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缺呢?前些天我们在小红书上做了一个统计,问题是“你缺来访者吗?”共有115人参与投票,其中86%的咨询师,投了“非常缺”。仅有14%咨询师选择了“不缺,收入尚可”。也许,正是因为大部分咨询师都非常缺个案。入驻咨询平台,正在成为心理咨询师,普遍的职业目标。这让我们想起一个词:依附者。传统大工业时代,个体生存大多只能依赖大企业。比如我们的祖父辈,特别渴望进入国企、国营机构。又比如现在,很多毕业生都渴望进入大厂、大公司。一个稳定的依附机会,对我们的生存很重要。无可厚非。然而,我们已经越过大工业时代。这种情况,正在发生很大的变化。由于经济周期、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正在对依附者的年龄(比如35岁危机)、价值、成本等,采取越来越严苛的筛选标准。对于公司而言,依附者往往被视为成本。如今的大企业,正在主动“去依附”(裁员),降成本。或许,我们可以把这个思考带入心理咨询行业。如果所有咨询师的职业目标,都是入驻咨询平台,想要成为平台流量的依附者。这将在无形中,赋予咨询平台不对称的话语权。对于咨询师而言,将会是高额抽佣:比如40%——50%——60%对于企业而言,首先意味着高额的管理成本。其次,为了追求利润,企业将心理咨询打造成固定流程的年卡、月卡等套餐式服务,会弱化了心理咨询的专业性和伦理标准。最终是,个体咨询师话语权会逐渐微弱。也许有一天,平台也会采取行动,降成本、去依附。比如,某顶流IP,曾经将自己的心理咨询师平台出售,主动去成本,导致平台流量急剧下滑。平台经济,是心理咨询行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但是,不会是最终解决方案,至少不会是全部方案。所幸的是,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天然是反依附的。根据 Zippia (2022) 的数据,美国有 63,579 名心理学家,其中 29,859 名从事独立执业 ,约占 47%。私人执业的咨询师,灵活性、自主性和收入潜力普遍会更高,近一半的美国心理学家选择独立执业。在智能手机普及以前,独立执业之路的开启,几乎是千篇一律的:投入一笔费用,租借一个房屋,招聘1名助理。办理营业执照,开始线下执业。传统的执业之路,是线下消费生态的产物——人群在线下,流量在线下。然而,线上消费,几乎重塑了人们的消费场景和行为。这对于咨询师的独立执业而言,总体上是更加有利的。你不必再像过去那样,一定要先租借场地、办理营业执照。你可以低成本的开始,特别是自媒体这种形式的成熟,可以成为咨询师的有力工具。十几年前,我们通过电视节目(央视《心理访谈》)认识了杨凤池、李子勋。通过畅销书《登天的感觉》认识了岳晓东。后来,我们通过知乎知道了李松蔚,通过自媒体知道了武志红。善于利用传播媒介,对于咨询师的执业发展,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这是东鱼西鱼的第126篇原创文章,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发展、心理学的商业化,是我们深入思考和探讨的领域,期待给大家持续带来一些有启发意义的思考。欢迎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