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很多人会觉得这职位挺高大上的,掌握着“人大的大权”,掌管着县里的立法、监督等重要职能。
可奇怪的是,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一般并不是县委常委,这就让不少人摸不着头脑。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这么重要的职位,为什么不是县委常委呢?这个问题其实涉及到体制内的权力结构、分工安排以及政治平衡。
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其中的门道。
1.
1.县委系统和人大的权力分工
首先得明确一点,县委是全县的领导核心,这在体制上是铁打的事实,县委常委会的成员基本上就是县里的“领导班子”。
县委书记是“一把手”,常委里的每个人分工明确,管着不同领域。
人大常委会主任呢?
他虽然职位看起来很高,但人大在地方的权力其实更多是监督性质的,并不直接参与县委日常的决策和执行工作。
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县委常委的职能和人大的职能并不完全重叠。
县委常委需要参与全县的决策,而人大常委会主任的工作重心则是在监督、立法和任免干部上,更多是从“外部”监督政府的工作,和县委常委的“内部决策”角色是不一样的。
人大常委会主任并不需要在县委常委会中占据一个席位。
2.
2.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的“位置”问题
再往深了说,人大在地方的地位其实有点“尴尬”。
虽然从法律上讲,人大是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的意志,但在实际操作中,人大更多是“象征性”的监督机关。
县委书记、政府一把手(县长)才是真正掌握实权的角色,而人大常委会主任往往是“二线”干部,实际执行力并不强。县委常委会并不需要人大常委会主任这种偏“二线”的干部参与进来。
这并不是说人大常委会主任的职位就没有意义。人大的职能非常重要,尤其是监督和决定重大事项方面,但这些工作更多是“事后监督”,并不是“事前决策”,这就决定了人大常委会主任不需要成为县委常委。
3.“一把手”们的权力平衡
这里要说的就是体制内的经典“权力平衡”。
县里的主要领导岗位,除了县委书记、县长,还有人大常委会主任、政协主席、纪委书记等。这些岗位的设置,其实是为了保持权力之间的平衡,防止任何一个人或一个部门掌握过多的权力。
县委书记作为“一把手”,是县里的权力中心,政府的一把手县长,政协的主席,纪委书记各自分工负责,形成了一个相对平衡的权力结构。
人大常委会主任虽然在名义上权力很大,但更多是象征意义上的权力,实际操作中并不需要时时参与县委常委的决策过程。这也是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不被纳入县委常委的重要原因——体制设计上就是为了避免权力过于集中。
4.政治排序和“论资排辈”
还有一个不太好明说的原因:人大常委会主任的位置,通常是给那些“资历较老”但已经“边缘化”的领导。
体制内有句老话,叫做“到人大政协养老”,这并不是说人大政协没有实权,而是说,很多干部在职场生涯的后期,会被安排到人大或政协担任领导职务,这既能保证他们的政治待遇,也能让他们“体面着陆”。
从这个角度看,人大常委会主任并不是一个需要参与县委常委会日常决策的角色。
人大常委会主任更多是一个“安抚性”的职务,安排那些资历深厚、但已不再适合掌握实权的干部。
他们不被纳入县委常委,也是一种“体制内的规矩”。
6.“潜规则”与“明规则”
在体制内,很多时候有“潜规则”和“明规则”两套系统同时存在。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不是县委常委,表面上看是因为权力分工不同,但实际上也有“潜规则”作祟。县委常委这个圈子,是一个核心圈子,掌握着真正的权力,而人大常委会主任,尤其是那些接近退休的干部,已经不需要再参与到这个核心圈子里了。
人大常委会主任通常是“明规则”下的权力代表,他们的权力是法律赋予的,但在具体操作中,真正的权力还是掌握在县委常委手中。
这种“形式上的权力”和“实际的权力”之间的差异,也导致了人大常委会主任并不需要成为县委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