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母亲在深圳养老院的多彩生活(六)忘年之交、同事情谊与天伦之乐

文摘   2023-05-18 18:26   加拿大  

96岁老母亲在深圳晚晴苑养护院的多彩生活在继续。经历疫情洗礼后的老人们,在养老院的精心安排下,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对生活似乎更加珍惜,精神也更加豁达。没有哪个年龄层的人比他们这种高龄且清醒的老人们,更能坦然地面对生死,更能愉快地享受今天。

老母亲手持工艺作品

最能给老人们带来欢乐的莫过于与幼儿园小朋友的互动。老母亲所在养老院的最独特之处,是养老院与幼儿园并存,一层幼儿园的小朋友如花园的蓓蕾,无忧无虑,正在欢乐成长,含苞待放;楼上的老人们则是盛开过后鲜花,面临凋谢,依然顽强挺立,静沐夕阳。当他们交融在一起时,一老一少,一动一静,一天真烂漫,一饱经风霜,便构成人间最温馨的画面。

老母亲手持绘画作品


这种场面在老母亲所在的养老院经常出现。在养老院的日常活动中,有时是老人们和孩子们一起在楼下联欢活动,欢声笑语,瞬间把老人们带回童年的美好时光;有时是孩子们上楼串门给老人们送去温暖,你问我答,立马令老人们感受如家庭般的天伦之乐。

幼儿园的小朋友在喂老母亲吃糖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老母亲新结交的一个忘年之交朋友,此人姓于,大约40多岁,据我母亲说在晚晴苑养护院只工作了大约一两个月。她并没负责照顾我母亲,她们的相识始于一次于女士哄老太太开心的一句夸奖:“您的眼睛长得真好看”。

老母亲手持制作的手工作品


这个世界不缺挺会令人愉悦,总能找到某人“优点”且及时当面夸奖对方的人。老太太自然与大多数人一样,好话自然中听,虽然此前一辈子了也没听人夸奖过眼睛漂亮。但一句恭维话确实迅速拉近了两人的距离。一来二往,老母亲与于女士聊得十分投机,并把她们之间的来往一五一十告诉了我。

老母亲接受采访


我起初认为这不过是老太太的自作多情,她不过是遇到了一个很会做人的护理人员而已。

老母亲在做手指操


很快老母亲告诉我:于女士不像是全职在养老院做护工的,一是通过她的言谈举止,二是她经常请假,说一般工作人员不太可能经常请假。因而判断此人应该是名记者或者是作家,是短期体验生活来的。不过老母亲也由衷敬佩于女士,因她照顾的老人中有一名需要随时清理大小便的,为体验生活能吃苦到如此程度,也的确令人肃然起敬。

养老院美术活动作品集锦

如果老母亲判断的准确,她俩的关系倒增加了可信度。体验养老院护理工作的艰辛,除了要身体力行外,自然还要了解老人们的心态,遇上老母亲这般愿意沟通的老人家,当然两好合一好,愿意多聊几句。不管怎样,能在老人家的夕阳之年,有一个能给她带来一段虽短暂但美好的欢乐时光,也是一桩幸事,我心存敬佩与感激。

老母亲与养老院的同伴合影

难得的是于女士知道老人家喜欢看些闲书,临走时还送了好几本字体比较大的书给老人家,并留下自己的联系电话。她离开后还确实打来过电话对老人家嘘寒问暖,老母亲也在今年五一时给于女士打去电话以述相思之情,且得知于女士正在外地出差(这也间接证明了其身份)。我想这正是因为晚晴苑养护院作为行业的佼佼者,因其江湖地位而引来的一段缘份吧。(据向养老院官方人士了解,的确有一位体验生活的人来此2个月,可见老母亲的观察入微)

养老院举办的三月老寿星集体庆祝活动


因老母亲对养老院很满意,自然与老同事、老朋友电话联系时,免不了赞不绝口,居然还因此引来了一个武汉时的老朋友肖老师入住。两位老朋友在千里之外的深圳再度相逢,说不出的高兴万分。只可惜老母亲耳背,而肖老师因身体原因说话声音不高,于是常出现鸡同鸭讲的尴尬场面,好在老朋友了,心有灵犀,即使沟通不畅,依然手拉着手,胜过千言万语。

老母亲、妹妹与肖老师母女合影


由于疫情开放后可以外出,妹妹一家又可以来养老院看望老母亲,并在清明节前带老母亲前往蛇口老父亲骨灰撒下的海滨凭吊。看着妹妹一家与老母亲在蛇口海滨的四代同堂合影,不禁感慨万千:疫情海啸般横扫深圳时,老人家未能幸免,最严重时甚至感受到了生命垂危的迫近,但因老人家的顽强生命力,更因养老院上下的齐心协力、精心照顾,居然以如此高龄挺过来了。

蛇口海滨的四代同堂照


在老母亲的坚毅向上心态下,在养老院提供丰富多彩精神与物质保障下,相信老母亲一定能长命百岁并向茶寿迈进。


楚枫闲庭
时事点评,摄影随笔,诗词书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