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受《了凡四训》影响的曾国藩 | 曾敏

乐活   2024-09-15 09:55   湖南  

深受《了凡四训》影响的曾国藩


文 | 曾 敏


“涤生”是晚清重臣曾国藩的自号。这个号来自于“中华第一善书”《了凡四训》。1830年(道光十年),曾国藩恰好20岁,就读于衡阳唐氏宗祠,师从汪觉庵。一年后转入湘乡涟滨书院,改号涤生。涤者,取涤其旧染之污也;生者,取明袁了凡之言“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也”。改号以后,曾国藩的学问事业就像开了挂,最终成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帅为相一完人”。这个号因此也成为一生曾国藩最重要、最广为人知的一个自号,部下都尊称他“涤帅”。近年,双峰荷叶新建的曾国藩家庭教育博物院,还有另一个名字,就是“涤生书院”。

其实,曾国藩不止自号取自《了凡四训》,还在家书中多次提到了《了凡四训》,并将其中的一些思想和观点融入到了自己的家教和人生哲学中。

我反复研读《曾国藩家书》和《了凡四训》,感觉二者至少在以下五个方面有相关联之处:

在教育目的上,两者都是为了教育后代,传授为人处世、修身治家的道理。《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写给家人(尤其是子弟)的书信集, 通过书信的形式,教导子弟如何做人、做事、做学问。《了凡四训》则是明代袁了凡为教育儿子袁天启而撰写的家训,旨在通过自身经历和感悟,引导后代认识命运、改过自新、积善行德。

在主题思想上,两者都强调了命运的可变性以及个人努力的重要性。《曾国藩家书》中多次提到“天道酬勤”“自强不息”“不为圣人,便为禽兽”等思想,鼓励子弟通过不懈努力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了凡四训》则更是直接提出了“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的命题,认为人可以通过积善行德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在内容上,两者都包含了丰富的道德教育和人生哲理。《曾国藩家书》涉及治家、治学、治政等多个方面,既有对子弟的殷切期望和严格要求,也有对时局的深刻洞察和独到见解。《了凡四训》则通过“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四个部分,系统地阐述了如何认识命运、改过自新、积善行德以及保持谦逊等人生哲理。

在思想体系上,两者都融合了儒、道、佛等思想元素。《曾国藩家书》中既有儒家的仁爱、礼制思想,也有道家的无为而治、顺应自然的思想,还有佛教的因果报应、慈悲为怀的思想。《了凡四训》则更是直接融合了儒、道、佛三家思想,通过融通三家的智慧来阐述人生哲理。

在价值观上,两者都体现了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价值观。《曾国藩家书》中强调的勤奋、节俭、诚信、孝顺等品质都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了凡四训》中提出的“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的命题更是直接鼓励人们通过自身努力来改变命运、追求幸福。

两者还有许多具体细节,能够看到其相近之处。

比如:《了凡四训》专用“谦德之效”一章强调谦虚,说“每见寒士将达,必有一段谦光可掬”“谦之一卦,六爻皆吉”“惟谦受福”“吾辈处末世,勿以己之长而盖人;勿以己之善而形人;勿以己之多能而困人。收敛才智,若无若虚”,而《曾国藩家书》反复强调谦虚,说“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大约军事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巨室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戒骄字,以不轻易笑人为第一义”。谦虚和收敛的思想可谓一脉相承。

《曾国藩家书》中说“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同时,曾国藩在为官和处世中,也注重积德行善,关心民众疾苦,致力于为社会做出贡献。这与《了凡四训》中“积善之方”的思想有关,强调了培养品德和追求知识的重要性,并认为多做善事可以积累福报,有利于家族世代绵延。

曾国藩非常注重自我反省和改过,他在日记中常常检讨自己的言行和思想,力求不断完善自我。在《曾国藩家书》《曾国藩日记》中随处可见反思之语,比如,关于戒棋:“誓曰:如再下棋,永绝书香也”。关于戒烟:“余生平言之,三十岁前,最好吃烟,片刻不离,至道光壬寅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立志戒烟,至今不再吃……”“自戒烟以来,心神仿惶,几若无言。遏欲之难,类如此矣!不挟破釜沉舟之势,诺有济哉!”关于养生:“古圣所谓窒欲,即降龙也;所谓惩忿,即伏虎也。释儒之道不同,而其节制血气,未尝不同,总不使吾之嗜欲戕害吾之躯命而已。”关于戒色:曾国藩到朋友家去,多看了朋友漂亮的小妾几眼,回去后即深刻反思“直不是人,耻心丧志,更问其他?” “注视数次,大无礼”“有用之岁月,半消磨与妻子”。曾国藩极力控制情绪和欲望,与《了凡四训》的“改过之法”有一定的关联。

“战战兢兢,即生时不忘地狱;坦坦荡荡,虽逆境亦畅天怀。”这是曾国藩一副著名的联语,与《了凡四训》的“即命当荣显,常作落寞想;即时当顺利,常作拂逆想;即眼前足食,常作贫窭想;即人相爱敬,常作恐惧想;即家世望重,常作卑下想;即学问颇优,常作浅陋想”用意相近。

曾国藩写日记坚持了一生,他先在日记本上划出格子,分为12件事进行记叙,与《了凡四训》中袁了凡的“功过格”做法相近。

当然,曾国藩的《家书》是基于他自身的经历、思考和对家族的期望所形成的独特作品,与《了凡四训》在具体内容和风格上仍有明显的区别。但不能否定,除了自号之外,《了凡四训》中的一些理念确实给了曾国藩较深的启发和影响。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希望每位读者,都能向袁了凡、曾国藩学习,有“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的勇气,不断自我革命,革故鼎新,改革图强。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委:谭速成
编审:谢小玲
编辑:李小红
版式:卢美安

传播湖湘文化 讲好追梦故事
展现城市风采 共建精神家园
投稿请加微信:857801085

江水冷
传播湖湘文化,沉淀城市记忆,书写百姓故事,集聚正向能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