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书·2963》
全球首演
“卖大厦,办厦大!”当这句台词被掷地有声地念出时,观众席的同学们早已热泪盈眶,掌声此起彼伏,无一不为嘉庚先生的坚定和无私所动容。
此刻,9月27日,在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的水上音乐厅,正上演着一场震撼人心的交响诗剧——《嘉书·2963》。
《嘉书·2963》,是厦门大学厦门校友会企业家分会携手厦门大学百年校庆晚会总导演、中国国家一级导演王根,为献礼陈嘉庚诞辰150周年,特别创作执导的大型交响诗剧,演出团队为厦门市的文化名片——厦门爱乐乐团。演出融合交响乐、情景朗诵、歌舞诗剧、节令鼓等多种艺术形式,通过跌宕起伏的剧情、激昂澎湃的旋律、生动鲜活的表演和沉浸式的视听语言,生动再现嘉庚先生一生不平凡的故事。
导演王根表示:“《嘉书·2963》,以春夏秋冬四季隐喻人生,打破时空限制,立足陈嘉庚的人生经历与国际国内重大历史时间节点,从一封封平凡的家书,引出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用诗的语言,用音乐,用舞美,来讲述陈嘉庚少年立志、南洋经商、捐资兴学、支持抗战的伟大人生道路。”
随着二十四节令鼓的鼓声,
以二十四节气为轴的故事拉开序幕,
细细讲述厦门大学校主
陈嘉庚先生的一生。
交响乐声起,
振奋的,低沉的,
音符与剧情交织融合,
为观众塑造
震撼人心的视听体验。
十九世纪末的中国,
困于内忧外患。
1874年,陈嘉庚生于福建集美,
在母亲与师长的教导下,
早早理解了
教育育人、回馈家乡的意义。
诚以待人,毅以处事,
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从20岁出资2000银元创办惕斋学塾,
到出资兴办厦门大学,
陈嘉庚一生创办、资助的学校
超过百所,
言简意赅的校训中,
饱含先贤对后辈学子的殷切期望。
“今日国势危如累卵,
所赖以维持者,
唯此方兴之教育与未死之民心耳。”
1921年,厦门大学宣告成立。
抱着“宁使企业收盘,学校绝不停办”的决心
陈嘉庚四处奔走、筹集经费,
不惜“毁家兴学”,
独力支撑办学开支近20年。
一个鞠躬,
饱含着对嘉庚先生的敬仰与谢意。
“南侨机工!卫我国权!”
抗日战争期间,
在陈嘉庚的号召下,
3200余名南洋子弟返回祖国,
用血泪与坚忍,
保障了滇缅公路——“抗战生命线”的通畅。
演员们慷慨激昂,
叙述着先辈们的故事。
没有牺牲,何来今日的安宁?
光打在嘉庚先生身上,
而先生的目光在后辈们身上。
倾家兴学,矢志报国,
弦歌不辍,薪火相传,
方能生生不息。
剧名中的“2963”,是天上的一颗行星。1990年3月31日,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将这颗星命名为“陈嘉庚星”,以纪念陈嘉庚先生毕生倾资兴学做出的巨大贡献。
厦大厦门校友会企业家分会会长曾通介绍,该剧构思于2021年厦大百年校庆,经过精心制作完成。此次将首演选择在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选择在嘉庚先生创业的马来西亚,并在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之际举行,就是为了让更多年轻人深入了解嘉庚精神,传承嘉庚精神。
在当日出席观演的陈嘉庚曾孙陈铭看来,厦门大学在由嘉庚先生创办90多年后,回到马来西亚开设分校,正是嘉庚精神的体现。他相信,在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之际,通过诸如《嘉书·2963》首演等纪念活动,弘扬嘉庚精神,可以更好地将马中两国民众凝聚在一起,增进两国民众的情感。
“忠公,诚毅,勤俭,创新”。
嘉庚先生虽已不在,
但嘉庚精神会深深烙在
莘莘学子心中,
就如陈嘉庚星依旧璀璨。
部分内容整理自中国新闻网、新福建、厦视新闻、华人头条、厦门大学校友总会等
文案 / 苏皓瑄 王怡然
图 / 厦门大学厦门校友会企业家分会 吴雨琳 李亚烜
编辑 / 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