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回城就业安排的四川路径
文摘
2024-09-28 09:00
四川
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知青回城,这是1978年12月结束的全国第二次知青工作会议的重大决策。按照中央部署,四川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推进知青回城就业安排,顺利实现了知青工作重心的战略性转移。 对下乡时间的预期,亦即知青下乡多长时间才能调回安排的问题,一直是广大知青翘首以盼能得到解决的问题,也是过去的上山下乡政策不曾有过的重大问题之一,而1978年底召开的全国和全省知青工作会议则明确制定了“时间表”。这次会议全面部署了解决已下乡知青的回城安排问题,并明确提出从1979年起的两年内基本解决1972年底以前下乡插队老知青的问题,一系列的重大政策决策,受到广大知青、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拥护和支持。 对知青进行统筹安排,不仅要考虑已下乡知青的安排问题,而且必须同时考虑留城知青的安排问题,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全国和全省知青工作会议对知青留城政策、下乡范围作出重大调整,进一步缩小下乡范围,并提出“逐步做到不搞现在这样的知青上山下乡”的目标要求,这本身就意味着留城中学毕业生的范围和数量进一步扩大。留城中学毕业生人数的增多,使得城镇就业的压力增加,这是统筹安排好知青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 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全国农村还有800多万下乡知青,四川省内还有25.6万在乡的下乡知青,需要对他们进行统筹安排。这样一大批在乡知青,最早的是上世纪60年代初下乡的,绝大多数是1968年底以后到农村的,其中还有相当数量的知青是1972年底以前下乡的老知青。对这些在乡知青进行统筹安排,是全国和全省知青工作会议作出的一项重大部署。 相比较而言,统筹安排好在乡的下乡知青,较之安排留城中学毕业生来讲,其难度不知要大多少倍,而且还具有时间上的紧迫性。在乡的老知青中除一部分已在农村结婚安家外,还有相当一部分老知青年龄已超过婚龄。同时,在乡知青特别是老知青在生活、生产等方面都还存在着一些需要及时解决的实际问题,而这些实际问题的解决大多可以随着知青回城得以缓解或者得到解决。当然,也还有不少下乡时间较短的知青或积极准备应考,或等待招工指标,以寻求最佳返城时机。由于在乡的下乡知青在年龄、文化、经历、家庭等方面的差异,以及所在农村的自然条件、经济状况、安置环境等的不同,他们自身的想法和企盼也会不一样。因而,统筹安排和解决在乡的知青返城问题,既是当时知青工作的重点,又是工作中的难点。 从四川的实际情况看,在1980年以前,全省城镇共有下乡、留城知青和待业人员160多万人需要统筹安排。按照统一部署,四川采取的政策措施主要有:城市积极开辟新的行业,大力发展商业、服务、工业、建设、交通运输和农林牧副渔等集体所有制的企事业;组织部分留城和下乡知青参加城市和厂矿企事业单位的基本建设,用以顶替部分农民工;大中专院校、技工校招生和征兵;积极做好在职职工的退休、退职的子女顶替工作;已担任农村公社以上干部的下乡知青,可用全民所有制的招工指标,择优吸收定级,为建设新农村服务;今后全民和集体所有制企事业招工时,对下乡知青要适当放宽招工年龄和扩大招收女知青的比例,统筹安排下乡、留城和其他待业人员的比例由地、市、州委根据本地情况灵活掌握,在招收下乡知青的指标中不准“搭配”其他人员;部队留城、下乡的知青,由当地统一安排等。 四川省委强调,对下乡、留城知青和城镇待业人员,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的方针,不能只顾一头。要解放思想,努力发展生产,在城乡广开门路,积极地有计划地逐步把他们安排好。省委要求,在安排下乡、留城知青工作中,首先要统筹解决好1972年底以前下乡的老知青的问题,特别是年龄大的和已婚知青的问题,动员城镇和安置地区要共同负责,作为一项硬任务,因人因地制宜,从城乡两个方面逐人逐户地落实,在一两年内安排好。对安置条件较好,本人自愿留在农村的知青,要鼓励、支持他们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业现代化作贡献。对1973年后下乡的知青,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情况,逐步进行安排。 省委书记杜心源在全省知青工作会议上说,各级党委要动员各方面的力量,积极想办法、出主意,千方百计创造条件,扩大城镇知青的就业门路,有步骤、有计划地统筹解决知青的问题。根据四川工农业生产发展的现状,现在已初步具备了逐步安排这部分知青的条件。