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大开眼界!
打铁花、舞龙醒狮、高跷表演、灯会、板凳龙……
这届过年的仪式感,最近在某音上真的拉满了。
图源@浙视频
图源@中国青年报
图源@清水资讯圈
作为一个常年生活在城市的人,十点君前两年总感慨:
“年味儿越来越淡了,春节越过越无聊了”。
今年,多亏了网友们的分享,才让我得以一窥咱们中华民族各地的传统民俗活动。
“原来,春节还可以过得这么有意思啊!”
如果说现在网上呼声最高的民俗活动。
社火,大概是当仁不让的“顶流”。
图源@网友雪
“社”是“祭祀土地”的意思,而“火”则表达了对“火神的敬畏”。
因此,社火一直象征着对“五谷丰登”“驱邪避难”的祈求。
它最早起源于中国古代先民对土地神的献祭。
至今已延续了上千年,流传甚广。
许多地区都有着融合自己地域特色的社火活动。
其中,西北地区尤甚。
“全国社火看西北,西北社火看甘肃。”
甘肃社火一直被认为是最“原汁原味”的。
其中最出名的表演叫“铁芯子”:
会把小朋友们打扮成某个经典人物,分别固定在两到三层的铁架子上。
由于固定孩子们的支架不外露。
远远看,就像孩子们悬挂于空中,奇巧又惊险。
其实,“铁芯子”最早是用面团捏成猪、羊、鸡等贡品,放在仙桌上巡游,以祈求先祖和神灵的庇佑。
后来由于来观瞻的人太多,才渐渐变成“挂着孩子游街”。
比起纯粹的祭祀,兼顾了更多“全民同乐”的娱乐性。
而且,请大家放心。
尽管这场面看着危险,但孩子们其实是很安全的。
一路上该吃吃,该睡睡。
啥都不耽误。
图源@四川电视台新闻频道
图源@龙头新闻
网友热评:“不愧是神仙的生活。”
而孩子们的自然流露,也为原本有些严肃的场面,添了几分纯真的可爱。
相较之下,陕西宝鸡赤沙镇的“血社火”就有些“瘆人”了。
画面中,有人被剪刀捅穿眼睛,有人被菜刀劈开脑壳,还有人被斧子砍中眉心......
真是触目惊心!
不过,大家先别害怕。
这些扮相虽然血腥恐怖,但其实都大有深意。
它们取材自《水浒传》中“武松杀西门庆”的故事,暗含着“惩恶扬善”的寓意。
所以在当地人口中也叫“扎快活”:
铲除为非作歹的恶人后,人心快活。
难怪有人会说:
“血社火不可怕,可怕的是愚昧的人。
告诉孩子其中的寓意,让孩子做个正直的人。”
这边陕西“血社火”忙着惩恶扬善,而另一边的河南“骂社火”,则正打算骂出好生活。
“第一次听说有人大过年不说吉利话,反倒上门骂人的。”
河南灵宝县的东、西常村就是如此。
每年正月初二开始,两个村子都会自发组成“骂阵”,交替去到对方村子骂人。
骂家必须反穿棉袄,表示自己是畜生野兽。
因此不说人话,说出来的话,大家不能见怪。
说是骂,其实都是捏造出的贪赃枉法。
这叫“骂虚不骂实”。
目的是希望新的一年,所有村民都能互相督促,让类似的事情不要发生。
所以在这里,辱骂是一种敬重。
骂的越狠,村民越兴奋。
有种社火版《吐槽大会》那味儿了。
当然,社火活动远远不止上面十点君提到的这些。
因为来源已久,社火,现在更多指的是节庆日所有习俗活动的总称。
你的家乡有社火活动吗?是什么样子的,也欢迎你在留言区分享出来~
山西的“垒旺火”,也同样属于“闹社火”习俗中的一部分。
传说,有个叫“年”的凶猛野兽。
常在新年晚上,潜伏进村庄伤人害畜。
有一年除夕,“年”又来到了村庄,先后遇见了一个牧童在挥鞭子,和一个妇人在晒红衣。
吓得落荒而逃。
自此,村民们都知道了“年”害怕红色和鞭子。
便开始在除夕点篝火、放鞭炮、挂灯笼。
这里的“篝火”,便是“旺火”的前身。
图源@悦公主
我们都知道,山西的煤炭资源十分丰富,外加冬天实在是太冷了。
所以后来,大伙都会在除夕将大块煤炭垒成宝塔状并点燃。
全家老少围着旺火“正转三圈,再反绕三圈”,一边取暖,一边庆祝。
祈祷来年能红红火火,旺气冲天。
曾听山西的朋友说。
每年垒旺火的时候,他们都会拿筷子插着馒头,去火边烤成金黄色。
俗称“烤金银”。
还有很多孩子会被父母在火边“拔头”,说是能长高。
“必须要拔离地面!”
有句俗话叫“塔塔火,不塌不算火”。
所以在山西人眼中,旺火要烧塌才算吉祥。
这也是他们垒旺火时最快乐的瞬间,大家会争先恐后地把鞭炮丢进塌了的火堆里,噼里啪啦的声音,好不热闹!
