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反复鼻塞喷嚏流涕案

文摘   2024-06-11 18:34   广东  

一例典型过敏性鼻炎案。

广州连续下雨,应该有3个多月了,清明节雨纷纷接着端午龙舟水,无缝连接。中医黄帝内经,五运六气,推出今年水湿多,偏寒湿重的年份。、

最近遇到比较多的是湿疹,慢性咳嗽,腰腿痛,胃肠不适的比较多,但辨证都是偏湿重。

地域气候跟人的健康息息相关。这不这个典型案例,也跟这个湿分不开了。

慢性鼻炎尤其是过敏性鼻炎在广东非常多见,以往我见到的大多是虚寒体质为主。

今天跟大家分享这个案例非常典型,虚寒体质,但还有其他。

具体情况:

34岁靓仔,反复鼻子痒、喷嚏流清鼻涕就诊

自己觉得尤其是前几个月感冒后体质下降明显,天气转暖后,反而出现反比鼻子痒喷嚏,流涕的i情况越来越重。

平时容易有睡眠差,腰痛,乏力

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综合看了,非常典型的体质。

我想很多稍微自学一点中医的朋友估计都会用方。

处方:参苓白术散加减

这个方子吃了一周

今日复诊鼻子痒,喷嚏,流涕症状大有缓解,没有去治失眠,发现睡觉也好了很多。今日复诊,想进一步调理腰痛。

这个案例非常典型,我们来看看这个方子

二羊分享的都是自己临床案例,方子仅仅供学习参考,不能简单套用。

薏苡仁  竹茹 炒白扁豆  ---祛痰湿

桔梗 辛夷 防风--祛风通窍

红参须  黄芪 麸炒白术 干姜 炙甘草 ----理中汤加黄芪白术防风

底方由两个方子组成:理中汤加玉屏风散

中医方剂学中讲究配伍,组方的思路也是一种配伍。

这个方子也取了参苓白术散的思路,只是参苓白术散针对脾虚腹泻拉肚子为主。

这个案例是鼻子的问题,鼻子痒,流涕喷嚏。

可以把山药莲子这类补脾止泻的药换成通窍去风的。

其实中医学到最后都可以很活,当然前提是辨证方向不能错,尤其是寒热虚实,大方向不能错。大方向对了,一些用药细节可以不用太纠结。

简单总结,

体质寒湿,肺脾气虚体质,这个基础上加寒湿

如果是虚为主我们可以重点温补,用理中汤思路。

如果是偏寒为主,则考虑驱寒,用麻黄附子细辛汤的思路。

而这个案例中的靓仔,他其实是平稳期,所以我用相对平和一点的方法。

有人问,那用附子可以不可,直接用麻黄附子细辛汤

这个又回到刚才我提到的,虚实寒热,哪个是重点。

平稳期,我考虑更多的是扶正,在扶正的基础上来驱邪,麻黄附子细辛这列辛散的药治疗过敏性必要经常用到,效果也很好。

但这些药是驱邪的,不是补药,不是扶正的药。

好比一个国家战争后,需要休养生息,需要慢慢修复,而不再需要再用威力猛的枪炮。

二羊的一个老师以前经常说到,附子是好药,但他是将军。将军只适合杀敌驱邪。这类枪炮之药是用来对付敌人的,如果你的身体正虚为主,邪气不胜就没必要再用。

驱邪的药,用多了始终伤正。

这个也是二羊分享这个案例的初衷。

很多初学者学历伤寒论经方,上来就是附子,一提到过敏性必要就麻黄附子细辛汤。二羊觉得不妥,当然,临床治病没有对错,也没有绝对。

只是如果你决定用了某个方子,预期是什么,有没想好后路,想好了,心中有数。怎么用都可以。

如果只是简单套用方子,鲁莽,武断决定,那二羊就提供一个思路给大家参考。

经历战争的国家,需要建设,我们身体也一样。

尤其是经历了新冠,甲流这列病毒侵袭后,很多人都很虚,这个种虚体现在气血不足,元气亏损。

需要好好养一养的。

而养身体的经典方和思路就是用“甘药”,理中汤,建中汤,四君子汤这类补气的,还可以加上养血的,慢慢把正气扶起来。

另在,我前两天在学习群里分享了生地的用法。

其中提到:虚劳体质的调理,地黄这味药很关键。

虚劳体质,不适合附子,更不适合大剂量的附子,也不适合艾灸,尤其是重灸。

为啥?

黄帝内经的原则。脉阴阳俱虚者,不真,不灸,当调以甘药!

很多虚劳体质,尤其是年轻靓仔,尤其是失精家,虚劳病,很多人误入歧途。

怕风,怕冷,手足凉,以为就是阳虚,过多用附子,用大炮艾灸,也就爽快那么一两天。

结果是身体越来越虚,越来越消瘦,越来越手足冷。所谓的感觉好,好比在磕药,元气经不起透支。

虚劳体质,是什么?

就好比刚生产完的女人,精血大亏,汗多,怕冷,身体虚得很。这种状态是不适合附子,大剂量艾灸的。

附子虽是良药,但用错了,也是害人无数。看到太多这样误入歧途的人了,二羊借助这个案例啰嗦几句。

有缘人看到,提醒一下。

张仲景先师傅治虚劳用什么?小建中汤,金匮肾气丸等

都是温和的方法来慢慢调补。

有人问到学习群,本群只限于真心学习者交流,

具体参考:二羊会在学习群里每天分享临床案例,学习心得笔记。想学习中医的朋友,入群线上跟诊学习。识别二维码进入

我是中医二羊


中医是一种爱好,一种态度,也是一种生活。


门诊中医10年,经方,时方,针,灸 怎么有效怎么来。

养阳医斋
陪伴帮助自学中医的朋友,以中医四大经典: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和神农本草经为纲,以经方、针、灸等传统疗法为武器,学习和应用治病的中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