性著作。
(43)[日]小浜正子《近代上海的公共性与国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本书以"社团"为中心,以上海的城市社会为舞台,对中国近代地区社会的结构及其公共性的特点,以及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作了考察。认为从帝政后期开始,"社团"便根植于中国社会,成为人们生活中相互进行结合的基础。在近代上海,"社团"除了在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起作用之外,还成为民族运动得以发展的基础,而且担负着都市社会的公共职能,支持了近代上海的城市发展。近代上海的公共性,便在"社团"的活动中培育、发展起来。本书作者在详细占有资料探究这些团体如何从传统向现代转变,如何在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中发挥作用,来阐述上海社会公共性与公领域的特点,读来让人感到实在、可信。
(44)[美]贺萧《危险的愉悦——20世纪上海的娼妓问题与现代性》,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是一部上海娼妓业史话,但它是产生于后结构主义时代的史学著作,得益于20世纪后半叶丰富的理论探索、思想对话与多重视角,作者尤其受到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与社会性别研究、后结构主义、后殖民研究中“下属群体”概念等的影响,将“史料”和自己所生产的“历史”都看作是无比生动的、复杂的、开放的“过程”中的对话、商谈、记忆、建构、创造活动。全书分五大部分,共15章,论述从晚清到20世纪90年代初100年间,“娼妓”问题在各个层面上如何扭结了民族意识、政治权力关系、商业和经济利益、强国方针、社会改革、民族心理、欲望和恐惧、社会性别构造等等的丰富的语义场,成为相当核心的中国政治、经济、历史和精神文化的象征符号。
(45)[美]韩起澜《苏北人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46)[美]卢汉超《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是一部关于中国近代上海社会日常生活史考察的著作。作者在此书中将往常被历史研究所遗忘的“大众”置于历史书写的中心,对城市中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进行了深入的叙述和细致的描摹,并赋予了人力车夫、小市民等这些群体在日常生活中的主体性特征。《霓虹灯外》一书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寻求都市梦”细述了上海这座移民城市逐渐发展、变迁的过程,并以上海移民中的典型群体——人力车夫为例描摹了移民群体在当时的生存状态。第二部分“立锥之地”则主要描述了上海不同群体的居住情况。作者在书中介绍了两种城市移民群体的典型住宅形式——城市贫民的“滚地龙”和棚户区以及属于小市民的里弄社区,为我们展现了近代上海普通市民的居住环境的典型图景。在第三部分“上海屋檐下”里作者则细述了石库门内和石库门外所分别拥有的不同生活场景,探讨了弄堂分隔下两种不同空间的市民文化差异。
(47)[美]顾德曼《家乡、城市和国家——上海的区域网络和认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50)贺萧《危险的愉悦——20世纪上海娼妓问题与现代性》,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同(44)
(51)高彦颐著、李志生译《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本书的要旨是改写五四史观对传统妇女史的论述。明末清初巨大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变迁,促进了“才女文化”的繁荣。其中最突出的是坊刻的兴起、读者大众群的出现,对情感的重新关注,名妓文化能见度的提升、女性教育的提倡,女性出游机会的增多及女子特性的重新定义等。因此,本书认为,明末清初的江南闺秀远不是受压和无声的。这些妇女在男性支配的儒家体系中,创造了一种丰富多彩和颇具意义的文化生存方式。作者通过儒家理想化理论、生活实践和女性视角的交叉互动,重构了这些妇女的社交、情感和智力世界,透过妇女生活。本书提出了一种考察历史的新方法。这种方法是以具体了解妇女是如何生活为前提的。
世界断代史(41种)
(1)汉尼希、朱威烈主编《人类早期文明的“木乃伊”——古埃及文化求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2)巴里·克姆普《解剖古埃及》,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1798年,拿破仑率军侵入埃及,埃及考古学的序幕也正式拉开。考古学家近两个世纪的艰苦发掘,为研究古埃及的历史奠定了基础,本书作者巴里·克姆普就是其中一位考古学家。他在书中对古埃及新王国以前的历史进行了多角度的剖析,就意识形态、经济形式、政治生活、社会结构等方面阐述了独到的见解,读来让人耳目一新。作者试图改变考古学著作枯燥乏味的特点,注意在学术性与可读性之间寻找最佳平衡点。
(3)拱玉书《西亚考古史》,文物出版社2002
本书对二战之前(1842~1939)的西亚考古史进行了系统研究,将西亚考古史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进行了论述和总结。
(4)金寿福《法老——戴王冠的人间之神》,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本书引用了大量古代埃及文献,还配置了大量图片,对古代埃及法老进行了比较详细和全面的介绍。
