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地靴,作为冬天的防寒神器,一直是冬日凹造型必备单品。
但是,与此同时,不防滑、不跟脚等问题也十分突出。某社交平台上炸开了锅,众人宛如找到了组织,纷纷站出来倾诉自己在雪地靴上受过的委屈。“我穿雪地靴还得喷防水喷雾?简直是天大的笑话“。那么,雪地靴到底还能不能穿呢?有什么的注意事项吗?今天我们好好聊聊。一般来说吗,鞋跟的硬度决定了能不能固定我们的脚踝。而雪地靴因鞋型过软,无法有效固定脚踝,导致行走时鞋底和鞋身易扭动变形,使得足跟位置不稳。长期穿着,雪地靴的足跟部位最容易变形。足跟“落不正”使走路变得困难,因为足底肌肉需过度拉扯前足以寻找合适位置,同时脚踝无法提供足够支撑,导致下肢力量传递不畅,增加脚踝周围肌肉的负担。另外,大多数雪地靴设计宽松,适合宽脚掌,但对一般人则过于宽大。鞋头肥大加上脚踝固定不佳,导致前足在鞋内滑动,行走时出现打滑和无力感,长时间会引发足底酸痛及脚趾水泡。此外,松软的长毛内衬在不穿袜子时会导致脚部出汗,营造温暖潮湿的环境,有助于真菌生长,增加如“香港脚”等真菌感染的风险。网友@守护香香鞋吐槽说,冬天穿雪地靴,挺暖和的,一脱鞋子能直接把人臭晕,到底是个人体质的问题还是鞋子的问题啊!又酸又臭,还捂汗。然而,更麻烦的是,脚上的汗水也会破坏和污染雪地靴的内部结构,加重真菌问题。很多雪地靴,相对于其他鞋子来说,不太容易出现折痕,除了其设计巧思之外,不得不提的第一个因素就是鞋底够硬,软趴趴的鞋型不得不依赖一个硬邦邦的鞋底作为支撑。可能有人会说,鞋底硬才适合冬天走雪地御寒啊!而且鞋底下面会有很深的槽增加了摩擦力,走冰面也不怕。
然而真实情况却是,冬天下雪穿雪地靴摔倒的控诉比比皆是。很显然,硬鞋底并没有帮助雪地靴起到防滑的效果。
网友@六便士没有月亮:虽然它是皮毛一体的,但是根本弯不动这个底,不敢想走路得有多累,之前还觉得为啥大多数都买薄底的,那不走雪路直接都弄湿了,厚底又显高又防水,偶尔聪明一次,让我输的这么彻底。正常情况下,人走路的过程中需要有“脚的折叠动作”。我们的脚底由十几块小骨头组成,这些骨头彼此组成了极具功能性的关节,看似简单地走路,其实我们的脚完成了很多复杂却精巧的关节运动。人走路的支撑相(脚踩地面的过程)前足的折叠动作由于鞋底过硬就被限制了,也就是说落地的缓冲震荡到蹬离地面的动作全部没有了。所以,硬鞋底的雪地靴穿久了,走多路会很累,甚至脚痛的情况,柔软的内鞋面是根本没法抵消硬鞋底的撞击力的。
除了这些,很多雪地靴的鞋底还存在过厚的问题,很容易摔跤崴脚。
有人说,雪地靴之所以叫雪地靴不叫防水靴,正是因为它只是适合雪地环境下穿着的鞋子,主要功能就是用来保暖。准确来说,最适合的场景是在能冻住的雪地里穿,而不是松散刚下过雪的地方。由于雪地靴表皮的绒系材质,并不容易粘附冰雪。但是如果雪化成水,那就是另一回事了。这也是为什么雪地靴几乎很少专门设计防水款式,毕竟人家目的本就只是在冻瓷实的雪地里保暖。当然,雪地靴也不是一无是处,毕竟它是真的可以为我们送上温暖。下面为大家准备了一份雪地靴挑选攻略,帮助大家在寒冷的冬天挑选一双适合自己的雪地靴:一看鞋底:鞋底1/3 处要能弯折,选防滑性能好的橡胶、TPR 牛筋材质。最好是深沟纹路或有颗粒设计,抓地能力强。如果是在冰面穿,要选鞋底加冰爪的。
二看厚度:鞋底不建议太厚,日常穿着1.5~3cm比较舒适。
三看后跟:后跟杯要稳固、硬挺,才能保护脚踝。
四看材质:想要保暖性高,优先选内里材质是羊皮毛一体、牛皮羊毛 。如果想兼顾防水性,鞋面最好选含橡胶材质,或经过处理的超纤皮、头层牛皮、小羊皮。
首先,买雪地靴,不要太强调柔软舒适,该有的支撑力必须得有。毕竟对于一双在外面穿行的鞋来说,抓地力很重要。其次,由于雪地靴宽鞋头的设计,瘦脚的朋友不要选过宽的款式,会增加崴脚几率。而且过硬的鞋底不防滑,一定要选择相对有弹性的;高弓足的朋友不建议长时间穿,容易产生疼痛,平足的朋友穿久了会加速足肌肉疲劳。此外,雪地靴内容易滋生细菌,一定要注意鞋内清洁,做好晾晒消毒。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