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 Music Culture MC702 合并功放

乐活   2025-01-04 17:56   广东  

     来自德国的Music Culture Technology(音乐文化技术公司)Wolfgang Meletsky先生创办2005年,在德国柏林设立工厂正式开始研发和生产各类音响器材。很多人可能会看错,以为MC是MBL,因为它们的外观设计非常相似,其实这是有原因的。Wolfgang MeletzkyMC的创办人外,同时也就是最早德国MBL的创办人所以MC不但外观与MBL一脉相传,连内部线路也沿用某些MBL的设计,早期MC功放的线路板甚至还有MBL的商标。

       现在MC已经与MBL没有直接关系 了现在的MC的运营是由一群拥有30-40年音响设计经验的专业人员组成,他们在Hi-Fi行业已经拥有多年的科研发展技术和经验,他们来自不同的卓越公司与组织,以“Form Follows Function”作为其产品设计理念,确保自家设计师能够打造出具有功能性同时兼具经典隽永外观的音响器材。而旗下推出的放大器更是他攀高峰的作品,而这款MC702凭借非常适合家居发烧和操作简单等特点,以及极高的使用稳定性著称,在使用过程中一直留给我非常深刻的印象。MC的产品全部均在德国设计和制造,保证质量和声音的高度还原。

       虽然MC的产品设计多少都存在着几分相似的风格和影子,但在我多次对MC的接触下,我发现其不只是相似,更展现出对过去的超越。MC外观设计依然使用非常高档的黑色钢琴烤漆处理,并搭配银色面板和旋钮按键,同时弧形面板也让厚实的机身看起来不至于呆板。

旗下唯一综合扩大机

      这次要评论的是属于Elegance系列的MC702综合扩大机,这是Music Culture旗下唯一一款综合扩大机,紧次于Reference系列,重量也友善许多,心中顿时松了一口气。不过声音表现是不是也低了一级呢 ?我可以先告诉大家,MC702的声底走向与Reference完至一致,听过MC702之后,我对于Music Culture的声音美学与声底个性有更深的认识。至于驱动力呢?对付一般喇叭,绰绰有余。其实,Music Culture的产品线非常单纯,目前就只有Reference与Elegance两个系列,两个系列的等级都很高,根本没有所谓入门型号。

      正准备要进一步研究之时,我忽然发现一个地方有异。这次送来测试的产品型号是MC702,但是我在官网上查到的却是MC701,这两者到底有何差异?询问过代理商之后,答案揭晓。原来MC702是刚推出的最新版本,同步推出的还有MC602前级与MC802后级。


新款实力大升级

       比较MC701与MC702的原厂规格可以发现几个升级项目,最明显的升级是输出功率,MC701在8欧姆负载时是120瓦,4姆时是185瓦。MC702一举提升到180瓦与280瓦。MC701的峰值输出电流是20安培,MC702提升到25安培。MC701的频率响是DC-135kHz,MC702则是DC-400kHz。虽然原厂没有说明前后两代的设计有何差异,不过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知道MC702是大幅度而全面性的升级

      如果再与同样是升级款的MC802后级比较呢?我发现MC702的规格数据与MC802几乎完全相同,简单的说,MC702基本上就是同系列MC602前级与MC802后级的合体。根据原厂资料,MC702还大量移植了高阶MC611前级与812S后级的技术,超值程度可见一斑


扎实做好基础建设

      因为新一代的MC702显然不希望用家随便拆机,竟然用胶将这些黑色橡皮盖黏死了。无法直接观察内部线路,只好从原厂提供的内部照片解读。所幸,Music Culture的线路设计概念基本一致。综观Music Culture的线路设计,并没有任何故弄玄虚或是卖弄花招之处,而是扎扎实实的将基础工程做到最好。用上最充足稳定的电源供应,严格测试配对元件与功率品体,并且坚持极简线路与最短讯号路径。这些道理人人皆知,但是要将这些要求做到最好,却没有太多人真正做到,因为幕后必须投入的人力与成本将会超乎想象。MC702是怎么做的呢?它配备一颗容量800VA的大型电源变压器,前级线路上还有一大一小两颗变压器,推测一颗供应前级,另一颗给控制线路使用。

      前级有独立的线路板,设置在最靠近背板端子的地方,音量衰减器也直接设置在前级线路上,这些都是最短讯号路径的作法。从原厂提供的内部照片中,我看不出功率晶体的数量,以及滤波电容的容量。MC702应该也是使用多对功率品体分担工作,让每一颗功率品体都能在最佳线性范围内工作,藉此降低失真。

扎实沉稳的声底

      进入实际试听。为了测试MC702的声底特质,我一共搭配了三对喇叭,包括Marten Django XL、ELAC VelaFS407,以及灵敏度较高(91dB)的Fyne F502。这三对喇叭都不是特别难推的怪兽,照理说用中等功率的扩大机就能充分发挥。但是用MC702驱动,还是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样貌。有何不同呢?

