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谨以此篇,献给前半生所遇到的那些带给我惊喜与鼓励的男孩子们
江湖悠远,希望能再见。
1.
几年前写的这篇文章(等我考研成功后,就让你进入我)里的考研男孩儿,有多少人还记得呢?
他现在发展得很好,并且还成为了某个短视频平台的博主。
我是无意发现他的账号的,粉丝有快一百万了,活跃度非常高。
内容是定位于生活思考类。
我时不时会偷偷地去看他发布的内容,听他讲关于生活的种种理解,常常觉得受益匪浅。
最近我又偷偷去看了他的视频,刷到有一期内容,大意是讲了他这些年的一些经历,最后鼓励大家努力靠自己去实现想要的生活,一定不要认命,得过且过。
视频里“不要认命”这四个字,在我脑子里萦绕了很久。
它让我觉得受到了鼓舞:不要认命,不要放弃,我是可以一直写下去的,我说不定真的可以写出头。
同时,也再次让我想到了关于他的一些过往。
那些他身上,格外明显的,和别人非常不一样的,生命力的表现。
是他教会了我,人要靠自己努力才能在竞争中活下来。
我和他认识的时候,是我们俩刚刚大学毕业的阶段。因为彼此学校有一些渊源,所以很快就熟络起来。
我记得有一次我去他住的地方找他,在房间里聊天时我们谈到一个工作的问题,双方都拿不准答案。
我当时就想不了了之了,觉得反正也聊不出个什么来,再说这问题现在对工作也没什么实际帮助。
但是他不甘心,马上从床上跳起来,开电脑,找资料,查字典,聚精会神地搜寻信息,势必一定要把这个问题弄清楚。
我当时被他那个劲儿震惊到了。
因为那会儿的我遇到不懂的事情,觉得不懂就不懂呗,无所谓。
而他身体力行地告诉我,遇到不懂的东西,就必须要去求证查验,否则永远都不会懂,是糊涂蛋,不会进步。
那天他给我说了一段话:“你只有比你的同行和竞争对手更专业,知识点更全面,你才能把他们比下去,你才能活得更好。”
其实那天也不过就是很平常的一天,但因为他那天的言行,却影响了我到现在:“遇到不懂的,就去查资料,去求证,别扔在一边就不管了。”
也是他教会了我,在人生中不要抱怨,要自己对自己负责。
2017年成都房价大涨,我和他吃饭的时候倒苦水,说房价太高,自己根本买不起想要的房子。如果在2016年没涨价的时候入手就好了,那会儿几万块钱就可以付个首付买套房,而且利息也低。
他当时很认真地看着我说:“没有如果,错过了就是错过了,你就必须得重新面对。”
语气掷地有声,表情严峻。
事后的几年,每当我想抱怨眼前不顺遂,或者为错过的某些东西伤春悲秋叹息悔恨时,我都会想到当天的那个场景。
想到他对我有力的告诫:“没有如果。”
当然,这里并不是想说伤春悲秋叹息悔恨这种情绪不好。
这种情绪对于从事艺术工作的人,表演、写作、音乐、美术,其实都是一种必要且稀缺的特质。
只是,在现实社会里,在商业逻辑里,在利益衡量里,它得需要戒除。
2.
他视频里提到的“不要认命”这四个字,也让我再次想到他当年考研时的一些场景。
其实当年他的工作是属于做得不错的,在成都本地小有名气,一个月轻轻松松两万左右的收入。
他又长得好甚至可以说出类拔萃,所以身边也不缺人环绕。
当时也才二十多岁,可谓过得恣意畅快。
但是他不甘心,就觉得这种工作属于一眼能望到头的,不会有什么上升空间了。
25岁的眼界和35岁、45岁的眼界,并不会有多大区别。
所以他要考研,要爬到更广阔的位置去看看更大的世界。
那会儿他常常给我说一句话:“总觉得自己的能力没有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他是一个十分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的人,他有野心,有能力,还有一张很不错的脸蛋儿。
他就是要将自己的人生价值最大化。
他怎么可能甘于平庸呢。
所以当时他停掉工作,除了告诉我和另外一个朋友他在考研以外,身边任何人都不知道他在做这件事儿。
从三月开始准备,到12月底考试结束,整整九个月的时间,他不抱怨不愤懑,一个人默默地承担考研期间所有的寂寞和痛苦。
大多人在做一件事儿的时候,总喜欢向全世界宣告他的行动,期间还会不停地诉说他的不易和不幸。
朋友圈常常会成为他们广而告之的领地:你们看,我在努力奋斗呀。
但他不是。
他是典型的“先行其言而后从之”的性格。
先默默地做,成功了之后,再来闪瞎所有人的狗眼。
如今回想起来,他真的是拼尽全力在实践“不要认命”这四个字。
或许别人说这四个字,我并不会有多大的情绪起伏。
但是他,我了解他,亲眼看过他的成长轨迹。
他说出这四个字,只会让我觉得佩服和欣赏,也更会勉励和提醒到自己。
3.
人这一辈子,陆陆续续会遇到很多人。
而大多人都会随着时间流逝,消失在记忆里。
但有的人,你不管怎样都忘不掉。他就像刻在你的骨子里一样,让你时不时想起,时不时念起那些他给你的印记。
这样的人,并不一定非得是长得很好看的,但一定是有着强烈的生命力和独特的人格特征。
因为他们的这种生命力和人格,让你对人对事对生活对世界的理解有了变化,有了进步。
他们让你看到,原来人还可以这样活,原来人还可以这样与这个世界相处。
他们的出现,让你原本空洞贫乏的生活像是透进了一束光一样,找到了方向,找到了自我,找到了存在的底气。
年轻时好看的容颜的确惊艳人,但那个的持久性和时效性都太短了,并且很容易同质化。
但生命力和人格对人的影响,却能够持续很长很长的时间,甚至一辈子,并且很难被取代。
“风陵渡口初相遇,一见杨过误终身。”
我想杨过之所以让郭襄惊艳了一辈子,更多也是因为被他的人格魅力所倾倒,而绝不仅仅只是缘由他好看。
当然,好巧不巧,杨过就是又很好看。
而这样又好看又有人格魅力的人,换着谁也会念念不忘,被误终身吧。
考研男孩儿也好巧不巧,也是属于好看和人格魅力兼具的。
但要说我被误终身,那倒不至于。
终身忘不了,倒确有可能。
《END》
注:
以下是我的私人微信,为了防止以后失联,感兴趣的读者朋友可以添加。
这个添加有一个小前提:请备注好你的城市、职业、年纪(不备注不通过)。
这样做,只是希望我们能彼此信息平衡一点:你过去看过我的文章对我有所了解,我现在也能大概知道你是怎样的一个具体的人。
更重要的是,你能认同我的文字,或者你觉得我们的审美相符。
如果不认同,就不用添加,忽略这条信息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