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东来是药店的解药?

财富   2025-02-08 19:54   北京  




“我们从来不是低价销售,而是合理加价”

文|《财经》辛颖

编辑 | 王小

2025年1月,在这个流感病毒肆虐的暖冬月,胖东来卖药又出圈了。
在胖东来的八家医药超市中,流感药磷酸奥司他韦胶囊售价每盒16.8元。而《财经》在某电商平台上查询同厂家、同规格的药至少卖40多元。
一位胖东来医药公司工作人员对《财经》表示,“我们从来不是低价销售,而是合理加价。”
作为中国最火的零售公司,胖东来卖药刚一出圈,就成了连锁药店老板们聚会话题的主角,各家派往河南许昌的调研团队一波接着一波。这在关店数量攀升、净利润下滑的药店凛冬中,更像是一场寻求自救的取经之路。
2024年下半年,胖东来研学基地的门票都有“黄牛”倒卖,商超业的动作更快,过去一年中,胖东来爆改的超市开到哪里,来研学的团队就跟到哪里。
看过一份份递交回来的胖东来调研报告,一位医药零售行业人士直言,“没人能学胖东来。”
在看门道的同行眼中,胖东来并不是低价路线,定价体系也不“出奇”,让同行望而却步的是其药店和超市的深度绑定、互相引流。多位业内人士认为,没有足够的流量和组合业态,就撑不起这样的药店。

虽不能复制,但胖东来医药商超的亮点依然被业内细细解剖开来,帮助这些在转型路上的药店寻找各自的方向。

公开进货价挑战行规?

2024年12月,胖东来医药超市药品价格让人大跌眼镜,因而又登上热搜。其100片的布洛芬定价3.5元、400片钙片只要21.3元。这样的“亲民价格”打破了大家对药品价格的固有认知。
四年前,在河南许昌时代广场六楼会议室中,胖东来的创始人于东来在白板上写出“责任、荣耀、利益”。他对管理层讲,“医药是卖药治病的,是帮助人的,怎么能让患者多掏这么多钱治病。(应该让)顾客买得很实在,还治病。”
这时,国家组织药品集采也才刚起步,进行了三批集采,仅112个药品,中选产品的平均降幅达到54%。这些药品都是在国内销量大的常用药。
在胖东来医药超市,不少常用药都在10元以下。有业内人士分析,进价1元的药,胖东来可以直接卖1.1元。而同一药品,在其他药店可能定价到8元,再促销八折卖6元多。
胖东来的定价策略是,对1140种药品加价10%销售,并且,支持刷医保卡,支持异地医保。
这源于胖东来曾将店内药品定价与医院对比,发现有1140个品种的价格比医院高。其发布公告解释,医院的药便宜是按政策要求以进货价卖药。
此后,胖东来在核算运营成本后,包括人事费5.47%,房租、水电、损耗以及运营产生的其他各项费用4.03%,决定对这1140个品种,在进货价上加价10%销售。
如果和普通药店约25%的线下运营成本,16%的线上卖药成本相比,仅加价10%的确很低。
河南当地的一家连锁药店负责人告诉《财经》,胖东来常用药定价,确实比其他社区药店都更便宜。
然而,上述药品零售行业人士分析,如果看单品10%的利润率其实并不低,“普通药店里亏本卖的药其实有一大把”,消费者对常用药价格更敏感,药店都靠这些品种吸引客流。
在《财经》接触的一些药店经营人看来,胖东来医药超市和传统药店的盈利模式没什么区别,就是靠低价的常规药引来顾客,销售高毛利药赚钱。

河南许昌的一家胖东来医药超市。图/视觉中国

但胖东来比传统药店更懂人心,它的透明销售策略——就是公开哪些药加价10%,让它在热搜上霸榜。
在上述药品零售行业人士看来,突出10%的利润率是胖东来营销策略中的一环,“公开进货价没问题,不能公开的是‘返点’,这是行业忌讳”。
已经有药店尝试胖东来的策略,然而吃到的却是一嘴苦。2024年,重庆鑫斛连锁药店推出平价药模式,只要缴纳100元的年费成为会员,就能买到按出厂价顺加1%-14%、平均毛利率控制在8%-10%之间的平价药,一度被称为“药界胖东来”。
可这一举动很快引发了供应商反弹。据媒体报道,太极集团对旗下产品太极藿香正气口服液的建议零售价为13元,但重庆鑫斛希望定价9.3元,随后太极集团就终止了合作。
“他相当于把供应商给的‘返点’也公开了。”上述药品零售行业人士介绍,这在普遍有着价格控销要求的药品零售业行不通。
于东来也遇到过这样的问题,他曾在公司会议上提出,“有些品牌要求不能低于这个价格,我们是不是要想办法找替代药?”
胖东来的思维是如何用更好的方法为顾客带来实惠,销售出更多的产品。如在胖东来有些药可以按粒买。一些药厂为了节省成本和挣钱,往往一盒药固定的数量会多出常用医嘱,比如患者七天用药需要21粒,买一盒药可能是24粒,患者多付了3粒的钱。

至少从目前的结果看,于东来找到了一个平衡各方利益的解决方案,于东来曾公开表示,其药品的利润率控制在15%-30%。

胖东来卖的是什么?

