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门师说 | 孙玉洁:奥运金牌不是终点,是新的起点

教育   2025-01-06 21:08   北京  

“南门师说”青年教师访谈活动是新闻与传播学院团委学术调研部于2023年4月发起的品牌活动。本学期,“南门师说”栏目联合学院第24期团校,由团校大一学员开展新闻稿采访及写作,以增进学院师生交流、树立学术榜样,为同学们提供了解青年教师的机会。


第六期活动,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学院2024级体育教育专业班辅导员孙玉洁老师分享她的经历。











教师简介



孙玉洁老师


孙玉洁,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教师,新闻与传播学院2024级体育教育专业班辅导员。女子重剑奥运冠军,曾连续两年世界排名第一,2018年入选世界击剑名人堂。曾荣获2016年北京大学学生年度人物,第十二届北京大学学生五·四奖章,2020年北京大学优秀毕业生,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2021年荣获北京大学第二十一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优秀教案奖、最佳教学演示奖、最受学生欢迎奖。



19岁获得伦敦奥运会冠军,28岁成为北大教师。曾经是“击剑运动员”、“北大学生”,现如今转型为教育工作者,将体育精神融入教学,影响和激励新一代的北大青年。12月18日,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教师孙玉洁接受学生记者采访,讲述她的“转型”故事。



2013年,孙玉洁入学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开启了她在北京大学的学习之旅,当时她还是一位国家队现役运动员。为了兼顾学业和训练,孙玉洁的求学时光可以用“马不停蹄”来形容。国家队训练基地距离北大23公里,坐地铁单程1个半小时,她每天至少要跑一个来回。每次训练刚结束,她就满头大汗地奔向北大。孙玉洁说:“我需要不断地学习,汲取更多知识来支撑我、帮助我走得更高,更远,再上一个台阶。在北大读书促进了我对击剑运动的认识,拓宽了我的思路,充实了我的头脑,从各个方面帮助我理解了击剑运动,让我可以去更好地训练和比赛。”


2020年,孙玉洁完成硕士研究生学业后选择了留校任教,从学生身份转换成教师身份。在燕园学习生活的这么多年里,她爱上了这个园子,这里的老师和同学们给予过她许多帮助,她希望用自己的方式来回报学校。


邱德拔体育馆地下二层的击剑馆,每周6堂击剑课的教学任务。孙玉洁在每次课前都会提早来到教室,认真准备教学器材,期待着同学们的到来。由于选课的同学基本上都是零基础的,击剑课会从基础知识带领同学们入门,学习基本的技术动作和战术,还会带着同学们观看击剑比赛录像,一边看录像一边讲解:双方运动员是如何保持距离的;什么是交锋距离;什么是进攻距离;什么是防守距离;什么时机选择运用什么技术动作更合理,如何在比赛中临场应变调整技战术等。通过这些讲解,希望同学们把学到的技战术能够在后续的实战课程中得以运用。在每学期期末阶段,同学们不仅能够做到自己能上场打比赛,其他同学比赛时还能帮忙做裁判。同学们通过一学期的学习,今后在电视上看到击剑比赛,还可以为家人朋友解说比赛。


“我是奥运冠军,赢过很多场比赛,但也输过很多场。无论输赢,我们都需要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去接受,积极复盘总结,然后去解决问题,相信自己下一次会做得更好。”孙玉洁希望将这种竞技体育的精神、拼搏的精神分享给更多的北大青年,为北大体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用她自己的方式回报北大,回报党和国家。


新闻稿采访及写作 | 李金科、张澍霖、张君祥、李其欣、王铭鑫、郭雁吉

排版 | 程文珍

受访者供图

新传人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团委微信公众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