他强调指出,在安排上不要一股风、一刀切、一个样。要从实际出发,因人、因地、因事制宜,在一两年内逐人落实。对他们的安排要下达专项指标,不受年龄、性别、婚否、文化程度的限制。要说服用人单位顾全大局,对这部分知青,不能按一般的招工对待。 此后,四川各地雷厉风行,迅速组织传达贯彻全国和全省知青工作会议精神,把知青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知青回城安排的轨道上来。 统筹安排知青特别是优先解决老知青回城,最根本的是要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而解放思想,广辟思路,则是一个基本前提。因此,四川各地大多把发展生产、扩大就业和安排知青结合起来,因地制宜,相互推动,统筹协调,落实计划。 雅安地区把发展生产、广开门路作为对全区1.1万多名在乡、留城知青和待业人员进行统筹安排的立足点,其基本计划:首先是发展全民和集体所有制企事业的农副工生产和服务行业。从发展生产和为城镇人民生产服务出发,举办各种为生产、生活服务的工业生产、基本建设、交通运输、林牧副渔、铁木竹藤等生产加工基地,充实和增设为城镇服务的各种服务行业等,为安置城镇各系统、企事业等单位的下乡、留城知青积极创造条件。其次是大力发展科学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在全区现有4所中专学校的基础上,利用地区“五七”干校基地拟再办1所技工学校,并再办1所师范校和扩大现有师范校,增加招生名额。此外,各厂矿企业也要积极举办技工学校,为本单位培养技术工人等。 达县地区在统筹安排下乡、留城知青和城镇待业青年的问题上,本着既积极又留有余地的原则,对全区1980年前尚需安排的4.2万人,其中下乡知青1.23万人、待业青年1.1万人、新增加的高初中毕业生1.87万人,从8个方面作出统筹安排计划:如发展商业服务行业,全区安排1万人;扩大基本建设队伍,新增2000人;做好在职职工退职、退休的补员,安排5000人;发展县办“五小”企业,安排5000人;社办企业安排1万人,主要安排在二轻系统所属单位,二轻下放企业和城镇街道工业;大中专、技工校招生和征兵,两年安排5000人;文教卫生系统,安排2000人;在农业系统的场站厂内安排3000人。以上各项分两年落实,计划1979年安排2.2万人,其中下乡知青1万人;1980年再安排2万人。地委强调,在工作中要重点安排1972年底以前下乡的老知青5800人,其中已婚知青3600人。 郫县统筹安排1972年底以前下乡知青的初步计划,成为省知青办推广的一个试点经验。到1978年底,该县有在乡知青1823人,其中1972年底以前的知青819人,占在乡知青总数的45%。在这批1972年底以前的老知青中,其中未婚的267人,已婚的552人;年龄25岁以下的233人,26至30岁的439人,30岁以上的147人;文化程度高中的34人,初中的482人,小学的303人。在调查摸底中,有776人要求回城安排工作,占总人数的95%;有27人要求到社队企业工作,表示安心在农村的有16人。该县计划在1979年内把1972年底以前下乡的老知青安排完,其安排的原则是,对安心农村的老知青,鼓励支持,积极帮助他们解决生活、生产上的困难;对需要安排就业的,充分发挥各系统各单位的积极性,城乡广开门路,因人因地制宜,逐人逐户地安排好;全民和集体招工指标,列出一定数量,专项招收1972年底以前下乡的老知青,不受年龄、文化程度、婚否限制。 各地立足生产,广辟思路,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出安排老知青的工作方案。如江津县劳动局和知青办紧密配合,协助各系统、单位将安排计划分批逐个落实,初步计划1979年安排4234人,对1972年底以前下乡的2451人,在年底前基本安排完,其中对纯居民下乡知青753人进行了搭配解决。该县林业系统办大集体安排300人,除安排本系统的职工子女100人外,统筹解决纯居民的子女200人。 合川县安排下乡知青就业,是同安置待业人员一起规划的。安置的渠道主要是:全民、集体招工补员,全民企业试办集体,发展城镇街道工业和社办企业,兴办生产、生活服务队。在县属各系统,特别是商业、供销部门,主要是以增设网点调整营业时间,来解决待业人员的就业门路。如县商业局8个公司、59个门市,拥有营业员419人,平均每个门市7人,本来就显得有些人员臃肿,如再要增加人员,就会出现柜台内外都排队。在这种情况下,商业局召开各种座谈会、业务会,讨论制订了调整和增设网点,合理安排营业时间的经营方案。在原有235个网点的基础上,又因地制宜增设5个,新增摆摊设点90个、货摊货担11个、流动货车19个,送货服务到车站码头、机关学校、郊区厂矿,既扩大了商品销售,又较多的安置了待业人员,他们在1979年1至6月就安置了各类待业人员近600人。 根据全国和全省知青工作会议精神,全省各地大多提出在1979年内基本完成1972年底以前下乡知青的安排任务和具体方案,并在随后的实施中大力推进并取得明显成效,这在当时也确属不易之举。 