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还没上映,就被骂了个狗血淋头!
让富豪去演穷人,真的是这部电影被网友怒骂的原因吗?
《逆行人生》为啥会被人人唾骂,作为国内首部关注外卖骑手真实生活的电影,怎么会引起如此之大的争议?
两极分化的口碑,谁对谁错?
真正的穷人,其实从来不是穷,而是在社会上的弱势,当电影将现实中的弱势群体过度娱乐化之后,或许才是《逆行人生》被骂的主要原因。
我并不反感徐峥的电影,至少他的很多作品,都在通过自己的努力,带给观众一种不一样的观影体验,从《人在囧途》,再到《我不是药神》,徐峥从演员到导演的进步,大家有目共睹。
但这部《逆行人生》,说实在的,我个人非常不喜欢。
其实并不是反感富人去演穷人,毕竟,国内的影视剧中,穷人从来就没有真正被尊重过,刚毕业的大学生,吃着泡面,却住着月租上万块的公寓,而她的工资却只有三千块。
这是个根深蒂固的问题,有句话说的很好,国内的影视圈是封建主义的重灾区。
在国内的影视作品中,穷生奸计,富长良心从来不是调侃,而是编剧和导演们实打实的,正在不断灌输给我们的观点。
只要是穷人,他们就一定会想尽办法的向上爬,哪怕是出卖朋友,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也在所不惜,反倒是那些衣冠楚楚的富人,即便是被穷人们再三“坑害“,始终保持着善良的心。
说句实话,这样的剧情实在魔幻,让人非常的无语。
回到徐峥的《逆行人生》,这部电影最大的败笔,就是在于人物的刻板印象,作为主角群体的外卖员,被设定成了底层小人物的代表。
而与之相对应,点外卖的人,就成了所谓的上层人物,他们形成了鲜明的的对比,同样也非常的割裂。
每个风里来雨里去的外卖员,都有着自己的悲欢故事,可他们始终保持着乐观向上的心,尝尽生活疾苦,仍旧兢兢业业的为生活奋斗。
可作为对立面的其他人,却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尖酸刻薄,刻意充满着歧视,或者说,他们歧视的不是外卖员,而是所有没钱的穷人!
弱势群体就活该被看不起,这倒是与各种社会新闻中的刻板印象不谋而合,并且在电影中被无限的放大,似乎这就是社会的常态。
这样的做法,很低端,至少会让人感到不适,不断被挑动情绪,搁谁也受不了啊!
电影中,徐峥饰演的男主,毕业于名牌高校同济大学,毕业之后就进入了一片火热的互联网大厂,通过自己的努力,年纪轻轻就担任了项目组长,妥妥的年轻有为。
可岁月是把杀猪刀,能力再强,也逃不过年纪的摧残,徐峥扮演的男主由于上了年纪,惨遭公司“优化”而喜提裁员套餐。
按照劳动法的规定,他应得的补偿至少是70万,可为了节省成本,公司耍了手段,只给他赔了30万。
想维权?公司奉陪到底!
深感被骗的男主,不想签离职合同,也不想去拿那用尊严换来的30万,可麻绳专挑细处断,好巧不巧他的父亲继续用钱做手术。
迫于无奈,他只能捏着鼻子接受了30万的离职赔偿金,父亲患病,自己又惨遭裁员,原本幸福的家庭陷入到了急需用钱的窘境之中。
每个月生活费就得2万多,虽然妻子开办兴趣班,能补上点亏空,但仍旧是杯水车薪,在生活面前,尊严会变得不值一提。
徐峥所扮演的男主,经过思想斗争之后,最终选择了曾经瞧不起的送外卖的工作。
刚入行的新人,自然少不了“交学费”的经历,送错餐,走错路,送餐超时让他不断被客户投诉,罚款也是少不了的。
可作为主角,懂得都懂,就算是他送餐超时被投诉,都是那些身处高层的人刻意刁难他,动不动就拿着投诉威胁,嘴脸之恶臭,让人非常不爽。
即便是自己的错误,也得让外卖小哥道歉认错,这让心高气傲的主角怎么能接受,当即就和顾客们大吵一架。
可想想每个月2万的生活费,他还是忍了下来,决心要成为送外卖的“单王”,为了完成这个目标,作为软件工程师的他,利用自己的优势,开发出了一款针对外卖员的小程序。
不仅将各种路线记录下来,还贴心的标出了外卖货架的位置,通过自己努力,他很快就从啥也不懂的新人,摇身一变成了身份尊贵的黄金骑手,好评不断,那些刻意刁难他的人,也一改往日的嘲讽嘴脸。
剧情的最后,徐峥扮演主角成功夺取了外卖“单王”的称号,也完成了月入过万的目标。
仅从剧情来看,这部电影很简单,无非就是讲了个大厂员工被裁员后,下海送外卖,最后凭借着努力获得成功的故事。
有意思吗?
