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城敬技场③|吉正龙:四十年磨一剑,引领美发艺术新纪元

政务   2025-01-09 17:02   浙江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机器可以复制产品,却难以复制匠心。这份源于内心深处对技艺的热爱与执着,不受时间的侵蚀,不为时风所左右,从传统的手工艺品到现代的新兴制造,匠心独运的精神在这片土地上一脉相承,生生不息。

今天,人社小灵光为大家带来“杭城敬技场”专栏的第三篇,来看看平凡岗位上的非凡之路。



技能点

引领中国美发艺术

走向世界舞台


在“颜值即正义”的时代,合适的发型无疑是提升个人气质的点睛之笔。一句“没有一个人能笑着走出理发店”的自嘲,恰恰道出了大家的内心写照,寻找一位能够读懂自己需求的理发师,是一件充满挑战的事。在杭州理发界,有一位被顾客誉为“大师”的理发师,他能洞察每位顾客的特点,为他们量身打造专属自己的发型。

四十年的岁月流转,他不仅用手中的剪刀为顾客塑造自信,也为自己剪出了一段非凡的人生篇章。他,就是吉正龙,一个从扬州走出来的普通少年,凭借对美发艺术的深厚热爱和对手艺的极致追求,成了中国理发界的领军人物。他的匠心独运,不仅开创了中国理发界直发盘头的先河,更将中国美发艺术带上了世界舞台,推动着中国美发事业的繁荣发展。


01.

从田野到城市

逐梦路上精雕细琢

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中国的大江南北。在扬州“三把刀”之乡的一个小村庄里,17岁少年——吉正龙面临着人生的选择题。一边是分田到户看似平静的田园生活;一边是充满未知和挑战的城市梦想。“考虑到当时,我年纪太小,个子也小,就算学开拖拉机也拉不动沉重的把手!”他回忆起当年的选择,庆幸没有留在无尽的田野里。

就这样,怀揣梦想的少年开启了长达八个月的学徒之旅。在杭州女子理发培训班,他既是学徒,又因经济拮据利用课余时间在门店烧炉子、拖地,以换取住宿的机会。在此期间,他也有过尴尬的时刻。有一次,一位来自浙江农业大学(今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的女生来店里烫发,师傅为了锻炼他的手艺,便让他负责修剪刘海。“当时我刚学了两个月,又是第一次上手,心里头非常紧张。一剪刀下去,刘海剪得太短了,连师傅都束手无策……”这次失误激起了他不服输的斗志。经过无数次实践练习,当这位女生再次光临时,他顺利地为她打造了一个令人满意的发型。这一转变不仅是他技能上的突破,更是对完美主义执着追求的真实写照。

提起他的手艺,无人不为之称道。学徒期满后,他先后在三家理发店做过理发师,每家店都因他的加入而生意兴隆,甚至不少人点名要他理发。尽管当时他已小有名气,但始终保持不断学习,不断精进手艺的习惯。为了迅速知晓当下流行的发型趋势,他紧跟时代步伐,坚持阅读时尚杂志,并尝试将流行元素融入发型设计中。日积月累,这不仅提高了审美水平,也让他始终站在行业前沿。不止如此,他甚至在街上发现好看的女性发型时,会一路跟在人家后面仔细观察。有一次,他因太过入神,差点被当成跟踪狂,闹出了不小的笑话。不过,对于他来说,这些经历都是宝贵的财富,也为日后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02.

匠心传承

引领美发艺术新纪元

作为一位成功的技能大师,吉正龙不仅在行业内取得了卓越的成绩,还积极参与各种大赛,斩获众多奖项。值得一提的是1990年,他代表中国参加全国冠军赛并一举夺魁,随后代表中国队参加了亚洲赛,再次荣获冠军。这些荣誉不仅是对他个人技艺的认可,也为中国理发行业赢得了国际声誉。

此外,吉正龙还在杭州市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二等奖,表彰他在直发盘发领域的创新贡献。凭借出色的技艺和不断追求完美的精神,吉正龙逐渐成为杭州乃至全国知名的理发师。特别是在直发盘发领域,他无疑是开路先锋。“当时很多新娘都指名点我做发型,有时一上午要盘40来个发型,平均每个十分钟!”吉正龙回忆道。速度与质量的背后,是无数次深夜里的思考与实践,及对时尚潮流敏锐的捕捉能力。

从业多年,吉正龙始终不忘手艺人的本色,并致力于技艺的传承。值得一提的是,他带过无数徒弟,其中正式落实拜师仪式的就有66个,还带出了3个世界技能冠军。如今,不少徒弟也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大放异彩,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

吉正龙坚信,理发不只是门手艺活,更是个创作的过程。作为过来人,他给即将入行的新人提出一些中肯的建议:“热爱和坚持至关重要!同时,要保持学习的心态,不断学习沉淀,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艺和审美!”他还强调,作为服务行业者,强化沟通技巧也同样重要,提前通过沟通了解顾客需求,才能作出合适且满意的发型。


来源:每日商报

杭州人社
政策发布、热点解读、活动宣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