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数学贯通融合教学例析
吴老师基于课程标准的要求,为推动初高中贯通融合教学的深入发展,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强化联系,深入本质——初高中贯通融合教学例析》为主题,给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生动的专题讲座。吴老师通过具体的题目,丰富的教学案例,深刻的理论知识,阐述了初高中贯通融合教学的路径。讲座从“学习研究,把握方向”“变革方式,深化落实”“遵循本质,建构体系”“深入过程,掌握方法”“注重思想,发展素养”“挖掘教材,发挥价值”六个方面展开。
吴老师在讲座中分享了他对数学教学课程目标和学业质量标准的思考,强调了数学应用和数学文化的重要性,以及空间观念在数学学科中的核心地位。同时,他提出了基于情景问题导向的启发式、互动式、体验式和探究式教学方法,以核心知识作为节点和纽带进行体系构建和应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再次,他认为要变革教学方式,强化联系,深入本质,从数学内容、教材体系、课堂结构和训练检测等角度来进行思考,以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最后,他强调要在教学活动中回归教材,关注教材的呈现形式和整体体系,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和实施。
主持人张浩宇老师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总结,他认为,吴老师以高观点的立意阐释了初高中数学融合教学的本质和联系,并给出了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工作室所有成员和学员需要在细节处着力,践行融合贯通的理念,深入探究数学本质,提升个人专业素养。
我有幸聆听了吴中林老师带来的题为《强化联系,深入本质》的精彩讲座,虽说是线上培训学习,更胜似一场滋养赋能。吴老师从两个考试题说起,从六个方面深入浅出地为老师们讲解了如何通过强化联系深入本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听了吴老师的讲座,我深受启发。一是要基于情景问题采用启发式、互动式、体验式和探究式教学方法,以基础主干核心知识作为节点和纽带来进行探索联系构建体系;二是要充分认识数学应用和数学文化的重要性,以及抽象几何直观空间观念在数学学科中的核心地位;三是要变革教学方式,强化联系,深入本质,从数学内容、教材体系、课堂结构、训练检测等角度来进行思考,以更好地发展学生数学的核心素养。
李娜老师(德阳五中)
吴老师的讲座娓娓道来,深入浅出,内容凝练充实。使我对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和融合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发展核心素养,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实现初高中知识与能力的有效衔接,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我将把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努力提高初高中数学贯通融合教学的质量,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