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的规则进行了调整
希望大家看完文章后多点“在看”
喜欢的话也点个分享和赞
这样才不会错过每一天的精心推送
《农场视界》精彩你的精彩
国家倡导并推行的"以竹代塑",不仅是一项环保行动,更是一次产业机遇。
2023年11月10日,在眉山市青神县举行的2023中国国际竹产业交易博览会前夕,位于青神斑布健康竹产业园的斑布纸业总经理李丛峰,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介绍,每吨620元的原竹通过制浆加工,成为了每吨10000元的竹纸,价值增长了16倍。
这个数字表明了竹子在纸业加工中的利润空间。李丛峰说:“竹纤维中能分解研发出各种形态,适用于各种场景的高端材料,这个是我们企业最近研制出的一个成果叫纳米级纤维素,应用场景在化妆品、食品,它很大的功能是具有保湿性,并且竹纤维有天然的抗菌抑菌功能。”
如果说加工成竹纸所需要的投资和技术相对复杂,而竹筷则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竹制品。即使是这种传承千年的筷子,在现代技术下,也有了科技的含量,并极大地体现出竹子在日常生活用品加工中的利润空间。
2023年3月,青神县竹筷研发加工中心正式挂牌成立,一根竹子大约可以制成260双筷子。眉山青神国际竹艺城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魏鹏说:“通过校企联合,通过科研赋能,把我们的这个竹子的青色成功地锁定在我们竹材的表皮,它在过程中里面含有丰富的有益微生菌和丰富的竹叶黄酮。”
这样的筷子能迎合时下年轻群体的消费需求,其价格不低,而加工的效益也是显而易见的。
从一家三五人的手工小作坊,发展到如今员工二十几人、年产值过千万的企业,青神银海竹木制品公司则主要加工竹灯笼、竹桌椅等。公司负责人李银海说,“我们编出的竹灯笼、竹桌椅深受老百姓喜欢,在淘宝网等电商平台经久不衰。”
竹制品中利润更高的则是竹制工艺品。
“一根5元的单竹通过匠人编织变成了市价万元以上的竹编工艺品;而一件普普通通的竹制品,给它赋予文化和故事,再与世界名牌挂钩,它就成了艺术品、奢侈品,动辄可以卖出数万元。”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青神竹编传承人张德明说。
张德明是青神竹编和国际知名奢侈品之间的一座桥梁,依靠与奢侈品牌合作,他曾创造过一年卖出价值近五百万元的瓷胎竹编的辉煌。
此外,竹子还有很多加工方向。但作为普通人,在小本投资的情况下,有哪些赚钱的机会呢?
首先是原材料直接售卖。青神瑞峰镇天池村的村民方兴权,将自家的竹子和家人砍伐、捆绑、装车后,直接销售给村上的初加工厂,两车湿竹可以卖到8000多元现金。
其次是初加工。竹子的初级加工一是将竹子进行粉碎。这种加工方式我们在钱几天的文章中做过专门的介绍;一是将竹子加工成竹片、青丝、圆棒等半成品销售。
湖南的李师傅前几年在老家投资了1.4万元,买了三台小机器,以5到10元1根的价格收购毛竹,经过切割——破片——磨边——打包等工序,加工成竹片、青丝、圆棒卖给下游的竹编、纸厂等用户。
加工一根竹子能赚15元。一天加工上百根竹子,一年计算下来,除了一些加工成本,两夫妻在家竟然能赚三十多万。
第三是简单精加工。
如果在初加工的基础上积累了行业经验,可以在投资增加不大的情况下,尝试精加工。
比如,做竹子粉碎加工后,可以加工竹子生物质颗粒燃料。
竹子加工被生物质颗粒的产出比例为3:1,也就是说3斤的竹子可以出一斤的颗粒,因此加工一吨竹颗粒需要3吨竹粉。
竹子加工成型的颗粒燃料,具有环保,密度大,体积小,燃烧时间长,便于运输和储存等优点,目前已成为替代燃煤的各地新宠燃料,广泛应用于工业锅炉,热水锅炉,工业用热,民用取暖,生活炉灶等诸多领域。
而竹片、青丝、圆棒初加工后,可以加工成一次性筷子或者竹席,还有串签子、牙签、香薰棒、花签、勺子、竹子工艺品等,追加的投资也不大。
湖南的李师傅就是在初加工的基础上开始精加工,每年的盈利从30万增加到70万。
总之,竹子加工是农村投资可大可小,加工可粗可精的项目,容易上手。
主编▍沐青
编辑▍谈丁
免责声明:
“农场视界”(xh-ncsj)由四川省农副食品流通协会打造的官方信息发布平台,欢迎微信(xhgzwx1)对公联系协会秘书处,并关注、分享平台信息;转载请注明出处。本号部分图文、视频来源于互联网或微信公众平台,内容仅供行业交流、参考,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也不承担信息引用产生的法律责任;非常感谢原作者的辛勤写作,如有侵犯版权敬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