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画广济|半壁山,三处血染的石刻

政务   文化   2024-08-23 20:00   湖北  
点击上方

武穴文联

 
关注我们

这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文化多元,楚风徽韵,湖光山色,美丽乡愁。我们牵手,静观花开花落,笑看云卷云舒……


半壁山:三处血染石刻


吴为民


2015年春,我在万丈湖工作期间,因工作关系来到阳新县半壁山农场,终于登上了波涛汹涌的长江中,巍然屹立的半壁山。往事随风,但半壁山上三处浸染着鲜血的摩崖石刻,至今仍让我刻骨铭心。三处石刻记录着三场战争,半壁山古战场像一座博物馆,沉浸式向人们讲述:曾经发生弥漫着战争硝烟的刀光剑影。

关于半壁山的由来,有一段神奇的传说:相传秦始皇出巡挥动赶山鞭,将拦住他去路的黄石之山避开了两半,半壁留在原地,即黄石的西塞山,另一半顺江而下,流至富池畔,遂名半壁山。

我站在半壁山顶,鸟瞰万里长江,浮想联翩,想起明代小说《三国演义》开篇的《西江月》,“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半壁山崖岸高于百米,崖下江流湍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蔚为壮观。它位于阳新的长江边,是武汉东门,鄂赣要冲,长江咽喉,兵家必争之地。



先说第一处石刻:是1854年,清军水师统领彭玉麟在半壁山北侧题写的“铁锁沉江”。此石刻高3.5米,宽1.5米,以纪念清军镇压太平天国之胜利战。1853年春,清廷为镇压太平天国,派安徽巡抚江忠源,率水陆二军,驻守半壁山。1854年秋,曾国藩攻武汉后直赴九江,太平军在半壁山结垒5座,与江对岸的田家镇架起了三道拦江铁索,系于半壁山崖下,与清军浴血奋战。后清军水陆两路夹攻半壁山,太平军陷入绝境,英勇的太平军战士至死不降,有的跳崖殉难,有的舟覆溺死,真是“平地血流,崖有殷痕,江之南岸,水皆腥红”。太平军伤亡数千勇士,掩埋在半壁山西北山脚下的“千人冢”。查阅史料,历史上最早利用长江天险半壁山是孙吴末代皇帝孙皓。三国末年,晋武帝司马炎灭蜀后,诏令益州刺史王浚造船练兵,准备灭吴,而吴主孙皓于长江险碛要害处半壁山,用铁锁横截江中,又作铁锥暗置江中,以逆巨船,晋羊祜获孙吴间谍,具知情状,实行“一物降一物”办法破解。因“铁锥”遇筏而拔,铁锁遇火而化。吴军望旗而降,一战定乾坤,结束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如唐刘禹锡咏史诗《西塞山怀古》:“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第二处石刻:是1864年,清总兵丁泗滨在半壁山东北侧题写的“东南半壁”。武穴市田家镇长江段水深江窄,枯水时与对江的半壁山只有500—600米,是长江的咽喉,它扼控着中国大半个江山,故称“东南半壁”。

第三处石刻:是1884年,清将杨岳斌在半壁山北侧题写的“楚江锁钥”。1884年,八国联军进攻中国,湖广总督张之洞奉清廷之命在半壁山用糯米和石灰建筑防炮台,以防八国联军进攻武汉。清光绪十年甲申春正月始建南岸3座,北岸1座,十月建成。历史的硝烟逐浪而去,而摩崖石刻和古炮台遗址,现已成为长江沿岸一道难得的历史景观。

1937年抗战期间,武汉保卫战之半壁山血战。1938年国民政府派遣98军193师385旅,在旅长马骥带领下,7200名官兵驻防半壁山,扼守武汉东大门。在半壁山一线布炮40门,而重炮于山之西侧,以控制田家镇。全旅官兵宣誓:“愿与半壁山共存亡。”此役阵亡国军将士824人,伤278人,英雄的鲜血又一次染红了这块土地。

武穴市田家镇江对面的半壁山,三处血染的摩崖石刻,时刻警示着人们:“要珍爱和平,远离战争”。

特别声明:武穴文联微信公众号为武穴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官宣平台,每周一、三、五推出。作品系原创首发,著作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转发!转载作品请注明出处!

作者:吴为民武穴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监制:雷世达

编审:陈文文 

编辑:刘小琪  邓  炜



联系我们

电话:0713-6223515
QQ:1633846741
微信:武穴市文艺家微信群
邮箱:1633846741@qq.com



 武穴文联

一起绽放 

微笑向前


长按二维码

关注武穴文联


武穴文艺
正常宣传 公益服务 黄冈市文艺精品创作扶持项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