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感受不同
到过上海城隍庙的人都知道在九曲桥畔有一家叫做绿波廊的餐厅。在不少人的眼里都以为绿波廊是一家百年老店,其实这是一个美丽的误会。
在明末清初的豫园,此处是西园阁轩厅,后在1924年改作乐圃阆茶楼,直到1979年才改建成酒楼,聪明人一听就明白,绿波廊是乐圃阆的谐音。
茶楼转身酒楼,是出于一个偶然。1973年,西哈努克亲王来到上海,提出要在豫园内吃一顿饭。
那时他被政变者没收了全部财产,变得一无所有。他曾说过:“要是中国不帮助我,我连身上穿的衣服也没有着落。”
因为西哈努克喜欢吃西餐,上海一位手艺精湛的西餐厨师被请到北京;他喜欢游泳、打羽毛球和歌舞,便又为他专门修建了游泳池、俱乐部和羽毛球场。
在华期间,西哈努克曾游历各地,南京、上海、昆明、杭州、青岛等等,每到一处,都受到隆重接待。
来上海之前,西哈努克亲王在南京夫子庙逛过,在那里吃过一顿饭,尝了十二道点心。南市区饮食公司听说此事后,一定要让亲王吃十四道点心,体现上海城隍庙的水平。一声令下,豫园内的各路精英汇聚一堂,整出一套别具风味的点心,共有十四道:一叶小粽子、桂花拉糕、三丝眉毛酥、鸽蛋圆子、酒酿小圆子等。
这一政治任务下达后,公司革委会连夜调档案,查三代,苏帮点心泰斗陆苟度和周金华、谢炽川等一批“苗红根正”的高徒被选派操作。肖建平家庭成分好,也被入选。据他回忆,为了确保质量,做点心的芝麻要一粒一粒拣,糯米要一粒一粒捡,瓜仁大小、薄厚要一致。操作现场还有荷枪实弹的民兵“恭候”。西哈努克亲王夫妇在豫园内的绮藻堂品尝美点,服务员提着竹篮把点心从桂花厅送到豫园门口,再有人接应到厅堂,最后服务员送上桌,旁边始终有人监控。
肖建平说:“城隍庙为此封了三天三夜,九曲桥边一片寂静。”
为了让西哈努克亲王吃到地道的鸡鸭血汤,要求一碗血汤中的鸡卵达到“三同”标准,即直径相同、色泽相同、形状相同,这下苦了厨师,他们只得三下南翔,杀了108只鸡才找到如此高标准的鸡卵。谁料西哈努克亲王推迟了来豫园的日期,第二天再杀108只鸡。谁想到这天亲王心血来潮,跟莫尼克公主打网球停不下手,烧好的鸡鸭血汤只得倒掉。第三天2月19日,亲王总算大驾光临,对十四道美点大加赞赏,尤其是鸡鸭血汤,吃了一碗不过瘾,又来了一碗。
▲ 1973年西哈努克和夫人在绿波廊用餐
1979年,王光美、廖承志、章含之等一批名人来到豫园,听说西哈努克的故事后,指名要尝尝这十四道美点。后来,在廖承志建议下,豫园商场开了这家绿波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