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规划要做的就是两件事

文摘   2024-12-24 08:00   新疆  

引言


战略规划要做的就是两件事:精准聚焦核心竞争力与持续创新,深度击穿市场壁垒与构建战略生态,这是战略对企业发展起作用的根本,也是企业战略规划最重要的两个方向。企业制定战略,就是要做好这两方面。

战略规划要做的就是两件事:聚焦和击穿

战略思想史上有三次关键变革。

第一次是20世纪中叶,企业战略概念初步形成,战略与运营管理开始有了理论上的区分,战略引领运营但超脱于日常运营细节,自此战略思想逐步萌芽生长。

第二次是20世纪80年代,波特竞争战略理论的问世,战略从模糊的企业发展方向明确上升到竞争优势构建与行业竞争格局分析的高度。

第三次则是在21世纪初,核心竞争力与战略创新理论的兴起,重塑了战略观念,独特的核心竞争力与持续创新成为新的战略理论核心。

不是基于企业的宽泛业务布局,而是基于聚焦与击穿来制定战略,更能让我们理解战略对企业发展起作用的底层逻辑,也更加清晰战略规划的目标是什么。

只有聚焦核心业务或能力,资源才能高效利用;只有实现战略击穿,企业才能在市场中脱颖而出。聚焦的精准度与击穿的深度,决定了企业竞争力的强弱。

随着全球化与科技飞速发展,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面临更多机遇与挑战,精准定位、差异化竞争、生态构建等概念不断涌现,想必大家都深刻认识到了“聚焦和击穿”的重要性。

但是如何理解并实施聚焦与击穿战略,长期以来我们存在两个误解。

第一,认为聚焦就是业务单一化。
过去很长时间里,部分企业在理解聚焦战略时,简单地将其等同于业务范围的极度收缩,只专注于某一狭小产品领域或业务板块,放弃其他潜在机会。

但是,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单纯的业务单一化往往会使企业面临巨大风险,如市场需求波动、技术变革冲击等。例如,一些传统制造业企业过度聚焦于某一特定产品的生产,当行业出现新技术替代或市场需求转型时,由于缺乏多元化的应对能力,企业陷入困境。

要想真正实现聚焦战略,其实最重要的是聚焦核心竞争力的打造,确定企业在技术、品牌、渠道、运营管理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并围绕这些优势整合资源,优化业务布局,而非仅仅局限于业务种类的单一。

其次,创新驱动助力聚焦,如果企业能够在核心业务领域持续投入创新资源,不断提升产品或服务的差异化价值,那么企业才能在激烈竞争中凸显核心竞争力,并使聚焦战略更具可持续性。

第二,认为击穿就是短期市场突破。
很多企业将战略击穿简单理解为在短期内通过大规模营销投入或价格战等手段迅速占领部分市场份额,获取一时的竞争优势。

然而,这种短期市场突破往往难以持久,一旦竞争对手跟进或市场环境变化,企业很容易失去优势。例如,某些互联网企业在新兴业务领域通过烧钱补贴迅速扩张用户规模,但由于缺乏对商业模式、核心技术等深层次的战略击穿,当资金链紧张或竞争加剧时,业务迅速萎缩。

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战略击穿,一方面是借助长期战略规划与资源持续投入,构建坚实的战略壁垒。

通过对关键技术研发、品牌价值塑造、供应链优化等多方面的长期深耕,从而确保企业在市场中的稳定性与持久性,让竞争对手难以模仿与超越。同时借助战略壁垒的力量,提升企业在行业中的话语权与影响力,赢得合作伙伴与客户的信赖。

另一方面,则是借助市场生态协同,撬动企业-企业关系。

企业要与部分关键合作伙伴深度合作,建立紧密战略联盟关系,并借助这些合作伙伴的资源与能力,拓展自身业务边界,实现市场的深度渗透与扩张。

通过战略协同与生态构建,利用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互补关系,去强化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激发企业在行业生态中的创新与发展活力,实现既有市场份额的巩固与新市场领域的开拓。

这实际上意味着,战略规划要做的就是两件事:精准聚焦核心竞争力与持续创新,深度击穿市场壁垒与构建战略生态,这是战略对企业发展起作用的根本,也是企业战略规划最重要的两个方向。

企业制定战略,就是要做好这两方面。
聚焦的力量

1、聚焦创造核心竞争力
不久前,在商业研讨会上,提及苹果公司的产品战略时,有参会者提出疑问:“苹果为何总是在有限的几款产品上持续深耕,不快速拓展更多产品线以获取更大市场份额呢?”