当然,十点君必须要提醒:
这样做很危险!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也是很多人难忘的“年味儿”。
可惜,如今为了响应“节能环保”的号召。
垒旺火已经被全面禁止了,都换成了“电子旺火”。
出发点虽好。
只是没了壮观又御寒的真实旺火,不仅丢了火热的温度,也带走了大家的年味儿。
多少有些遗憾。
寒冷的北方崇拜“火”,而宗教氛围浓厚的南方则是“信仰至上”。
游神,就是福州人每年春节的仪式感。
传说这一天是神明一年一度降临人间、巡视乡里的日子。
村民会把自己寺庙、祠堂中供奉的神明请进神轿。
而主神的部署,包括黑白无常、孩儿弟、四大将军等等,则“寄身”在村民们自制的“骨神像”里。
再由村民顶着神像,踩着韵律的步伐,一前一后地晃动手臂,护卫着主神巡视乡里。
“骨神像”高大威严,让人肃然起敬。
在夜色的衬托下,会更具威慑力,让不少看客直呼“害怕”。
但也有网友说:
“恐怖中也透露着一丝安全。”
“抓鬼的肯定不能慈眉善目,如果连人都唬不住,要怎么抓鬼呢?”
每次在游神开始前,村民们都会先在家中摆好贡品。
在游神开始后,大家会提着自家相应人口数的灯笼来到家门口,等待神明的到来。
而主神每经过一户人家都会停下,用力上下摇晃轿子,寓意“招财”。
村民则会把手中的小鞭炮扔进游神的队伍,意在“驱邪”。
鞭炮扔得越多,代表祛除的邪祟就越多。
“整场游神,除了鞭炮声,其他啥都听不见!”
除此之外,“游神”中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在于最后的“冲宫”。
围观的群众一股脑地涌向神像,试图触摸他们的“神明”。
他们相信,这会给自己在新的一年带来好运和财富。
而抬着神像的村民则要穿越层层人潮,冲回庙里。
场面火热又震撼。
十点君曾在网上看到不少网友批评“游神”是“封建迷信”。
可以理解。
毕竟,它看起来确实有股“狂热的宗教氛围”。
但十点君更想说的是:
“游神”的寓意,其实远不止于“一种信仰”。
它更是当地村民们情感的连接纽带。
“我们每年只有游神时会聚在一起,平常都各忙各的。”
“从小看到大的游神,如今我也能成为其中的一部分,有种圆梦的感觉。”
其实不论是否和宗教相关,民俗活动的核心都是“人”。
因为我们活着需要希望。
也因为我们需要一种共同的“信仰”,和身边人一起奔赴。
所以,我们才如此需要“游神”。
大家在网上应该都见过“追星现场”:
现场人山人海,所有人挤作一团。
想往前挤不进去,想后退又无路可退。
咱们的传统民俗活动中也有一款,因为反响太火爆,每次举办都堪比“大型追星现场”。
那就是:英歌舞。
图源@揭阳广电
英歌舞,又叫“英雄的战歌”,是一种融合了戏曲、武术、秧歌的民间集体舞蹈。
与《水浒传》渊源颇深,表演主题大都是“水浒好汉营救卢俊义”的故事,有“扶正祛邪”的寓意。
跳舞的演员们会彩绘脸谱,双手各拿一根木槌,上下左右对击。
舞姿刚劲有力,节奏感强。
由于英歌舞对体力要求很高。
所以不同于大部分的民俗活动,都是老一辈在传承。
英歌舞则主要靠年轻人守护。
大到35岁的中年男士,小到2岁半萌娃,基本人人都会个一招半式。
图源@清水资讯圈
图源@凤凰周刊
随便点开一个“英歌舞”视频,扑面而来的,就是正义凛然的气势:
整齐划一的舞姿,粗犷奔放的呐喊,响彻云天的鼓声。
也难怪,英歌舞有着“中华战舞”的别名。
因此,有不少网友说:
“这可比内娱男团香多了!”
曾听过一句话:
“如果你让一个潮汕人8点起来上班,他们可能起不来;
但如果你让潮汕人5点起床练英歌舞,他们凌晨3点就会出发。”
一开始十点君以为这是句玩笑。
后来才发现:
对于“英歌舞”的热爱,潮汕人是刻进骨子里的。
图源@大象新闻
英歌舞教练曾说:
“在潮汕有很多祠堂,因为潮汕人最看重自己的‘根’。
‘英歌舞’除了让大家能享受做英雄的感觉外,
更重要的,是大家都不愿意放弃自己的‘根’。”
我想,这大概也是为什么“英歌舞总能传递出一股振奋人心的力量感”:
因为,那是所有潮汕人“信念的聚集”。
好啦,今天十点君和大家聊了不少我国现存的传统民俗活动。
略微管中窥了窥豹。
毕竟,这其中蕴含的文化、传承与力量,三言两语很难全部囊括。
但是“重在体验”。
在写完文章后,十点君突然很想在春节时出门看看,感受一下各地浓浓的年味。
现代化的社会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
但我相信,只有传统文化的浸染,才能给我们的精神带来更多滋养。
点个【在看】,让我们一起倒数,祝大家龙年龘(da)龘(da),新年快乐!
你的家乡有什么传统的民俗活动吗?你又体验过哪些民俗活动,有什么感受呢?欢迎来评论区和大家分享你的故事。
作者 | 肖肖,心里有人烟,笔下才有眷恋。
编辑 | 张敬,两眼带刀混账到老。
主播 | 北辰,金牌主播,心理专家,公众号:北辰在找你。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下方卡片 发现更多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