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好奇 共创未来”第八届重庆市青少年科学素养大赛总决赛圆满结束

文摘   2024-05-18 20:50   重庆  

5月18日,充满趣味和挑战的第八届重庆市青少年科学素养总决赛在重庆市大学城第一中学校圆满结束,选手们在决赛现场激烈角逐,展现出新时代科学少年的风采。


本届大赛由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重庆市科学技术局、共青团重庆市委、重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重庆市少工委联合主办,课堂内外承办,重庆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重庆市青少年科学素质研究会、重庆科普作家协会、重庆市工程师协会共同协办,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时空数据管理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重庆智慧美育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为支持单位。自2015年9月首次举办以来,重庆市青少年科学素养大赛已成功举办了八届,累计参与人数超过300万,已成为重庆市科技教育的一项品牌活动。

第八届重庆市青少年科学素养大赛以“心有好奇 共创未来”为主题,自2023年11月28日开赛以来,覆盖重庆38个区县及两江新区、高新区、万盛经开区,共有934所学校注册报名,参赛总人数达71万。经过选拔赛、复赛的层层筛选,共有3000余名中小学生入围总决赛。尽管暴雨不期而至,也不能阻挡科学少年们追逐梦想的心。比赛现场秩序井然,家长们也安静地在赛场外冒雨等待。来自重庆邮电大学先进制造工程学院和计算机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的83名志愿者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专业素养倾力服务本次比赛。主承办相关单位负责人也赶赴现场监督指导。






据大赛组委会介绍,本次决赛共设置了科学探究实践、科学家精神征文、科幻绘画、科学艺术作品、算法竞赛五个赛项。其中,科学探究实践和科学艺术作品需要参赛学生将复赛作品进一步完善后,带至现场做现场答辩及演示,鲜明阐述作品的基本思路、探究过程、创作想法、实际应用价值等;算法竞赛项目为线上单人赛,考察程序设计基本结构、数学运算、人工智能算法相关知识、算法设计与分析等能力;科学家精神征文、科幻绘画则是要求选手在现场根据命题完成作画和写作。各个赛项根据学段分组设置了不同的难度,能够根据选手的年龄,分段考察选手们的科学素养、创新意识、应变能力和临场心态,在鼓励学生提升科学素养的同时激发学生的科技潜能。




“在未来,希望轻轨不仅可以在城市间穿梭,还可以在水下遨游,成为重庆最具特色的景观。”两江新区人和小学校三年级一班的黄圣铭同学接受赛后采访时说,今年是他第一次参加科学素养大赛科幻绘画赛项,比的题目是“重庆轻轨展现科幻未来”。他用自己独特的思维,设计出了一座幻城,造型奇特,笔触大胆,创意无限,展现出了扎实的绘画功底以及天马行空的科幻想象力。


当科学与艺术相遇,我们会看到什么?来自重庆市铁路中学校高一年级的侯成洁、李思序和张晓寒展示了他们的科学艺术作品《光辉“镜”临》。作为《未来设计交响:西部(重庆)科学城创想》这一命题的答案,他们的作品令人印象深刻。大量的三棱镜元素和光元素构筑起一个闪耀而充满未来感的城市,五彩斑斓的微型世界充满了希望与生命的力量,呈现出创意思维和艺术表达的高度和谐。





“我们以静态纸塑模拟了龙身蜿蜒腾飞的动势,将动能设计在周围蝴蝶身上,表达出整体的层次感......”来自重庆市江北区蜀都小学校的毛欣诺在采访中分享了团队科学艺术作品《永恒之龙》的设计构思。她表示作品的灵感来源于观看铜梁火龙舞时感受到的刹那永恒之美,团队成员希望通过科学知识,将传统非遗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让传统艺术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本届大赛致力于引导和激发广大青少年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推动重庆市中小学校科学教育发展、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培育和挖掘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同时通过丰富的赛项和专业的评审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水平,不断鼓励青少年们崇尚科学、追求创新、超越自我,在追寻科学梦想的征程上奋力书写崭新的篇章。





课堂内外
课堂内外杂志社官方订阅号。以“科学、人文、生活”为理念,服务三亿青少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