(5)黄洋等《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侧重于文明史的视角,以活泼生动的形式叙述了世界古代诸文明及欧洲中世文明的兴衰历程,并揭示其主要特征。作者在充分占有原始文献并吸收海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执教和研究心得,对世界古代中世纪史进行了系统而简明的阐述。
(6)R·哈里斯《埃及的遗产》,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全书内容涉及多种学科,主要介绍了古埃及的天文、历法、数学、绘画、医学、语言、文字、法律观点等方面的成就,分析了古埃及对以色列、希腊罗马古典世界、非洲内陆和伊斯兰的影响。
(7)玛丽.比尔德等《当代学术入门·古典学》,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古典学”这一横亘在今人和古希腊罗马人之间的高墙,在这里敞开了一扇大门。引路的是现在座落于阿卡迪亚荒僻山间的一座阿波罗神庙遗址。作者从神庙遗址和雕塑残片轻快地讲起,不仅讲它们的功能和用途,也讲它们的建筑者,建筑思想以及这些思想当时所依据的理念。所有这些都表明了尽管古代世界的每一件遗物看上去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是它们总会有些相同的东西,这些东西不仅有建筑。
(8)基托《希腊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以英式散文的风格。介绍了古典希腊的历史文化化的方方面面,是一本有关希腊历史文化的经典之作。
(9)吉本《罗马帝帝国衰亡史》,商务印书馆汉译名著本
(10)魏特夫《东方专制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11)黄洋、晏绍祥《古希腊史研究入门》,北京大学出版社
(12)韦尔南《希腊思想的起源》
描绘了从迈锡尼王国到民主城邦、从神话的没落到理性知识的诞生的演进历史,并对这一思想变革提出了一种总体分析、阐释。对民主、理性、希腊思想有深刻的阐述,具有历史的参考和借鉴价值,也是希腊思想史研究不可或缺的书籍。
(13)克里斯托夫·凯利《罗马帝国简史》,外语教研究出版社2008
本书以全盛时期的罗马帝国史为经,以征服者和被征服者之间错综复杂的政治关系为纬,既展示了古罗马帝国的辉煌成就,又揭露了其政府和统治过程中的血腥和残酷,既有对古罗马人民日常生活的微观描写,又有对古罗马帝国运作机制的宏观分析。
(14)晏绍祥《荷马社会研究》,上海三联2006
本书是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荷马社会所做的进一步探索。结语部分除对前述各章进行归纳外,更希望通过商、周之际和荷马社会历史变革的对比,进一步揭示希腊城邦产生的特殊历史条件及其一般特征,并对荷马社会在古代希腊文明发展史上的地位做出界定。当然,也希望对那种如今仍得到尊崇的信条——希腊城邦民主制的产生得益于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希腊城邦的民主,是工商业奴隶主的民主,能够有所触动。
(15)卡特利奇,P. (Cartledge, Paul)、郭小凌《剑桥插图古希腊史》,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
这是一本令人耳目一新、具有真知灼见的著作。作者深入浅出地综合了一个时期以来所取得的创造性的文学成果,再现了被传统的希腊史所忽视的不同社会阶层的声音。这本书将使你对古希腊,作为一个社会,一个充满竞争的、具有高度成就和创造力的世界的复杂性有所认识。本书插图丰富,内容充满迷人的信息,对古希腊文化进行了全新的诠释,涵盖了古希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使普通读者理解“光荣属于希腊”的含义,作者考察了环境和经济的影响,城邦之间紧张关系所造成的结果,性别的含义,探析了工人、士兵、奴隶、农民、妇女的生活经历以及神话与宗教、艺术与文化、科学与教育的作用。本书是一部文化史,它展现了古希腊在语言文学、艺术和政治方面留给我们的意义深远的遗产,探究了雪莱宣称的“我们都是希腊人”的理由。
(16)顾准《希腊城邦制度》《读希腊史笔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古代希腊城邦制度开始形成。在氏族社会组织逐渐解体的基础上,希腊各地相继形成了200多个城邦。古代希腊城邦一般是以一座城市为中心、连带周边乡村地区而形成的独立国家,以小国寡民为基本特征。它们的国土面积一般只有百余平方公里、人口数万,最大的城邦8000多平方公里国土、数十万人口。古代希腊城邦在形成之初,政权一般都由原来的氏族贵族把持。原由氏族贵族成员组成的长老议事会转化为城邦的贵族会议,掌握着决定城邦事务的大权。部落军事首领演变为城邦的执政官,负责处理城邦的行政事务。部落民众大会则转变为城邦的公民大会,在形式上保留了对贵族会议的提议进行表决的权力。这样的城邦政权组成形式被称为贵族政治。由于社会历史条件和各自力量对比的差异,后来各个城邦的政权形式发生了不同的变化。有的城邦从贵族政治演化为民主政治,有的城邦则长期维持着贵族政治。古代希腊城邦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是当时希腊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进步的结果,反过来又促进了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进一步繁荣。城邦制度与希腊当时的社会发展相辅相成。
(17)莫姆森,(Mommsen, Theodor), 1817-1903、李稼年《罗马史》(3卷),商务印书馆1994
