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25讲】<心智化理论与干预技术> | 安娜·弗洛伊德中心新锐疗法+英国NICE项目

健康   2024-10-14 17:53   上海  


01
什么是心智化?
Mentalization


心智化(Mentalization)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最早由匈牙利精神分析学家Imer Hermann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在20世纪80年代末广泛使用在与心理治疗的理论发展相关上。在当代心理学中,心智化的概念主要由Peter Fonagy等在90年代发展并普及。


这里采用安娜·弗洛伊德中心首席执行官Peter Fonagy 对“心智化”的概述:

心智化是一种想象性的心理活动,是个体理解和反思自我和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特别是在复杂的情感情境中对情绪、信念、欲望和意图的觉察和理解。


➤内省&心智化

  • 用通俗的话来说,这类似于从外部看待自己,从内部看待他人。内省某种程度上就是心智化的表现,通过这个过程,真正理解他人的思维和感受。

➤共情--心智化--正念

  • 共情是你对他人可能感受到的东西。心智化则既关于自我,也关于他人。正念通常是指与自我相关的心理状态;共情则与他人相关。心智化介于两者之间。


心智化在多领域中的研究

  • 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中主要研究儿童在早期如何逐渐理解他人心灵的过程,通常与“理论心智”(Theory of Mind)相关。重点包括依恋风格、情感调节以及父母教养对心智化的影响;临床心理学则主要开发应用基于心智化基础的治疗(MBT),重点关注心智化缺失或障碍与心理疾病(如边缘型人格障碍、自闭症、抑郁症、焦虑症)的关系

  • 神经科学:探讨心智化的神经基础,研究大脑哪些区域(如前额叶皮层、杏仁核)在个体理解他人意图、情绪和信念时被激活。

  • 精神病学:研究心智化与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边缘型人格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关系。这些疾病常表现为心智化功能的损害,如无法准确解读他人的情绪或意图。

  • 教育学:心智化研究也应用于教育领域,尤其是发展情绪智力、社交技能和自我意识的课程设计。

  • 哲学:哲学家尤其是心灵哲学家会探讨心智化的本质问题,尤其是个体如何从现象学角度理解他人的心灵,以及主观体验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这些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人类心理,还可以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如治疗心理疾病、改善人际关系和提高教育质量。



02
基于心智化的疗法(MBT)优势与特点
Mentalization-Based Therapy


基于心智化的疗法(Mentalization-Based Therapy, MBT)是一种整合了精神分析认知行为疗法的心理治疗方法,旨在帮助患者改善其理解和调节自我及他人情绪和意图的能力。特别适用于治疗那些在自我和他人心灵理解上存在困难的患者,尤其是边缘型人格障碍(BPD)患者。


所以,MBT最初是为治疗边缘型人格障碍(BPD)而开发的,不过现在被广泛地应用到其他障碍和心理治疗中。


与其他治疗技术相比,MBT核心优势:

  • 在于其帮助患者在情绪激烈的情境中理解和调节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态,尤其在人际关系方面具有明显效果

  • 它是一种结构化但灵活的治疗方法,通过提升自我觉知和对他人心理状态的理解,有效减少情绪波动和人际冲突

  • 这种疗法适用于多种心理障碍(如抑郁症、焦虑症、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以及依恋相关障碍),尤其在情绪调节和社会认知方面面临挑战的患者中效果显著。


MBT有个显著特点就是“以当前为中心的治疗”它强调当前的情境,而不是过多地回溯童年或早期创伤事件。治疗师和患者主要关注的是当下发生的情绪、信念和互动过程。这与其他更具反思性的疗法(如传统精神分析)有所不同。


此外,MBT通过帮助患者提升情绪调节和人际理解能力,可以有效减少症状的复发率。尤其是在BPD治疗中,研究表明MBT能显著降低自我伤害行为和情感波动的频率。



03
心智化与儿童青少年心理治疗
Mentalization & Psychotherapy fo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在儿童和青少年心理治疗中,心智化的概念和方法逐渐成为焦点,特别是在应对发展障碍、情绪问题和人际关系困境时。随着心智化理论在成人治疗中的成功应用,针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心智化疗法逐步发展出多个适应不同年龄段和问题类型的变体。


在本次课程关于心智化临床实践的部分,就会给大家重点讲解几个MBT在儿童青少年问题中应用,例如:

