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仁勋后有天,显卡在手虐神仙
——互联网流行语
围剿
近年风头最劲的科技巨头,当属黄仁勋的英伟达帝国。
十年间,英伟达的股价暴涨120倍,2023年,英伟达利润更是暴涨8倍,2024年第三季度,英伟达营收350亿美元,同比增长94%。
英伟达的显卡被称为“核弹”,一货难求,限制它扩张欲望的,只有产能。
chatGPT横空出世后,英伟达更是抢占了当前风口最盛的新兴行业——AI芯片的90%份额。
华尔街分析师表示,全球巨头正在人工智能领域开启战争,英伟达是唯一的军火商——不管谁赢,背后的英伟达都赢麻了。
然而,手持“核弹”的英伟达,目前已陷入全球围剿。
7月,法国成了对英伟达“开第一枪”的国家,法国反垄断监管机构计划指控英伟达涉嫌存在反竞争行为。
8月,美国司法部对英伟达发起反垄断调查,因为“英伟达在出售人工智能芯片时可能滥用其市场支配地位”
而最近一周,对英伟达的全球围剿正在加速。
12月5日,美国《纽约时报》发文,称英伟达总裁黄仁勋“利用美国联邦遗产税和赠予税中广为人知的漏洞”进行避税,金额达到80亿美元。
12月7日,路透社报道,欧盟反垄断检查机构对英伟达发起审查。
随后,中国也加入了这一行列。
12月9日,新华社报道,英伟达涉嫌违反《反垄断法》,市场监管总局决定依法立案调查。
针对调查,英伟达回应颇为强硬:
“英伟达靠实力取胜,这反应在我们的基准测试结果和对客户的价值上……我们很乐意回答监管机构对我们业务的任何问题。”
英伟达毫无疑问已经是一头巨兽,然而,当一头巨兽长大之时,就要面临围猎。
垄断
中国监管机构调查英伟达,要从五年前的一起收购案说起。
2019年3月,英伟达发布公告,计划用69亿美元收购以色列迈络斯(Mellanox),这是英伟达历史上最大的一笔收购。
这次收购意味着什么?由于聊技术太枯燥,我们不妨用《笑傲江湖》里的故事来说明。
《笑傲江湖》的故事主线,是五岳剑派抵抗盟主左冷禅推行“五岳并派”,一统江湖。而故事的开头,是争夺林家镖局的绝世武功——辟邪剑法。
英伟达收购迈络斯,正是看中了其手中的“辟邪剑法”,也就是InfiniBand技术——即“无限带宽”技术。
辟邪剑法突出一个“快”字,而InfiniBand是一种网络通信标准,能帮助服务器完成高性能计算,吞吐量极高而时延极低,也突出一个“快”字。
林家镖局的创始人林远图本是少林弟子,读了《葵花宝典》后还俗,武艺天下无双,而迈络斯的起家也十分类似。
上世纪90年代早期,康柏、戴尔、惠普、IBM、英特尔、IBM、微软等公司共同成立了IBTA,即InfiniBand行业协会。随着人工智能兴起,InfiniBand也成为了GPU服务器的首选网络互连技术。
1999年,几名从英特尔和伽利略技术公司离职的员工,在以色列创立了迈络斯。仅仅十多年后,这家公司就成为了市场领导者,2015年,迈络斯在全球InfiniBand市场上的占有率高达80%。
2019年,黄仁勋出手了,他收购了迈络斯。
AI大模型计算高度依赖于高性能计算集群,对InfiniBand技术十分依赖,英伟达原本就是AI大战的“唯一硬件军火商”,又成了标准制定者,内外兼修。
这意味着拿到辟邪剑谱的已不是岳不群,而是功力五岳第一的左冷禅,各大门派岌岌可危。
为了阻挠“五岳并派”,避免黄仁勋“一统江湖”,包括微软、Meta在内的众多硅谷大厂,开始力推一套新的“独孤九剑”——以太网协议,国内的百度、字节、阿里也纷纷加入其中。
与《笑傲江湖》不同的是,现实中的江湖,上面还有人在。
英伟达这次收购,在当年就引发了其竞争对手的一致反对,反而是中国监管机构,最初帮了英伟达一把。
英伟达作为跨国公司,在中国有大量业务,因此,这次敏感的收购,需要经过中国监管部门的批准。
背刺
经过一年审查后,中国监管部门批准了这次收购,但是提出了附加条件。
其中最重要的两条就是:
一,不准在中国进行捆绑销售;
二,六年内必须按照公平、合理、无歧视的原则,给中国企业提供显卡以及配套设备。
意思很明白,你们在市场上要争夺武林盟主可以,但是不能损害中国企业的利益,不能卡中国的脖子。
这次收购十分成功,仅仅2024年第一季度,英伟达InfiniBand的收入增长242%,达到32亿美元,超过了众人心目中的“核弹”——游戏显卡的26亿美元。
然而,英伟达毕竟是一家美国公司。
随着中美贸易战的进行,美国对华芯片出口禁令愈演愈烈。
2023年10月,美国发布了对华AI芯片禁令,英伟达的一系列高性能芯片都被禁止在华销售。
英伟达也推出了新的“阉割版”芯片,试图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芯片市场继续保持垄断。
新芯片叫RTX4090D,D代表Dragon,象征中国的2024龙年,目前只在中国大陆销售、据估算,这款新芯片比RTX4090的性能低了5%左右。
