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单位,有3句话切记轻易不要说

文化   2024-07-22 18:30   山东  


英国散文家赫兹里特曾说:“谈话的艺术是听和被听的艺术。”


在职场中,这门艺术的学问就更大了。


话说得好,双方心满意足,合作的效率更高;话说得差,老问题还没解决,又制造了新的问题。


可惜,很多人既察觉不到职场中别人说话的言外之意,也无法正确地表达自己。


下面三句话,对应三种思维误区,切记不要在领导面前说。




现在,请你设想这样一个场景:


孩子不小心打翻了牛奶,玻璃碎片弄得到处都是,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首先,可能是情绪急速变化——产生愤怒、责怪,或是秩序被破坏时的焦虑感。


紧接着,就是对肇事方(孩子)进行责问:你怎么搞的?你看家里被你弄成什么样子了!


孩子可能在察觉到你的怒意后不知所措,然后说:“都是那个桌子腿,要不是……”


可是当孩子下一次端着牛奶杯出现,他还是有可能再次打翻杯子;因为恐惧,他还会将事情的过错推给别人。


于是就有了一个经典的“这不是我的错”的桥段。



现在我们将这种情况推演至职场中:

站在领导角度,他可能因为这种差错十分生气;而站在员工角度,他可能心里十分委屈,毕竟自己也不想“把牛奶打翻”。


而一旦我们说出“这不是我的错”的时候,这件小事就会陷入追责—推诿—再次发生—推诿—再次发生的死循环。


最终,问题不仅没解决,双方都感觉很委屈。


因此,无论站在谁的角度看,这都不是一个很好的沟通模式。


正确的做法当然是,先解决问题,再表达情绪。


如果你是领导,“牛奶”洒在地上这件事既然已经发生了,第一件要关注的事,不是大发雷霆,而是关注下属有没有受伤,“牛奶”有没有破坏电源。


在确认这些都无误后,火速组织人员把现场清理干净。


最后,才是调查这件事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外力因素有哪些,哪些人需要注意。


但是要谨记,追责和询问的初衷,都是为了防止这件事再次发生,而不是一味地“迁怒于人”。



如果你是涉事员工,首先应该保护好自己的安全,稳定心神,将事情的经过客观详细地汇报给领导,并提供解决方案。


等领导将事情了解得比较清楚并做出决策后,你就需要参与其中,尽量消除“打翻牛奶”的负面影响。


事后如果领导再进行调查,你就可以适时地补充细节,并反馈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这样,这个问题不仅被高效解决了,下一个流程也能更好地推进了。


美国前总统杜鲁门的座右铭是:“责任到此,不能再推。”


说不说“这不是我的错”,看似是个先后顺序的问题,其实是我们在工作中能否担责的问题。


不管你扮演哪种角色,都需要“对事不对人”,积极地解决问题。




《读者》杂志的一篇文章中,曾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当领导灵魂发问“你现在忙不忙”时,你应该怎样回答?


如果你按字面意思回答,我在忙这个或忙那个,领导肯定会觉得,他问一句,你说十句,什么意思?是不是不想接新任务?

但如果你直接回答“不忙不忙”,那也不合适。领导可能会想,你的工作量不饱和啊!


但其实,领导真正想问的是:你现在有空替我做点事吗?所以在这个场景中,你只有一种回复是正确的:“领导,您请讲。”

职场中,领导很难顾及每个人的情绪,当有事情需要下属去帮忙解决的时候,他首先需要下属领会到这个信息,下一步才是派具体的活儿给你。



在上面的案例中,与其说这是一种与领导沟通的“高情商话术”,不如说运用了一种比较成熟的职场思维。


可很多人犯的错误是,领导刚表达了这个意思,话都还没说完,你就一通抱怨、叫苦连天。


这样的话一旦说出口,领导不仅不会体谅你,还会在领导那留下一个情绪化的印象。


那么,如果我们真的没有时间完成这个任务,又该如何正向表达呢?


《沟通的三个框》这篇文章中,给了一个切实可行的建议:结构化倾听。


结构化倾听,是指你在接收到对方传达的信息后,要习惯性地在头脑里画3个框,分别放3件东西:沟通对象的情绪、事实和期待。


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在倾听时把对方语言里隐藏的情绪识别出来,分清何为事实,何为情绪;

再结合对方语言表述里的事实和情绪推断他的期待,并做出恰当的回应。


一个正向的沟通,这才算是完美闭环。


学者麦金西曾说:“时间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土壤。时间给空想者痛苦,给创造者幸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一定都能成为“时间管理大师”。


可是,我们在任务和事情扑过来的时候,首先要做的绝不是抱怨“我没有时间”,而应该试着回应对方的需求、正向地表达、积极地沟通。


这样,既不得罪人,也能扫除我们职场沟通的盲区,帮助我们创造更好的职场环境。




“我不知道”这句话,听起来谦逊、诚恳,可在领导眼中,或许意味着你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够强。


很多人步入职场后才发现:

没有一劳永逸的办法,终身学习才是王道。


曾在《读者》(校园版)杂志上看到这样一个观点:


在任何一个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终身学习者只占1%。一个终身学习者可以秒杀任何一个领域的同侪。

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另一个触目的现象是:很多人在大学毕业后,就停止了学习和自我教育。


正如一位企业家所说:

人生中有两个阶段最为危险。第一个阶段是大学毕业后初入社会的那几年,另一个则是取得一些成就后的那段时间。

一个人一旦脱离了学习的环境,便很容易在日复一日的辛苦劳作中变得庸碌与麻木。



职场中饱受人诟病的“学生思维”,并不特指学生才会有的思维。它指的是主动性的缺乏和学习意识的丧失。


很多人入职很多年了,依然是“伸手党”,内里不堪重负,发展停滞。


还有些人能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可觉悟有了,却总是在行动时为自己寻找各种理由。


当然,仅仅改变认知方式不能解决太多实际问题。


唯有不断地在用行动夯实这些启示,保持一种求知的敏锐度,淬炼自己的实践能力,才能真正地让知识入心、入行。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所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


职场中,要警惕“学生思维”,但也要保持一种谦虚的“学生心态”。


相比之下,我们学习的对象,只是从书本、课堂、老师,转到了具体的事件、人和项目上面。


与其潇洒地扯皮,不如学着踏实地解决问题。


职场不是“面子过程”。


话术可以学习、很多事也能糊弄过去,可勤勉的态度、踏实的作风,才会给我们带来长期主义的胜利。


稻盛和夫说:


如果有人问人活着的目的是什么,我会毫不含糊地回答,人生的唯一目的就是修炼灵魂,使其在谢幕之时比开幕之初高尚一点点。

工作,正是这样一种修行。


点点“在看”,与君共勉。



十点读书开视频号啦!
金牌主播夏萌出镜,带你重读经典
从唐诗宋词到中外名著,短视频里学知识
欢迎点赞关注
本期解读:叶嘉莹





作者 | 野芒,来源:读者(ID:duzheweixin)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下方卡片 发现更多美文

十点读书
深夜十点,陪你读书,美好的生活。好书/故事/美文/电台/美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