1.MBT-C

MBT-C(Mentalization-Based Treatment for Children)是专门为儿童设计的基于心智化的治疗方法,适用于5-12岁左右的儿童。这种疗法的重点是通过提升儿童对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态的理解,改善他们的情绪调节和社会互动能力。


  • 特点:游戏和互动为主、家庭参与、早期干预。

  • 适用范围:儿童期的情绪调节问题(如焦虑、抑郁)、行为问题如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自我意识和社交技巧发展困难

2.MBT-A

MBT-A(Mentalization-Based Treatment for Adolescents)是针对青少年的心智化疗法,通常适用于12-18之间的青少年。这一阶段的青少年在情绪和社交关系中往往面临复杂的挑战,MBT-A帮助他们提高对情绪、冲动和人际互动的理解和控制。


  • 特点:处理青春期的情绪波动、增强自我和他人理解、家庭与社交支持系统的整合

  • 适用范围:青春期的情绪问题(如抑郁症、焦虑症、愤怒管理问题)、青少年行为问题(如自伤行为、冲动性问题)、青少年与父母和同伴的关系问题

3.MBT-T

MBT-T(Mentalization-Based Treatment for Trauma)是专门用于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心智化疗法变体,适用于经历过创伤的儿童和青少年。创伤经历常常影响儿童和青少年的情绪调节能力和对他人心理状态的理解,导致他们在情绪困境中容易误解他人的意图。


  • 特点:安全环境的构建、创伤后情绪调节、处理自我感和他人感的分裂

  • 适用范围:儿童和青少年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复杂创伤后的情绪和人际关系问题

4.心智化与自闭症谱系障碍(ASD)

自闭症谱系障碍(ASD)的核心问题之一是社会交往障碍,自闭症儿童和青少年常常难以理解他人心理状态,这直接影响他们的社交能力。心智化的训练对改善ASD患者的社会认知有重要作用。


  • 特点:理解他人意图和情绪、模拟社交情境、减少社交误解

  • 适用范围: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儿童和青少年、具有社交互动困难的儿童和青少年

MBT-C、MBT-A和MBT-T等心智化疗法的变体为儿童和青少年提供了适应其发展阶段和心理需求的治疗方案。特别是针对自闭症谱系障碍,心智化训练帮助提升其社交认知能力。


04
心智化的临床应用与未来
Future of Mentalization


心智化的临床应用目前在多个心理健康领域展现出显著的疗效,尤其是在治疗边缘型人格障碍(BPD)、抑郁症、自闭症谱系障碍(ASD)、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以及进食障碍与成瘾等与情绪调节和社会认知困难相关的心理疾病方面。未来,随着对心智化机制的深入理解及技术的发展,心智化的临床应用前景更加广阔。


心智化与神经科学结合

脑成像技术(如fMRI、EEG等)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更精准地评估个体的心智化能力,通过实时观察大脑中与心智化相关的区域(如前额叶皮层和内侧前额叶)的激活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与其他疗法的整合

心智化疗法与其他心理治疗方式(如认知行为疗法、正念疗法、接受承诺疗法)有很多互补之处。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整合性治疗方案,结合不同疗法的优势,例如,正念训练可能与心智化结合。


数字化与远程治疗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进步,心智化疗法可能通过数字化平台和远程治疗实现更广泛的应用。虚拟现实(VR)技术和人工智能(AI)可能被用于模拟复杂的社交情境,帮助求助者练习心智化技能。此外,远程治疗和基于应用程序的心智化训练可以让更多偏远地区的求助者获得治疗。


儿童与青少年应用

未来将有更多研究探讨如何在儿童和青少年中有效应用心智化疗法。儿童早期的心智化发展对于他们的情感调节和社交能力至关重要,未来的治疗可以专注于提高儿童的心智化能力,预防成年后发展为人格障碍或其他心理问题。


心智化疗法在当前临床心理学中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特别是在处理情绪调节困难和人际关系问题上。未来,心智化的应用前景更加广泛,可能会扩展到更多的心理障碍、文化群体和治疗形式中。





