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风采
致敬每一位叙州优秀教师
编者按
在推进宜宾市基础教育中心的伟大征程中,叙州区广大教师感恩奋进,实干争先,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叙州教育”公众号特推出《名师风采》系列报道,激励年轻教师学习先进典型,奋力担当作为,争做“四有”好老师。今天推出第339《陈佳:用爱与责任,书写特殊教育的青春篇章 》,以飨读者。
陈佳
01
“每一颗星星都有自己独特的光芒,而我愿成为照亮他们世界的那束光。”陈老师回忆说:“初次踏入特殊教育学校的那一刻,一群孩子用他们纯真却又带着些许迷茫的眼神望向我,那一瞬间,便坚定了我想要走进这些特殊孩子内心的决心!”陈老师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也满怀期待地想要用爱与专业知识让孩子们也能在自己的人生轨道上绽放光彩。
02
初次带一年级,陈老师便遭遇了诸多棘手难题。记得有个孩子小萱,她总是和老师对着干,扔书,躺在地上打滚。陈老师没有强行制止她的行为,而是一直鼓励她,安抚她的情绪,缓解她离开家长独自处于陌生环境的紧张感。后来,陈老师对小萱坚持的关心和关爱,让她不再害怕与同学和老师们相处,逐渐适应了学校的生活。
还有性格胆小内向的小沙,刚入学时,她总是缩在教室的角落里,不敢与人对视。课堂上,她从不举手,被点到名字时,更是紧张得瑟瑟发抖。为了帮助她,陈老师便从简单的游戏开始,邀请她和其他同学一起参与。在游戏过程中,鼓励她与同伴合作、交流,逐渐增强她的社交信心。渐渐地,她眼中的怯懦少了,笑容多了,开始主动与同学们交流,还交到了好朋友。
03
在特殊教育的道路上,耐心是陈老师最坚实的 “武器”。班级中有个患有自闭症的孩子小胡,到了二年级时,他总是随意发脾气、尖叫、哭闹,甚至会在教室里来回奔跑,严重影响教学秩序。在课堂外,他会因为情绪过激狂奔、打人、踢东西。面对这样的情况,陈老师没有丝毫的抱怨和不耐烦,而是一次次地安抚他的情绪,用温柔的话语和轻柔的动作让他逐渐平静下来。课后,陈老师也会花费大量的时间陪伴他,和他一起做游戏、谈心交流,试图走进他的内心世界。现在,小胡已经不再随意乱发脾气了,下课后也特别喜欢和其他孩子们一起奔跑玩耍。
生活技能的教导更是充满挑战。对于特殊孩子来说,简单的穿衣、洗漱、吃饭都可能是难以逾越的大山。陈老师会手把手地教他们如何系扣子、如何刷牙、如何使用餐具等,一个动作要重复无数遍。比如教小蕊系鞋带,陈老师会先把动作分解成一个个小步骤,然后握住她的手,一步一步地引导她,一遍不行就两遍,两遍不行就十遍、二十遍。经过长期的耐心陪伴和反复练习,许多孩子在生活技能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04
特殊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与学校的紧密配合。陈老师一直坚持定期家访,无论寒冬酷暑、路途远近,穿梭在各个学生家中。陈老师说:“有的孩子家在农村,道路崎岖,交通不便,需要换乘多个交通工具才能抵达。但每一次看到家长期盼的眼神、孩子兴奋的模样,路途的疲惫便一扫而空。”家访中,陈老师会深入了解孩子的成长环境、生活习惯,与家长分享教育心得,共同商讨个性化教育方案。许多家长还会主动邀请陈老师去家中坐一坐。记得有一位家长因长期照顾孩子压力过大,忍不住落泪,倾诉着内心的无助与疲惫。陈老师便轻轻拍着她的肩膀安慰她,分享彼此的经历与应对方法。那一刻,她深知家长们需要这样一个倾诉与互助的平台,而陈老师则是他们最坚实的后盾。
陈老师还会定期组织家长会,会上不仅详细反馈孩子们在校的点滴进步与问题,还设置互动环节,邀请家长分享育儿心得、交流困惑。会后,与个别家长深入沟通,为他们量身定制家庭辅导策略。如今,在家长与学校携手努力下,孩子们在家校之间感受着同样的关爱与支持,成长的步伐愈发稳健,向着光明未来大步迈进。
陈老师用自己的青春和热情,诠释了特殊教育的深刻内涵。他是特殊孩子们心中的启明星,照亮了他们前行的道路;他是家长们眼中的希望之光,给予他们坚持下去的勇气和力量。在未来的日子里,她将继续坚守在特殊教育的岗位上,用爱与责任,为更多特殊孩子点亮希望的灯火,让他们在充满爱的世界里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END】
识别下方二维码
查看更多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