以手机市场为例,众多品牌每年推出大量不同型号、不同配置、针对不同细分市场的手机产品,试图覆盖尽可能多的消费者群体。然而苹果却长期聚焦于iPhone系列,每年仅进行有限的升级与优化。

但问题是,在竞争激烈的手机市场,多产品线策略真的能确保企业具备核心竞争力吗?事实上,很多企业因产品线过于繁杂,分散了研发、生产、营销等资源,导致各产品都缺乏足够的竞争力,难以在消费者心中形成鲜明独特的品牌形象。

苹果要做的不是盲目扩张产品线,而是聚焦于核心技术创新与极致用户体验打造,在有限的产品中做到最好,让消费者在提及高端智能手机时,首先就想到iPhone。iPhone凭借其先进的芯片技术、流畅的操作系统、简洁易用的界面以及强大的生态系统整合能力,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占据了重要地位,拥有极高的品牌忠诚度。

这是苹果多年来坚守的聚焦战略,围绕这一战略,苹果在研发上投入大量资源,如对A系列芯片性能的不断提升、iOS系统功能的持续优化等,力图在高端智能手机的关键领域建立起难以逾越的竞争优势。

更重要的是,苹果通过聚焦核心产品,成功地将iPhone打造成一种科技文化的象征,一个引领潮流的标志。它不仅引发了消费者对高端智能手机的追捧,而且让品牌成为科技行业的标杆,被众多竞争对手模仿与学习,有力地推动了自身在全球市场的持续扩张与盈利增长。

这些年受市场机会诱惑,很多企业总热衷于追逐各种新兴业务领域与热点市场趋势。但仔细思考就会发现,企业资源有限,涉足过多业务往往难以在每个领域都做到极致。

例如一些传统家电企业在看到互联网金融、智能穿戴等新兴领域火热时,贸然进入,却因缺乏相关技术积累与行业经验,在这些新领域中举步维艰,同时还分散了原本在家电业务上的资源,导致家电主业的竞争力也有所下滑。

就连在电商行业,一些中小电商平台试图模仿大型综合电商平台的全品类经营模式,结果因资源无法与巨头抗衡,在商品种类丰富度、价格优势、物流配送等方面都难以满足消费者需求,最终陷入困境。

美国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曾说过,战略的本质是选择不做什么,而不是做什么。

聚焦的重要性,就是帮助企业集中资源,在特定的业务领域或产品上持续投入与创新,从而创造出独特的核心竞争力,这是企业在市场中立足与发展的根基,也是企业实现长期成功的关键。

2、聚焦提升品牌影响力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世界中,不少新兴品牌面临着品牌知名度低、影响力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在众多同质化产品的竞争中,难以脱颖而出,在消费者心智中占据一席之地。要提升品牌影响力,除了在营销传播上加大投入,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聚焦。

这就像特斯拉,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崛起过程中,始终聚焦于电动汽车技术研发与高端品牌形象塑造。它摒弃了传统汽车制造商多元化的产品线布局,如燃油车、混合动力车等业务,将全部精力集中于纯电动汽车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特斯拉通过聚焦,在电池续航技术、自动驾驶技术等关键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领军者。其独特的品牌定位与高端形象,赢得了全球消费者的关注与认可,不仅改变了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还引领了整个汽车行业向电动化、智能化方向转型。

今年,某小众运动品牌在社交媒体上发起了一场名为“极致跑鞋,专注每一步”的营销活动。它没有像其他运动品牌那样推出琳琅满目的运动产品系列,而是聚焦于跑鞋这一品类,深入挖掘跑鞋的专业性能与科技含量。

该品牌一方面强化了品牌与跑步运动、专业训练、马拉松赛事等关键词的关联度。利用社交媒体的话题传播,设置了多个相关话题,帮助品牌传播持续升温,助力品牌在运动爱好者群体中形成热议。