至此,不管黄仁勋心中是怎么想的,他已经事实上加入了对华“卡脖子”的行列,违反了和中国监管机构约定的承诺性方案。
白纸黑字,市场监管总局开展反垄断调查,事实充分,合情合理。
英伟达是AI一头巨兽,黄仁勋人称“皮衣刀客”,用武侠小说的套路来描述,他堪称“如彗星般崛起于武林”。
然而,武林之上,还有朝野。
中国对英伟达发起反垄断调查,背后最大的底气,是国内芯片产业的高速发展。
12月10日,海关总署公布了最新数据,前11个月中国集成电路出口1.03万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同比增长20.3%。
中国的芯片出口已经突破万亿,这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
长期以来,芯片是中国经济中最大的痛。2013年,中国集成电路进口额首次超过原油,成为中国经济中最不能自给,最怕被国外卡脖子的项目。
2023年,中国集成电路进口下跌10.6%,仍然达到2.46万亿元,集成电路已经连续10年名列第一大进口商品。
中国是集成电路的全球最大市场,一半的芯片卖往中国,然而长期以来,中国却难以利用其庞大市场,取得对行业相匹配的影响力。
一来,是因为中国尚未掌握核心关键技术。
二来,是芯片产业链的关键节点,高度集中于少数公司的垄断之中,并处于美国的长臂管辖之内。
随着美国的出口禁令,以及生成式AI的起飞,以英伟达为代表的美国公司,不仅在产品上进行“阉割”,而且不断提升其售价。从芯片进口的单价来看,2021年进口单价在4.3元左右,到了2023年则在5.1左右。
中国芯片出口突破万亿,意味着至少在产业链中低端,中国公司已经成为了主导性的力量,并且向上爬升的力量正在加速。
而芯片产业能摆脱垄断,甚至在“外循环”之外,打造一条美国无法长臂管辖的“内循环”,是接下来的重中之重。
台湾
黄仁勋生于台湾,而这一轮的芯片战争,受最大影响的可能就是台湾。
川普当选美国总统后,一系列发言让赖当局心惊肉跳,比如:
“台湾偷了美国的芯片生意”、“台湾若要美国保护,就得付费”、“台湾军费应该提高到GDP的10%”等等。
赖当局外事部门副负责人吴志中,在外媒专访喊话:“台湾有信心,不会被特朗普抛弃”。
然而信息灵通的马斯克,已经向为SpaceX提供零部件的台湾供应商提出了要求:把生产业务搬出台湾。
也许,随着川普的上台,“芯片产业搬出台湾”也将很快实现。
理由很简单。
耶鲁大学博士克里斯·米勒在《芯片战争》中,一针见血提出了美国在对华芯片战中的最大劣势:
“美国所依赖的芯片制造能力,大多数在解放军导弹射程之内,这让中美半导体竞争变得不那么平衡。”
考虑到这本书在美国高层的影响力,将台湾的芯片产业搬出“解放军导弹射程之内”,可能是美当局的下一步目标。
在《芯片战争》一书看来,中美芯片战争将毫无疑问的决定未来二十年的世界局势。
然而,和华盛顿的政客幻想的完全相反,中国目前在竞争中正处于优势:
除了芯片产业处于“解放军导弹射程内”这个最大理由外,米勒还提出了三个理由:
理由一:由于中国对半导体行业的巨大投资,目前全世界新增的芯片制造能力基本都在大中华区。
理由二:“如果台海发生危机,总成本将以万亿计算,(西方)将损失37%的计算能力,比疫情和所有经济封锁造成的代价更大。”
理由三:如果台海危机,西方重建芯片制造能力,最乐观的估计也要五年,这五年间,美国科技产业都将面临严峻危机。
洗碗机
2024年4月21日,商务部长雷蒙多接受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专访,宣布要“阻止中俄获得美国先进芯片”。
雷蒙多说,今天的“国家安全”不仅关乎坦克和导弹,还关乎半导体、人工智能和无人机这样的技术,当俄乌冲突爆发时,全球“芯片战争”愈演愈烈,美国商务部已停止向俄罗斯出售所有半导体芯片,而且这么做“很有效”。
说到得意之处,她开始玩梗:
“因为在我们开始这项工作后不久,我们就听到俄罗斯人从洗碗机中取出半导体的故事……”
显然,雷蒙德看过了今年在全球政商高层引起高度关注的《芯片战争》一书。
在书中,米勒采访了数百位欧美战略部门和半导体行业的顶尖人士,汇总了欧美高层和行业领导者对中美、俄美冲突的思考。
对于俄乌战争,书中认为:“俄罗斯最大的软肋之一,是无人机和制导导弹中缺乏自产芯片。”
比如,俄军被击落的无人机经专业机构调查,大多数都采用外国微电子芯片。由于芯片供应被切断,俄军开战后在巡航导弹的供应中也遇到短缺。而乌军从西方获得的导弹高度依赖芯片供应,以标枪反坦克导弹为例,每枚导弹含有200个芯片。
“俄罗斯对外国半导体的依赖,为美国及其盟友提供了一个强大的杠杆支撑点”
因此,俄罗斯别无选择,被迫停下了一大部分本土汽车生产,来节约芯片。
需要注意的是,俄乌战争开始后,中国汽车产业开始"降维打击"俄罗斯市场,俄国汽车进口翻了三倍,其中80%都是从中国进口.
