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药消失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时事   2025-01-21 21:06   日本  

多少年来,"看病贵"一直是困扰中国老百姓的一大难题。

药价虚高,背后是盘根错节的利益链条。从药品生产、流通到最终在医院的层层加价,再加上医药代表的灰色寻租,让许多老百姓望药兴叹。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行药品集中采购政策,试图通过"以量换价"的方式,彻底打破药价虚高的怪圈。

这场声势浩大的集采行动确实带来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从2018年至今的十批集采中,药品价格降幅惊人:500毫升的林格氏液降到不到2元,比一瓶矿泉水还便宜;叶酸片更是低至不到3分钱一片;连阿司匹林都能降到3分钱一片。

一时间,"看病不再贵"似乎真的成为了现实。

然而,伴随着药价的下降,一个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的现象发生了:进口原研药正在从公立医院加速消失。

从辉瑞的阿奇霉素到默沙东的地氯雷他定,从中美施贵宝的二甲双胍到礼来的奥氮平,这些在临床上有着良好口碑的药品,正在被排除出公立医院的药房。

就拿儿童支原体肺炎的首选药物阿奇霉素来说,辉瑞公司的产品曾经占据93%的市场份额,如今在公立医院却几乎绝迹。

"一分钱一分货"这句老话,正在让所有患者感受到比药价奇高更难以承受的痛,那就是:药物无效。

为什么进口药会从公立医院"消失"?为什么在倒掉脏水的时候连同婴儿也倒掉?

表面上看,这是集采政策下自然淘汰的结果。

当一个药品品种进入集采目录,价格往往会暴跌80%甚至90%。面对这种极限压价,进口原研药根本无法参与竞争。

从第七批到第十批集采,原研药中选数量从4家一路降到0家,这个数字本身就说明了一切。

在这种"自然淘汰"的背后,其实是更强有力的行政推手。

各地医院纷纷收到红头文件,要求医生开药必须首选集采药品。即便医生开出进口药处方,到了药房也会被叫停,非要换成集采药不可。

如果医生频繁开具非集采药品处方,他将面临处方权被取消的处罚。

这是市场选择吗?

在强制性政策的背后,是为了向全社会重塑医疗体系的"公平公正"。

不能让某些患者有机会使用进口药,而另一些患者只能用集采药,这种差异不符合“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所以干脆一棍子打死:让所有人都只能用集采药。

其实还有一个真正的关键点,那就是基于医保支出这个沉甸甸的考量。

数据显示,短短五六年的集采,就为医保基金节省了4400亿元支出。这个数字让政策制定者看到了希望,但也让他们对进口药望而生畏。

因为即便是降价后的进口药,其价格也远高于国产仿制药。一旦允许这些进口药进入集采范围并纳入医保报销目录,再加上大多数患者和医生对进口药的信赖,医保支出必将大幅攀升。

一些患者提出:我不要医保行吧?你只要给我开进口药,我全部自费。

回答是:不行!

为什么呢?因为在决策者看来,只要留下这扇门,就可能动摇整个集采政策的根基。

有了对比,患者就会对集采药的质量产生怀疑;有了选择,医生和患者就会联手规避集采药。到那时,这场轰轰烈烈的医改,岂不是成了一场空?

还有个问题不敢往深了说,那就是,你不要以为所有的人在集采药面前都是一视同仁的。

药品集采固然是为了解决"看病贵"的问题,但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就没意思了,难道是想发脾气给谁看?

建立一个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在保证基本医疗需求的同时为不同层次的需求留出空间,才是一个更理性的方向。

就说到这里。

中西ABC
在中西比较中探寻中华民族走向现代化的共识路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