       最大的差异,在于禁实而高密度的中低频质感。我这样写,听起来好像没什么特别,本刊评论过的许多器材,低频不都很扎实吗?该怎么形容MC702这种特别扎实的音质呢?我直觉联想到了ATC的喇叭,如果你听过ATC的喇叭,应该知道它的声音是比较浓厚的、音质密度是比较高的、每一个音都特别稳、特别的明确。这种紧实、沉稳,而且形体明确的低频,就是MC702让我印象最深刻的重播特质。

      试听过程中,我也与聆听室中其他扩大机做了比较,许多听来也很饱满的扩大机,与MC702相较之下,音质的实体感竟然都变得有些空虚,可见MC702的音质真的特别厚实。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厚实感并不只存在于中低频,连中高频也有相同特质。听吉他手AI Di Meola与Paco de Lucia合作的名曲「Mediterranean Sundance」,我发现MC702竟然连吉他拨弦都能展现出扎实的厚度与弹性,每个拨弦听来都特别明确而稳定。

厚实却不呆板

      写到这里,或许你会质疑,这种特别厚实的声底,会不会拖慢整体重播的速度感与灵活度呢?不用担心,听Mediterranean Sundance」,我发现吉他快速演奏依然流畅明快,毫不呆板。听李云迪演奏的李斯特钢琴曲「钟」我发现高音短击的收放速度也很明快不会让人感到暗淡沉闷,但是高频的确是比较内效。

      在试听组合中,MC702与F502喇叭的搭配是一个有趣的组合。F502属于高灵敏度喇叭,其实根本不需要MC702的大功率驱动。但是F502的高频灵敏度加上同轴号角设计,却有着照妖镜的特性,可以忠实反应前端扩大机的缺陷。MC702可以通过考验吗?听女歌手矢野显子的演唱,我发现歌声依然轻柔甜美,不会变得粗声粗气。听曾宇谦的小提琴演奏,我发现琴音特别直接无染,能量强但是没有任何毛边杂质,也没有笨重呆板迹象。所以在音质纯度的考验上,MC702毫无疑问成功过关。

全频段极度均衡

      这组搭配还有三个值得注意的重点:第一,F502的中高频特别直接鲜明,我原本以为高频较为内敛的MC702可以有效收敛F502的火气,但是以较大音量重播时,MC702并没有扭转F502个性。这代表MC702的高频虽然内敛,却绝非闷葫芦,音乐该有的激昂感,MC702一样可以充分展现。第二,F502的中频较为通透清爽,原本我以为MC702的厚实声底可以让F502的中频更为丰满,没想到MC702也没有改F502的特质。这代表MC702的三频其实非常均衡,不会过度凸显中低频量感。第三,F502的灵敏度虽高,但是低频要控制得好却不容易。MC702的禁实推力终于派上用场,听Lary Carlton与RobbenFord合奏的「The Road」,原本量感特别充沛的低音贝斯拨奏,在MC702的强大控制力驱使下,变得既凝聚又有着紧实的弹性。差别就象是从悬吊极软的美国大车,换成了悬吊扎实、路感明确的德国车一般。这样的低频表现,绝对是我这段时间聆听F502表现最好的搭配

无可取代的实体感

      以MC702的价位带而言,市面上其实还有许多优异的综扩可以选择。为什么我们要选择MC702呢?那全频段充满明确实体感的声底特质,毫无疑问是MC702脱颖而出的稳键。这种特质或许不会让你乍听就竖起耳朵,但是听久了之后,你会发现其他扩大机怎么都有些中气不足。它的中高频乍听可能也不够鲜明刺激,不过一旦熟悉了之后,相信你会爱上那柔韧而自然顺畅音质走向。

如果真的难以抉择,建议你放一曲「鬼太鼓」决胜负吧,相信你会被MC702那庞大、扎实、形体明确、拳拳到肉而又重量感十足的击鼓冲击声波所震撼。如此充满实体感的声底,真的无可取代。


技术参数:

●输入接口:1 组XLR (平衡),4 组RCA (非平衡)\1 组ByPass (直通)

●输出接口:1 组RCA (Fixed Out )、喇叭输出端

●峰值功率:450W

●功率输出:275W @ 4Ω

180W @ 8Ω

●输入阻抗:XLR :10KΩ/RCA :10KΩ/High Level:50kΩ/Processor:10KΩ

●输入灵敏度:315mV

●输入阻抗:100Ω

●输出电平:1Veff-10Veff max

●最大输出电压:85V (峰值)

●最大输出电流:25A (峰值)

●频宽:DC-400kHz

● THD:<0.001%

●声道分立度:90dB

●动态因素:300 (4Ω )

●讯噪比S/N :110dB (加权)/120dB (不加权)

●尺寸(WHD ):480×280×580mm

●重量:20kg



更多专业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hifi部落


hifi部落
专业器材测评,收购出售进口高级音响。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