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3年最聪明的活法:多存钱,少内耗,别失业

文化   2024-07-17 18:30   山东  


前几天,听到一位朋友感慨,总觉得这几年的时间过得飞快且不真实。


以前一个行业的没落可能会持续个三五年、七八年的,让大家有足够的时间适应。


现在ChatGPT等人工智能的出现,直接颠覆无数人的工作和生活,很多人还来不及反应就被取代了。


以前觉得编制最是稳定,但现在这个铁饭碗也越来越不“铁”了。


前不久,人口第一大省河南精简 60% 以上事业编就是一个信号。


以前投资是获取财富的最快途径,现在投资的下场就是加速返贫……


时代的巨变让人应接不暇,我们不断被迫接受一次又一次重新洗牌。


但在面临动荡的同时,我们也要开始学会给自己的生活排个序,有些事在当下也愈显清晰且重要。




前几天,看到一则帖子。


一位博主发帖称,自己以前非常不理解父母的节俭,甚至是抠门的做法。


明明家里是有条件过得好一点的,但爸爸大热天出门不舍得花2块钱买瓶水,妈妈十年前的衣服还会一直穿着……


她肤浅地把这一切归结为,他们不会爱自己,穷惯了。


所以她暗暗发誓,自己一定不要过父母这种委屈自己的生活。


抱着这个念头,工作赚钱后,她对花钱完全没有概念,看演唱会和话剧是经常的事情,在吃上消费上更是不在乎价格。


这种消费观确实给她的内心带来极大的欢愉和松弛,但后果也很快来了。


今年年初开始,她们公司效益不好,她被拖欠半年的工资,再加上之前大手大脚,完全没有任何存款。


面对房东每个月的催收,无奈之下,她只能求助父母。


父母没说什么,当下就给她转了过来,还让她要照顾好自己。


博主万分羞愧,父母操持半生,到老了不但没有享受到自己的温情与回报,还要承担给她兜底的压力。


从这件事后,她开始理解了,父母对自己的节俭是为了把更好的留给下一代。


也彻底意识到,自己看似打着爱生活、爱自己的名义,实则没有任何抵御风险的能力。



说实话,在生活中,我见过很多人都热衷于用消费的方式取悦自己,以此来对抗生活中的不如意。


但这种肆无忌惮的花销,不过是仗着当下表面上的风平浪静罢了。


一旦稍有差池,父母老了,孩子病了,自己失业,就成了一只无头苍蝇。


除了焦虑乱窜,什么都拿不出来。


作为成年人,我们都应该承担起自己身上的责任,重新审视自己的金钱观。


该省的钱要省,该存的钱一定要存。


一笔存款,也许不能帮你走上人生巅峰,但它是一件付出就有回报的事情。


能让你在遇到麻烦时不用去求人,能让你在亲人重病时,直接请最好的医生而不是对着抢救室祈祷。


生活永远比我们想的还要艰难一万倍。


适度消费可以让我们唤醒对生活的热爱,但努力存钱却可以让我们在苦难面前多条路。


否则到了30、40岁以后,真的会因为生活容错率太低,而变得卑微。




画家何多苓曾在《十三邀》中,分享一件事。


他看过钢琴家傅聪的书里写,他和郎朗握手,郎朗的手像是没有骨头,这是钢琴家最羡慕的手。


柔若无骨,看似软绵绵,但是只要发力,唰一下就上去了。


而这就是钢琴家的一辈子,都在和松弛做斗争。


何多苓看完以后,深有感触。


“‘松’这个词对所有领域都很重要,每一件事情都必须松才做得好,要是硬的,就什么都干不成。”



然而,对于现代人来说,要达到这个要求并不容易。


大多数人都还在生活、工作的种种不确定性中,苦苦挣扎。


尤其是当你一过35岁,上有老下有小,生活仿佛按下了加速键,各方面的压力纷至沓来。


人很难不被焦虑裹挟,时刻处在高度紧绷的精神状态下。


一遇到重大事件的时候,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失眠;总是忍不住盯着别人的生活,拿着无形的鞭子在催促着自己;