于是就有了书中所创造的梗——为了寻找芯片,俄罗斯不得不大量进口洗碗机:
“俄罗斯工厂正在采取规避行动,将洗碗机芯片分拆到导弹系统中。”
然而,雷蒙德却没有提到,《芯片战争》原书中对整个美国高层,发出了一句严重的警告:
“如果台湾发生危机,我们连洗碗机都买不到。”
历史遗憾
米勒在《芯片战争》中,全景式详细揭露了曾经辉煌的“苏联硅谷”,并对其衰落颇为感慨,视为美国的大幸。
在历史上,苏联曾经把半导体产业放在战略高度,一度打造了辉煌的“苏联硅谷”,计划新建一座城市专门生产芯片,中心是52层摩天大楼,并视为关乎苏联未来命运的“科学天堂”。
赫鲁晓夫宣布,这是苏联的未来,他精心挑选了最优秀的科学家来负责,而这位科学家,童年大部分时间都在中国度过……
然而,苏联的芯片因为巴统的技术封锁而受到严重限制,在解体三十年中,俄罗斯自废武功,放弃了对芯片的自研和开发,导致了书中所描绘的结果:
“俄罗斯目前的芯片制造能力,比苏联同美国太空竞赛全盛时期还要衰落。”
这无疑是一个世纪遗憾,一步错,步步错。
“苏联硅谷”的未来,会在中国复制吗?
美国人说话非常直接而且赤裸裸,米勒在书中毫不客气的嘲讽了中国的“腾讯、阿里巴巴、拼多多和美团”,认为他们“大多数钱都是从国内赚到的”。
与之相反,他对中国的另一些公司充满敬畏:比如华为和福建晋华,认为他们是真正从全球竞争中成长起来的。
此外,书中还详细分析了中国最大的半导体诈骗事件——武汉弘芯事件,以及大基金高层的落马,很多说法在国内媒体中从未报道过。
《芯片战争》对中国的半导体产业的分析,让人不由得感慨:
有时候最了解你优势在哪的,其实是你的竞争对手,而最坦率、最敢说、尺度最大的也往往是你的对手。
书中遍布金句,读来欲罢不能,又细思极恐:
“真正的男人,要有晶圆厂。”
“与中国人分享上帝的爱。”
“摩尔定律的终结,对半导体行业和整个世界都是毁灭性的。”
本书豆瓣评分8.4,作者为耶鲁大学博士克里斯·米勒,美国外交政策研究所欧亚区主任,为了这本书,他把几乎所有涉及的高层和关键人物采访了一遍,并挖出了种种少为人知的内幕,翻开一页就欲罢不能,可以一口气读到天亮。
这本书对于理解我们的现代世界至关重要。克里斯·米勒全面叙述了芯片驱动的世界是如何被创新者与技术、公司之间、国家之间,尤其是中美两国的不断竞争塑造的。
——丹尼尔·耶金,美国剑桥能源研究会主席,普利策奖获得者
半导体霸权之战是地缘政治、国家安全和经济繁荣中最重要的故事之一,也是最不为人所知的故事之一。谢天谢地,我们现在有了这本书,因而可以对这一重要主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解读。
——安德鲁·麦卡菲,麻省理工学院数字商务中心首席科学家,著有《第二次机器革命》、《极客之路》、《从少到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