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八年,这家博物馆的“流量密码”在这里

文摘   文化   2024-11-06 19:32   北京  



文│本刊记者  赵玉国


 


 

从无到有,仅用8年时间,这家博物馆推出122场各具特色的展览;线上直播目前每场浏览人次可达百万以上;社会关注度持续提高,并成为不少年轻人心中的网红打卡地……他们是怎样做到的?

 





近日,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开馆8周年之际,《中国收藏》杂志记者专访了该馆常务副馆长杜鹏飞。回首过去的8年,他与这座博物馆一路同行,风雨兼程。他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将自己的心血与智慧毫无保留地倾注。每一个展览,每一件藏品,都像是他精心呵护的孩子一般。现在让我们一起跟随他,探寻这座博物馆背后的精彩故事与成功密码。



今年4月,清华艺博迎来了开馆以来的第350万名观众,图为杜鹏飞(右一)为幸运观众颁发纪念证书和艺博文创礼品。

 

 
《中国收藏》:创建之初,这座博物馆是如何定位的?它与其他公立博物馆相比,特色在哪里?


杜鹏飞:2014年3月,我受命担任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负责筹备开馆事宜。事实上,自2013年12月19日清华艺博获批复成立,学校就对其进行了精准定位和精心规划——积极调动各类人文和艺术资源,致力于建成既服务于学校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又服务于社会公众的世界一流的大学博物馆。这一定位清晰明确,即博物馆不仅为本校服务,还应兼顾服务社会,这并非是所有的大学博物馆都能做到的。可以说,这座博物馆是在清华大学奋力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应运而生的,与学校的发展定位高度契合。


正因如此清晰的定位,我们全力以赴,力求使其一经亮相便惊艳世人。从一无所有,既无人员、资金,也无场地,到2016年9月10日开馆时一口气推出11个展览,其间经历的艰辛难以言表。


应当说,开馆的11个展览纵贯古今中外各个层面,亮点纷呈——文艺复兴巨匠达·芬奇《大西洋古抄本》的60幅手稿真迹首次来华,这是此批手稿在意大利境外最大规模的展出;战国时期的“清华简”与达·芬奇手稿交相辉映,让中西方文明跨越历史与时空的藩篱,与今人展开对话;“营造·中华”与“清华藏珍”将中华建筑艺术的瑰丽与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璀璨展现得淋漓尽致。还有饱含温情的清华学人手札、经典的美院前辈画作,以及清华美院教师的艺术作品……当时每个展厅的情形,我至今仍记忆犹新,甚至每一件展品的位置,我都留有印象。



《中国收藏》:开馆时的11个展览有什么内在逻辑和布局?8年来是否还延续着这样的模式?


杜鹏飞:这些展览涵盖了与清华学人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师生相关的展览,以及设计类展览和西方经典艺术展,另外还有文物类和文献类展览。展览整体布局是古今中外皆有涉及,并且突出了“清华”特色,由此形成了本馆展览的基本模块。相应地,我们的馆藏也依循这个体系去构建。


清华艺博的展览涵盖古今中外各个方面,因此也吸引着各类人群到此观展。



《中国收藏》:在基本展览内容板块确定的情况下,8年来又是靠什么让博物馆的展陈活动一直充满活力并且备受瞩目?


杜鹏飞:我们竭力让每个展览都保持新鲜度,努力为每个展览找到吸引目光的亮点。比如近期推出的“小国巨制:西周早期噩侯四器”特展,51件展品中85%为一级文物,尤其一组神面四器堪称商周青铜器中的杰作,观众们被其奇特的造型和魔幻的色彩所吸引。还有2019年4月推出的“器服物佩好无疆:东西文明交汇的阿富汗国家宝藏”展,实际上这批文物当时已在国内巡展许久,但我们不愿推出一个与其他馆毫无二致的展览,于是在230件文物的基础上重新策划,展出众多文物配合展陈,反响极佳。


 

《中国收藏》:有没有统计过,博物馆到现在一共做了多少展览?

杜鹏飞:到今年9月推出的“现代的回望:非洲艺术展”,8年间我们一共推出了122个展览,平均每年15个。其实我还有很多想做的展览,但受限于空间、经费以及一些无法预估的因素而无法完成,但这个展览数字和频率对于博物馆来说已经属于“高产”了。

 

  

《中国收藏》:8年来,大众对博物馆的认知也有变化,您在策划展览时是否也在应对这种变化?


