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原文
物种间的基因流会影响诸多生物学过程。鸟类中的杂交现象越来越普遍,在鸟类学中也存在将以前的亚种类群提升为种的趋势。随着分类学的进展和人们对鸟类杂交认识的不断深入,不少原本被认为是纯类群的个体,或由于缺乏详细记录无法被证实为可达到物种级别的分类,或由于无法确定其杂交程度,而受到质疑。因此,需要更多关注那些经常发生杂交的物种。评估杂交个体的传统方法是基于形态数据,很著名的一个例子是灰蓝山雀(Cyanistes cyanus)和青山雀(Cyanistes caeruleus)的杂交,它们第一代杂交个体羽毛颜色处于中间型,最初被认为是一个独立种(普雷斯克山雀, Pleske’s Tit)。近期对瑞典灰蓝山雀(C. cyanus)的重新评估发现,所观测的四只个体中有两只“灰蓝山雀”与纯种灰蓝山雀在羽色上有细微差异,但与典型的杂交种羽色又有所不同(图1)。有人认为这样的羽色差异可能暗示其杂交的血统,而有人认为这是灰蓝山雀个体羽色差异的自然现象。以往研究表明,杂交程度与羽色差异并没有线性关联。因此,人们可能也会质疑,那些在形态学上被认为是纯种灰蓝山雀的个体是否存在杂交组分?图1. (A)瑞典的两只“灰蓝山雀”,后来被认为是杂交个体,左边是在Sörnoret(1996,图片来源:Jan-Michael Breider),右边是在Öland(2016,图片来源:Hans Bister)。(B)在Öland观察“灰蓝山雀”的观鸟者。为了回答上述有趣的问题,来自瑞典自然历史博物馆的Irestedt等人发布了一个众筹项目,用于探究灰蓝山雀杂交组分与羽色差异之间的关联性。该成果于2023年以“A crowd-sourced genomic project to assess hybrid content in a rare avian vagrant (Azure Tit Cyanistes cyanus (Pallas, 1770))”为题发表在Avian Research上。研究结果显示,(1)杂交组分普遍存在于其分布区西部的灰蓝山雀中;(2)回交之后的羽色差异与杂交的遗传成分并没有直接的线性关联;(3)在欧洲自然分布区以外观测到的“灰蓝山雀”都有一定程度的杂交成分。作者认为,除第一代回交外,很难在表型上区分出杂交个体。目前测序成本的降低和分析工具的改进为博物馆众筹项目打开了新大门,为解答普通民众(如观鸟者)的疑问提供了科学支持。Irestedt, M., Thörn, F., Ericson, P.G.P., van Grouw, H., Red'kin, Y.A., Hellquist, A., et al., 2023. A crowd-sourced genomic project to assess hybrid content in a rare avian vagrant (Azure Tit Cyanistes cyanus (Pallas, 1770)). Avian Research, 14: 100130. https://doi.org/10.1016/j.avrs.2023.100130.
《鸟类学研究(英文)》(Avian Research)是由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和北京林业大学共同主办的学术期刊,采取开放获取(Open Access)模式出版,主要发表鸟类学领域各个方向的研究论文和综述。科睿唯安JCR2022影响因子:1.8,位于鸟类学领域Q1区。2022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中,在生物学大类为2区、鸟类学小类为1区。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梯队期刊。
供稿:曾莹
排版:栗丹阳
审核:程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