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人生最难的不是拥有,而是放下

文化   2024-07-20 18:31   山东  


名著《红楼梦》用一段跨越了15年的故事讲了贾府由盛转衰的历程。


曹雪芹借贾元春的口吻道:“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


无常,即人生中的种种变故。


佛说人生七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


当“无常”来时,苦痛就来了。


但《悲欣交集:李叔同人生感悟》一书里,李叔同却用他的经历告诉我们:


人生中的一切本来就不是永久的。


真正的圆满,是接受无常后的从容。




公元1880年农历9月20日,天津河东地藏庵前陆家胡同的一座大宅邸里,一名婴儿呱呱坠地。


宅邸主人李世珍为儿子取乳名成蹊,号叔同。


“成蹊”取自“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李世珍学儒入仕,官任吏部主事,后辞官经商成为津门巨富。晚年他乐善好施,被人称为“李善人”。


李叔同生在这样的官商世家,童年却很不快乐。



母亲是小妾,地位卑微,李叔同虽深得父亲疼爱,但在等级森严的旧式大家族,他的身份无法与大娘所生的哥哥们相比。


五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没有了父亲的庇护,母亲一天到晚低眉顺眼、谨小慎微度日的模样,他看了感到很难受。


纵然衣食无忧,李叔同始终感觉低人一等。


他变得沉默寡言,终日与书做伴,与画为伍。


六七岁时,李叔同跟着二哥李文熙开始读书识字,并学习各种待人接物的礼仪。


二哥对他的功课督教得异常严格,稍有错误必加以严惩。二哥的严厉,成就了李叔同,也让他的性格更加压抑。


青春期时,李叔同开始叛逆。他迷上戏曲,还喜欢上一个叫杨翠喜的伶人。


李叔同经常去听杨翠喜唱戏,演出结束后送她回家。


两人卿卿我我,十分甜蜜。



但贵公子爱上戏子,向来是棒打鸳鸯的结局,李叔同也不例外。


彼时,又逢甲午战争爆发。


成长的不快,时事的动荡,让十五六岁的李叔同发出感怀:


人生犹似西山月,富贵终如草上霜。


早慧的孩子,总是有着与年龄不相称的悲凉和忧愁。




1895年,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康有为奔走呼号,力求维新。


这一年,李叔同考入天津辅仁书院,学习八股文,期望效力社稷。


进入书院的李叔同,很快展现出“天才”的潜质。


每次月试都能夺魁,策论答卷文思如涌,并且他字迹娟秀,一个格子里能写两个字,由此博得了“李双行”的美名。


1897年开始,李叔同连续两年参加天津县县学考试,都榜上无名。



按照他这样的聪慧,实属不应该。


后来人们在他所写的策论里发现了端倪,李叔同在策论中说:


窃思我中国以仁厚之朝,何竟独无一人能体君心而善达君意者乎……


后人猜测,是因为李叔同答卷针砭时弊,所以名落孙山。


1898年9月,维新运动失败,六君子血溅菜市口,康有为、梁启超流亡日本。


年轻的李叔同终于体会到大时代的翻云覆雨,于是刻下“南海康梁是吾师”的印章。


因为这枚印章,他受到牵连,只能携母亲、妻子避走上海。


上海也有李家的产业,李叔同丝毫不用为生活发愁。


他与许幻园、张小楼、蔡小香、袁希濂结为金兰之好,号称是“天涯五友”。


后来共同成立了“上海书画公会”,一起研习书画篆刻谈论诗词文章,过得意气风发。


但烽火硝烟,没有人能在国运动荡中偏安一隅。



李叔同看着满目疮痍祖国大地,愁不成寐,提笔写道:


烛尽难寻梦,春寒况五更。

马嘶残月堕,笳鼓万军营。


1905年,美国强迫清政府续签《中美华工条约》,爱国人士激烈反对,李叔同作词的《祖国歌》一经推出被广为传唱。


这一年还发生了两件事,对李叔同打击巨大:一是长子夭折,二是母亲过世。


曾在大家族的屈辱与冷漠中相依为命的母亲去世,李叔同只觉得“幸福时期已经没有了。”


教导李叔同长大的二哥,因为看不惯李叔同不羁的行为,兄弟俩渐行渐远。



1905年8月,李叔同登上了东渡日本的轮船。


那时日本经历了明治维新,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气。


李叔同想为祖国寻找一条摆脱黑暗之路。


1906年冬天,李叔同与同学曾延年等人发起成立春柳社。


不久,中国江淮一带洪水泛滥,留学生们决定将法国文学家小仲马的《茶花女》搬上舞台,来进行救灾募捐。


李叔同出演主人公玛格丽特,成为中国话剧舞台上第一位女角扮演者。


春柳社开始演出的这一年,则被定为中国话剧的诞生年。


从这时起,李叔同创造了很多第一。


第一个学习美术的留学生,中国第一个话剧团体,中国第一本音乐期刊《音乐小杂志》……


出发日本前,李叔同慷慨陈言:


破碎山河谁收拾?零落西风依旧。


二十文章惊海内,毕竟空谈何有。


现在,效力社稷,不再是空谈。




1911年春天,李叔同完成海外学业,回到祖国。


国衰民困,金融市场惨淡,很多钱庄、票号都相继倒闭,李家的大部分财产也因此化为乌有。


李叔同结束富家子弟的生活,自力更生。


他到上海城东女校当老师,并同时任《太平洋报》文艺版的主编。


在这里,他用“曾”字化为喜怒哀乐12个不同表情,生动有趣,是为我国最早的表情包。



几个月后他应聘到浙江师范学校担任绘画和音乐教员。


常常带领学生们脱离课堂在西子湖畔进行野外写生。


学生刘质平家里穷,无法继续学业,李叔同把微薄的薪水留一部分出来,资助刘质平到毕业。


他思想开明,为人却端正。


到上课时,他总是挟了书本去上课,下课直接回到房间。


走路很迅速,不左右顾盼。


冬天衣服穿得很少,床上被子也很薄,生活如同“苦行僧”。


1915年冬天,大雪纷飞。


挚友许幻园来到李叔同寓所门外,他说:“叔同兄,我家破产了,咱们后会有期。”说完挥泪告别,连李叔同家门也未进。



李叔同知道这一别再难相见,心中悲伤,回屋后含泪写下传唱后世的《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一个人聪慧敏感、理想主义,会是一个才学卓绝的人,但也注定饱受思虑之苦。


1916年冬天,长期受神经衰弱症折磨的李叔同,在友人推荐下,利用假期到虎跑寺进行了为期20天左右的断食,希望能得到治愈。


断食真使李叔同日渐豁爽。


且常有出家人在窗前经过,与他闲坐相谈,共读佛经,也让他找回了久违的愉悦。


那时李叔同36岁。



人到中年,渐渐对浮华声色感到厌倦。


因父亲信佛,小时候李叔同就跟着家人学习诵经,他很喜欢诵经时那种空灵祥和的感受。


虎跑寺断食后,他做了居士,经常在学院和寺院两地跑。


朋友见他辛苦,有一天对他说:“与其这样做居士究竟不彻底,不如索性出家做了和尚,倒清爽!”


这话对李叔同犹如醍醐灌顶,他为自己惭愧,做人竟然这般不彻底。


1918年夏天,李叔同在虎跑定慧寺披剃出家,法名“弘一”。


他将一直视若珍宝的书籍字画、折扇、衣物分赠给朋友和学生,所藏金石封存于西湖西泠印社石壁上。


晨曦中,李叔同悄然入山,半世繁花皆在身后。


云游四方的日子里,李叔同走过许多城市,见过许多疾苦,在许多寺中静修,得到许多平静。



他想起儿时,父亲请人写了一副大对联,高高地挂在大厅的抱柱上,上联是“惜食惜衣,非为惜财缘惜福”。


七岁他练习写字,拿整张的纸瞎写。


母亲看到,正颜厉色教育他:


你要知道呀,你父亲在世时,莫说这样大的整张的纸不肯糟蹋,就连寸把长的纸条,也不肯随便丢掉哩!


母亲这话,也是惜福的意思。


世间多变,人生无常。


如果能懂得惜福,珍重所拥有的、放下太执着的,心得自在,岂不是一种圆满。


文学家夏丏尊回忆出家后的李叔同到白马湖小住时的场景,打扫房间后,李叔同将破破的席子轻轻扑在床上。


入晚就寝,李叔同绝少点灯,颇有古德“怜蛾不点灯”的遗风。


珍惜一张破旧的席子,珍重一只飞蛾的生命。


这是懂得惜福后,对世间万物的怜悯。




20世纪上叶的中国,国运动荡,积贫积弱。


李叔同给自己起了一个新名号,叫做“二一老人”,取古人之“一事无成人渐老,一钱不值何消说”,为的是提醒自己不忘自省,不忘济世使命。


1924年,李叔同云游经过上海,来到学生丰子恺家中小住一月。


两人合作出版了一本《护生画集》,护生即是“护心”,旨在弘扬人间之仁爱。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李叔同转道上海。


夏丏尊请李叔同到附近照相馆留一摄影,这张在淞沪会战炮火下拍摄的影像,后来成为弘一大师的标准像。



相片中的李叔同,镇定自若,满目慈光。


他早已摆脱了年轻时,对人生的惆怅和困惑,脸上也再无苦闷之色。


那时李叔同每到一处,往往写字近千幅。


逢人求字,一概都写:“念佛不忘救国”“ 誓舍身命”“救护国家”……


1942年10月10日,李叔同在用过一面的信纸上,写下“悲欣交集,见观经”七个字,绝笔之后,是圆满的句号。


三天后,李叔同与世长辞。


何为悲欣?解读纷纭。


上海音乐学院教授钱仁康认为,“悲”即悲悯众生的苦恼,“欣”则是欣幸自身得到解脱。


1935年,李叔同为了赴惠安弘法从泉州乘古帆船渡海,净峰山石壁上的千年古刹,有弘一亲手种下的几畦秋菊,临别时,花尚未开。


李叔同写下小诗:“我到为植种,我行花未开,岂无佳色在,留待后人来。”


所谓无常,其实正如那朵娇艳的小花。


形状与颜色终是表象,逃不过春去秋来。


有枯萎,有凋零。


但严冬过后,必定在来年春天,再次盛开。


所谓圆满,其实也是“从无常中来”。



十点读书开视频号啦!
金牌主播夏萌出镜,带你重读经典
从唐诗宋词到中外名著,短视频里学知识
欢迎点赞关注
本期解读:李白《早发白帝城》





作者 | 海边的渔车夫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下方卡片 发现更多美文

十点读书
深夜十点,陪你读书,美好的生活。好书/故事/美文/电台/美学。
 最新文章