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肿瘤科Ⅲ病区
《“灌肠不怕漏”》
保留灌肠是目前认为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的最优方案但要求保留时间达到1—2小时,而放射性肠炎的最大并发症就是肛门括约肌松弛。肛门括约肌松弛导致灌肠期间药液边灌边流,保留时间缩短,影响治疗效果。患者不能完成全程治疗同时增加患者经济负担。针对此状况,科室老师们开动脑筋,创新了一个“灌肠不怕漏”小工具,用以解决患者边灌边漏的现状,延长灌肠保留时间,大大提高药物疗效。
将婴儿奶嘴与灌肠管结合。柔软的小号的奶嘴将松弛的肛门括约肌填塞,不会使患者产生异物痛苦感,同时也让灌肠药物不再轻易流出体外。解决了患者边灌边流的现状,延长了保留灌肠在体内保留的时间,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
用于肛门括约肌松弛需要行保留灌肠的患者
02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Ⅰ病区
《支气管镜检查用简易氧气面罩》
支气管镜检查是利用光学或电子内镜对支气管管腔进行的检查。缺氧患者在检查时需要为患者给氧,减轻缺氧情况。而检查过程中,患者常有张口呼吸,鼻导管给氧无法保证患者氧合,将雾化装置改为简易氧气面罩,既能顺利配合支气管镜检查,还能保障患者有效给氧,避免因操作中缺氧导致患者气喘、呼吸困难、心率增快等不良反应。
雾化面罩孔能使支气管镜进入鼻腔不影响内镜操作使用,氧气通过氧气管充入面罩内,增加氧浓度,保障经口呼吸患者的有效给氧。
应用于轻中度缺氧经口、鼻腔支气管镜检查患者。
03
耳鼻喉科II病区
《“π”型冰袋》
临床上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创面多数不予缝合,依靠鼻腔填塞,由此引起的疼痛使其极为痛苦。伤口疼痛及出血是鼻内镜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冰敷可以有效的预防出血、减轻水肿、缓解疼痛。而传统的冰袋有棱有角,且冰袋不易固定导致冷敷效果不佳。于是制作了“π”型冰袋。
将手套的拇指、食指及小指部分在掌根部打结、不注水,再往乳胶手套里灌入盐水,一个“π”型冰袋制作就完成了。制作简便,耗材低廉,能天然贴合鼻根部。同时,安装了可调节松紧带,根据患者头围有效固定冰袋,保证冰敷部位正确。最后,防水布袋可以反复清洗消毒重复使用,避免交叉感染且成本低廉。
适合鼻内镜术后的患者,可以有效的预防出血、减轻水肿、缓解疼痛。
04
血液内科
《自制皮肤保护膜》
临床上许多长期吸氧的患者佩戴吸氧管,一般都是挂在病人耳朵上,然而吸氧管反复摩擦会造成病人耳廓皮肤的破损,用医用无菌敷料(留置针贴膜或水胶体敷料)覆盖在耳廓处,减轻导管的摩擦,保护局部皮肤。
将留置针贴膜或水胶体敷料覆盖于任何长时间摩擦皮肤处,制作简便,操作方便,价格低廉。
任何有导管反复摩擦处均可使用,包括脚后跟、骶尾部等。
05
北院区神经内科
《壁挂式大小便置物架》
由于神经内科老年病人较多,存在行走不便、手抖、视力不佳等情况,无法将试管准确放置在标本架上,针对此情况,设计了在病房卫生间放置壁挂式大小便置物架。
材质使用水晶亚克力,免打孔无痕贴,对墙面无损害,撕取方便,最大可承重2KG左右;圆滑不伤手,便于反复清洁消毒;粘贴位置可根据病人坐便习惯放在合适的位置,便于拿取和放置。
方便老年患者轻松将大小便标本放置在试管架上。
06
手术室
《改良输血器在腔镜手术烟雾预防与控制中的应用》
腹腔镜手术是一种损伤小、疗效好、术后恢复快、患者接受度高的一种外科疾病治疗方式 。腹腔镜下进行切割分离时使用超声刀、单极电凝等能量设备难免会产生大量的烟雾,影响操作视野的清晰度。临床上的吸烟装置大多取材不易且收费。
洗手护士只需将输液针头拆除,一端连接在一次性穿刺套管阀门上,带穿刺针栓的另一端插入台上的吸引皮管内即可完成。术中医生可根据烟雾的大小调节输血器上的开关,既保证腹腔压力处于手术需要的正常范围,又可以持续排出烟雾使清晰术野。拿取方便,制作简单,既经济实惠又安全可靠。
腹腔镜手术所产生的烟雾均可密闭完全排出,腹腔压力无幅度变化,有效解决烟雾导致术野模糊问题。
07
肾脏内科
《轮椅标识旗》
科室里有大量长期透析患者,鉴于病情所需,轮椅成为他们频繁使用的辅助工具,然而丢失现象屡见不鲜。这种情况打乱了轮椅正常的使用秩序,严重影响了轮椅的周转效率,给科室整体的医疗护理服务工作带来了诸多困扰。
定制了一款别具匠心的轮椅标识旗,红底白字,简洁而醒目,上面清晰地写着 “轮椅帮了您,也请您帮轮椅回家。肾脏内科 2305992” 这样温暖又不失提醒意味的话语。由固定端、活动端和旗身三部分构成,稳稳地直接固定在轮椅之上,而且丝毫不会影响轮椅的正常使用,时刻提醒使用者要让轮椅 “按时回家”。
给轮椅办理标识旗,提升轮椅的周转率,切实保障了每位患者都能按需所用;解决了轮椅丢失、管理不便等问题。
08
北院区儿科
《中医穴位贴敷医嘱章》
科室开展的术中医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咳嗽、腹痛、腹泻等疾病,由于该医嘱为说明医嘱,因此无法打印药方+穴位明细,核对医嘱执行单需要手写药方+穴位,容易造成错误,而且开展例次多,工作量大,给临床工作带来不便。遂制作常用中医穴位贴敷医嘱章,应用于医嘱执行单上。
定制几款常用穴位贴敷的印章,医生开具说明医嘱时,使用印章标注,方便、准确、一目了然,提高护士工作效率。
本印章用于穴位贴敷说明医嘱。
09
北院区普外科
《双向“太阳夹”》
带管患者的引流袋常规挂放于床下,当其下床活动时,患者自身取、放及固定均有不便,为进一步提高患者单人自主操作性,我们将挂钩与弹簧夹结合为一体化的双向“太阳夹”,用于带管患者引流管的护理。
将挂钩与弹簧夹合二为一,患者可以单手操作,同时弹簧夹固定有力,可有效防止管道滑脱,患者活动时也可解放双手,避免手提。自制双向“太阳夹”管理表,登记用物去向,方便护理人员管理和追踪。
适用于携带管道的患者在卧床休息、行走、如厕、功能锻炼等多状态时管道的固定。
10
甲状腺乳腺外科I病区
《双头PICC臂围测量软尺》
监测PICC带管患者上臂围是预防PICC置管后血栓并发症的重要观察指标。传统方法测量时护理人员需反复移动尺体,多次定位及测量,易造成误差,也增加了工作量,双头软尺仅需一次定点即可完成测量,提高效率及精准度。
双头软尺由两个软尺组合而成,利用手腕带的扣子固定,制作简单。
可应用于患者臂围、腿围的测量。
来源:荆门市中心医院护理部 平台发布或转载文章均为传递更多专业知识,服务大众,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侵权,联系(微信17770084101)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