准确系统地叙述罗马从偏于一隅的弹丸小国如何一步步成为地跨欧亚非三州的帝国,进而由盛及衰的过程和原因。视野开阔,论证严密,可以说,这部巨著在涉及这一古代时期的各个领域都达到了百科全书式的广度。作品文笔洗炼,叙事生动,富于戏剧性,人物形象鲜明,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蒙森用熟练的语言技巧,配以充满自信的学术知识,使罗马生动地跃动于读者面前。1902年,蒙森因这部专著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迄今为止一位获得这一奖项的历史学家。该书也成为研究罗马史的专业之作。
(18)佩里·安德森《从古代到封建主义的过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涵盖了从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奴隶制国家形成到公元15世纪欧洲封建主义危机这一漫长历史时期中的欧洲生产方式、社会结构和国家形态的演变过程。
(19)马克·布洛赫《封建社会》,商务版
它包括了西欧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心态等诸多结构。他明确地认为封建主义是一种社会类型,并把它和日本的封建社会相比较,所以说他研究的是封建社会形态我想也是可以的(当然不是马克思主义的那种社会形态学说)。他在书中大量论述的是西欧的封建君臣关系、封土制、封建贵族等级等政治内容,而对经济结构论述较少(波斯坦认为是他已经写有《法国农村史》,所以经济方面的内容就少了),这是因为西方研究封建主义的历史一直就是以法律、政治为主要着眼点的,布洛赫所代表的年鉴派开始改变这一传统,当然也不是一蹴可就的。
(20)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商务版
本书共有6篇,记述了从13世纪下半叶至16世纪中叶这3百年间意大利文化的发展情况,依次阐述了政治、思想、学术、社交生活和道德宗教等方面的内容。作者虽然突破了传统史学专注政治史和军事史的框框,但是他仍然把政治看作为整个社会的基础,认为政治对文化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不过作者重视的不是具体的政治事件,而是影响社会变化的政治制度和政治形势,即政治背景,这是与传统史学的不同之处。
(21)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三联书店版
本书致力于探讨这样一个问题,即近代资本主义为什么仅仅出现在西方,而同时期的东方却呈现出停滞之势?本书的独到之处,在于极为注重对资本主义经济兴起过程中非经济因素的重要意义的深究。通过对大量经验材料的搜集与分析,论述了新教伦理与近代理性资本主义发展之间的生成发育关系,并对东西方宗教文化传统进行了深入的比较研究。不仅是结论,而且包括本书的方法论,都为当代的社会科学提供了富于启迪意义的思路,并开辟了多线研究途径。
(22)(美)贝内特霍莱斯特《欧洲中世纪简史》(第10版英文影印版,北京大学西学影印丛书),2007
欧洲中世纪,过去曾经被我们认为是在愚昧的教士主宰之下的"黑暗时代","半梦半醒的一千年"。20世纪的史学家们已经终结了这一神话。在当代英语世界,《欧洲中世纪简史》是一本准确、权威的中世纪史入门佳作。它以清晰的线索、全面的描述让读者看到了中世纪的光明与活力。作者将中世纪史析为早期(500-1000)、中期(1000-1300)、晚期(1300~1500)三阶段。在第一阶段,罗马皈依基督教之后,古典文化与基督教文化、日耳曼文化相融合,促成了欧洲的诞生。查理大帝一度雄霸西欧。第二阶级是中世纪的盛期,经济起飞,城市兴起,政治文教发达,三百年问精彩叠现。第三阶段两百年,教廷分裂,英法百年征战,哀鸿遍野,疫病流行,一片颓败之势。而瘟疫过后,欧洲文化重又焕发生机,宗教革新,文艺复兴,科学革命,"理性时代"的近代欧洲呼之欲出。
(23)金重远主编《20世纪的世界》(上下册),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24)(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上下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
分八个部分,四十四个章节,主要讲述了世界历史的进化,世界文明的发展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作者着眼于全球,侧重于那些有影响的、促进历史发展的历史事件,其中包括原始社会、欧亚大陆的古代文明、欧亚大陆的原始文明、欧亚以外的世界、地区分割后的世界、西方世界的崛起、西方人统治的世界、西方的衰落与成功等八个主要的部分。重点突出,主题鲜明,着重有三个主要的问题,即(1)欧洲扩张的根源;(2)欧洲扩张前的儒家文化、穆斯林和其它非欧洲的世界;(3)欧洲扩张的各个历史时期:伊比利亚时期,荷兰、法国、英国时期,沙俄时期。
(25)(美国)本特利等《新全球史》(下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所追求的,不仅是描述“全球史”的面貌,更进而努力追问“全球史”何以呈现今天的面貌。他们以“传承”与“交流”两大主题,为纷繁复杂的世界历史确定了焦点。既关注各文明社会独有的发展历程、文化传统与文明成就,更倾注心力于它们相互交流、碰撞与融合的过程,以及由此萌芽和蔓延的色彩斑斓的文明网络,以系统、清晰、生动而具可读性的方式呈现了人类社会的鸟瞰式全景。
(26)吴于廑等主编《世界通史》(四,五,六卷),人民出版社2000
(27)(美国)帕尔默主编《世界近现代史》(上中下卷),商务印书馆1988
本书一开始把欧洲和欧洲文化的近现代史作为一个单位来加以叙述,其后各章在说明历史时,则力图把世界看作一个统一的、至少是互相关联的世界。本书的重点是国际范围的局势和运动,或者说是欧洲人及其后裔共同完成的事情与所面临的问题。国别史处于从属的地位,而且,在讨论每个国家历史时,对该国与较大范围文化发生关系的诸方面,则加以详尽的说明。对欧洲内部在历史上形成的地区差异,有所阐明。对南北美洲的历史,是插入书中许多地方随时加以叙述的,对亚洲和非洲在19世纪的发展情况,也是这样处理的。本书讲到很多制度史。有相当多的篇幅用于叙述思想史,贯串全书。