“学习”胖东来让其他药店老板为难的是,对高毛利率产品的态度:少卖保健品。
无论开超市还是卖药,零售业的底层逻辑都是相通的,低毛利率引流+高毛利率挣钱。
在超市里,胖东来采用的是“自选+自营”两种方式。所谓自选,是由胖东来的采购团队聚焦于品质商品及消费者的偏好,自主选择合适的商品放到门店中;自营,指的是打通上游生产商,定制、生产胖东来自有品牌的商品,其毛利更高。
在药店里,高毛利率产品大多是中成药、保健品、消费医疗产品。上述河南的连锁药店负责人分析,胖东来医药商超中保健品的利润率不低。
“胖东来还有一些独家代理权的品种,在许昌、新乡的市场上没有相同产品可比价,他调整利润的空间就更大一些。”一位曾与胖东来合作的医药零售行业人士说。
虽然在产品搭配架构上是相似的,但业内人士从胖东来调研归来的收获是,多卖药、少卖保健品。
在胖东来商超自选品策略中,放弃了那些患者不想买的、利润高的产品。同样,给患者合理的推荐其需要的保健品,是药店业的共识。然而,到了销售一线,执行动作往往就变样了,“买2得3”“买3得4”的捆绑卖药招数,还是会出现在多地监管机构的违规公告上。
店员推销是药店卖高毛利产品的主力。华中地区一家零售药店负责人曾对《财经》直言,“我们不想用自动售药机,原因在于它不能像售货员一样推销高毛利产品,整体的利润不划算。”
也有药店在尝试转变,北京一家药店工作人员表示,“我们也在学胖东来,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推销,现在还在探索期,想看看能不能给行业试出一条新路来。”
胖东来卖药在细节上不止于此。如在胖东来的药品货架上,贴的不是打折信息,而是用药注意事项,比如感冒灵颗粒的备注是,本品含有扑热息痛,服用后不能开车;脑心舒口服液提示,本药含有乙醇成分,不宜与抗生素类同用,外感发热者禁服。消费者买不到的药,也可以留下联系方式,胖东来可单独采购。
药店里女性卫生用品提供“不透明”的包装袋,产品放在不引人注意的角落里,还可以用自助收银机结算。需要消费者蹲下才能看到的货架最后一层不放药,只用于储物。
中国药店商学院特聘培训专家黄涛对《财经》分析,胖东来的核心是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体现在其对产品品质的把控、极致服务和价格体系中,在消费者中形成了口碑。

黄涛解释,就以环境卫生这一项,“药店的员工有时是跪在地上用手拿着抹布擦地的,药店内没有卫生死角,我也培训过很多的药店,确实没人能超越他,胖东来在这样的细节上就是做到了极致”。

为什么学不来

“如果胖东来的药店能脱离超市,或者开到外地,我才能认可这是一种独立的药店模式。”上述医药零售行业人士对《财经》说。
据许昌市文旅部门统计,2024年元旦期间,平均每天有8万人次乘坐郑许城铁来许昌,其中25%是去胖东来,因此这条城际铁路又被网友称作“郑胖专线”。
“我们可以从胖东来学到很多,企业文化、理念、服务等,但不能复制它的药店商业模式。因为它的运转是依靠胖东来商超的强大流量支撑,而其他的药店不行。”上述医药零售行业人士说。
2024年春节假期,位于许昌市的胖东来天使城店、时代广场店、生活广场店三家商超人气火爆,三天接待游客116.33万人次,赶超河南游客接待量排名第一的景区,被网友称为“没有淡季的6A级景区”。
根据赛柏蓝数据,胖东来只有六家门店的时候,年营业额高达1.2亿元,平均单店年营收2000万元。其中,胖东来时代广场药店是个经典案例,面积300平方米,年营业额在6000万元上下,折算成每天营业额是20万元。
按照于东来的考核要求,一家药店一年的利润不得超过300万元。于东来认为,胖东来药店的销售额非常高,所以药品必须卖得实惠。
在许昌当地,胖东来大多是自持物业,确实为其省去了很多租金成本。
节省下来的钱,一部分用在了提高员工待遇上。“胖东来药店的薪酬体系,在当地基本是最高的,其他的大型连锁药店,虽然规模更大,但想要招个人才,就会被与胖东来的待遇做比较,实际上倒逼了其他药店提升员工待遇。”黄涛介绍。
胖东来的员工高层周六、周日必须关机,如果电话打通罚款5000元,每周二闭店,这在内卷盛行的商业环境中,其他企业难以对标。
在黄涛看来,其他药店如果贸然执行胖东来的定价模式,还把员工的薪酬跟他提到一样的水平,往往撑不到业绩增长的曙光来临,药店就先垮了。
可胖东来即便药店不挣钱,也是能够帮超市赚口碑的业务板块,逻辑就不同。
其实和商超绑定的药店模式也不算新鲜。上述医药零售行业人士介绍,比较知名的深圳中联大药房、武汉普安大药房这样的区域连锁药店,在这方面做得都很不错,和沃尔玛、家乐福等超市合作,当时做得很好。
但随着电商的崛起,线下零售陷入低迷,沃尔玛、家乐福等大型连锁商超大规模关店,物美、大润发、永辉等也陷入业绩低迷、持续亏损的困境。那批和商超绑定的药店也没落了。
到2024年,寒意已经蔓延到整个药品零售行业,虽然药店数量仍在增加,但闭店数量的增速让业内已经预感到,收缩的拐点马上就要来了。
在上述药品零售行业人士看来,胖东来不能成为药店业低迷的解药,“现在还没人找到出路,其实方向是清晰的,提高药店的服务能力,而不是再做简单的卖药平台,但还没有人真的做到”。

责编 | 张生婷

财经杂志
《财经》杂志官方微信。《财经》杂志由中国证券市场研究中心主办,1998年创刊,秉承“独立、独家、独到”的新闻理念,以权威性、公正性、专业性报道见长,是政经学界决策者、研究者、管理者的必读刊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