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我们这样过七夕

文摘   2024-08-10 15:00   北京  


文 │ 徐亚男



 


七夕这个传统节日在当下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成为人们表达真挚情感、追求浪漫爱情的重要时刻,很多人通过七夕互相传递着温暖与美好。


而当我们把目光回溯到清代宫廷七夕题材的绘画中,会发现其中蕴含着别样的魅力。画中的女性形象独具特色,她们或展现出精致优雅的姿态,或以婉转诗意的方式传达着浪漫爱情的讯息,充满了神秘的色彩。

接下来,我们将带领大家从这些绘画中走进七夕的奇妙世界。



清 郎世宁《雍正十二月行乐图轴》之“七夕之夜”

故宫博物院藏


 

 

折扇里有私密信息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清代郎世宁《雍正十二月行乐图轴》之“七夕之夜”描绘了宫女们随其宫廷嫔妃在庭院内外的游赏活动。她们身着新衣,设案陈几,投针验巧,向天上的织女星祈祷。园内的葡萄架上一串串紫色葡萄茂盛成长,这是清宫绘画在七夕图像上不同以往图式的创新点。


该图是社会上层女性节日生活的掠影,全画有十多处不同的故事,女眷们乞巧祈祷,远处的主厅内,宾客满棚,或纳凉,或闲谈。比如女子认真地投针取巧,同伴也探过身来看个仔细,右侧的女子虽然是背影,但姿态仿佛诉说着惊喜。身后的一堆女子神态各异,手里拿一柄折扇,似乎在交流某些共享的私密信息。远处楼阁中站在屋宇门口的女子望着院里眼前嬉闹的孩子面带微笑;还有一家三口临窗而立,望着远处的湖岸美景。




 陈枚《月曼清游图》册之“桐荫乞巧”
故宫博物院藏


 

梧桐和小针的暗示

 

 

同样藏于故宫博物院的清代陈枚《月曼清游图》册之“桐荫乞巧”描绘了“投针验巧”的场景。七夕时节,佳丽们在水边的梧桐树下将小针轻轻放入碗中悉心察看,心灵手巧是当时各层女子的共同心愿,即使是衣食不愁的贵妇们也不例外。七月又称“桐月”,画面也以庭院梧桐为暗示。


此作主要透过渲染仕女的衣褶处,屋檐或者台阶等建筑构造的明暗,以获得三维立体效果和能乱真的光影对比效果,并透过画面屋宇、建筑回廊通向不同空间方向。画面线描工致流畅、设色精丽鲜活,用精巧的图绘意象及对主题生动的空间展现传达出具有可读性的画面。



 佚名《十二美人图》之“倚榻观鹊”

故宫博物院藏



闺房中的恬静时刻


  

清代佚名画师的名作《十二美人图》之“倚榻观鹊”也表现了七夕节俗。此图属于在静谧的家庭空间中展现七夕节日特殊的事件场景。画中女性被安排在画面的中景位置,她头戴菊花花箍,穿着柿红色披风,上有“喜相逢”图案(圆形构图中有一对蝴蝶相对,缀以花朵),静静依坐在床榻上,有娴静庄重之感。


她抬头目光出神地望向门外竹枝上嬉戏的一对喜鹊,透露出闲适却专注的凝视姿态。她的姿势以及垂下的衣裙构成了一系列优美的曲线图形,整个画面的暖红色调有着强烈的情感冲击力,这是对女性闺房内私密与恬静时刻的成功表现。



 姚文瀚《七夕图》

故宫博物院藏



大场景增添叙事性


 

在姚文瀚的《七夕图》中,乞巧楼屋顶的上方有剪掉投向上空的五彩绳,绳子的下方是一群喜鹊,两侧分别是脚踩祥云的牵牛和织女二星,下方两侧图景分别是织女织布和牛郎牵牛,表达的就是祭拜牛女二星“银河鹊桥会”的七夕节。乞巧楼前一片繁花似锦,宫女们奏乐,孩子们嬉闹,还摆满了各种鲜花、果品、名酒、针线、笔墨纸砚。


这幅《七夕图》画面典雅,构图较为宏大,布局更加精致复杂,对人物特征的刻画也更趋于微妙。画作采用了高视点俯视的角度描绘前景建筑物屋顶,贝壳形状的云朵描绘天空的做法属于传统的构图样式,便于画家最大限度地布陈画面的叙事要素,呈现自然主义模式。画面中的仕女绿衣裙、蓝色袱子、绣花衣领以及碧玉衣扣的清雅更增强了女子端庄的气质,画作的风格也相应地更为正式严谨。





图丨故宫博物院提供

编辑丨赵玉国

校对丨子毅




本文为原创,版权归中国收藏杂志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中国收藏》杂志  

 还不赶紧订一套!


它们将带给您——
多重享受

一本杂志,还有“试听”双重体验。音频及视频号讲述的背后故事,都将在杂志独家呈现。 

有趣有料 

在“流量为王”的时代,《中国收藏》带您踏上探寻传统文化的奇妙之旅,静静享受一顿下午茶。 

创造无价

一个月40元的投资,贵吗?知识无价,独立的观点无价,带给您的精神财富更无价。



杂志每月1日出版 零售价40元
全年12期  订阅价480元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邮发代号2-688  订阅热线11185



长按下方二维码   

 关注更多精彩的《中国收藏》








        

中国收藏杂志
《中国收藏》杂志自2000年创刊,一直以传播传统文化为己任。20多年来,其在收藏拍卖、工艺美术、非遗传承、潮玩经济等领域深耕,还全力拓展新媒体矩阵,打造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头条号等,深受文物艺术品爱好者的喜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