各项规划、计划只是行动的先导,而要真正抓好落实,还得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全省各地按照优先安排1972年底以前下乡老知青的精神,提出了各自的安排原则及其具体措施。 如宜宾地区在统筹安排城乡待业人员的过程中,提出按现行政策首先注意安排下乡知青特别是要优先安排1972年底以前下乡的老知青,其他能让路的要尽可能让路;要以“条条包干为主,块块统筹为辅”,即以县为单位,原则上各系统、各单位包干安排,纯居民原则上应由街道、公社在街道和社队企事业中进行安排,确有困难的,可由劳动部门逐步统筹安排。县的统筹指标应优先用在安排1972年底以前下乡的老知青身上,劳动部门应把好招工审批关;要摸清下乡知青的人数、姓名、性别、下乡时间、动员单位等详细情况,分系统、分单位开列花名册,把安排计划逐个落实到人头;要切实落实安排1972年底以前下乡老知青的年龄、文化、男女、婚否“四不限”的规定,不要人为地设置障碍,更不要制造借口拒绝接收。 扩大、兴办集体企业,广开就业门路,是最实际的工作措施。如合川县城关镇柏树街道兴办起生产、生活服务队,安置了待业人员和下乡知青152人,经营煮饭、熬药、制面、棉花加工、缝补、金属修配等21个项目。他们在办服务队的过程中,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自力更生,没有房屋职工借,没有桌凳用具职工凑,开办费是从街道工业积累中借出的。他们营业时间长,服务态度好,受到群众欢迎,1979年1至6月总产值达2.5万多元,除积累4000元外,人平月工资30元左右。又如岳池县对文教系统的50名老知青,进行了统一考试,选拔了14人任教师,其余人员组织修建队,承担全县校舍的修缮和教具、课桌的修理任务。 荣昌县在落实规划的方法上,首先发动各系统、单位广开门路,自报安排人数,然后根据实际情况,由县上作好统筹调剂和搭配后再给这些单位落实安排指标。全县有1972年底以前下乡老知青1377人,其中纯居民下乡老知青683人的安排规划,一并落实到相关系统和单位。如财贸系统除安排本系统知青外,还搭配安排了纯居民的老知青353人,他们在农村增设服务网点,就地就近安排一些与农民结婚的老知青。文教系统有老知青103人,他们广开门路,安排在系统办的修建队30人、招待所20人,其余安排为代课老师和炊事工,这样也能全部解决。又如涪陵地区粮食局船队,原来人力不足,盈利很少,自从招收23名老知青后,1979年一季度就盈利7500多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000多元。 江安县广开门路,因地因人制宜安置在乡老知青。县供销社系统大挖安置潜力,办起一批集体企业,安排老知青216人,占该系统应安排知青的92%;文教系统开辟代课、修缮、炊事等安置门路,根据情况,量才录用。各场镇亦先后办起35个大小集体和街道企业。如四面山公社街镇办起一个综合服务社,附属自来水厂,安置了13名知青;留耕公社镇上办起电视放映组,安置3名知青,丰富了当地文化生活。 荣昌县清江公社通过对90名老知青的调查,发现这些知青有的会修理钟表、收音机、喷雾器和其他农机具,有的会炒菜做饭等。根据这些特点和社会需要,公社决定在场镇办两家饮食服务店和一个修理组,共安排老知青18人,其中已婚知青15人,占公社应安排人数的75%。为了加强管理,公社确定“两店一组”是社办企业,店里的业务领导人,由民主选举产生,其成员按个人特长和能力合理分工,并从一开始就建立严格的财务收支和劳动管理等规章制度,知青们的工作积极性很高。 经过1979年上半年的工作,全省各地对老知青的安排进展较快。仅江津地区在1978年安排下乡知青2.58万人的基础上,1979年1至2月,又安排了下乡知青2474人,其中1972年底以前的老知青1287人,在农村尚有在乡知青3.01万人。涪陵地区的安排工作抓得很紧,到5月底,全区的知青已安排76%以上。南充地区在苍溪县三川区试点的基础上,又召开专门会议推进安排工作,到5月底,整个地区有8个县的1972年底以前的老知青基本安排完。到1979年6月底,雅安地区安排1972年底以前下乡的老知青323人,占应安排的92.8%,其中雅安、宝兴、汉源、石棉4个县的1972年底以前的老知青已基本安排完。据统计,全省在1979年上半年已安排1972年底以前下乡老知青2.9万多人就业,占应安置人数的40%,仍有4.4万人需要继续统筹安排。 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知青回城就业,这是四川当时贯彻落实全国第二次知青工作会议精神所采取的一项重大步骤,为推进实现全省知青工作重心的战略性转移,打下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作者孙成民,四川省社科院知青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曾担任四川省知青办公室副主任;注释从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