在营销期间,该品牌的话题总阅读量达到了数百万,特别是在跑步爱好者社群中的关注度提升了150%以上,在社交热议词中“专业跑鞋”的提及率达到了25%以上,让消费者一提到专业跑鞋,就能想到该品牌,吸引了众多跑步爱好者的关注与参与。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该品牌借聚焦策略与专业运动文化的深度融合,提升了品牌影响力,赢得消费者的信任与推崇。

上述这一波传播帮助该品牌的品牌知名度提升了180%以上,品牌官方网站的访问量也增长了200%以上,有效强化了品牌在运动爱好者心中的印记,有力地渗透进目标消费群体的心智之中。

聚焦:极致跑鞋,专注每一步等定位不仅体现了品牌对跑鞋产品的专注与专业,还代表着一种对运动精神的追求,体现了专业运动文化中的专注、执着与追求卓越的价值观,充满激情与力量。

看这些案例我们会发现,它并没有分散精力去推广其他运动产品,而是专注于跑鞋这一核心产品的品牌建设。该品牌的做法,充分体现了一个专注型运动品牌的魅力和内涵,为品牌在竞争激烈的运动市场中创造了差异化优势,提升了品牌形象和美誉度。

而且当消费者有购买跑鞋需求时,尤其是在追求专业性能与品质的场景下,更容易想到该品牌,并且对其更有好感和认同,那么购买该品牌跑鞋的可能性自然也更大。这种聚焦的价值最终都会反映在品牌的市场份额与销售业绩上。

品牌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曾说过,营销就是要在消费者心智中建立独特的定位,而聚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所以说,品牌建设不是盲目扩张产品线、涉足多个业务领域,而是要通过聚焦,为品牌注入专业与专注的基因,让品牌成为特定领域的代名词,形成消费者对品牌在特定品类或业务上的强烈认知与信任。聚焦就是品牌建立专业形象与独特定位的过程。

品牌要想借用这种聚焦的力量,就要深入分析自身的核心资源与优势,明确目标市场与消费群体的核心需求。

那么,精准的市场定位就是一个关键环节,它能帮助品牌确定聚焦的方向与重点。

比如某专业咖啡品牌,通过市场调研发现,年轻上班族对高品质、便捷的咖啡饮品有着强烈需求。

于是该品牌聚焦于这一目标群体,将店铺布局在写字楼附近,推出适合外带的咖啡产品,并在咖啡品质与口感上进行深度优化。通过聚焦年轻上班族这一核心消费群体,该品牌在当地咖啡市场迅速崛起,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与口碑。

还有某高端定制西装品牌,在众多服装品牌追求快时尚、大众市场的潮流下,它坚守聚焦高端定制西装这一业务领域。

从面料选择、版型设计到手工制作,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只为满足追求高品质、个性化定制西装的高端客户需求。

通过聚焦,该品牌在高端定制西装领域树立了极高的品牌声誉,成为众多商务精英与社会名流的首选品牌。

这两个案例,都是对聚焦策略的有效运用,是聚焦提升品牌影响力,扩大市场份额,强化品牌忠诚度的有力证明。

3、聚焦大于盲目扩张
过去企业经营中有一句俗语:“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它指的是企业为分散风险,往往倾向于多元化经营,涉足多个不同行业或业务领域。

所以在市场机会众多的时期,带给企业的第一个诱惑就是“扩张”。有了一定的资金与资源积累,企业便试图通过进入新的市场、开展新的业务来获取更大的利润空间与发展机会。

在规模至上的时代,企业战略往往过于看重市场份额的扩大,关心业务领域的拓展数量,由此带来的企业规模增长和由此产生的行业影响力。

但问题是,你进入众多新业务领域,就一定能成功吗?更大的可能是企业因缺乏相关经验、技术与资源整合能力,在新业务中遭遇重重困难,无法形成有效的竞争优势,甚至拖累原有核心业务的发展。

