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耐心资本”投早、投小、投科技?杭州直接带着投资人、企业家去实验室里找人才、挖项目。
“像这样的皮肤芯片,国外类似产品2000元一片,我们自主研发的产品,成本直接降低90%。目前已经应用在载人航天临床研究中。”这款已经上了“天”的成果,来自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所博士后刘骅焱团队,希望获得融资和合作资源。
博士后正处于创新创造的黄金年龄,长期奋战在科研一线,深度聚焦一项项关键技术攻关或是高新产品制造。
为了让更多博士后人才留在杭州、前沿技术被看见、硬核成果能转化,市人力社保局启动2025年“初阳台”杭州博士后科创沙龙,让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坐在一起,寻找项目落地和合作机会。
“初阳台”杭州博士后科创沙龙首站活动,走进了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这是中国科学院首个以医学命名的直属研究所,也是浙江省引进的首个国家级生命健康研究机构。
经过精心挑选,医学所送上了皮肤芯片、细胞外囊泡、核酸适体等兼具技术优势和转化需求的4道“大菜”,吸引了不少投资人、企业家前往。
除了刚走出实验室的成果,现场还有由医学所孵化的初创企业,也希望通过路演获得更多优质的融资、合作机会。
近几年,杭州每年新招引博士后超千人,这1000多人的背后,代表着1000多个科研项目。
“如何激发博士后的创新创业活力,让这批最具活力的青年科技人才留在杭州、创在杭州?”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所长谭蔚泓看来,通过这样小而精的深度对接,可以进一步提升博士后成果转移转化率和博士后出站留杭率,扎实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四链融合,这是举办这一系列活动的初衷和意义。
接下来,“初阳台”杭州博士后科创沙龙将走进更多在杭的高能级科创平台,努力实现“久久为功,讲求实效、打造品牌”的目标。
来源:杭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