杜鹏飞:近些年,国内博物馆的数量几乎每年都以300多家的速度增长,这使得整个行业的竞争愈发激烈。我们必须殚精竭虑地把展览办好,不甘人后。因此,在展览选题的筛选上,我们有着严格的流程,可以说是慎之又慎。毕竟与众多公立博物馆不同,我们的许多展览需要筹措资金。除了在展览内容上力求创新外,在展示空间方面我们也在持续变革。比如“尺素情怀”这个展览的反响很好,所以没有完全撤展,而是将一些展品在博物馆的走廊空间继续展示,为观众提供更多的观展选择。另外,我们还尝试将一层与二层空间打开,增加通透感,为展示环境带来新感觉。



《中国收藏》:清华艺博非常重视线上宣传,很多年轻人都将这里视为打卡地,一家博物馆被看作“网红”,您如何看?


杜鹏飞:有流量总归是好事,这说明大众乐于在网络分享我们的动态。确实,我们也刻意加大了线上传播力度,每年大约举办35期线上学术讲座,每个展览也推出线上导览。从数据反馈上看,成绩还是不错的。2023年线上总点击量达到6000多万人次,而目前一场直播的浏览人次可以达到100万以上



博物馆举办了丰富多彩的社教活动。


《中国收藏》:我们注意到,清华艺博非常注重拓展国际资源,每年都有重磅国际性展览推出,这是基于什么考虑?


杜鹏飞:国际化对于中国的博物馆而言至关重要,清华大学自身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为博物馆的发展创造了诸多机遇。以国际视野来发展一家博物馆,是未来中国博物馆发展的必由之路。当下,在国内真正目睹国外经典艺术的机会尚不多,引进这些展览旨在为大家带来别样的艺术享受和文化认知。作为博物馆,我们不能一直墨守自己现有的资源,国外的优秀艺术品独具魅力,博物馆有责任让大众近距离接触并感知它们。

 

  

《中国收藏》在每年的展览中,清华艺博为民间收藏提供了多大比例的展示舞台?


杜鹏飞:这个比例从来没有限定,只要是好的选题、优秀的作品,我们都欢迎。2018年推出的“高山仰止——张伯驹潘素伉俪艺术文献展”就来自纯粹的民间收藏,今年推出的“茫父不朽:一代通人姚华艺术展”中也有差不多一半展品来自民间。我们历来重视民间收藏对博物馆的补充意义,在很多展览中都体现了民间收藏的元素。未来,我们与民间收藏的交流会越来越多,合作层面也将愈发广泛而多元。


  

《中国收藏》:您对国内大学博物馆的发展,有什么中肯的建议吗?


杜鹏飞:实际上,我认为并非每所大学都必须要建博物馆,因为它并非大学的必备机构。建设大学博物馆需要具备一定的基础和积累,在学科建设中保存的文物标本、文献等积累到一定程度,建一座博物馆予以展示是可行的。倘若仅仅为了“有”而“建”,则意义不大。另外,大学博物馆务必结合学校自身的特色,做到从学科中来,到学科中去,脱离了大学的学科人才培养,这样的博物馆是不可能建设好的。总之,服务大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是大学博物馆的核心使命,也是创建大学博物馆必须遵循的原则  




图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提供

编辑丨陈曦

校对丨子毅




本文为原创,版权归中国收藏杂志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中国收藏》杂志  

 还不赶紧订一套!


它们将带给您——
多重享受

一本杂志,还有“试听”双重体验。音频及视频号讲述的背后故事,都将在杂志独家呈现。 

有趣有料 

在“流量为王”的时代,《中国收藏》带您踏上探寻传统文化的奇妙之旅,静静享受一顿下午茶。 

创造无价

一个月40元的投资,贵吗?知识无价,独立的观点无价,带给您的精神财富更无价。



杂志每月1日出版 零售价40元
全年12期  订阅价480元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邮发代号2-688  订阅热线11185



长按下方二维码   

 关注更多精彩的《中国收藏》









        

中国收藏杂志
《中国收藏》杂志自2000年创刊,一直以传播传统文化为己任。20多年来,其在收藏拍卖、工艺美术、非遗传承、潮玩经济等领域深耕,还全力拓展新媒体矩阵,打造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头条号等,深受文物艺术品爱好者的喜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