要知道,一个企业要在市场中取得成功,得分两步,一是在特定业务领域建立起强大的核心竞争力,二是将这种竞争力转化为市场份额与品牌影响力。

著名管理学家吉姆·柯林斯做过一项研究,数据表明在众多多元化经营的企业中,有超过70%的企业在新业务领域难以达到预期的业绩目标,甚至出现亏损。

其次,在那些试图通过扩张来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的企业中,又有超过60%的企业因资源分散,导致原有核心业务的竞争力下滑,整体企业绩效反而下降。这就意味着,盲目扩张战略真正能够为企业带来持续成功的概率非常低。

一个品牌只有聚焦于核心业务,持续打造核心竞争力,其在市场中的影响力与商业价值才会真正提升。如果品牌缺乏核心聚焦点,只追求盲目扩张、业务多元化,只追求规模的扩大,那么最终结果一定会不尽如人意。

所谓的“扩张”如果没有聚焦核心竞争力的支撑,其实是一种高风险的战略选择,反而可能导致企业资源的浪费与战略的迷失。

《定位》一书强调,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企业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在消费者心智中占据一个独特的位置,而聚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做企业战略规划关注长远发展没有错,但不要忘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源头在聚焦,在核心竞争力的打造。

在今天的商业环境下,品牌要想获得持久、稳定的市场地位与商业成功,那么一个非常好的做法就是通过精准的市场定位与资源聚焦,在特定业务领域深入挖掘与创新,聚焦是一个稳固器,是一股强大的动力,其意义远远超过单纯的规模扩张。

某传统餐饮企业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没有盲目跟风进入其他热门行业,如房地产、金融等,而是聚焦于餐饮业务的创新与升级。它深入研究消费者口味需求与餐饮消费趋势,推出了一系列具有特色的菜品,并优化餐厅服务与环境。

通过聚焦餐饮核心业务,该企业在当地餐饮市场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顾客满意度与忠诚度不断提升。尽管没有进行大规模的业务扩张,但企业的盈利能力与市场份额却稳步增长,成为当地餐饮行业的知名品牌。

品牌战略,其实不只是为了追求规模的庞大,专注于核心业务、打造核心竞争力有时同样重要。今年早些时候,某小众美妆品牌放弃了拓展其他美妆品类的计划,而是聚焦于口红这一单品。它从口红的颜色研发、质地改良、包装设计等方面进行全方位优化,打造出一系列深受消费者喜爱的口红产品。

对于该小众美妆品牌来讲,如果它只追求业务多元化,分散资源去开发多种美妆产品,那么可能无法在任何一个产品上做到极致。但是,通过聚焦口红这一核心单品,它在口红市场中形成了独特的品牌特色与竞争优势,吸引了众多口红爱好者的关注与购买,品牌知名度与影响力也逐步提升。

大众品牌如此,高端品牌更是如此。因为高端品牌的价值在于其在特定领域的卓越品质与独特形象,这需要企业长期聚焦资源进行打造与维护。例如某高端手表品牌,数百年来始终聚焦于手表的精密制造与工艺传承,从机芯研发、表盘设计到表带制作,每一个细节都凝聚着品牌的专注与执着。通过聚焦,该品牌在高端手表市场中树立了无可替代的地位,成为手表爱好者与收藏家心目中的经典品牌。

聚焦是品牌战略核心竞争力与影响力的源泉,有了这个坚实的基础,品牌才有深度,才有高度,商业成功才有保障。

从品牌战略的角度来讲,帮助品牌实现聚焦才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它让品牌在特定领域深耕细作,并通过专注与专业赢得市场认可与消费者信任。
战略击穿的能量

1、战略击穿形成壁垒,壁垒稳固地位
2010年前后,华为在5G通信技术领域开启了一场艰难却意义非凡的攻坚之旅。当时全球通信行业竞争激烈,诸多国际巨头已在通信技术方面占据先发优势,但华为并没有选择浅尝辄止的跟随策略,而是下定决心要在5G核心技术上实现战略击穿。

华为投入海量的研发资源,集结全球顶尖的通信技术人才,聚焦于5G的关键技术点,比如芯片研发、基站建设技术、通信协议优化等方面持续深耕。这一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面临着技术难题、外部压力等重重阻碍,但华为凭借着坚定的决心和强大的执行力,一步步攻克难关,实现了多项核心技术的突破,在5G领域构建起了极高的技术壁垒。

