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萧裁缝的崽 | 梁智平

文摘   2024-10-28 08:11   湖南  

请点击上方大家文艺,关注我们

谭谈:中国作协原副主席 湖南省文联原主席


  

萧裁缝的崽

 | 梁智平

   


     从“萧裁缝 ”到“萧姨”再到“萧娭毑”,三个称谓的变唤,是时代赋予妈妈这辈300多号随夫君由焦作到涟卲,参与扭转北煤南运战略历经沧桑的见证。如今这些老辈人尚健在的屈指可数。



        回首过往,也是回忆历史,多少有点意思,善人终有回报。那时我爸工资不高,人也老实,车间一个升级涨工资的指标本是爸爸的,可爸爸说:不要你们拿去。最后是谁都不给,被厂部收了回去。这事被老妈埋怨了不止几多遍。尽管工资低,还要养活外婆满姨在内的六七口人,妈妈就自学了裁缝,还从牙缝里挤钱,买了一些有关裁剪缝纫的书。越是穷越要奋斗。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也是苦出头的引子,没有付出何谈回报,自学手艺怎么样呢?这么说吧,那个时候旗袍包括所有衣服在商店没成品出售,也只有几位来自湘煤机大胆俏皮泼辣的女工才敢穿,想穿也就只好请萧裁缝帮忙裁缝一件了。


       妈妈那个时候特别招青年女工的敬爱,裁剪缝纫出来的旗袍穿在那个叫黑玫瑰的身上,她就舍不得脱,厂里黎技师有个亲戚从上海买了一条旗袍,与黑玫瑰脱下的旗袍一比对,哟嗨,一模一样,难怪她穿上舍不得脱。这比对的结果不翼而飞,迅速传遍十里矿区,妈妈身边的俏姑娘和阿嫂更是多了起来,接到来料加工的活自然也多了。


        那时妈妈年轻,再加上后来我娶冬姐进屋,她也是一位见事来事,见籽打籽的角色,能利用在上下班的空挡帮上妈一把。比如踩机子、缭扣眼、踩锁边机、盘旗袍扣、烧炭火熨斗、刮浆糊腻子、熨衬肩、熟能生巧,很快就成了得力助手 … …   裁缝店的窗下,就是四个工区拉煤运送汇集到煤仓的电机小铁道运输线,日夜轰鸣,咆哮不停,煤车桶子升腾的煤灰煤尘,窜窗入户,黑乎乎的,环境有那么点恶劣,但为了生活,久处不厌,见怪不怪。


       耳熏目染,月转星移,新媳妇常在缝纫店,那新郎官自然也常常粘了过去,于是也隔三差五跟着在缝纫店里混悠,所以“萧裁缝的崽”的另一层意思,就是她的崽也会做一点针线活。


       

妈妈直到七十几才没再做裁缝,没再踩机子了。一架上好相伴几十年的缝纫机,让我送给了一个朋友。有一天我上她家,发现缝纫机被搁在地下室,蒙着厚厚的灰,我忍不住,找了一块尼龙布把它盖了起来。毕竟,那是一架上海产蜜蜂牌的上等机子、是妈妈使用并为家赚钱追求美好日子的步履功勋!


       妈妈所接受的来料加工,裁剪缝纫出成品衣裤裙子等等,那都是一手一摸的亲手工制作,很少有返工或客户不满的事发生。加工裁剪缝纫,是收费的,正是凭这点收费接济爸爸微薄工薪养家糊口的不足,当然也有打报工的(即义工),比如哪家有老了人的(那个年代没有祭祀用品店),需要赶制拖斗、孝服、挽幛寿衣寿裤的,弄得满屋都是黑白麻布,怪吓人的,所有这些赶工助力的活,都不收钱,做的都是义工。妈说了,红事要请白事要帮。善助人者自有天佑 。


       如今,不再有人称我萧裁缝的崽,更没有人叫萧娭毑的崽了,但萧娭毑的那种勤俭持家,克勤克俭,恩爱分明,至善至美的家风,一直为晚辈学习和效仿。正如《抱朴子·外篇守嵴》:处塉则劳,劳则不学清而清至矣。居沃则逸,逸则不学奢而奢来矣。清者,福之所集也;奢者,祸之所赴也。


       缝缝补补有针线篓子,裁剪缝纫架起机子,梦想来事会做不愁:功夫扇套、手拍鼓袋、风筝兜、防嗮衣兜、陀螺包,保温杯外套,修鞋纳底、手提电脑布袋 … …无不都是自己亲做 ;给人文学院书包缝个拉链加个内袋、给羽毛球背袋补牢背带、给友友风筝做个漂亮的流苏、把校庆40周年发长袖体恤加根拉链、做个松紧边 、学会穿针纳线修补运动鞋,… … 无不都是空闲找事。


       

开源节流只为一个愛,利用家有现成的碎布只为一个趣,给美利达双肩包,加一个拼接的布内胆,只为一个便!

    

       笑破不笑补,笑脏不笑土,笑过不笑改,救急不救穷。熨衣烫领、叠衣折裤,会缝不穿破,会纫不求人,衣着服饰,整齐利索,便利实用,朴实不失精致,平常不失雅趣。


       遇上缝纫机有问题,如不送线、卡线、卡布、断针等毛病,要么自己修要么请妈妈过来瞧瞧。


        在一堆生活鸡毛的晨曦里,谁还没有烦心闹心的事,却有多少都能轻松化解成舒心,像山水的静谧而深远,像情物的心仪而矜持。唯独心有爱,世界才可爱。

        在湘中孙水河畔这片梦幻般的土地上,努力把遇见的人和事都当做天佑与恩赐,努力把接触到的事物都当做向往幸福与美好的开启。

       

      有人说,“你以为挑起生活的担子是勇气,其实去过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才更需要勇气。”


       记住始终把愛揣在怀里,始终把生活带在路上,始终把知足与向上当作快乐。

       行之千里,缝补点滴,炊烟浆洗,宿归家和。细微之家务,最能体现善待和担当。有补丁的日子才有情趣,有起伏的生活才叫经历。


      不积小悦,何以福如?

            (2024年10月26日)

        END  

作者简介

梁智平,昵称如松健,中国法学会会员、家事法实务论坛常驻观察员、湖南省法学会家事法学研究会理事。偶有文字敞心扉,常怀童稚问青山。





编委:仁荣|编审:玮子 |编辑:红果
发现“在看”和“赞”了吗,戳我试试吧!

大家文艺
大家文艺 精神高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