(28)德尼菲·加亚尔等《欧洲史》,海南出版社2000
它不是一本大肆宣扬欧洲的作品,只是力求抛开各种偏见,去了解,去解释历史事实。历史是一门敏感的,同时也是饶有兴趣的学科。历史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根源,并关注由这些根源所产生的紧张状态。因而我们通过历史回归过去,思考现在,进而思考未来。本书的出版可以说是一种尝试,它以通俗浅显的文字、丰富的图片,使读者可以直观、全面地了解欧洲文明的缘起、滥觞,甚至于由此发现人类发展的轨迹。
(29)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这本书是北京大学的教授陈乐民老教授做的讲座,由他的学生录音、整理出版的欧洲的文化传统在传承中同源而分流,有批判、有扬弃,但在批判和扬弃中有创新。从15世纪以来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自由民主理念的从胚胎孕育到发芽和生成,这条道路在”精神的历史“里可谓历历在目。
(30)内森·卢森堡等《西方致富之路》,香港三联书店1989
(31)郭华榕等《欧洲的分与合》,京华出版社1999
将欧洲作为一个整体加以深入研究,借助大量的事实,力求探讨欧洲的分与合的历史辩证进程与深远后果,以便说明当代欧洲联合的必然性和可能经历的曲折。本书分六编,着重探讨了欧洲从古代到当代各个时期的变迁,欧洲的共性的逐步显示与增强,欧洲各国各地区个性的存在与引发的冲突,欧洲往昔的分裂潮流与今日走向合作发展的趋势,欧洲人对欧洲认识的深化,以及欧洲历史的连续性和现状的可塑性之间的有机联系。
(32)基佐《欧洲文明史》,商务印书馆1998
作者认为,文明由两大事实组成:一方面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是人的自身的发展。而《欧洲文明史》只限于社会历史,从社会的角度来展示文明。作者以简练、压缩的手法成功地概述了欧洲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从公元5世纪写到法国革命前夕。书中主要论述:欧洲文明的起源、发展和它的特性;罗马帝国覆亡时欧洲文明的诸不同因素;10世纪蛮族入侵结束,封建制度开始;封建制度的性质及其对近代文明的影响;5至12世纪基督教教会的状况及其历史作用;自治市镇的兴起、其内部管理及对文明进程的影响;十字军运动的起因、性质、后果;君主制的发展过程;欧洲建立政治体制的各种尝试;15世纪的特征;16世纪宗教改革的真实性质及其结果;英国革命的意义及其对文明进程的贡献;英国与大陆国家文明进程之异同;17、18世纪法国处于欧洲文明的领先地位。
(33)吕一民《法国通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共十九章,内容包括:史前与高卢时期、法兰克人国家、法兰西独立国家的产生、君主专制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君主专制制度的没落与启蒙运动的兴起、从第二共和国到第二帝国等。体系完整,脉络清晰,叙述生动;凝聚了作者长期治史心得,反映了国内外学术界的新成果;阐述了英国的兴盛之道,透视了其成功走向现代化的历程;揭示了英国民族的禀赋和创造力,展现了其所开创的现代文明;各章之后的作者话语把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言近旨远,启人心智。
(34)钱乘旦、陈晓律《英国文化模式溯源》,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英国文化模式溯源》将围绕冲突中的融合这个主题,追溯现代英国形成的过程,这不仅可以加深了解英国独白的民族精神,或许还可以提供一种参照,让我们沉思其他民族不同的(或相同的)经历。斗争与和谐是社会前进的两个侧面,没有斗争,则社会难以进步;失去和谐,则社会难以维持。如何取得这两方面的平衡,是每一个前进中的民族所面临的难题。而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当然受制于各国各自的国情。本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从文化的角度来阐释历史。其次,本书逻辑结构非常严密。“冲突中的融合”这一主题宛如一条红线贯穿于全书的始终。再者,本书观点独到、精辟,不囿于成说。改革与革命、民族国家、阶级形成等都是学界非常关注的话题,细读此书,我们可以领略到作者的精辟见解。
(35)E.P.汤普森著、钱乘旦译《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译林出版社2001
历史学领域经典之作,采用马克思主义视角,选取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工人为考察对象,阐述了汤普森关于工人阶级及其形成过程的理论,书中详尽地考察了工人阶级经历的政治、文化、生产、生活的每一个方面,从这个阶级的成长全貌中回顾了英国工人阶级如何作为“外力的产物”和“自身的发明”,创造出属于他们的政治意识的过程。
(36)高毅《法兰西风格:法国大革命政治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
论述和剖析了法国大革命政治文化的一些基本状况,揭示了近代法国政治动荡和法兰西民族政治参与意识的文化心态根源,并对法兰西的民族性格、民族精神做了一番透视:法国大革命的政治文化基础,及革命本身对法兰西政治文化的影响。
(37)李工真《德意志道路:现代化进程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
本书把两个多世纪的德国历史贯通起来,从德意志现代化进程的前提与开端、普鲁士改革与“小德意志民族统一国家的建立”、希特勒纳粹暴力的现代化,一直讲到二战后东、西德的分治与重归统一。这样就有助于对“德意志道路”作完整的宏观把握,更为确切地认识其特点和规律。