这个技术壁垒可不是简单的一道防线,它意味着华为在全球5G通信市场中拥有了别人难以企及的优势。众多国家在建设5G网络时,华为凭借其先进且成熟的5G技术解决方案,成为首选合作对象,拿下了大量的订单,在全球通信行业的地位也因此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稳固与提升。

很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会涉足热门领域,试图通过跟风推出一些产品或者服务来分得一杯羹。然而,这些常规做法往往只是浮于表面,缺乏对核心技术与关键环节的深度掌控,一旦市场竞争加剧或者行业出现变革,就很容易被淘汰出局,最终什么优势也没能留下。

华为的做法,则是充分利用自身强大的研发实力以及对长远战略目标的坚持,围绕5G核心技术打造出坚固的壁垒,粘住了一批高质量的合作伙伴与客户,实现了市场份额的持续扩大和品牌影响力的深度沉淀。这比起那些只是在行业边缘徘徊的做法,效果要好上数倍,在全球通信产业格局中也树立起了不可撼动的影响力。

企业对核心技术与关键业务进行战略击穿,不仅是为了一时的领先,更是通过这种深度突破,让自己在市场竞争中拥有了稳固的立足之地,让合作伙伴与客户对其产生信赖与依靠,进而建立起长期且稳定的合作关系。

我们常常以为市场地位决定发展策略,但商业实践早已证实——不是市场地位决定发展策略,而是发展策略塑造市场地位。

企业如何布局、如何攻坚,会改变其在市场中的处境。如果企业能够坚定地朝着战略击穿的方向迈进,在关键领域持续投入并实现深度突破,其市场地位自然会随着这些努力而不断提升,收获相应的行业话语权、客户认可度以及合作伙伴的忠诚度。

这就好比盖房子打地基,只有地基打得足够深、足够牢,上面的建筑才能稳稳矗立,无惧风雨,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彰显其价值。

2、战略击穿创造引领,引领带动行业
在商业发展历程中,有一个类似“头雁效应”的规律。其含义是行业内往往是少数几家具备强大战略击穿能力的企业,率先在关键技术、商业模式或者产品创新等方面实现突破,然后去影响一批有实力跟进的同行企业,再通过这一批企业去辐射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与变革。

对于任何一个行业来说,其中大部分企业都处于“跟随者”的状态,它们习惯于按部就班,对行业的创新驱动力量不足,也缺乏主动引领变革的勇气和实力。而那些想要在行业中脱颖而出、带动行业进步的企业,最好的做法就是利用好战略击穿所创造的引领优势。

像特斯拉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通过对电动汽车核心技术的战略击穿,尤其是电池续航、自动驾驶等关键技术的深度突破,率先打造出极具竞争力的高端纯电动智能汽车产品,引领了全球汽车行业向新能源、智能化方向的转型浪潮。众多传统汽车制造企业看到特斯拉的成功后,纷纷加大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投入,调整自身的战略布局,由此带动了整个汽车行业的变革与发展。

再如苹果公司,凭借对智能手机操作系统、芯片设计以及用户体验等方面的战略击穿,推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iPhone手机,彻底改变了人们对手机的认知和使用习惯。其创新的设计理念、先进的技术应用以及独特的生态模式,引发了全球手机行业的竞相模仿与追赶,促使整个行业不断朝着更智能、更便捷、更注重用户体验的方向迈进。

还有亚马逊,在电商行业早期,通过对仓储物流体系、云计算技术以及大数据应用等关键环节的战略击穿,构建起了高效便捷的电商运营模式和强大的云计算服务平台(AWS)。亚马逊的这一引领,使得全球电商行业开始重视物流配送效率、数字化运营以及云计算的应用,带动了整个行业在技术与服务层面的升级与变革。

对于行业发展来说,要善于利用少数企业的战略击穿成果,通过它们的示范与引领效应去影响众多同行,进而推动整个行业的进步。有句话说,一流的企业做标准,二流的企业做品牌,三流的企业做产品。比起那些只是跟随市场潮流的企业,能够实现战略击穿并引领行业的企业,其影响力和价值无疑更大。

