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福州晚报》刊发
资深媒体人陈文波撰写的
《粗茶淡饭 安溪味道》一文
让我们一起在他的文字里
品尝安溪“茶尖上的美食”
安溪,铁观音的故乡
人生开门七件事
“柴米油盐酱醋茶”
安溪人把茶提升到“米”的地位
“茶米”“茶米”地称呼着
那一颗颗沉甸甸的铁观音
也如米一般实在
在安溪人的生活中
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泡开后的铁观音
茶叶在水杯中纵情舒展
茶汤淡雅隽永,回味无穷
一如安溪的饮食
低调内敛,滋润养人
庄秀萍摄
安溪人喝茶,也是吃茶
本来,在闽南语中
喝茶也等于吃茶
用的都是一个字
呷!
安溪的乌龙茶有四大种类:铁观音、黄金桂、本山和毛蟹。以茶入餐,茶产地并不少见,不过大多用茶叶煮煮粥,茶叶梗炒炒菜而已。普通人家,用茶泡饭,也是吃得极香,粗放简单,不太讲究。近年来,安溪以茶入菜,制作特色美食,还办起了比赛,于是,在央视的《走遍中国》栏目里,我们看到,安溪的茶可以做成粽子,煮成粥,可以和多宝鱼一起蒸炸等“茶尖上的美食”。
央视《走遍中国》介绍安溪的茶餐
我不知道这样的茶宴在安溪本地是否受欢迎,事实上,安溪的朋友们待客,似乎也不太会端出这样的创新菜。安溪人的日常生活中,他们最常做的,还是喝铁观音,吃家常饭。
据说,这里的小吃数量过百。从莆永高速公路湖头出口下来,不多远就是湖头镇区。直到今天,这个内陆小镇的热闹程度,依然不亚于县城。湖头有一首民谣:“湖头小吃摊,三步有一摊,大街小巷都摆满……”说的正是湖头小吃的繁华。
湖头米粉,质地柔韧,经煮耐炒,有嚼头,在省内诸多米粉中独树一帜。在湖头,米粉又以福寿村、汤头村的为佳,天气晴好季节,走进这两个村子,家家户户几乎都在晒米粉。湖头米粉之所以好吃,一则与当地水质米质有关,另外,就在于制作技艺,纯手工制作的米粉更是供不应求。
手工米粉制作技艺 陈纪凤摄
米粉之外,内馅咸香的咸笋包、澄黄酥脆的湖头鸡卷、有咸甜两种口味的芋包、清淡香浓的炕蛋汤、饱满诱人的大肠灌糯米、耐嚼劲道的湖头白粿等等都是湖头有代表性的小吃。它们大多取材于湖头本地出产的食材,如咸笋包,必然有野菜紫菊的参与,而鸡卷的香脆,则少不了猪网油的包裹。此外,还有季节性的鼠曲草等等都可以入菜,烹饪的手法则是煎、炸、蒸、煮都有运用,正是这些纯天然的食材,多样的烹饪手段,使得湖头小吃长盛不衰。
咸笋包
鸡卷
芋包
炕蛋汤
葱头粿
湖头的小吃,没有太多名贵的食材,甚至是有些粗粝,但就是这些普普通通的芋头、大肠之类的“粗货”,填饱了海内外安溪人的肚子,也悄悄地在他们的记忆中植入了属于安溪的饮食烙印。
官桥豆干,就是很有代表性的安溪美食记忆。泉州有句俗话,“豆干菜脯滞”,说的是老泉州人一日三餐离不开豆干、菜脯和海蜇,排在首位的就是豆干。官桥莲美村的豆干,又叫布包豆干,香味浓郁,不易掰断,挺有嚼劲,做菜极佳。没通高速的年代,位于省道边上的官桥镇莲美村一段路,两侧全是卖豆干的摊子,南来北往的车流,总会在这里驻足,带上几包豆干,继续前行。由于豆干水分少,耐存放,华侨们每次结束探亲后,总会带上几包回去。
我们路过莲美村,当地到处都是豆干面的招牌。好奇寻味,原来豆腐下锅油炸,配碱面,佐以蒜蓉酱调味,就是当地最有名的小吃豆干面了。炸过的豆干,外酥里嫩,搭配碱面同嚼,产生美妙的口感,确实好吃。
安溪豆干面让我想起漳州的手抓面,两者做法吃法几乎一模一样,两地相隔百里,不知道谁影响了谁,只能说,美好的食物最终殊途同归。
作者简介
来源:安溪融媒
铁观音茶文化:tieguanyin0595
本号由安溪铁观音茶文化推广中心提供,目前已经成为安溪铁观音茶友中访问量最大、影响力最广、转发率最高的公众号之一!安溪铁观音茶文化推广中心是非盈利性组织,以传播安溪铁观音茶文化为己任,致力于提供最具价值的茶叶资讯,搭建合作双羸的同业交流平台。
如果你也喜欢喝茶,喜欢铁观音茶文化,并乐意一起分享作品,请添加小编微信号tgy0595,或在安溪铁观音公众账号对话框中输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