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教育
2024
“十大热词”出炉!
用一个词语
来描述2024年嘉兴教育
你会选择什么?
当新年的钟声敲响
我们迈入崭新的2025
时光的笔触
勾勒出一年的动人画卷
红船之畔
教育的薪火传承不辍
熠熠生辉
2024年我们用十个热词回顾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这一年,我们始终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担负起“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这一年,我们始终锚定“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持续推进各学段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这一年,我们始终坚持“改革是第一动力”,以省级以上试点为抓手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更强劲……
凡是过往,皆是序章。我们梳理总结了嘉兴教育2024年高质量发展的“十大热词”,既是对过去成绩的肯定,也是对嘉兴教育未来更好明天的期待。
1
热词一:“红船旁的大思政”
擦亮“红船旁的大思政课”品牌,着力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
陈望道故居讲解员陈华仙讲述《陈望道与<共产党宣言>》;南湖革命纪念馆讲解员李晓彤主讲《南陈北李 相约建党》;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讲解员郭文文主讲《一件走过80年光阴的党证》;沈钧儒纪念馆讲解员富稚钧主讲《两袖清风 首任院长》……
12月6日上午,“革命文物中的精神密码:大中小学生同上一堂思政课”活动在嘉兴大学省身讲堂举行。我市大中小学生300余人现场聆听“行走的思政课”,在心中开出红色的花。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红船旁的大思政”品牌建设,组建“一体两中心”(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创新联合体、一体化研究中心、一体化实践中心),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专项课题研究28项,用好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的红色文化资源,在学生心中“开出红色的花”。
2024年,我市成功入选全省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品牌建设优秀案例1项、示范团队1个,市教育局思政教育课题获评省政研会重点课题。
2
热词二:教育家精神
教育家精神是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与灵魂,是推动教育事业不断前进的坚实动力。
“我想以自己的从教故事来激励年轻老师们,把教育家精神立到三尺讲台上,融到教育革新的现场,能够潜心我们的为学之路上……”10月13日上午,嘉兴市教育系统“教育家精神”首场宣讲会上,嘉兴市教育家精神宣讲团六位宣讲团老师首先开讲。
宣讲活动启动以来,开展了“践行教育家精神 争做新时代嘉师”师德教育系列活动3期,以身边榜样之力量开展“嘉师铸魂”行动。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9月9日,我市庆祝第第40个教师节活动现场,四位嘉兴教师代表上台分享了他们的事迹和从教心得,生动演绎了嘉兴教育人心中的“师者”。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2024年,我市大力实施“名师到嘉”工程,加大“招引”力度,做大人才“总量”;扎实开展“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做好“育用”文章,盘活人才“存量”。
2024年,全年签约“名师到嘉”项目13项,多形式引进人才844人次,选送参加浙派名师名校长等联合培养项目40人、参加出国研修项目9人。同时,推动城乡教师流动,近300名优质校骨干教师(校长)交流至农村、薄弱学校。
教师队伍建设结出累累硕果。2024年,全市1人入选鲲鹏计划,2人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习学者项目,新增中小学“省万”教学名师1人、“省万”教学英才2人、“星耀南湖”教育拔尖人才20人。
3
热词三:扩优提质
“叮铃铃……”下课铃响,磻溪教育集团桃园小学的操场上热闹非凡,抖空竹、滚铁环、跳皮筋、抽陀螺、踩高跷……这是该校的“七彩童玩”大课间活动。
在嘉兴,这样“小而美”的农村学校还有很多。目前,我市已连续举办24届“南湖之春”教育教学改革展示活动,强化学校内涵建设,形成了特色课程百花齐放的新局面。为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助力。
2024年,我市取得了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省级评估通过率100%和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省级评估通过率100%的“满堂红”。
建设教育强国,重点在基础教育。我市坚持提升基础教育内涵,增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底蕴,满足老百姓从“有学上”道“上好学”的向往,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这一年,我们全面推动学前教育“均衡资源攻坚、普及普惠攻坚、培育师资攻坚、提升质量攻坚”四大工程,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全市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率和优质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率均列全省前茅;
