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你能控制的事情
思维不一致时,找到共同前进的道路
在职场中,与同事的思维不一致是一种常见的挑战。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观点、经验和工作风格,因此,思维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两个人思维高度不同,很容易造成对事情的认知不同。
比如思维高度相对较高的人认为“跟进后续工作”是指了解对方接下来的工作计划、对应的时间节点、执行过程中可能遭遇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最后结果。思维高度相对低的人认为“跟进后续工作”只是了解最后结果。
思维高度高的人与思维高度低的人沟通时,很容易默认对方和自己的想法一致,认为在很多事情上不需要做过多解释,所以和思维高度高于自己的同事一起工作时,应该多向对方询问其所指事情具体涉及哪些工作人员、具体执行步骤是什么、想在什么样的时间达到什么样的目的等等。
如果对方的思维高度不如自己,在共同完成一项工作时应兼顾对方的想法,结合自己对对方的工作能力的预估,提前提醒对方有哪些地方应该注意,有哪些地方容易引起整个项目的失败。
这种防患于未然的交流方式,会避免对方少走弯路,自然也会提高自己与对方合作的工作效率。但在提醒对方的时候应注意保持友好的态度,不可以高高在上的态度去指点对方工作,否则可能激起对方的逆反心理,反而不利于接下来的合作。
意识到你的偏见
在处理棘手的人际关系时,有两种特定类型的偏见特别有助于理解:亲和偏见与确认偏见。
亲和偏见指的是人们会无意识地倾向于与自己相似的人和睦相处。当同事在性别、种族、民族、教育、体能、职位等方面与我们不同时,我们不太会想要与他们合作。
另一种经常渗入职场关系的偏见是确认偏见。这种偏见指的是人们倾向于将事件或证据解释为对现有信念的确认。对于让你厌烦的同事,这个人就越来越难以证明你的观点是错的。你已经有了预设,你从一个已经被你认为是混蛋的人身上只会看到“混蛋”行为。
那么,如何才能打破这些偏见呢?你可以做这几件事:
了解自己的偏见。在线测试是个不错的选择。 探索不同的视角。听播客或阅读与你不同的人所写的文章和书籍。通过自己的研究或参加你所在地区的教育活动,了解不同的文化。 寻求帮助。当你与同事发生冲突时,请咨询你信任的愿意反对你的人,反思自己是否以不公平的方式看待问题。” 质疑自己的解读。与自己唱反调,反复询问自己是否公正地看待有争议的情况。使用“翻转测试法”:如果你的同事是其他性别、种族和性取向,你还会做出相同的假设吗?
任何时候都不要撕破脸
在一场分歧中,人们很容易把当事人想成是相互独立的两方,甚至是交战双方。如果拥有“我和你对立”这种想法,情况就会出现两极化。有人难搞,有人不难搞,有人对,有人错。
若是因此便与对方纠缠不休,一定要争个高低胜负,最后于人于己都毫无意义,徒耗心力。
清醒且现实的一段话:“任何时候不要撕破脸,任何矛盾,都不要做那个掀桌子的人。江湖路远,总会相见。对讨厌的人露出微笑,是我们必须学会的恶心。
成年人的世界,如果得不到共鸣,沉默就是最好的态度。学会宽容不同的声音,而不是非要与人争个你死我活。
如果对方不理解,沉默并不代表软弱,而是一种智慧。觉人之伪,不形之于色;吃人之亏,不动之于口。看清一个人,翻脸是一种本能,却无济于事。看透不说透,是一种本事,知道吃了亏,绕道而行是一种智慧。
不要为不值得的人浪费时间,与其深陷是非恩怨,不如忘掉它而走好自己眼下的路。
依靠同理心换个角度看问题
“试着从他们的角度看问题。”
最好先假定你的同事是无辜的。假设他们带刺的行为背后有一些根本原因(即使你不认同)。
他们可能在想什么?他们想要达到什么目的?他们面临着什么样的压力?他们是否在工作上或在家里遇到了什么别的事情?为有害的行为寻求同情的解释(即使它们不是百分百正确)能够给你空间,减轻你受到的威胁感,从而让你做出深思熟虑的回应。
站在自己的角度沟通,只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愿意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才是为了有效的沟通。
如果你不懂得转身,永远看不到身后的风景;如果不懂得换位思考,永远理解不了他人的行为。换位思考,意味着你能够明白:你不了解的事情,不代表别人就一定不清楚;你做不到的事情,不代表别人就一定做不好。
人无全知全能,事情也无尽善尽美。衡量的标准一旦转换,就会有其所长,尺有所短。换位思考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态度,也是给自己留退路的保护。
懂得换位思考的人,不会轻易责备他人。善用换位思考,耳朵就顺了,心就宽了。能够换位思考的人,才能真正站在他人的立场上看待问题,考虑问题,并切实帮助他人解决问题。这样,这个世界就是你的。
明确自己的目标
当你试图解决你和同事之间的不良关系时,无论何时都要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明确自己的目标可以帮你避免卷入任何闹剧,从而专注于寻求建设性策略。
你想让一个停滞的项目继续推进吗?你想完成你们共同努力的计划然后开始下一个吗?你想有一个健康的工作关系而且将来一直持续下去吗?你希望你的同事停止破坏你的成功吗?
我建议列出你想要实现的目标,然后圈出最重要的一个、两个或三个。就算是一个最小的目标也绝对没问题,比如“当我和家人共进晚餐时,不要想起这个人”。
不要因为你的隐秘动机而迷失方向。例如,在面对过度玩弄政治的同事时,你可能会说你的目标是不要再担心他们会破坏你。但你真正想要的是让他们付出代价:被解雇,或者让他们感受和你一样的痛苦,或者让公司里的每个人都知道他们是虚伪的政治操弄者。隐秘的动机往往会影响你的互动方式。
意识到你的隐秘动机很重要,所以连同其他目标一起,把它们大声说出来或记录下来。然后试着把所有的不良意图抛到一边。
One More Thing
新年,新气象!
这张挂图,99%的老板都赞不绝口!
你的办公室也该有!
必须囤,3张挂图秒杀399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