特别是在如今科技日新月异、市场竞争越发呈现差异化的时代,只有加强对关键领域的深度突破与创新引领,才能做出真正推动行业发展的变革,企业的战略引领比单纯在既有模式下追求规模扩张能收获更大、更持续的行业影响力。

要做好这一点,企业就要精准洞察行业发展趋势,深刻理解市场的潜在需求,同时更好地整合内外部资源,找准战略击穿的关键方向,集中力量进行攻坚,从而撬动整个行业发展的力量。

3、战略击穿大于分散布局
这几年在商业领域有一个常见的现象,那就是很多企业热衷于多元化经营,追求分散布局,试图通过涉足多个不同的业务领域来分散风险、寻找新的增长点。虽说多元化经营的初衷是为了拓展企业的发展空间,增加盈利渠道,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常常陷入资源分散、各业务都难以做精做强的困境。

其实并非所有企业都适合分散布局,这是由企业的核心资源与核心竞争力所决定的。只有那些已经在某个领域积累了深厚底蕴、拥有强大资源整合能力以及充足资金、人才等储备的企业,才有可能在多元化布局中取得较好的效果。但现实中,大量企业在自身主营业务尚未实现深度扎根、核心竞争力还不够突出的情况下,就盲目进入多个新领域,比如一些原本专注于传统制造业的企业,贸然涉足互联网金融、文化娱乐、房地产等跨度极大的行业,结果往往是每个业务都做得不温不火,甚至因为资源的过度分散,导致原本的主营业务也受到影响,出现业绩下滑的情况。

对于这些企业而言,发展的关键目标显然不是盲目扩张业务版图,甚至不是单纯追求短期的业务增长。而是要通过战略击穿,聚焦于核心业务的关键环节,打造出难以被竞争对手模仿的优势,通过这种优势去影响上下游产业链,带动相关业务协同发展,并且在面对行业变革或者市场冲击时,能够凭借深厚的根基稳住阵脚,引领行业发展方向。

纵观国内外那些历经风雨却始终屹立不倒、不断发展壮大的优秀企业,无一不是善于运用战略击穿的力量,比如国内的华为、比亚迪,国外的微软、英伟达等。

企业先在核心业务上实现战略击穿,后续的多元化拓展、产业链延伸等布局才更具合理性与可行性。在没有筑牢核心业务的坚实基础之前,就急于分散资源去开拓多个新业务领域,这样的多元化往往是空中楼阁,很难长久维持。战略击穿大于分散布局。

从企业战略的角度来说,聚焦加强企业与核心业务的关联,在行业层面收获专业形象和竞争优势,这能让企业获得专业性和认可度。 

聚焦意味着企业将资源、精力等集中于特定的业务领域或者关键环节,就像一束强光打在一点上,让企业在这个特定区域展现出专业、专注的形象。外界看到企业如此执着于某一核心,会更倾向于认可企业在该领域的专业性,就如同人们会信赖专业的眼科医生在眼部治疗上的能力一样。这种专业性进而能转化为在行业中的竞争优势,使得企业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 

而击穿则负责深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深入到业务的底层逻辑,构建起坚固的壁垒,在关键时刻能够像强大的引力一样,吸引更多的市场资源和合作伙伴。当企业在核心业务上实现击穿,就如同在市场的深海中抛下了一个坚固的锚,不仅能稳住自身的阵脚,还能凭借这种深度优势,把相关的资源、客户等像被引力吸引一样聚拢过来。

例如,一家在芯片制造技术上实现战略击穿的企业,会吸引众多电子产品制造商围绕它建立合作关系,因为它的技术深度为整个产业链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同时,聚焦和击穿还都能使企业在市场竞争环境中变得更加坚韧、有深度。

聚焦让企业在核心业务上积累厚度,就像树木不断生长自己的主干,而击穿则是让企业的根在地下扎得更深,两者共同作用,使企业在市场的风雨中屹立不倒。这些指标和维度,是企业战略实力的基础。 从企业的商业增长视角来看,聚焦可以拓宽企业的核心市场领地,通过专注于特定领域的产品或服务,吸引更多精准的流量和目标客户。这就好比一个聚光灯,照亮了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位置,吸引那些真正对该业务有需求的客户。