(38)布罗代尔《15—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与资本主义》,三联书店1996
(39)萨尔沃·马斯泰罗内《欧洲政治思想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
(40)萨尔沃·马斯泰罗内《欧洲民主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
《欧洲民主史》中展开的分析,以及对于从1989年柏林墙倒塌之时开始在东欧产生的各种新的彻底变化的叙述,富有说服力地证明民主在今天已成为一种生活哲学……《欧洲民主史》认为民主是一个具有独立性的概念,追溯了从孟德斯鸠开始的诸家学说争论的发展,阐述了欧洲历史上的各种运动,分析了各个不同时代关于民主的不同观点,从而将民主政治学说的因果和目的纳入了历史的框架。《欧洲民主史》带来的启发是:无论未来的事态和政府形式如何,我们从孟德斯鸠到凯尔森有关民主的辩论中所看到的原则,作为判断一种政治制度民主与否的尺度,仍然具有指导意义,即:民主就是自由的、平等的、能够结社的、拥有公民权和社会权利的公民们的代议制人民政府。
(41)托克维尔《回忆录:1848年法国革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托克维尔不仅是法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政治学家和社会学家,而且是1848年法国革命的当事人、法兰西第二共和国的外交部长。在书中他回忆法国1848年二月革命后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并对这些事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对当时一些重要的政界人士进行了评论,体现了托克维尔对政治和社会问题的敏锐目光和真知灼见。
世界专门史(13种)
(1)[美]亚伯拉罕·海舍尔著,郭鹏、吴正选译,傅有德主编《觅人的上帝——犹太教哲学》,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
(2)[美]米尔恰·伊利亚德著,晏可佳、吴晓群、姚蓓琴译《宗教思想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宗教思想史(套装共3册)》全方面地展示了人类历史上各种纷繁复杂的宗教现象的发展过程,伊利亚德特别注重了那些对人类发展产生重要作用的宗教思想的创新,突出了人民在遭遇深层危机之际是如何通过宗教的创新来解释、摆脱和化解这写危机的。但是伊利亚德强调任何宗教思想的创新都不是凭空而起的,都以一定的传统宗教思想为基础。伊利亚德在书中大量吸收和融合了20世纪在专门宗教领域中其他大师级宗教学者的研究成果,同时还特别关注了一些被以往宗教史家所忽视的宗教思想,因而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于宗教多样性和复杂性的认识。
(3)[以色列]埃利·巴尔纳维主编,刘精忠等译,黄民兴校注《世界犹太人历史:从〈创世记〉到二十一世纪》,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这是一部真正关于犹太人的历史,而不是犹太教或犹太信仰的历史,由以色列前驻法国大使埃利·巴尔纳维主编、多位世界著名的犹太史学者集体撰写。它将改变人们对于犹太历史的刻板印象,即认为犹太历史仅仅是充满了集体屠杀等深重苦难的故事,而展示给读者犹太人在历史、宗教、艺术、经济等方面创造的辉煌和为人类文明作出的贡献。 本书对于整个犹太历史的把握,除了内容丰富、涉及范围极广之外,时间和空间上也处理得条理有致、层次分明。同时,在整体篇幅的分配上,又按照不同的主题,做到了繁简结合、疏密得当。编排方式上采用了正文、地图、年表和插图相结合的方式,给读者提供了全方位、大容量的阅读信息和直观的视觉形象,可为专业学者或一般读者提供最大程度上的便利和参考。在叙述视角上,这本书的作者很少采用通常犹太历史写作中的笔触,并未太多地从犹太人历史上的苦难立场去讲述犹太人与其他民族之间的恩恩怨怨,而是尽力站在中立、详实的研究角度叙述历史。可以说,这是一本最大限度包容知识性特色而又严格遵循学术性规范的历史著作。本书是关于研究“犹太人民族历史、文化”方面知识的专著,具体包括了:《圣经》中的先知公元前10-前6世纪、从奴隶到自由公元前16-前13世纪、玛卡比起义公元前167-前140年、反对罗马的起义公元1-2世纪、节日公元前13-公元20世纪等方面的内容。
(4)王立新《古代以色列历史文献、历史框架、历史观念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本书为一部研究古代以色列历史的专著,时间跨度从以色列民族起源约公元前18世纪,到希伯来《圣经》正典化过程完成的约公元1世纪末、2世纪初。全书的研究涉及三个相互关联的方面:历史文献的考察、《塔纳赫》时代以色列民族古史的基本框架以及古代以色列民族的历史观念。本书在比较详尽地吸取和总结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历史学、考古学、语言学、宗教学和民族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提出了自己的某些重要看法。作者的努力无疑有助于我国史学界尚比较薄弱的以色列古史和史学观研究的进一步开展。
(5)亚伯拉罕·柯恩著,盖逊译,傅有德校《大众塔木德》,山东大学出版社1998
本书以通俗的语言简明扼要地阐述了《塔木德》这一涉及犹太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及其繁琐复杂的宗教法典。犹太民族是人类大家庭中的伟大成员之一。她创造了以《圣经》和《塔木德》为代表的灿烂辉煌的希伯莱文化,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大师、科学巨匠、政界名流和工商业巨子,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6)朱威烈、金应忠编《’90中国犹太学研究总汇》,上海三联书店1992