课程介绍


➢本次心智化教学将由两位专业级导师:Elliot Jurist 博士与Norka Malberg博士共同为大家讲授。


课程分为两大部分:心智化理论(13讲)+1次答疑、心智化临床实践(10讲)+1次答疑


两位权威专家联袂讲解,从心智化理论、发展、测量到心智化临床意义、临床实践、技术的使用,以及适用的心理障碍与人群,都包含在这个课程中。可以说这是目前市面上关于心智化教学相对比较全面、详尽的课程,其中包含很多科学前沿的研究应用。


PART.1
[ 心智化理论 ]
讲师:Eliot Jurist 博士


▶第1讲 精神分析史简述I

  • 精神分析的背景

  • 精神分析的核心信念(原始和当代)

  • 作为疗法、运动和科学的精神分析

  • 弗洛伊德之后:自我心理学


▶第2讲 精神分析史简述II

  • 客体关系(克莱因、温尼科特、科恩伯格、比昂和奥格登)

  • 自我心理学和客体关系:洛瓦尔德

  • 依恋理论:鲍尔比

  • 关系精神分析:杰西卡·本杰明

    

▶第3讲 心智化理论

  • 从依恋到社会交往

  • 心智化一词的来源:法国心理学家和认知心理学家

  • 冯纳吉对两种理论的整合

  • 完善心智化结构


▶第4讲 深入了解“心智化”的意义

  • 自然教育法、认识信任与认识警觉

  • 基于心智化的疗法(MBT)及其结果

  • 该方法的独特性


▶第5讲 基于心智化的疗法(MBT)

  • 干预

  • 移情

  • 基于心智化的疗法(MBT)与移情焦点疗法(TFP)的比较


▶第6讲 心智化与治疗方法

  • 人格障碍的治疗变迁

  • 其他障碍

  • 成瘾


▶第7讲 心智化情绪

  • 情绪的历史

  • 基于情绪治疗的当前思考

          

▶第8讲 心智化情感

  • 心智化结构(与情感调节的关系)

  • 测量方法:识别、处理和表达情感


▶第9讲 心智化情感测量

  • 测量的两个版本

  • 测量结果

  • 临床意义

     

▶第10讲 心智化情感的临床应用

  • 深入探讨情感的识别、处理和表达

  • 将心智化情感用作临床工具(包括身体和文化)

  • 三个案例


▶第11讲 心智化、心智化情感和创伤I

  • 关于一个复杂创伤案例的回忆录


▶第12讲 心智化、心智化情感和创伤II

  • 关于奥利弗·萨克斯案例的两个回忆录


▶第13讲 总结

  • 精神分析的未来

  • 心智化的未来

  • 心智化情感的未来


⊙第一次答疑



【讲师介绍】



Elliot Jurist

心理学博士
  • 现任纽约市立大学研究生中心和城市学院的心理学和哲学教授,专注于心智化的情绪情感研究。

  • 2004年到2013年,他担任了纽约市立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项目的主任。

  • 2008年到2018年,他曾任职《心理分析心理学》期刊(APA第39分会的期刊)的编辑。


他也是Guilford Publications出版的“心理分析与心理科学”书系的编辑,并在该书系中出版了《情感管理:在心理治疗中培养心智化》(该书已被翻译成意大利语、中文和西班牙语,并被美国心理分析委员会和学院评为2019年度最佳理论书籍)。同时他是《超越黑格尔与尼采:哲学、文化与主体性》(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2000年)的作者;并与Peter Fonagy、George Gergely和Mary Target共同撰写了《情感调节、心智化与自我发展》(2002年),后者已被翻译成五种语言,并获得了两项图书奖。他还是《心与心:婴儿研究、神经科学与心理分析》(2008年)的合编者。


  • 2014年,他获得了APA第39分会的学术奖,并在2024年获得了同一组织的领导力奖。


他与Norka Malberg、Jordan Bate和Mark Dangerfield共同撰写了《与父母跨越生命周期的工作:一种基于心智化的方法》(APA Publications, 2023年),并即将出版新书《宽恕:回忆录与治疗》


PART.2
[ 心智化临床实践 ]
讲师:Norka Malberg 博士


▶第1讲 心智化理论的发展

  • 依恋理论

  • 发展心理学及其对理解依恋和心智化的影响

  • 心智理论

  • 反思功能


▶第2讲 心智化实践的基本概念与原则

  • 心智化在人际关系中的发展

  • 外来自我的概念

  • 认识信任与具身心智化

  • 标志的镜映

  • 心智化的四个维度

    

