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人,都感觉自己正在或已经被物化?
牛马、螺丝钉、程序猿这些看似调侃的自称背后,又掩藏着怎样的心酸?
要回答以上问题,都得从“数据”说起。
01、最有诗意的民族
海德格尔有言:“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曾几何时,中国是世界上最有诗意的民族,自仓颉造字始,其后数千年,中华文明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也衍生出了种类繁多的载体。
时至今日,楚辞、汉赋、唐诗、宋词这些古典文学依然影响着无数中国人,塑造着我们的审美观。
但必须承认,相比过去,这种影响力正逐渐式微。
一个很显著的表现是:中国人的审美,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滑。
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到来,在根本上改变了这个民族的思维模式。
过去,我们颇为感性,研究个体的生存状态时,会把侧重点放在其感受上,所以“天人合一”是至高追求。
但现在,理性占据主导,我们对个体生存状态的评判,更大程度依赖于各种数据,月薪、存款、可支配收入、消费指数、幸福指数…
对数据的关注,超过对人的关注,人自然会觉得自己变成螺丝钉,活着只是为数据服务。
02、不同的解构方式
数据有没有用,当然有用,前提它得公开透明且真实。
符合这点的数据,就是好数据,是可以拿来用的数据,统筹规划、制定方针就必须用这种数据。
还有一种数据,没多大作用,就是拿来唬人的,目的是掏出你口袋里的钱,为经济做贡献。
无论哪一种数据,都是被精心计算出来的,普通人算不来,更找不出毛病。既如此,就不能用数据为难普通人。
举个例子, 你说某个城市就业难,结果有人却让你拿出这个城市的失业率证明。
合理吗,看似很合理,但实则很狭隘,因为同一事件,本就有不同的解构方式。
你拿科学解构“春天来了”,自然必须清楚太阳直射点回归赤道的具体时间,而你拿文学解构“春天来了”,只需看到竹外桃花三两枝就可以了。
不同的解构方式,体现的既是思维模式的差异,也是审美的差别。
普通老百姓不需要用专业的的数据去证明发展的好坏,他们的体感,就是时代的温度计。
03、一半脸蛋值十万块
对数据的过度痴迷,某种意义上正在败坏群体道德。
拿两性关系来说,现在男女相处,女方看重的是对方身高、体重、收入、存款这些数据,而男方看重的则是对方的年龄、三围这些数据。
至于两人的三观、性格契合度这些,通通被抛在后边,一切都以数据为重。
在我老家,那个偏僻的小村庄,父母在嫁女儿的时候,说出这样的话:
“我的闺女,半个脸蛋值十万块,所以你得给我二十万彩礼。”
在这种别开生面的谈判中,两个年轻人的爱情什么的,根本不再大人们的考虑范围之内。
类似的情况下大城市也屡见不鲜,职场中,企业给员工的薪资决定了员工的忍耐度。
网上有个段子:
月薪五万,拿公司当家,月薪一万,干好本职工作就行,月薪三千,抱歉劳资不伺候了。
企业当然也知道这点,所以给的钱越多,压榨得就越狠。
反正一切都是利益的交换,你让我公司营收数据好看点,我就让你银行卡余额好看点。
对双方而言,只要我能拿到想要的数据,一切皆可。
04、数据和审美的关系
无论站在集体层面,还是个人层面,我们都不能被数据裹挟。
集体过度关注数据,就会变成没有内涵的暴发户,个体过度关注数据,就会变成没有修养的蛮子。
这也是我们强调高质量发展的原因。
但不解决发展的贡献者和受益者难以统一的现状,就会频繁出现行业兴衰与国民幸福指数的“悖论”。
这时候再宣扬高质量发展,也很难被人民认可,因为体感告诉他们,事实不是那样。
数据是鸡血,在过去几十年刺激着集体和个人以不惜透支的方式奋力奔跑。
现在越来越多人开始觉醒,开始把注意力放到自己身上,体察自身的感受。
当人们不再用数据,而是用另一种表达方式去诠释时代的时候,我们才有可能真正迈入下一阶段。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自然,不能只看到数据。我们希望,这只是发展的必经阶段,而非终点。
一千多年前,李白写下“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我相信这种想象力和审美观,在不远的将来,会在国人身上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