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音乐界的调查记者

文化   音乐   2024-07-09 11:29   上海  

 流
 气

 资


一家报纸的调查记者写了一篇关于食品安全隐患的报道,引起全国人民的关注。食品安全事关人身健康,粮食是刚需,人们没有理由不掉以轻心。


记者的报道暴露了很多环节面临的窘境,尤其是监管层面的问题。缺失了实质的到位的有效的及时的监管,受市场利益驱使,企业和个人就会钻空子,就会利用漏洞。


几乎所有被暴露出来的问题,最后都是五个字:利益最大化。这里的利益很少会是长远利益,更多是眼前利益。


也许你会想,这和音乐,和潮人谈有何关系?


这和音乐没有关系,但和从事音乐的人很有关系。有一位前辈曾经和潮人谈特派专员说过一句当时听起来轻描淡写,无足轻重,有意没意的话:音乐是高尚的,从事音乐的人往往不是。


很多年过去了,这句话愈发沉重,愈发真实,愈发发人深省。


渐渐,我们学会了把音乐和音乐从业人员割裂开来,把音乐和音乐从业人员区别对待。


一些从事高尚事业的丑陋行为,也渐渐被媒体报道从而为大众所知。但人们对音乐界丑陋现象并不像食品安全那么关注,因为不会死人。


是这样吗?


假设一位学习音乐的学生家长在一所音乐学院的楼顶意欲跳下,因为她相信了老师打包票,变卖两套房产花钱跟老师上课为了让孩子考上学校,结果孩子考了几年都考不上,她已身无分文,穷途末路,只有死路一条。


假设一位专业院校的老师穿得只露出眼睛,在学校附近的连锁快餐店提走装了几十万元现金的袋子。


假设耗资数百万数千万元的原创作品让作曲导演制作赚得盆满钵满,但只有委约方和出资方在演出,没有后续生命力从而被束之高阁,没有人被问责。


假设一支国有院团花费公帑邀请国外的指挥家来指挥,国有院团的总监被这位国外的指挥家回请,指挥国外院团,演出费进了自己的口袋,这样的“你来我往”持续了三十年。

如果这些不指名道姓的假设让你听起来觉得无所谓,很正常,那么恭喜你,你已经很适应周遭的环境。


如果这些指名道姓的假设让你觉得忧心忡忡,充满好奇,那么恭喜你,你知道了为什么音乐界同样需要调查记者。


音乐记者不应该是那种只在音乐厅里吹着空调做做采访,问问音乐家你喜欢吃小笼包还是生煎包,像小迷妹那样对被采访被报道对象投去偶像崇拜的眼神,然后写出一篇赞颂值100%的文章。


呼唤音乐调查记者的出现,呼唤音乐界的权威媒体和专业媒体像《新京报》那样刊登调查类报道,暴音乐家的丑陋,还音乐以清白。 





*********

加入潮人团,力挺潮人谈。2021年起泳池派对改为邀请制,不再接受报名。入团/合作请加客服微信号chewingtang

No. 2 4 2 2

潮人谈
另一种声音 另一类视角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