▶第3讲 儿童发展和儿童心理治疗背景下的心智化

  • 我们如何知道儿童是否正在进行心智化:关系和发展的视角

  • 三种前心智化模式和心智化的四个维度

  • 前心智化模式的临床工作


▶第4讲 面向学龄儿童(5~12岁)的基于心智化的时限性治疗(MBT-C)

  • 心智化的三大模块

  • MBT-C 技术

  • 技术依从性


▶第5讲 面向青少年的基于心智化的治疗(MBT-A)

  • 青春期与心智化

  • 治疗过程

  • 评估、制定和治疗过程:概述


▶第6讲 MBT-C 与自闭症

  • 范式的变化:自下而上的范式

  • 技术:如何就心智化的三大模块对自闭症儿童进行治疗

  • 神经多样性和认识不公正的概念


▶第7讲 通过心智化的视角与家长进行工作1

  • 反思功能

  • 发展认知信任

  • 婴儿室中的幽灵

  • 父母的心智化情感    


▶第8讲 从心智化视角与家庭进行工作2

  • 创建家庭心智化档案

  • 在 MBT-F 的背景下处理心智化螺旋现象

  • 识别非心智化循环


▶第9讲 面向创伤背景下的儿童及青少年的基于心智化的治疗(MBT-T)

  • 关系创伤及其临床表征

  • 从 MBT 视角开展工作:修改

  • 关系创伤背景下的前心智化模式

  • 技术因素


▶第10讲 与儿童和成人工作中的依恋、游戏与性:临床演示

  • 在这个临床演示中,可以看到心智化概念在儿童和成人临床治疗工作中的应用,特别是标志性镜映的重要性。


⊙第二次答疑



【讲师介绍】


Norka Malberg

临床和发展心理学家

  • 博士,临床和发展心理学家,IPA成员,专注于儿童、青少年和成人的心理分析。

  • 她是耶鲁大学医学院儿童研究中心的临床助理教授,西班牙巴塞罗那拉蒙·卢尔大学的教授。


Malberg博士从伦敦大学学院获得博士学位,研究课题是在Peter Fonagy教授的指导下发展基于心智化的慢性病青少年小组。她还拥有哈佛大学、伦敦大学学院和佛罗里达国际大学的研究生学位。


  • 她毕业于安娜·弗洛伊德中心,接受过儿童和青少年心理治疗的培训。

  • 她是儿童、青少年和家庭的心智化治疗的官方培训师和督导。


她的研究和临床兴趣集中于神经多样性、关系创伤背景下的儿童和青少年工作。在心智化、丧失和哀悼、发展心理分析视角的价值、维度诊断和临床形成等主题上发表了广泛的研究。





课程相关


1、课程时间与形式

2024年12月12日起,每周四 18:00更新一讲,符合普通用户学习周期;

高清视频,中英文双语字幕,上课也能学心理学专业英语,学习收获更大。


2、学习时数

课程为录播形式,共25讲:课程23讲,每讲30分钟左右2次答疑,每次60分钟左右。


3、课程回看

课程配备学习社群,课程更新后,在课程期限内,学员可以随时回看。回看有效期为全部课程更新结束后5年





课程价格



会员1099元

普通学员1199元

      转发文案,立减200元!


会员(转发):899元

普通学员(转发)999元


早鸟限时:10月14日—18日


↓↓↓↓↓↓↓↓↓↓↓↓
唯一的报名入口

私信你的任一糖心理客服报名
(微信好友列表,搜索“糖心理客服”)




【友情提醒】
1.本课程报名费用,一经缴纳,将不再接受任何原因退费,但可以在开课前办理转让;
2.所有课程的转让,一定要先联系客服。确认后,双方结清费用,并通知客服为接收方办理补报名手续;
3.如果课程的转让方是会员,接收方是非会员。接收课程方,需要按此课程的最低会员与非会员差价,补给客服;
4.为了防止倒卖,课程不得以任何原因加价转让。客服有权拒绝为加价课办理转让手续;

5.课程为实名制报名,报名后只能由本人去现场上课,中途不得换人。

6.所有长程项目,均不设置补课。如果是大班工作坊,不设置补课,如有特殊情况,需提供相关证明。务必要在下一期内补完。否则默认自动放弃。


糖心理
让每个人拥有发现幸福的能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