本书编收犹太历史与文化、犹太人与世界、犹太人与中国三个方面的研究论文20余篇
(7)冯玮《日本通史》,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讲述了日本列岛和日本人的形成以及“日本”的由来,剖析了日本独特的“摄关政治”的形成、构成日本二元政治的“武家政权”的建立,叙述了从织田信长“天下布武”到德川将军“元和偃武”的日本统一,描述了传承至尽的神道教、物语、和歌、俳句、浮世绘、猿乐、屏障画等独特的日本文化,展现了明治维新后日本风云激荡的现代化进程,论述了中日战争的爆发和逐步扩大以至太平洋战争的最终爆发,陈述了“东京审判”的历史史实,分析了日本战后政治“55年体制”的解体,追踪了日本战后从经济大国走向政治大国的足迹。
(8)信夫清三郎编、天津社会科学院日本问题研究室译《日本外交史》,商务印书馆1980
本书特别着重阐述了以下三个问题:第一,探讨围绕着日本外交的国际秩序原理的对立;第二,谈论日本对亚洲的外交;第三,探讨日本对外机关及外交主体的结构与外交政策的关系。
(9)五百旗头真主编、吴万虹译《战后日本外交史》(1945—2005),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
(10)升味准之辅著、董果良译《日本政治史》,商务印书馆1997
第一卷主要叙述17世纪至19世纪中叶,即德川幕府统治时期的日本政治史, 是论述日本由锁国到开国的全过程。第二卷的标超是“明治维新”,主要叙述“夭诛组之乱”(1863年9月)至《明六杂志》停刊(1875年11月)期间的政治过程。重点是论述日本进行“民族革命”的过程。第三卷从1877年叙述到1905年。重点是继第二卷论述了“创造日木”的历史过程之后,着重论述明治维新的另一个主要内容,即“创造日本人”(所谓“国民”形成)的历史过程。第四卷从1905年一直叙述到1945年日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投降。主要是论述“日本帝国主义的兴亡”过程,其中,既有对这段历史的概括性叙述,也有对一些重要事件、人物的较详细的分析和介绍。
(11)丸山真男著、王中江译《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三联书店2000
本书致力于寻找日本思想史自身的现代性资源,从而打破日本的近代化是由西方引起、日本的近代性思想也是西方影响的产物的通说。同时,在朱子学被视为封建腐朽的意识形态的日本学术界,丸山真男的这种新鲜的视角无疑为审视朱子学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12)有泽广巳主编、鲍显铭等译《日本的崛起——昭和经济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
《崛起》一书的广博性和真实性,首先体现在该书的内容编排上。历史总是承前启后的,昭和经济史就是矛盾和危机充斥的条件下开始的。作为昭和经济史遗产的大正经济(1912年7月30日一1926年12月24日,历时约14年半),是一个灾难多于光明的历史,也是预示日本政府走向军国主义的历史。在描述了大正时代的主要事件之后,《崛起》一书笔锋一转,直插昭和经济史主题。全书把昭和经济史划分为五个阶段, 从1936年“2·26”事件到太平洋战争战败,是昭和经济史上最黑暗的时期,此期间日本的经济体制完全进人了战时统制经济体制。昭和三十年代是日本经济增长的时期,也是《崛起》一书重点描述的历史阶段。进人昭和40年代,出现了大企业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接近于美国、产业达到国际化,并积极向国外发展的局面。本书虽然是一部系统阐述昭和经济发展历史的专著,但它并没有只局限于经济本身,它还广泛地融进了各个阶段的政治、社会、军事、文化、风俗等多方面的内容,使读者能够清楚地了解到昭和经济史艰难曲折历程的真正机理。
(13)泰萨·莫里斯-铃木著、厉江译《日本经济思想史》,商务印书馆2000
本书包括德川时代的经济思想;西方经济思想的传入:从明治维新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两次大战期间日本的经济争论等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3种)
(3)国防大学编《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第19-27册
附:历史系硕士入学考试参考书目(15种)
(1)姜义华等主编《史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包含引言、六章正文及参考书目。引言介绍了史学导论的对象和任务,六章正文分别论述历史学的起源和目标、历史认识的基本特征、研究历史的主要方法、历史实际的本体论、历史研究成果的社会表现形态及历史学家的基本素养与时代使命,内容涵盖了历史认识论、史学方法论、历史本体论、史学形态学以及历史认识主体自身的素质等一系列史学研究中的基本问题。
(2)周予同主编《中国历史文选(上、下)》,上海古籍出版社