而击穿则可以提升企业在现有客户和潜在客户心中的吸引力,通过展示企业的深度实力和不可替代性,借助客户的信任以及行业的口碑效应,挖掘更多潜在的合作机会和业务拓展空间。 

聚焦负责“推”,它将企业的资源、品牌形象等推向市场,明确企业的核心定位,让市场知道企业的专长在哪里,从而把潜在客户往企业这边引导。

击穿负责“拉”,当企业在核心业务上有了深度突破,就像在市场中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引力场,把各种资源、合作伙伴和客户拉向企业,使他们紧密围绕在企业周围。

二者形成一个闭环,从明确核心定位吸引资源,到通过深度优势稳固并扩大资源,这是一个循环往复且不断强化的过程。抓住了聚焦和击穿这两个关键要素,就抓住了企业战略规划的实质,掌握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发挥作用的底层逻辑。
【核心服务方式】
线上诊断咨询服务(1000元/小时)
线下诊断咨询服务(3000元/小时)
线上+线下全年增量陪跑服务(30万/年)
入企专案咨询(按项目类型收费)

欢迎洽谈合作!

[ END]

学习更多经营管理知识
👇欢迎扫码加入交流群👇
备注:请务必注明你的公司、姓名、职务

📖

关注我们

部分服务内容如下
1、战略咨询:
为企业量身定制战略规划,包括市场分析、竞争对手分析、SWOT分析等。
提供战略实施指导,确保企业能够按照既定战略稳步前进。

2、品牌定位:
帮助企业清晰界定品牌核心价值和目标市场,提升品牌影响力。 
提供品牌传播和市场推广的策略建议。

3、阿米巴经营:
引入阿米巴经营模式,帮助企业实现精细化管理和成本控制。
培养企业内部的经营意识,提高员工的主动性和责任感。

4、全域增长:
分析企业在各个业务领域的增长潜力,制定全面的增长策略。
通过跨部门协作和资源整合,实现企业的多元化发展。

5、商业模式:
 评估现有商业模式的竞争力,提出改进方案。
 设计创新的商业模式,以适应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求。
 指导企业如何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实现价值最大化。

【服务优势】:
专业团队: 由经验丰富的行业专家组成的团队,提供深度的市场洞察和战略建议。
定制服务: 根据企业的具体需求和特点,提供个性化的咨询服务。
结果导向: 重视咨询服务的实际效果,确保企业能够看到明显的改进和增长。
持续支持: 提供持续的后续支持和咨询服务,帮助企业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适用对象】:
1、需要明确发展方向和市场定位。
2、寻求业务增长和市场扩张。
3、面临业务模式或市场环境的重大变化。

【服务流程】:
1.与企业进行深入沟通,了解企业的具体需求和目标。
2.对企业进行全方位的诊断,包括市场、品牌、管理等方面。
3.根据诊断结果,制定针对性的咨询服务方案。
4.提供实施指导和支持,确保策略的有效执行。
5.定期评估咨询服务的效果,及时调整优化方案。

另外还提供各类公开课及内训服务:(课题如下)
战略解码、战略定位、爆品打造、向华为学增长、阿米巴经营、财务管理与税务筹划、新商业模式设计、股权激励、薪酬绩效体系设计与优化、新领导力、品类战略、全域营销等公开课。
同时提供:各行业专属模板,可私人订制,拿来就能用

年度经营计划模板及工具包

商业模式模板

品牌定位模板及工具包

战略规划模板及工具包

市场营销模板及工具包

管理模板及工具包

内部控制与预算管理模板及工具包

绩效管理模板及工具包

薪酬体系模板及工具包

用工风险管理模板及工具包

股权结构设计与激励模板及工具包

顶层设计模板及工具包

集团管控模板及工具包

数字化转型模板及工具包

战略解码模板及工具包

供应链管理模板及工具包

MBB一点通
高利润企业和高认知群体都在关注的战略洞察平台,只写干货不追热点。关注我,和30W+读者一起学习最前沿的战略思维和战略落地方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