但如果一个人总是常年饱受身心巨大压力,处于高度紧张的内耗状态里,反而会让自己用力过猛,偏离正常轨道。


演员张颂文在未成名前,曾一年跑了300个剧组试戏,几乎全部被拒绝。


第二年他的自尊心有点受不了,于是跑了280个剧组,但还是全军覆没。


第三年他又接着跑,这一年他跑了200个。


直到后来,他凭借电视剧《狂飙》火爆全网。


但这三年的痛苦,常人难以想象,后来有人问他是怎么撑过来的,张颂文的回答很简单。


就是内心一直告诉自己:“明天应该就会好了。”



说到底,人终其一生追求的不过是,尽力做事,尽心做人,得之坦然,失之淡然。


这种生活态度,不是说怠慢、不作为,而是竭尽全力地努力,然后保持一颗平常心。


就像何多苓说“松”,强调的就是一种松弛有度的状态。


人只有在放松的状态下,才能最大程度地将自己的潜能释放出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人这一生,有太多无法改变的现实,但无论怎样,都要静下心来,沉得住气,做好自己该做的事。


凡事先尽心尽力而后顺其自然,以最好的心态活好每一个当下。


当你经历过人生的起起落落,再回头看就会发现,健康地活着,适当地忙着,平静地过着,也是一种幸福。




如果问,这个世界上有比上班更痛苦的事情吗?


我想大多数人的回答,都是没有。


这几年环境不好,行业巨变,最痛苦的永远都是底层的打工人,加班、内卷、降薪……


很多人每天一踏进公司就开始疲倦、憋闷、无精打采,待着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


然而,等到真的不上班、没工作了呢?


这几天,一张图片在社交平台上疯传。



偌大的图书馆里人头攒动,然而真正来看书的只有少部分人。


大部分都是失业了,不敢跟家里坦白,只能伪装成上班到图书馆投简历、改简历、偷偷接电话的中年人。


直到图书馆关门,他们也“下班”回家,每一天都这么重复着。


图片底下,有个网友的评论很扎心:


“我现在就在图书馆里避难,还不敢告诉家里人已经被裁员。


每天卡着上班的点出门,看到一堆人行色匆匆赶地铁、挤公交,我的内心竟然无比羡慕,原来有班能上也是一种幸福。”


凭良心说,没有人喜欢上班,每个人做梦都想摆脱难缠的领导和同事。


但这两年行情不一样了。


以前只要想工作,很快就能找到一份不错的,现在一失业,可能半年找不到下一家。


而等到失业以后你才会知道,像你我这样的普通人,不是工作需要我们,是我们离不开工作。


没有一个稳定的工作,意味着断了收入,只能眼睁睁看着银行卡的余额,一天天减少。


我们又拿什么养活家庭,护家人周全。



《繁花》中爷叔有这样一段话,很值得职场人反思:


“我们只是打个工挣点钱的普通人,所以有很多事情都不要太在意,上班就好好工作,下班就好好休息。


有人说你好也好,说你坏也罢。时刻提醒自己,在别人眼里,你什么都不是。在家人面前,你就是半边天。” 


所以,不要再抱怨工作的苦了。


你可以讨厌上班,但你不能失去工作。


如果你觉得当下压力大,那就耐下心慢慢打磨自己,让自己在职场上掌握主动权。


如果你已经失业许久,那就降低预期,先找一份工作活下去,然后再考虑长远的未来。


工作对我们最大的价值不是梦想,不是情怀,而是收入。


只有每个月有稳定的收入,我们的人生才有盼头。



其实,每个时代,都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但体验到惶惑之后,我们也才愈发清醒明确,其实我们大多数人毕生所求也不过是一个安稳的生活。


未来三年,还会发生什么,我们谁也无法预知。


作为普通人,我们唯一能够做的,就是抓紧每一个当下,好好存钱,拒绝内耗,耐心蛰伏。


在可控与不可控之间寻找平衡,找回对自己、对生活的安全感和掌控感。


然后淡定从容地过好每一个平淡的日子,如此便是最好的人生。


点个“在看”,无论生活多难,拥抱它,过好它。


你觉得对你来说,未来3年最重要的事情或者计划是什么?


欢迎大家来评论区一起参与讨论。留言点赞前5名读者即有机会获得十点君送出的赠书哦~





作者 | 小嗲

主播 | 安东尼,朝鲜冷面下藏着一颗韩国烧烤的心。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下方卡片 发现更多美文

十点读书
深夜十点,陪你读书,美好的生活。好书/故事/美文/电台/美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