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五,长安瑞雪!教育方面又搞事情?

体娱   2025-01-24 22:47   陕西  


      腊月二十五,西安的雪景固然美得令人心醉,古城仿佛一夜之间穿越回了那个诗意盎然的长安。然而,在这银白世界的映衬下,两则关于教育的消息却显得有些不合时宜,甚至引人深思与批判。


       首先,关于1月26日起学校要求教师家访的决定,从初衷上看,这无疑是出于对学生成长的深切关怀,意在通过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这一决定却显得颇为“不合时宜”。腊月二十六,正值农历新年的前夕,家家户户都沉浸在筹备新年的忙碌与喜悦之中。此时要求教师们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时间,冒着严寒,一家家、一户户地进行家访,不仅给教师们带来了额外的负担,也打扰了学生家庭的正常生活节奏。在这样的时间节点上,家访更像是一种形式主义的体现,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家校沟通。


       再者,关于学生燃放烟花爆竹将追究班主任责任的规定,更是让人难以苟同。首先,这一规定忽视了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孩子是否燃放烟花爆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的教育与引导。将责任完全推给班主任,不仅显得有失公允,也忽视了家庭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其次,这一规定在实际操作中难以执行。即便孩子违反了规定,学校又能如何处理?批评教育?这显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规定可能会让班主任陷入两难的境地,既要维护学校的规定,又要顾及学生的感受与家庭的期望,这无疑是对教育工作者的一种不公。


       此外,这一规定还折射出了一种“教育万能论”的误区。教育并非万能的钥匙,它无法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对于孩子燃放烟花爆竹这样的行为,更需要的是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包括家庭、学校、社区乃至政府部门的共同参与与引导。将责任完全推给学校,不仅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还可能引发更多的矛盾与不满。


       综上所述,腊月二十六的家访与追究班主任责任的规定,都显得颇为不合理。它们不仅忽视了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也忽视了教育的本质与规律。在追求教育效果的同时,我们更应注重教育的温度与人文关怀,尊重家庭与社会的多元性,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更加和谐、包容的环境。只有这样,教育才能真正成为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江天寥廓万里霜
无关风月 我题序等你回。悬笔一绝 那岸边浪千叠。情字何解 怎落笔都不对。而我独缺 你一生的了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