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一个灵魂拷问:
供应商的体系审核、过程审核和产品审核,这3种审核SQE都要做吗?都擅长吗?
坦白说,大部分组织的SQE是一个类型即全能保姆型,从前干到后。而3种审核都擅长的SQE,基本不会在混乱的组织中生存,因为正规公司是有严格区分的,SQE分工也非常精细化。
我们先来看看审核的定义: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从审核的定义可以看出,审核是一个过程,一个过程必须有确定的输入、输出、活动和资源,并通过过程方法对其进行管理,以实现过程的目标。
“获得“、“评价”和“确定”是三个典型的“活动”,既是审核过程的关键活动,也是审核关键技术的核心。
“获得”客观证据的过程是一个取证的过程,涉及“抽样”。应根据抽样方案和所要求的数据类型,选择适当的样本。
“评价“所获的的客观证据,并“确定”与审核准则的符合程度是审核的关键活动,也是审核技术的核心。
就采购供应的控制层次来说,供应商审核可分为产品层次、工艺过程层次,也可深入到质量保证体系层次,甚至深入到供应商的公司整体经营管理体系层次(公司层次)。
1、产品层次(产品审核)。
产品审核:直接针对的是成品或半成品,关注的是产品是否符合质量要求和标准。
定义与目的:
定义:产品审核是对供应商提供的具体产品进行的检查和评估。
目的:确保产品符合既定的设计规格、技术标准和客户需求。它主要关注产品质量特性,如尺寸精度、材料性能、外观等。
执行方式:
通常通过抽样检验的方式来进行,可能包括物理测量、化学分析、功能测试等方法。
可以在接收货物时进行(进货检验),也可以在生产过程中或完成后进行(最终检验)。
对于采购件而言,SQE有权利要求供应商定期检测并提供报告。此活动一般由后期SQE完成。
2、工艺过程层次(过程审核)
这一层次的审核主要针对那些质量对生产工艺有很强依赖性的产品。要保证供货质量的可靠性,往往必须深入到供应商的生产现场了解其工艺过程,确认其工艺水平、质量控制体系及相应的设备设施能够满足产品的质量要求。
定义与目的:
定义:过程审核是对供应商的生产工艺流程及其控制措施进行的系统性评估。
目的:验证供应商的生产操作是否按照预定的标准和规范执行,确保生产过程稳定可靠,从而保证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可追溯性。
执行方式:
涉及对生产线上的关键工序、设备维护保养情况、员工技能水平等方面的审查。
可能会使用流程图、工作指导书和其他文档作为审核依据,同时也会观察实际操作并与员工交流。
过程审核一般由前期SQE进行,审核通过则转到后期量产阶段。
3、质量保证体系层次(体系审核)
评估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健全有效,包括但不限于ISO 9001等国际标准的遵循情况。这有助于确保供应商具备长期稳定提供合格产品的基础能力。
一次产品质量符合要求不难,难的是持续的质量稳定。要做到的这点,就要审核”供应商的质量基因",也就是他的质量管理能力。
定义与目的:
定义:质量管理体系(QMS)审核是对供应商整体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合规性的全面评估。
目的:确认供应商是否有健全的质量管理框架来支持其业务活动,并且该体系能够持续满足客户期望及相关法规要求。这通常是基于国际标准如ISO 9001进行的。
执行方式:
审核范围广泛,涵盖政策制定、组织结构、资源管理、内部沟通、顾客反馈处理等多个方面。
包括文件审查(如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现场走访以及与管理层和一线员工的访谈。
4、公司层次。
公司层次的审核是对供应商进行审核的最高层次,它不仅要考察供应商的质量体系,还要审核供应商经营管理水平、财务与成本控制、计划制造系统、信息系统和设计工程能力等各主要企业管理过程。
尤其对一些管理严格、技术先进的全球跨国公司,他们通常会大量采用质量保证体系和公司层次的审核来控制供应链管理体系。
文章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One More Thing
新年,新气象!
这张挂图,99%的老板都赞不绝口!
你的办公室也该有!
必须囤,3张挂图秒杀399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