这一年,我们全面深化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改革,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累计培育“新优质学校”102所,县域内教共体实现全覆盖,有效提升乡村学校和城市薄弱学校办学水平;
这一年,我们全面深化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推进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突破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和“千校一面”同质化发展瓶颈。2024年全市高考上特控线、一段线人数均高出全省平均水平。
4
热词四:积极教育
“我们走得太快,是时候该停下来,等等我们的灵魂了。”推进积极教育,是孩子们的迫切需求、家长们的殷切期待,也是嘉兴教育的崭新未来。
我市着力“跳出心理健康看心理健康”,努力培育青少年正向人格。立足于积极心理学,从2021年起,我市全域实施儿童青少年积极教育改革。
在北京师范大学南湖附属学校内,有一片被命名为“菁菁田园”的综合性田园教育基地,这里不仅是农作物的摇篮,更是孩子们心灵的净土,一个播撒积极教育绿色种子的地方;
在嘉善县吴镇教育集团泗洲小学,老师们运用“共情宣泄能量贴、发现优势能量碎片、积极思维能量团、培养韧性能量瓶”为特征的“积极能量法”,作为幼小衔接教育的核心方法,让每个处于一年级的学生,充分利用自身优势,顺利适应小学生活;
……
10月22日上午,2024年嘉兴市积极教育工作推进会召开,谋划部署积极教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全域实施儿童青少年积极教育改革以来,我市在多个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设立积极教育种子学校102所,实验校18所;在全省率先开通24小时青少年心理护航热线“88517885”……我市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生态持续向好,实现了从“解决问题”到“积极发展”,从“碎片割裂”到“系统融通”,从“教育孤岛”到“协同育人”,为学生健康发展提供了良性互动和循环的社会情感支持性环境。
5
热词五:家校社协同育人
“之前爸爸妈妈在我难过的时候只会说让我坚强起来,现在他们会给我讲小故事,陪我去户外散心,带领我走出负面情绪。”经过家长成长课程的学习,杭师大经开附小的学生小予明显感受到了父母的变化。
除了跟家庭合作,该校还打开围墙,调动社会育人资源,为学生在社区提供志愿实践机会,凝聚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合力。杭师大经开附小的实践,是我市开展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生动写照。
2024年1月,我市作为全省唯一地市入选全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试点以来,我市出台《关于加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工作的意见》,成立“嘉兴市校家社协同育人指导中心”,加强对校家社工作的统筹指导,评选市级校家社协同育人实验区8个、实验校20所。
南湖区“画好校家社联动共育‘同心圆’”;秀洲区“汇聚家校社‘同心力’”;嘉善县“善育善成、协同发展,提升家校社共育合力”……在全市纲领性意见的统领下,各实验区、实验校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为全市试点工作添砖加瓦。
家校社协同育人,需要强有力的专业力量支撑。我市组建了以国家、省、市家庭教育专家为主体的家校社共育体智库,成立家庭教育工作室7个、讲师团148支,培育家庭教育指导教师270余人,广泛开展“科学家教城乡行”等活动,仅2024年已有30余万名市民受益。
6
热词六:五节促五育
12月20日,2024年嘉兴市中小学艺术节闭幕式举行。展演现场,师生们以舞蹈、戏剧、声乐、器乐等多种形式,充分体现了红船学子阳光进取的精神风貌,生动展示了我市中小学艺术教育的累累硕果。
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社会主义接班人,是教育人的初心和使命。面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时代答卷,嘉兴教育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以“五节”促“五育”。艺术节就是我市“嘉禾五育”实践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4月19日,嘉兴市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暨首届中小学读书节启动;9月30日,2024年嘉兴市第二届中小学“劳动丰收节”开幕;11月13日,嘉兴市2024年中小学生阳光体育节启动;12月5日,嘉兴市2024年中小学科技创新节启动……
2024年,我市以办好劳动丰收节、阳光体育节、科技创新节、艺术节和读书节等“五节”为抓手,促进各地各学校完善“五育”融通育人体系,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在“全市统筹谋划、区域探索破界、学校创新实践”的理念下,我市奏出“五节”促“五育”最美音符,红船旁优质教育品牌进一步擦亮。
7
热词七:教科人一体发展
2024年嘉兴大学正式揭牌,我市高等教育由此翻开了崭新篇章。12月6日,市委书记陈伟前往嘉兴大学专题调研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发展工作,他强调,要明确目标、找准路径、健全机制,走出一条具有嘉兴特色的贯通融合之路。
科技创新离不开人才队伍的建设,而人才培养则需要牢牢依靠教育的发展。