(3)[英]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主要趋势》,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作者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世界各国历史研究的主流和新趋势作了系统、全面、详细的阐释和分析。该书前三章以十九世纪末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传统历史学处于变动之中:它面临的挑战、历史主义的兴衰和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发展,分析了各国历史研究探索新概念和新方法的努力,其重大转变的原因、起点、途径和主要特征以及当代主要新史学流派的兴起,介绍了历史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相互结合,相互渗透和交叉的必然性和产生的成果,以及由此产生的历史学新分支和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并对新方法和新技术的优缺点,特别是对计量史学的功用和局限性进行了评价。在后四章中,作者着重阐述了近三十年来世界各国历史研究的巨大进展。指出“比历史知识的巨大增长更为重要的是学者们在如何对过去进行研究的方法和态度上发生了重大的革命。”作者对社会科学方法尤其是电子计算机引进史学领域后发生的组织变化及其积极作用予以了肯定,但也指出了其弊端,呼吁要高度重视作为个人的历史学家的重要作用,鼓励历史学家进行创新。
(4)何兆武主编《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商务印书馆1999
(5)张岂之《中国历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先秦卷——在内容方面,重点写中华民族的形成、中华古文明的交流和融合、国家行政管理制度的发端、中华学术文化的起源;在体例方面,放弃了以社会形态为题分编分章的作法,尽量以中国先秦历史的概念术语作编和章节题目。作者还从对先秦历史的总体认识出发有选择地反映了新的重要学术研究成果。秦汉三国时期的历史——重点分析了高度集权的“大一统”政治体制的形成,和适应封建主义政治的文化建设取得的划时代的成就的原因,展示了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概貌。并对中国历史上以分裂和动乱为主要特征的阶段——魏晋南北朝时代做了客观的叙述,肯定了此时社会文化发生的重要的历史进步。隋唐辽宋金卷——作者详述了隋唐宋各朝的政治兴替、政治制度和国家行政管理、社会经济与管理、思想、学术与文化、社会生活与习俗等,在内容和体例上比同类书有所创新。元明清卷——在充分吸取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详细描述了元、明和清前中期的政治、经济、社会变迁、对外关系、文化思想与学术等内容。晚清民国卷——叙述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中华民国终结共110年的中国历史。本卷以重大历史事件及所引起的社会与经济变动、文化教育和科技发展等情况划分章节,展现晚清至民国时期社会转型的全貌,注重政治、军事、经济、思想文化和人物活动等方面的发展变化过程与特点,克服了以往同类教材偏重于以阶级斗争为主线来描述历史事
(6)樊树志《国史概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对中国古代史的概述,起自史前时期迄至清代。内容不同于以往的社会发展史模式,而是展现中华文明的发生、发展与演变,以此作为国史主线,演绎出新意。结构不同于以往的章节目三层框架,而是分设专题,推陈出新,删繁就简,突出重点。
(7)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通论》分“前编”和“后编”,前编梳理了上古至近世的中国历史,以“中国现代化艰难性的历史思考”作结,后编回顾了对历史进行评判的百年过程,以“对社会历史认识的若干思考”束尾。这本著作讨论的几乎全是历史学领域中重大的或前沿性的问题,例如中国文明史上的阶段划分问题;经济史上的土地所有制性质问题;对小农经济和商品经济的评价问题,封建政治的官僚体制及对文化的影响问题;学术史上的社会史概念问题;学术流派与个案的再认识问题,等等。对这些问题的论述,均非蜻蜓点水,而是坚持独立思考,追根寻源。层层推进。直到形成一个体系性的观点。其中最典型的,恐怕是大胆突破沿袭已久的中国历史长期的传统框架,提出了我国文明形态自然演进的“部族时代”、“封建时代”、“大一统时代”的新体系。
(8)[日]山根幸夫《中国史研究入门(增订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自先秦迄于当代,近百万字。现翻译介绍给国内史学界,特别是有志于中国史研究的青年学生。从渊源来说,史学入门之类的书籍国内早已有之,诸如张之洞《书目答问》即是。但这种旧日的入门书,充其量不过是一种史料学、志志学而已。
(9)剑桥中国史系列
《剑桥中国史》是一部完全由西方学者撰写的中国历史,沿袭西方汉学研究一贯坚持的严谨作风,广泛引用文献材料,注重文献的辨伪和考订。由于东西历史文化的差异,该书在许多历史问题上提出了新的观点和质疑,也许有的问题,是我们早已习以为常而从没有考虑过的。所有这些来自于另外一种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东西,必将极大地丰富我们的思想和开阔我们的视野。《剑桥中国史》共16 卷,各卷由知名学者主编,卷内各章由研究有素的专家撰写,反映了国外中国史研究的水平和动向。第12 和13 卷论述中华民国的历史。在历史研究的角度、领域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两卷都有所论述时期和课题和详尽书目;并有书目介绍,评述各章有关的资料和论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已出的《剑桥中国史》的其他中译本有秦汉卷、隋唐卷、明代卷、晚清两卷,丛书各卷皆由国外知名学者担当主编,卷内各章节亦由研究有素的专家撰写,并注意吸收各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反映了国外中国史研究的水平和动向。
(10)吴于廑等主编《世界史》(六卷本),高等教育出版社