反正我觉得很无聊,毕竟,被各色社会新闻轰炸过的经历,让我提不起任何对《逆行人生》的兴趣。
剧情的硬伤
说句实在话,毕业于985高校的同济大学,还是有多年经验的互联网大厂员工,经历了各种的磨练和摔打,智商和心态似乎不像是他这个阅历和年纪该有的表现。
就算是说,经历了裁员之后的巨大心理落差,才会导致他心态崩溃,也完全说不过去。
你见过外卖小哥送餐,会把餐忘在车上?
如果是刚入行的新人,被投诉个一回两回,再加上遇到了蛮不讲理的顾客,被投诉差评,或许还能说问题不大,可次次都能被差评投诉,是不是该找找自身的问题?
情绪的崩溃往往是一瞬间的,可如果动不动就崩溃,这真的是一个有几十年工作阅历的职场老油条该有的行为?
甚至在吵架之后,将自己的负面情绪,全部宣泄在无辜的女儿身上,如果不是女儿上贵族学校,他也不会这样拼死拼活。
听听,这还是人话吗?
父母在外吃苦,回到家面对子女,总是报喜不报忧,至少这是中国大部分父母的常态,排除少部分打压式教育的父母以外,这才是最贴近生活的情况。
角色悬浮,不接地气,还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父母,这样的角色,怎么可能会让观众共情?
同情更是不可能,剧情中的硬伤,只会加重观众对角色的厌恶和不爽,试问,就这样的角色,会让你共情同情他吗?
至于许多网友在争论的,让富人去演穷人,其实这并不是《逆行人生》的硬伤,它真正为人诟病的点,在于徐峥扮演的主角,他所经历的苦难,完完全全就是假的。
主角是穷人吗?
你告诉我每月生活费支出两万的家庭是穷人,那些在工地路边摊吃十块盒饭的建筑工人,他们又是不是穷人!
他去送外卖的动力,是为了维持住生活的体面,谁见过穷到走投无路的人,还会纠结于子女上贵族学校20万的学费,他们恐怕是连想都不敢想!
所以说,这部电影的内核,其实是为了尊严和体面,才不得不选择送外卖,还拼死拼活的竞争外卖“单王”,这是真的穷困潦倒吗?
解决贫困的办法有很多,以男主学历和经验,只要肯降低工资水准,找份工作不成问题,甚至可以降低生活质量,优先保证活下去,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通过送外卖,将自己费尽心机的包装成一个“穷人”。
这才是为人诟病的点,他们没经历过苦难,也不懂什么叫做真正的贫困,只是将自己见过的所谓“苦难”,还有对外卖小哥的刻板印象,加工成了电影。
诞生于幻想中的现实,从来就只能束之高阁,那不是艺术,而是导演和编剧高高在上的“怜悯”,以及他们无病呻吟的自嗨意淫。
真正的穷人,他们不是穷,而是身处底层,难以求援的弱!
电影中徐峥扮演的主角,他怕的是中产的中年危机,从来不是穷人的生活。
更有意思的是电影的结局,徐峥所扮演的主角,最终还是卖掉了大房子,妻子一边开兴趣班,一边直播,生活好了起来,主角也因为小程序,得到了外卖公司高层的青睐,再也不用送外卖,而是入职了算法中心。
这或许就是,导演和编剧绞尽脑汁,才能想出来的人间疾苦。
冷眼观
徐峥的牛逼之处,在于选题材和前期造势。
《泰囧》 在观众最想看公路电影的时候,选择了公路题材,《泰囧》、《唐人街探案》变相导致王宝强忍不住制作了公路片《大闹天竺》。
《港囧》更是借着上部积攒的噱头,前期花重金宣传造势后,玩砸了!
《囧妈》这部电影的选角和剧情,都要好过《港囧》,只可惜生不逢时, 特殊时期改为线上播放想要捞回本,结果导致得罪一堆院线的人。
然后就是这部讲述外卖员的《逆行人生》因为这两年外卖员太多,发生的新闻也太多,你以为他搞艺术,实际上就是选个好题材而已,拍的稀烂也是在情理之中。
毕竟,徐峥只是一个演员。
“点赞”是喜欢,“在看分享”是真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