2024年,我们大力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持续优化高校学科专业布局,嘉兴大学新增硕士点11个,北理工长三角研究院获独立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资格;启动市级一流学科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培育市级重点建设一流学科10个、高水平专业群5个。
拔尖创新人才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基础。《嘉兴市中小学“未来家”人才培育行动计划》出台以来,我市持续推动这项工作走深走实,在2024年链接起更多嘉兴中小学、高校、科研机构等资源,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注入活水。
8
热词八:民生实事
中午11点半,随着铃声响起,嘉兴三中的高三学生们涌进学校食堂,开始排队打饭。食堂内部桌椅排列整齐,焕然一新的吊顶让食堂明亮又舒适……改造提升后的学生食堂让大家直呼“非常满意”;
穿行在绿茵舒展的校园里,新月广场、志摩花园、柔波园、忆桃园……8月28日上午,海宁市志摩小学举行了揭牌仪式。8月29日,学校就迎来了首届一年级新生,仪式感满满的入学礼后,孩子们在新校园的每个角落争相打卡;
……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教育领域民生实事项目与老百姓密切相关,2024年我市高质量圆满完成省、市教育领域民生实事项目,为全市大中小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教育资源,满足人民群众在家门口“上好学”的心愿。
2024年建成公办中小学7所,新增学位9570个;新建、改造提升宿舍2150间;创建示范性“学生满意食堂”105家、中学“创新实验室”68个;全面保障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持有居住证的义务教育段随迁子女就读公办学校达94.41%……
一组组数据背后,凝聚着党委政府对教育发展的高度重视,彰显着红船旁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9
热词九: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
10月31日,喜讯传来,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争夺赛落幕。我市职校师生在大赛上获7金、3银、5铜,金奖总数和获奖总数均列全省第三,创造近五年最好成绩。
多年来,嘉兴职业教育为学生开辟了多元成长成才通道,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能人才,为智造创新强市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2024年,我市持续提升职普融通水平,深入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完善“政校行企”四方联动机制,推进职业教育“优质+融合”发展。
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畅通学生多元成长成才通道。中本一体化(3+4)、中高职一体化(3+2)、技师班、高级工班、单招单考、职普融通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满足了不同类型学生的成才需求。
“以赛促学”助力更多实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梦想。嘉兴已连续举办19届市技能节,建立起“国际-国家-省-市-校”五级竞赛体系,近三年学生参与总数达12000余名。
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育人,让学生“毕业即就业”成为众多企业争抢的“香饽饽”。2024年,我市新立项产教融合“五个一批”市级项目77项,培育市级重点现代产业学院10个。
10
热词十:数智教育
AI自动分道、点名、发令,老师在手机端快速操作后,嘉兴市实验小学亚欧校区的小学生们便开始了体育锻炼和测试。借助“AI智慧操场”,该校在便捷日常体育教学训练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们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数字化、人工智能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教育亦然。2024年11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探索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施途径,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
2024年,我市聚焦数字化改革、数字资源开发、师生数字素养提升,统筹推进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模式试点,有序推进12家省级数字教育试点区(校)项目建设。
3月,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公众号介绍浙江周雯专家指导团队先进经验;5月,嘉兴实验小学等3所学校项目成功入选浙江省人工智能教育应用试点校;6 月,嘉兴秀湖学校、嘉善县吴镇教育集团泗洲小学荣获“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教育特色校”……
数字赋能贯穿学校课程建设、校园安全、食品安全,数字“智治”在我市教育发展全过程中大放异彩。用“有温度”的技术推进“有温度”的教育,数智赋能为嘉兴教育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来源:南湖晚报、市教育局办公室
责编:周雯静 编辑:董云霞
初审:姜鑫杰 复审:郭保林
终审:顾建忠
喜欢就奖励教育小嘉一个和“在看”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