该书全面、系统的阐述了从远古时代至20世纪90年代前后的世界历史,力求体现作者关于世界从分散走向一体的全局史观,强调世界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往,并将中国史纳入世界是体系;通过纵横两个方面揭示世界从地区隔绝到形成统一整体的发展历程及其规律,反映了近年来我国世界史学界的研究的教学成果。其中,第三卷全面、系统的阐述了从15世纪末16世纪初地理大发现到1848-1849年欧洲革命期间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展现了封建制度崩溃、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壮大的历史轨迹,通过纵横两个方面展示世界从相互隔绝、分散到逐渐形成统一整体的过程,并勾勒出近代前期思想文化的发展脉络和具有典型意义的社会风貌。第四卷全面、系统的阐述了从18世纪中叶英国工业革命到1900年期间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展现了资本主义发展并向垄断过渡、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和亚非拉国家人民反抗殖民主义、为争取民族独立而斗争的历史轨迹,通过纵横两个方面展示了具有真正意义的整体世界形成的过程。
(11)[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分八个部分,四十四个章节,主要讲述了世界历史的进化,世界文明的发展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作者着眼于全球,侧重于那些有影响的、促进历史发展的历史事件,其中包括原始社会、欧亚大陆的古代文明、欧亚大陆的原始文明、欧亚以外的世界、地区分割后的世界、西方世界的崛起、西方人统治的世界、西方的衰落与成功等八个主要的部分。重点突出,主题鲜明,着重有三个主要的问题,即(1)欧洲扩张的根源;(2)欧洲扩张前的儒家文化、穆斯林和其它非欧洲的世界;(3)欧洲扩张的各个历史时期:伊比利亚时期,荷兰、法国、英国时期,沙俄时期。
(12)[英]汤因比《历史研究》(单卷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作者列举了世界历史上的二十余种存活或已经死亡的文明形态,并对它们的各自发展作了综合比较,他认为,文化是通过对环境的“挑战”的应战所遭受的考验而产生的;文化的生长是由那些“退隐”和“复出”的少数伟大人物的历史活动所决定的;文化的衰落来自于少数创造者丧失了创造能力,多数人相应地不再支持与模仿,整个社会失去了新的应战能力;文明的解体在于社会体系和灵魂的分裂。
(13)[英]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商务印书馆
《罗马帝国衰亡史》以堂皇宏阔的篇幅,叙述了罗马帝国从公元2世纪安东尼时代的赫赫盛极,到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时黯然谢幕的1300多年的历史风貌。作者在近400万的洋洋文字中,既发怀古之幽思,悲怆叹惋千年帝国的无奈衰颓乃至烟灭;又阐思辨之深彻,诠释剖析盛衰兴替的永恒历史命题。
(14)[美]汤普逊《中世纪经济社会史》,商务印书馆
这本书从经济社会史观的角度介绍了西方300-1300年间的经济社会的变化和发展。对于这一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如“蛮族”大迁移、基督教势力的扩展、伊斯兰教的兴起和传布、十字军东征以及城市的兴起和封建庄园的形成等等,作者收集了不少资料。本书总共有二十九章。就内容来看,前面十一章主要围绕罗马帝国的由盛而衰来展开描述。本书第十二章到第十八章围绕十字军东征这一历史事件展开述写。写了十字军前的法国、意大利、罗马帝国,十字军以及十字军时期的西欧部分国家。本书的最后的十个章节主要围绕中世纪时代封建制度的逐渐垮台这一趋势展开描写的。主要包括伊斯兰教和基督教西班牙(711-1284年),中世纪的商人旅行、市场和市集、香宾市集、贸易管理,新寺院团——克伦尼派、息斯脱西安派、普勒孟斯特派、法兰西斯派、多米尼克派,教会和封建社会,封建制度和封建阶级,庄园:中世纪时代的农民状况,城市的兴起和行会的形成。
(15)[法]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三联书店1992
本书分为三册:第一册《日常生活的结构:可能与不可能》:探讨并比较15-18世纪这四百年之间,全世界各个地区的人口、食、衣、住、行、能源、器物、技术、货币、城市等等与日常生活最直接相关的事物,从副标题"可能与不可能",可看出作者讲述了这些基本的物质世界是进一步讨论其他经济问题的基础,基于此,有些经济的发展是可能但不一定发生的,但也有很多经济的发展方向是受这个结构的限制而不可能发生的。第二册《形形色色的交换》:基于上一册物质世界的基础,作者开始讨论比较资本主义发达之前,世界各地区的地区商业、各种层次类型的市场、地区之间的贸易关系。此外,并探讨和比较前近代时期,世界各地的资本、资本家、资本家精神、企业以及手工业生产、社会结构、国家对经济的介入等等,这些可能与后来资本主义相关的种种因素。第三册 相较于前两册都是讲述一个长时段中的静态结构,本册开始讲述一个线形的发展过程,也就是资本主义经济,如何一步步在西方发展起来并影响全世界。他指出资本主义的发展,由早期的单一城市为中心,在数百年间,世界经济的中心,从威尼斯、安特卫普、热那亚、阿姆斯特丹,到转向由整个民族国家为发展重心,亦即转向英国伦敦,分析各个城市先后兴起的背景过程,并探讨欧洲以外的地区,面对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向外扩张时,彼此的互相影响作用。以及工业革命对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声明:本号所推文章,均出于学术交流、资讯分享之目的,不代表本号观点。除原创文章外,版权归原作者及原机构所有;若有侵权,请后台联系,我们积极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